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使用者:Uuueol/沙盒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言論自由的限制

[編輯]

有關具體國家的例子,請參見各國的言論自由和犯罪言論。

有些人並不認為言論自由是絕對的,大多數法律制度一般都會對言論自由做出限制,尤其是當言論自由與其他權利和保護相衝突時,例如在書面誹謗、口頭中傷(誹謗)、色情淫穢、攻擊性言論和知識產權方面。

2022年否認大屠殺法律[1]

對言論自由的某些限制可能是通過法律制裁實現的,而另一些限制則可能是通過社會不認可實現的。[2]在沙特阿拉伯,記者被嚴格禁止撰寫對王室、宗教或政府不敬或表達批評的文章,這類寫作不受到任何法律保護。記者賈邁勒·卡舒吉(Jamal Khashoggi)因長期批評沙特政府而聞名,他常在公開場合和媒體上發表批評性文章。2018年,卡舒吉在沙特阿拉伯官員的策劃下被殘忍殺害,這一事件引發了全球廣泛的關注和譴責,進一步凸顯了沙特阿拉伯對言論自由的嚴重打壓與限制。

被視為有害和冒犯性的內容

[編輯]

有些觀點的表達是非法的,因為有些人認為它們對他人有害。這類言論通常包括既虛假又有潛在危險的言論,如在劇院裡虛假地喊 「着火了!」並引起恐慌。限制言論自由的理由通常是 「傷害原則 」或 「冒犯原則」。

《論自由》(1859 )一書中,約翰-斯圖亞特-密爾認為,「......作為一個道德信念問題,任何學說,無論被認為多麼不道德,都應該有信奉和討論的最大自由」。[3] 密爾認為,最充分的表達自由是將論點推向其邏輯極限,而不是社會尷尬的極限。[4][5][6][7]

1985 年,喬爾-費恩伯格(Joel Feinberg)提出了所謂的 「犯罪原則」。費恩伯格寫道:「支持一項擬議的刑事禁令的充分理由總是,它很可能是防止對行為人以外的人造成嚴重犯罪(而不是傷害或損害)的有效方法,而且很可能是達到這一目的的必要手段」。[8]因此,費恩伯格認為,傷害原則設定的標準過高,有些表達方式可以合法地被法律禁止,因為它們非常令人反感。儘管如此,由於冒犯他人不如傷害他人嚴重,因此對造成傷害者的處罰應該更高。[9]與此相反,密爾不支持法律懲罰,除非這些懲罰是基於傷害原則。[10]由於人們冒犯的程度各不相同,或可能是無端偏見的結果,因此費恩伯格建議,在適用冒犯原則時需要考慮幾個因素,包括:言論的範圍、持續時間和社會價值,避免言論的難易程度,發言者的動機,被冒犯的人數,冒犯的強度,以及整個社會的普遍利益。[11]

賈斯珀-杜門 (Jasper Doomen) 認為,應從公民個人的角度來定義傷害,不應將傷害局限於身體傷害,因為也可能涉及非身體傷害;費恩伯格(Feinberg) 對傷害和犯罪的區分被批評為在很大程度上是微不足道的。[12]

1999 年,伯納德-哈考特 (Bernard Harcourt) 在談到危害原則的崩潰時寫道:"今天,辯論的特點是各種相互競爭的危害論點吵得不可開交,卻又無從解決。在辯論的結構中不再有一個論點來解決相互競爭的危害主張。最初的危害原則從未具備確定危害相對重要性的條件"。[13]

對言論自由的危害和冒犯限制的解釋在文化和政治上都是相對的。例如,在俄羅斯,危害和冒犯原則被用來為俄羅斯限制有關 LGBT 問題的言論(和行動)的 LGBT 宣傳法辯護。[14]許多歐洲國家禁止可能被解釋為否認大屠殺的言論。[15]這些國家包括奧地利、比利時、加拿大、捷克共和國、法國、德國、匈牙利、以色列、列支敦士登、立陶宛、盧森堡、荷蘭、波蘭、葡萄牙、俄羅斯、斯洛伐克、瑞士和羅馬尼亞。[16]在一些國家,否認亞美尼亞種族滅絕也是非法的。

各國對叛教的限制(2020年)[17]

在一些國家,叛教被用來限制言論自由。[18]在一些國家,褻瀆神明是一種犯罪。例如,在奧地利,誹謗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論自由不受保護。[19][20][21]相比之下,在法國,褻瀆和詆毀穆罕默德的行為受到言論自由法的保護。

