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使用者:Gabloc/雜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英文翻譯方面的一些小建議

[編輯]

這幾天一直在閱讀/翻譯中文和英文維基百科上武器和歷史相關的條目。有些想法想談一下。

不要逐字翻譯英文維基百科

[編輯]

英文維基百科的編輯者,和你我一樣,都是普通人。他們可能創作出了內容詳實,引用充足的條目,但是他們的文法並不一定是教科書級別的。一篇條目在變成目前的版本之前,可能經過了幾代編輯,數百個版本的迭代,其中很多編輯甚至可能不是英語母語者。這就導致在很多非典範/優良條目里,很多表達雖然能讓英語讀者理解,但也能讓他們的英語寫作老師直皺眉。以下是幾個例子[1]

原文病句

[編輯]

...Such new weaponry, in the hands of large numbers of "running skirmishers", who could swarm and cut down a chariot army, would destabilize states that were based upon the use of chariots by the ruling class. [2]

這句話的主語是"Such new weaponry",還是"Such new weaponry, in the hands of large numbers of 'running skirmishers', who could swarm and cut down a chariot army"? 在後一個短句里,"who"是修飾了"large numbers of 'running skirmishers'"還是"large numbers of 'running skirmishers' (equipped with new weapons)" ?"running skirmishers"又是個啥?

就算拋開這個不提,"states that were based upon the use of chariots by the ruling class."又該怎麼翻譯?

英文作者把 "(The use of) new weaponry destabilize states." 這個意思弄得這麼麻煩我也是沒想到的。 雖然我能讀懂這個句子,但受限於我的語文水平[3],在不刪減的情況下我的翻譯嘗試是:

  • 」新的武器技術使得武裝大規模部隊成為可能。而戰場上人數占優的步兵部隊能有效包圍並殲滅戰車部隊,這使得長期以駕駛戰車的貴族作為軍隊主力的文明諸國的權力基礎受到了挑戰。「

不要害怕加入新短語用於詮釋句子,特別是在這種原句根本說不通的時候。同樣的,我們可以換個說法:

  • 「新的武器技術使得戰場上人數占優的蠻族矛兵和長劍兵能有效包圍並殲滅貴族戰車部隊,而長期依賴戰車的文明諸國因此陷入了動盪之中。」

只要不和原文的引用衝突,一切都好說。我建議大家翻譯時關注下原文的引用,特別是能打開的網站,不要只做注釋的搬運工。

原文含糊

[編輯]

一些英文頁面裡的句子寫的非常含糊,比如:

Their term for them was Minenwerfer, literally mine-thrower; they were initially assigned to engineer units in their siege warfare role. [4]

這句話中出現了大量的they/them/their,而且一個句子裡的兩個部分聯繫很鬆散。這句話的意思是

  • 「德軍將裝備的迫擊炮稱呼為『Minenwerfer』,直譯為地雷拋射器;一開始,地雷拋射器被分配給工兵部隊作為攻城武器。」

但是,如果聯繫上下文,

The Russo-Japanese War of 1905 had shown the value of mortars against modern fieldworks and fortifications and the Germans were in the process of fielding a whole series of mortars before the beginning of World War I. Their term for them was Minenwerfer, literally mine-thrower; they were initially assigned to engineer units in their siege warfare role. By the Winter of 1916-17, they were transferred to infantry units where the leMW's light weight permitted them to accompany the foot-soldiers in the advance.

可以發現最後一句they的指代又從Minenwerfer變成了leMW。翻譯時一定要修正這個問題,把這些指代給寫明確。
另外,由於中英文分句習慣的不同,可以看出這句話其實應該分別併入上下兩句,

  • 「……德軍在一戰前裝備了一系列稱為「地雷拋射器」的迫擊炮。一開始這些迫擊炮被配屬給工兵部隊,但是到1916年末1917年初,重量較輕易於機動的7.58厘米輕型地雷拋射器(德語:Leichter Minenwerfer 7,58 cm)被劃歸步兵部隊,用於掩護部隊行進。」

結構不清

[編輯]

英文裡,一個「句子」里可以有大量有相互關係的短句。這些短句在翻譯成中文時應該被分開,而且譯者最好在短句中增加連詞,把句子間關係體現出來。在原文結構不清時更是如此,比如:

...The range was short of the RLM request, but they liked the design and ordered two prototypes as the Ar 234. These were largely complete before the end of 1941, but the Jumo 004 engines were not ready, and would not be ready until February 1943. When they did arrive they were considered unreliable by Junkers for in-flight use and were cleared for static and taxi tests only. Flight-qualified engines were finally delivered, and the Ar 234 V1 made its first flight on 30 July 1943 at Rheine Airfield (presently Rheine-Bentlage Air Base).[5]

此處作者為了寫得簡潔,進行大量了省略。 這段話的意思是:

