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模板討論:鐵路車輛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模板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自動評為重定向級
本模板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鐵道專題 (獲評重定向級不適用重要度
本模板屬於鐵道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鐵道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重定向級重定向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模板已評為重定向級

營運路線

[編輯]

參考英文版的 Infobox train 模板,是否可考慮於此模板加上一些有用的欄目,如「營運路線」? -- 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12年2月24日 (五) 04:30 (UTC)[回覆]

日語模板參數

[編輯]

雖然此模板源自日語版,但不代表須要兼容日語版的參數。這裡是中文維基百科,在日本相關條目,複製貼上日語版內容的人實在不少,給這種方便只會令日後維護越來越困難,因此不建議這樣做。--Altt311留言2013年6月10日 (一) 12:38 (UTC)[回覆]

我也反對添加日語參數的轉換:內容懶得翻譯就直接貼過來已經夠糟了,連動手修改表格欄位都不肯,乾脆別貼過來算了!--泅水大象訐譙☎ 2013年6月10日 (一) 13:46 (UTC)[回覆]
又有人亂改了,改的模板顯示都亂了。--Labstore留言2013年6月10日 (一) 16:18 (UTC)[回覆]
三點:
  1. 既然是從日語模板翻譯過來的,那好歹在模板使用說明中把日語相關參數的對應中文術語給出一下比較好吧;
  2. 我摸索了一天發現其實這個模板也並不見得十分的難以維護,我後面在自己的用戶頁面下test參數,自己摸索才用相同label值來作不同語言參數的轉換的;
  3. 直 接複製模板到中文條目頁面下就可以正常顯示這種方便其實不正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與其在一邊抱怨條目數增長慢,新手成長慢,條目建設緩慢,倒不如仔細 想想怎麼把刀磨快比較靠譜一點,現在找一個又懂專業知識又擅長語言的編者本就很困難,與其把模板這樣高深的東西做的越來越小眾化,倒不如做的更人性化一 點,不光要支持日語參數,英文參數也可以。--JuneAugust留言2013年6月10日 (一) 16:22 (UTC)[回覆]
怎麼樣?是選擇優化,不光是日語的,英語或者德語、法語、俄語的條目也都可以兼容進來,純粹只是技術問題,模板的維護少不了說明文檔,如果不做參數兼容,那做各語言參數說明難道就很明智嗎?
還是選擇繼續守著現有的一點點成果,然後一點一點低效率的去啃那些條目,大家都打算就這樣留著簡陋的模板說明,然後將一些有能力翻譯卻苦於術語不通的人攔在門外?--JuneAugust留言2013年6月10日 (一) 16:51 (UTC)[回覆]

我第一個想到的不是模板的技術及維護的問題(畢竟新手通常都不碰模板的),而是條目維護的問題。新手用模板通常都不會看說明的(所以我知道這說明是寫心酸的),參數用中文的話我想應該沒問題吧?(模板內的參數很多已經是最基本的中文術語,如果連這些都看不懂還指望做甚麼翻譯?)況且,我沒有抱怨過條目數量增長速度緩慢(那是S帝和蘇州的話),我抱怨的是「所謂擅長語言翻譯」的人結果他們編的條目內還遺留著海量的日語術語沒有翻譯或者沒有將日語漢字換成正式漢字(比如說日本一些較偏僻的車站條目或者是縣道等高速道路條目),結果幫忙收拾爛攤子所需要的時間比正常編條目的還要多,也就是前人遺禍後人受苦。如果容許直接複製貼上日語版模板,只會令這個情況惡化。
至於英文,我則偏向支持。主要是因為英文字所需空間較少,便於壓縮模板在條目內佔的字元長度。
至於模板維護的問題,倒是想到如果要說人性化,除了我習慣編的日本鐵路車輛,還有大中華地區、歐洲(諸如德國、法國)車輛,最近更看到俄國車輛。那麼究竟要支援多少種語言的參數?最後,由於這個模板牽連甚廣,我建議在得出共識前,請大家暫時不要動這個模板,在自己的沙盒編好了再拿出來討論就好。麻煩大家了。--Altt311留言2013年6月10日 (一) 17:02 (UTC)[回覆]