某些公共機構也可能頒布限制言論自由的政策,例如在國家開辦的學校中頒布言論守則。

在美國,布蘭登伯格訴俄亥俄州案(1969 )是關於政治言論的里程碑式意見,[22]明確推翻了惠特尼訴加利福尼亞州案。在勃蘭登堡一案中,美國最高法院廣泛提及甚至公開談論暴力行動和革命的權利:

[我們的]判決已經形成了這樣一條原則,即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不允許國家禁止或禁止鼓吹使用武力或違法行為,除非這種鼓吹的目的是煽動或導致即將發生的違法行為,並且有可能煽動或導致這種行動。[23]

勃蘭登堡案的意見摒棄了之前的 「明顯和現實的危險 」檢驗標準,使美國的(政治)言論自由保護權幾乎成為絕對權利。[24][25]在美國,仇恨言論也受到第一修正案的保護,最高法院在 R.A.V. 訴聖保羅市案(1992 年)中裁定,仇恨言論是允許的,但暴力迫在眉睫的情況除外。[26]有關這一決定及其歷史背景的詳細信息,請參見《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

時間、地點和方式

[編輯]

主要文章: 時間、地點和方式

基於時間、地點和方式的限制適用於所有言論,無論所表達的觀點如何。[27]它們通常是旨在平衡其他權利或合法政府利益的限制。例如,時間、地點和方式限制可能會禁止政客半夜在家中舉行喧鬧的政治示威,因為這侵犯了政客鄰居安靜享受自己家園的權利。如果在不同的時間(如白天)、不同的地點(如在政府大樓或其他公共場所)或以不同的方式(如無聲抗議)進行,原本相同的活動可能會被允許。在美國,葬禮抗議是一個複雜的問題。美國人有權對他們認為不合理的各種政策舉行和平抗議。通過時間、地點和方式對葬禮程序進行抗議是否合適,這是一個問題。由於近來這種情況時有發生,因此已通過立法對此加以限制。現在,美國各州的法律都規定並禁止葬禮抗議活動。

互聯網和信息社會

[編輯]
「自由言論旗」是在AACS加密密鑰爭議期間創建的,作為「支持個人自由的象徵」。[28]

查禁目錄的編輯喬-格蘭維爾(Jo Glanville)說,「互聯網是審查制度的革命,也是言論自由的革命」。[29]國際、國家和地區標準承認,言論自由作為表達自由的一種形式,適用於包括互聯網在內的任何媒介。[30]1996 年的《通信規範法案》(CDA)是美國國會對互聯網上的色情作品進行監管的首次重大嘗試。1997 年,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 「雷諾訴美國公民自由聯盟 」信息技術法案件中,美國最高法院部分推翻了該法律。[31]斯圖爾特-R-達爾澤爾法官是 1996 年 6 月宣布《社區發展法》部分內容違憲的三位聯邦法官之一,他在意見書中作了如下陳述:

互聯網相比於印刷品、村鎮廣場或郵件,是一個更能促進言論表達的媒介。由於這必然會影響互聯網本身,「通信規範法」(CDA)勢必會減少成年人在這一媒介上能夠接觸到的言論。這是憲法上無法容忍的結果。互聯網上的一些對話無疑挑戰了傳統話語的界限。網絡上的言論可以是不加過濾的、不加修飾的、非常規的,甚至可能充滿情緒化、性露骨的內容以及粗俗的表達——用一句話概括,在許多社區中,這類言論被視為「不雅」。然而,在這樣一個來自各行各業的公民都能發聲的媒介中,我們應預見到這類言論的出現。我們還應保護這種媒介賦予普通人與媒體大亨的自主權。[…] 我的分析並不是剝奪政府保護兒童免受互聯網交流危險的所有手段。政府仍然可以通過嚴格執行現有的有關犯罪、淫穢和兒童色情的法律,繼續保護兒童免受互聯網色情內容的侵害。[…]正如我們在聽證會上所了解到的,公眾對於這個新媒介的好處和風險有着迫切的教育需求,政府也可以承擔這一職責。在我看來,我們今天的行動應該僅僅意味着,政府對互聯網內容的合法監督應停留在傳統上不受保護言論的界限內。[…]毫無疑問,缺乏政府對互聯網內容的監管確實造成了一定的混亂,但正如原告的一位專家在聽證會上有力地指出的那樣:「互聯網的成功正是因為它的混亂,互聯網的力量源自於這種混亂。」 同樣,我們的自由也依賴於第一修正案所保護的不受限制的言論帶來的混亂與喧囂。[32]