  • 「(阿拉多提交的)航程未達到帝國航空部提出的指標,但是航空部喜歡這個設計,並訂購了兩架原型機,定型為Ar 234。兩架原型機在1941年底就基本完成了,但是其預備使用的容克斯Jumo 004發動機直到1943年二月都未能備妥。當發動機送抵工廠時,容克斯認為該發動機的可靠性仍然不足以用於試飛,所以只允許阿拉多使用這些發動機進行靜態與滑行測試。直到容克斯送來了可靠性足以適航的發動機,Ar 234 V1才得以在1943年7月30日在賴訥機場(現在的賴訥-本特拉格空軍基地)首飛。

我們需要把作者省略的部分(特別是每個句子的主語)給補充出來。另外可以看到,中文的短句更為零碎,連詞也更多。

有些時候英文原文裡會出現一些特別長但結構很不清晰的句子,比如:

Some publications claim the resulting profile displayed laminar-flow properties (one of the first in the world), but this is disputed – its shape which resembled laminar flow wings developed in later years, but this was largely fortuitous, and at any rate achieving the laminar flow regime would have required additional construction features (most importantly extremely smooth wings shaped with extreme precision) which the aircraft simply lacked.[6]

這個句子寫得就不太漂亮,其意思是:

  • 「一些出版物聲稱所得的機翼剖面具有層流翼特性,是世界上最早具有此類設計的之一。這是有爭議的——其形狀確實類似於後來開發的層流翼,但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偶然的。不論如何,如果想實現層流狀態將需要其他構造特徵,特別是形狀極為精確的極光滑機翼。「

注意以上的中文在英文裡是一"句"話。翻譯時一定拆分這種長句,並把結構展現出來。或者我們可以進行刪減,改為:

  • PZL37轟炸機的機翼剖面與之後的層流翼非常相像。然而這只是巧合,事實上PZL37的機翼由於表面不夠光滑,形狀不夠精確,並不能達到層流狀態。


以上都是句法的內容,下面談談一些比較偏段落的問題:

內容重複

[編輯]

以下是我最近經手的例子: Ordnance QF 25-pounder英語Ordnance QF 25-pounder

感興趣的讀者會發現,本文的Design章節自成一體,在將近15年前就基本成型了。[7] 然而,其後的更新大幅拓展了Ammunition章節,涵蓋了之前和之後的章節討論過的部分。其結果就是「Charge 1, 2 and 3」和 「Muzzle Brake"的介紹在全文重複了三遍。另外有幾個章節也出現了章節中心不明確的問題。這種結構問題是很大的硬傷,我在思考是不是需要之後重寫其中幾個段落。

細枝末節

[編輯]

有些條目的章節包含一般中文讀者不會感興趣的內容,比如之前的 Ordnance QF 25-pounder#Variants英語Ordnance QF 25-pounder#Variants 描述了每種炮管,炮座亞型。

又比如 BL 9.2-inch Mk IX – X naval gun#Surviving_examples英語BL 9.2-inch Mk IX – X naval gun#Surviving_examples把所有的現存火炮的坐標列了出來。

再比如 Montagu_whaler#Glossary英語Montagu_whaler#Glossary列出了一個詞彙表詮釋一些海軍專有名詞。

我不能否認,肯定有讀者會對相關內容感興趣,但這些章節的內容幾乎95%以上的讀者都不會花時間讀,最後反而變成了條目的累贅。具體是否翻譯還請各位編輯斟酌。

寫在最後

[編輯]

寫了這麼多,歸根結底就一句話:英文維基不是聖經。很多冷門條目的英文質量本就可疑,沒有必要在最大可能保留原文字面意義的前提下翻譯。有些時候,只要小小的一些改動,比如多幾個標點、加幾個連詞、改一些生硬的表達就能讓非常翻譯腔的文字變得正常起來。

另外翻譯完了,開心之餘,也建議多讀幾遍,多改幾遍。翻譯畢竟也是屬於自己的創作,把低水平文字留在頁面上難道不是對自己所花時間的不尊重嗎?不過不管怎樣,我還是很感謝有人能創建編輯這些我感興趣的冷門頁面,是大家的努力讓維基變得更好。

注釋和來源

[編輯]
  1. ^ 只討論英文維基頁面,和目前的中文維基頁面無關。有空我會完善相關頁面。
  2. ^ https://en-two.iwiki.icu/wiki/Late_Bronze_Age_collapse#Changes_in_warfare
  3. ^ 我的中文寫作不好,以下翻譯不是範文,這篇文章只是我的一點想法。
  4. ^ https://en-two.iwiki.icu/wiki/7.58_cm_Minenwerfer
  5. ^ https://en-two.iwiki.icu/wiki/Arado_Ar_234
  6. ^ https://en-two.iwiki.icu/wiki/PZL.37_%C5%81o%C5%9B
  7. ^ https://en-two.iwiki.icu/w/index.php?title=Ordnance_QF_25-pounder&oldid=20430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