身為一個經常在日本鐵路相關條目中當撿垃圾工收拾爛攤的人來說,我對於Altt311兄那句「前人遺禍後人受苦」深表贊同。現在的狀況已經夠糟了,如果直接把日文模板的資料複製過來就可以正確顯示,下場就是會出現更多沒有翻譯成中文的跨語言垃圾。--泅水大象訐譙☎ 2013年6月10日 (一) 17:22 (UTC)[回覆]
翻譯一個條目,最理想的情況當然是有始有終,換一個模板應該花不了多少功夫吧。把多國語言合併到一個模板,技術上當然沒問題,但現實上卻不見得必要。對於條目建立者來說,這樣「多合一」模板固然是方便,copy+plaste一下就搞定了,但這對後來的編輯者就帶來了麻煩,尤其新手看著一堆外語參數就更困難了,到最後還不是影響編輯積極性嗎?維基的一個共同編輯的社群,走捷徑的前提應該建立於不影響他人的基礎之上。--Alancrh留言2013年6月10日 (一) 18:35 (UTC)[回覆]
沒見到有人關注第一點,一味地抱怨新手的有始無終,倒不如想想怎麼讓新手更好的上手並投入編輯工作中去,對於新手來說,改模板參數時對著一堆似是而非的或者模稜兩可的術語犯怵「應該花不了多少工夫的吧」,在目前連個多語言對照參數表都沒有的情況下,我想確實如此吧,更不用提參數術語中還有多種說法的詞彙。我想與其固步自封,為何不能換位思考一下呢?畢竟都知道問題是客觀存在的,那為何不去解決而是覺得「就這樣也好」呢?從「能者多勞」的角度看,這樣只顧「維護」模板而不維護文檔,以至於後人需要花時間去挖掘模板中的參數,這倒是有那麼一點點的有始無終的感覺,在這方面講,倒也能稱得上是「前人遺禍後人受苦」那。--JuneAugust留言2013年6月10日 (一) 18:59 (UTC)[回覆]


身為一個經常在各個專題相關條目中看到老手給新手當撿垃圾工收拾爛攤的人來說,太多的事情總是那麼的類似,無非就是問題出現了,老手就給新手擦屁股,然後老手就開始抱怨新手做事的欠考慮。一個惡性循環往往都是這樣來的:有人辛辛苦苦開了一個非常不錯的頭,寫了文檔和說明,留下了很多資源和共享共識,然後有新人就開始參與進來了,往往一開始大家可能都會按照期望中的軌道進行發展,但時間久了難免有人會厭倦某些事情,所以,一些本應該用來傳承的東西,比如文檔一類的,被忽略了,按照寫文檔的先驅者們的說法,反正的鮮有人問津,按照後繼者們的說法,這些疏於更新維護的東西,過時而顯得雞肋,往往此時,走在前面的人們也不會與走在後面的人們進行有效的溝通,後來的人又抱怨沒有可以學習的東西,然後前面的人愈加的不願意分享和傳播,後面的愈加的不願意學習和前進。如此往復,愈演愈烈。--JuneAugust留言2013年6月10日 (一) 19:16 (UTC)[回覆]
日語相關參數的對應中文術語其實可以在「模版說明」中補充後就可以做到,以三根町這個條目為例,這其實只是直接把日語維基的內容複製過來,先不管模板,連條目內容都沒有翻譯,這樣的內容真的不是很妥當。-- by User:Alberth2 汪汪 @ 2013年6月10日 (一) 23:33 (UTC)[回覆]
既然知道問題,那為何沒有人去做,就算是可以做到的事,也要只是站在一邊搖旗吶喊嗎?--JuneAugust留言2013年6月10日 (一) 23:59 (UTC)[回覆]
我對於文檔說明的訂正一事沒太大的意見,我有意見的是參數不該設計成日文維基的內容直接貼過來就可以正確顯示的設計。理由很簡單,如果在貼資料過來的過程中連參數都懶得改成中文的用戶,有很大的機率會連內容都懶得翻譯成中文,直接就把日文漢字甚至假名就留在中文版中,而偏偏我對於這種情況很難忍受,所以每天都花不少力氣在替這些偷懶的傢伙收爛攤。在維基百科各主要語版中,只有中文版是少數存在一堆其他語言內容未完整翻譯就貼過來的語版,我不希望出現任何可能會加劇這種情況的機會,因此反對模板參數可以支援日文不經修改就直接貼過來的作法。--泅水大象訐譙☎ 2013年6月11日 (二) 02:21 (UTC)[回覆]
如果JuneAugust有興趣,你也可以直接協助修改「模版說明」。-- by User:Alberth2 汪汪 @ 2013年6月11日 (二) 04:29 (UTC)[回覆]

{{鐵路車輛}}模板的「減速度(正常)」、「減速度(緊急)」欄位是否應該正名為「負加速度(正常)」、「負加速度(緊急)」,以避免誤導民眾?