2003年通過的《信息社會世界峰會原則宣言》(WSIS)特別提到言論自由權對於「信息社會」的重要性,聲明如下:

我們重申,正如《世界人權宣言》第19條所闡明的,作為信息社會的基本基礎,每個人都有權享有思想和言論自由;這一權利包括不受干涉地持有意見,並通過任何媒介和不論國界地尋求、接收和傳播信息與思想。交流是一個基本的社會過程,是人的基本需求,也是所有社會組織的基礎。它是信息社會的核心。每個人,無論身處何地,都應有機會參與,且不應有人被排除在信息社會所帶來的利益之外。[33]

根據伯恩特·胡根霍爾茨和露西·吉博的說法,公共領域正受到「信息商品化」的壓力,因為在信息時代,先前幾乎沒有經濟價值或沒有經濟價值的信息已經獲得了獨立的經濟價值。這包括事實數據、個人數據、基因信息以及純粹的想法。信息的商品化正在通過知識產權法、合同法以及廣播和電信法來實現。[34]

信息自由

[編輯]

信息自由是言論自由的延伸,其表達媒介是互聯網。信息自由也可指互聯網和信息技術背景下的隱私權。 與表達自由權一樣,隱私權是一項公認的人權,而信息自由則是這一權利的延伸。[35] 信息自由還可能涉及信息技術背景下的審查制度,即不受審查或限制地獲取網絡內容的能力。[36]

信息自由也受到諸如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信息自由與隱私保護法案》等法律的明確保護。《信息獲取法》賦予加拿大公民、永久居民以及任何在加拿大的個人或公司獲取受該法管轄的政府機構記錄的權利。[37]

網絡審查

[編輯]

主要文章:互聯網審查和各國的網絡審查與監控

信息自由的概念是針對國家贊助的網絡審查、監控和監管而產生的。網絡審查包括對互聯網信息的發布或訪問進行控制或壓制。[38] 全球互聯網自由聯盟聲稱為他們所謂的「封閉社會」解除對「信息自由流動」的屏障。[39] 根據「無國界記者」(RWB)的「互聯網公敵名單」,以下國家實施了廣泛的網絡審查: 中國大陸、古巴、伊朗、緬甸/伯馬、朝鮮、沙特阿拉伯、敘利亞、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越南。[40]

廣為人知的網絡審查實例是「中國的防火長城」(既指其作為網絡防火牆的作用,也借指古代的中國長城)。該系統通過阻止IP地址的路由來屏蔽內容,由位於互聯網網關的標準防火牆和代理服務器組成。該系統還會在特定網站被請求時有選擇性地進行DNS欺騙。政府似乎並未系統性地審查互聯網內容,因為這在技術上似乎不可行。[41]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網絡審查是在多種法律和行政法規下進行的,其中包括針對互聯網的六十多項法規。審查系統由國有互聯網服務供應商(ISP)、商業公司和組織的省級分支機構嚴格執行。[42][43]

沙特阿拉伯政府加大了對社交媒體賬戶的審查力度,拘留了多名活動家、批評者,甚至普通社交媒體用戶,僅因他們發布了幾條批評性的推文。法學教授阿瓦德·阿爾-卡爾尼成為沙特互聯網審查的受害者,並面臨死刑。沙特控制的媒體將他描繪為一個危險的傳教士,原因是他的推特WhatsApp上的發言,但持不同政見者認為他是一位具有重要社會影響力的知識分子。[44]

與虛假信息的關係

[編輯]

一些法律學者(如哥倫比亞大學吳修銘)認為,關於言論自由的傳統問題——即「對言論自由的主要威脅」是「壓制性國家的審查」,以及「錯誤的或惡意的言論」可以且應該通過「更多更好的言論」來克服,而不是通過審查——假設了信息的稀缺性。這種稀缺性在20世紀盛行,但隨着互聯網的到來,信息變得豐富,「但聽眾的注意力」卻變得稀缺。此外,正如吳所言,這種由互聯網帶來的「廉價言論」不僅可以用於啟發或辯論,也可以被用於攻擊、騷擾和壓制。[45][46]電子前沿基金會(EFF)主張「審查不能成為應對網絡虛假信息的唯一答案」,並指出科技公司「往往過度糾正並審查準確且有用的言論——更糟糕的是,它們的政策甚至可能強化錯誤信息。」[47]

吳先生認為,在 21 世紀,危險不在於直接針對 「發言者 」的 「壓制性國家」,而在於:

……針對聽眾,或者間接削弱發言人。更確切地說,新興的言論控制技術依賴於(1)一系列新的懲罰措施,例如釋放「水軍」來攻擊媒體和其他批評者,以及(2)「泛濫」策略(有時稱為「反向審查」),通過製造和傳播虛假新聞、僱傭虛假評論員、部署宣傳機器人來扭曲或淹沒不受歡迎的言論。[48] 正如記者彼得·波梅蘭采夫所寫,這些技術將「信息……武器化,作為一種工具,用來迷惑、勒索、打擊士氣、顛覆和癱瘓。」[49][45]

異議與真理的歷史

[編輯]
禁書目錄》封面,或《禁書清單》(威尼斯,1564年)

印刷機發明之前,一部書面作品一旦創作完成,只能通過極其繁瑣且易出錯的手工抄寫來複製。沒有複雜的審查制度來控制抄寫員,直到14世紀,抄寫員仍局限於宗教機構,他們的作品很少引發廣泛的爭議。為了應對印刷術及其傳播神學異端的能力,羅馬天主教會開始實施審查制度。[50] 印刷技術允許對作品進行多次精確複製,從而使思想和信息更迅速且廣泛地傳播(參見印刷文化)。[51] 大多數歐洲國家的版權法起源於羅馬天主教會和政府為規範和控制印刷商的出版物所做的努力。[51]

在《七篇頌詞》(1596年)中,荷蘭主教亨里克·范·庫伊克為審查制度的必要性進行了辯護,並聲稱約翰內斯·古騰堡的印刷機導致了一個被「有害謊言」所感染的世界——因此,范·庫伊克特別提到了《塔木德》和《古蘭經》,以及馬丁·路德、讓·加爾文和鹿特丹的伊拉斯謨的著作。[52]

1501年,教皇亞歷山大六世頒布法令,禁止未經許可的書籍印刷。1559年,教皇保祿四世發布了《禁書目錄》[50] 《禁書目錄》是羅馬天主教會發布的「壞書」目錄中最著名且持續時間最長的例子,該目錄自稱擁有對私人思想和意見的權威,壓制與其教義相悖的觀點。《禁書目錄》由羅馬宗教裁判所管理,但由地方政府當局執行,共經歷了300個版本。該目錄中禁止或審查了勒內·笛卡爾焦爾達諾·布魯諾伽利略·伽利萊大衛·休謨約翰·洛克丹尼爾·笛福讓-雅克·盧梭伏爾泰等人的著作。[53] 儘管政府和教會在許多方面鼓勵印刷,因為它促進了《聖經》和政府信息的傳播,但異見和批評作品也能夠迅速傳播。因此,各國政府在歐洲範圍內對印刷商實施了管控,要求他們持有官方許可證才能經營和出版書籍。[51]

約翰·彌爾頓1644年版《論出版自由》的首頁,他在其中強烈反對1643年的《出版許可令》。

隨着印刷術和新聞業的發展,表達異見或顛覆性觀點應當被容忍,而非被法律審查或懲罰的觀念逐漸形成。1644年出版的《論出版自由》約翰·彌爾頓英國議會重新實行印刷商及出版商政府許可制度的回應。[54] 教會當局此前確保彌爾頓關於離婚權的文章被拒絕出版許可。在未經許可出版的《論出版自由》中,[55] 彌爾頓為言論自由和對謬誤的容忍作了充滿激情的辯護,[54] 他說道:

給予我自由去知曉、表達並依良知自由辯論的權利,這是至高無上的自由。

[54]

這本1688年版的雅各布斯·德·沃拉吉尼的《黃金傳說》(1260年)根據1707年的《刪改書目索引》被審查,該索引列出了已在流通中的書籍中需要審查的具體段落。[56][57]