[編輯]

有國民中學物理的運動學基本知識的人應該都知道,只有加速度,沒有減速度;俗稱的減速度其實是反向的加速度,也就是與速度方向相反的加速度。

或許有人會說,改成「負加速度」會使得沒有運動學知識的讀者看不懂,但在下卻認為,看得懂km/h/s這個單位的人就具有上述的基本知識,相反地,如果要維持「減速度」這個稱呼,那麼是否也需要解釋5.5 km/h/s代表「每過1秒鐘,時速就減少5.5公里」呢?即使這樣解釋,恐怕還是有讀者看不懂呢!

由於在下的運動學知識僅剩連國民中學畢業的程度都不到,所以若有謬誤,尚請指教。以及我想知道諸位關於把「減速度」正名為「負加速度」的意見。謝謝!-游蛇脫殼/克勞 2018年3月3日 (六) 13:52 (UTC)[回覆]

應該是減速度和負加速度也是對的,減速度的英文就是「deceleration」,而負加速度就是負的「acceleration」,但負加速度之類的詞彙比較專業,不及減速度來的淺白,因此我認為在鐵路條目中用減速度會比較好,用負加速度怪怪的。而且km/h/s這單位其實也不難理解,其實就是「公里每小時每秒」。--【和平至上】💬📝 2018年3月3日 (六) 14:43 (UTC)[回覆]
分數的分子本身也是分數,或說速度相對於時間的變化量,我想這對普羅大眾來說,是有一點理解困難。若是把km/h/s誤會成或是理解成就更難理解了。而且我記得減速度不是被承認存在的物理學名詞,就好像離心力、冷度一樣!?-游蛇脫殼/克勞 2018年3月3日 (六) 15:43 (UTC)[回覆]
物理學確實沒有「減速度」這種說法,但不排除這是一種鐵路車輛的專用術語。「負加速度」也沒有必要,因為直接在「加速度」裡面寫成負的就行了,而且這樣不能凸顯「減速時的加速度」。「減速速率」?單位的話,(km/h)/s 就可以理解了吧。--Tiger(留言2018年3月3日 (六) 23:35 (UTC)[回覆]
那還是要修改模板,因為km/h/s這個單位是模板自動添加的,不是手工寫的。-游蛇脫殼/克勞 2018年3月4日 (日) 01:53 (UTC)[回覆]
負加速度和加速度裏加負數只會以為是reverse gear的速度,而且會看這些數字資料的人本身也會大致明白其意思吧。JC1 2018年3月4日 (日) 03:53 (UTC)[回覆]
負加速度就是使列車逐漸減速、最後停止的加速度啊!關倒車齒輪(reverse gear是這個意思嗎?)什麼事呢?-游蛇脫殼/克勞 2018年3月4日 (日) 04:12 (UTC)[回覆]
就是會以為負加速度是倒車的加速度,而不是減速時的加速度呀。之所以不使用negative acceleration,而是用deceleration就是為了分辨速度變0後會不會向後加速。JC1 2018年3月4日 (日) 04:32 (UTC)[回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鐵道車輛詞彙 第3部分:制動裝置》(GB/T4549.3-2004)之2.35寫「平均減速度」。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項目建設標準》(建標104-2008)之第四十條寫「常用制動減速度」「緊急制動減速度」。供參考,及,勿原創研究。 --達師 - 370 - 608 2018年3月5日 (一) 08:59 (UTC)[回覆]
好,既然是國家標準,我也就不堅持了。但是請問哪裡有原創研究?謝謝!-游蛇脫殼/克勞 2018年3月5日 (一) 10:11 (UTC)[回覆]
讓我發表一下(!)意見,如果這是鐵路車輛的模板,那就用鐵路有關的術語,上面有用戶說了「平均減速度」和「緊急制動減速度」等等,那用「減速度」也可,可不用太過執着於物理學,除非這詞條是有關物理的。另按照日常語文使用習慣,「負加速度」較難被人理解,例如人們一般說「某汽車經過斑馬線時減速了」,但沒聽說過「某汽車經過斑馬線時負加速了」。Silvermetals留言2018年3月10日 (六) 14:43 (UTC)[回覆]
@Silvermetals:君:前半段在下同意,但後半段舉例不當:「減速」是動詞,「減速度」是名詞,兩者本來就不同,減速是減速度造成的動作。而事實上,「減速度」、「負加速度」在日常對話中同樣不常用,在下只聽說過「某汽車從時速110公里緊急剎車到完全停止需3.8秒」,沒聽說過「某汽車緊急剎車的減速度是每秒時速28.95公里」(不是人人都能理解「每秒時速28.95公里」,這一點不論叫「減速度」或「負加速度」都一樣)。-游蛇脫殼/克勞 2018年3月10日 (六) 15:51 (UTC)[回覆]
另外,還是希望有人能把單位km/h/s修改成(km/h)/s,以避免誤解,謝謝!-游蛇脫殼/克勞 2018年3月10日 (六) 15:51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