彌爾頓對言論自由的辯護基於一種新教世界觀。他認為,英國人民肩負着實現宗教改革真理的使命,這將引導所有人走向啟蒙。然而,彌爾頓也闡述了未來關於言論自由討論的主要脈絡。通過定義言論自由的範圍和「有害」言論,彌爾頓反對預審查原則,並主張對廣泛觀點的寬容。[58] 新聞自由在1695年停止受到監管,當時1643年的《出版許可令》在1689年《權利法案》引入後被允許失效,此舉發生在光榮革命之後不久。[59][60] 諸如《閒談者》(1709年)和《旁觀者》(1711年)等刊物的出現,被認為在英國創造了一個「市民公共領域」,這一領域促進了思想和信息的自由交流。

隨着印刷術的「威脅」蔓延,更多的政府試圖集中控制權力。[61] 法國王室在1546年鎮壓了印刷業,並將印刷商艾蒂安·多雷處以火刑。1557年,英國王室通過特許文具公司(Stationers』 Company)來遏制煽動性和異端書籍的傳播。印刷權僅限於該協會的成員。30年後,星室法庭(Star Chamber)被授予權力以限制「從事印刷或售書的各種爭執和無序之人」的「嚴重惡行和濫用行為」。印刷權被限制在兩所大學和倫敦城內的21家已有的印刷商,這些商家擁有53台印刷機。1637年,英國王室控制了鑄字業,迫使印刷商逃往荷蘭。與權威的對抗使得印刷商變得激進和反叛,在1789年巴士底獄被攻陷前,已有800名作者、印刷商和書商被監禁在巴黎的巴士底獄中。[61] 一系列英國思想家在關於言論自由權的早期討論中處於前沿,其中包括約翰·彌爾頓(1608–1674)和約翰·洛克(1632–1704)。洛克確立了個人作為價值單位和生命、自由、財產以及追求幸福權利的持有者。然而,洛克的思想主要圍繞尋求靈魂救贖的權利這一概念展開。因此,他主要關注的是神學問題。洛克並不支持普遍的寬容或言論自由;根據他的觀點,某些群體,如無神論者,不應被容許。[62]

在英國廣播公司(BBC)總部的喬治·奧威爾雕像。這座雕像象徵着在開放社會中對言論自由的捍衛。雕像背後的牆上刻着喬治·奧威爾為《動物莊園》擬定前言中的話語:「如果自由意味着什麼,那就是擁有告訴人們他們不想聽的事情的權利。」(1945)
英國廣播公司(BBC)總部的喬治·奧威爾雕像。這座雕像象徵着在開放社會中對言論自由的捍衛。雕像背後的牆上刻着喬治·奧威爾《動物莊園》(1945)擬定前言中的話語:「如果自由意味着什麼,那就是擁有告訴人們他們不想聽的事情的權利。」

到17世紀下半葉,歐洲大陸的哲學家如巴魯赫·斯賓諾莎(Baruch Spinoza)和皮埃爾·貝爾(Pierre Bayle)發展了比早期英國哲學家更具普遍性的言論自由和寬容觀念。到了18世紀,言論自由的理念開始在整個西方世界的思想家中被廣泛討論,尤其是在法國哲學家,如德尼·狄德羅(Denis Diderot)、霍爾巴赫男爵(Baron d'Holbach)和克洛德·阿德里安·愛爾維修(Claude Adrien Helvétius)等人之間。這種理念逐漸被納入政治理論,並從理論走向實踐。歷史上第一個宣布完全言論自由的國家法令是1770年12月4日丹麥-挪威聯合王國在約翰·弗里德里希·施特林澤(Johann Friedrich Struensee)攝政時期頒布的。然而,施特林澤本人在1771年10月7日對這一法令施加了一些小的限制,而在1773年施特林澤倒台後,又通過新的立法進一步限制了這一法令,儘管審查制度並未重新引入。

約翰·斯圖爾特·密爾(John Stuart Mill,1806–1873)主張,如果沒有人的自由,科學、法律或政治就無法取得進步。根據密爾的觀點,這些領域的發展需要自由的意見討論。他於1859年出版的《論自由》On Liberty)成為捍衛言論自由權利的經典之作。 密爾認為,真理能夠驅逐謬誤,因此不必害怕思想的自由表達,無論這些思想是真還是假。真理並非穩定或固定的,而是隨着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演變。密爾指出,許多曾被視為真理的東西後來被證明是錯誤的。因此,觀點不應因其表面上的錯誤而被禁止。密爾還主張,自由的討論是防止「被確定觀點的深沉睡眠」的必要條件。通過討論,真理的進程得以推進,而考慮錯誤觀點可以重新確認真理觀點的基礎。 此外,密爾認為,一個人的觀點僅對該持有者本身具有內在價值,因此壓制表達這種觀點是對基本人權的不公。一般認為,在密爾看來,只有在言論構成明確和直接的威脅,可能對他人造成傷害的情況下,才可以合理地加以限制。經濟或道德後果,甚至說話者自身的福祉,都不能成為壓制言論的正當理由。 然而,密爾在《論自由》中建議,像皮條客(教唆顧客與性工作者發生性關係)這樣的言論應受到限制。這表明,他可能願意限制某些言論,即使這些言論不會直接傷害他人,但卻可能削弱他人的決策自主權。

在她1906年出版的《伏爾泰傳》中,伊夫琳·比阿特麗斯·霍爾(Evelyn Beatrice Hall)用以下一句話來闡述伏爾泰的信念:「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會為你說話的權利而誓死捍衛。」 霍爾的這句話常被引用來描述言論自由的原則。諾姆·喬姆斯基(Noam Chomsky)表示:「如果你相信言論自由,那就意味着你相信那些你不喜歡的觀點也應享有言論自由。像斯大林希特勒這樣的獨裁者只支持他們喜歡的觀點的言論自由。如果你支持言論自由,那意味着你恰恰支持那些你憎惡的觀點的言論自由。」李·卡羅爾·布林格(Lee Bollinger)認為,「言論自由原則涉及在社會互動中為自我克制開闢一個特殊領域,其目的是發展和展示一種社會能力,以控制由一系列社會接觸所引發的情感」。布林格認為,寬容是一種值得提倡的價值,甚至是不可或缺的。然而,批評者認為,社會應當關注那些直接否認或倡導例如種族滅絕等行為的人(參見上述限制)。

作為總部位於倫敦的國際筆會(PEN International,一個捍衛言論自由和自由新聞的組織)主席,英國作家H·G·威爾斯於1934年與斯大林會面,並對蘇聯的改革抱有希望。然而,在他們莫斯科的會談中,威爾斯說道:「意見的自由表達——即使是反對意見,我不知道你們是否已經準備好在這裡享有如此多的自由。」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未刪減版(1959)

D.H. 勞倫斯的1928年小說《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淫穢內容在多個國家被禁,包括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印度。在1950年代末和1960年代初,這本書成為了具有標誌性意義的法院判決案件,最終取消了因淫穢而對其實施的禁令。英國《每日電訊報》的多米尼克·桑德布魯克(Dominic Sandbrook)寫道:「如今,公共淫穢已變得司空見慣,想要重新捕捉到那個因為擔心會『敗壞和腐蝕』讀者而決定禁書的社會氛圍,已經變得非常困難。」《紐約時報》的弗雷德·卡普蘭(Fred Kaplan)表示,淫穢法律的推翻「引發了美國言論自由的爆炸性發展」。1960年代,還爆發了言論自由運動,這是一次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校園內持續進行的大規模學生抗議,發生在1964-65學年期間。

與英語的國家相比,法國是文學自由的避風港。 法國人天生重視思想,這意味着法國不傾向於因作家的寫作而懲罰他們,因此起訴案件較為罕見。雖然在其他地方都被禁止,詹姆斯·喬伊斯《尤利西斯》卻於1922年在巴黎出版。亨利·米勒的1934年小說《北回歸線》(在美國直到1963年才解禁)和勞倫斯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也都在法國出版,遠早於它們在各自作者的國家發布。

1964年,喜劇演員萊尼·布魯斯因再次因使用各種淫穢語言而在美國遭到投訴並被逮捕。一個由三名法官組成的小組主持了這場廣受關注的為期六個月的審判。1964年11月,他因淫穢罪被判定有罪。1964年12月21日,他被判處在強制勞動營服刑四個月。 在上訴過程中,他被保釋釋放,並在上訴判決前去世。2003年12月23日,布魯斯去世37年後,紐約州州長喬治·帕塔基為他頒發了追授赦免,撤銷了他的淫穢定罪。

在美國,言論自由的權利被解釋為包括在公共場所拍攝並發布陌生人照片的權利,無需他們的許可或知情。然而,這種情況在全球範圍內並非如此。

罪行

[編輯]
截至2023年1月,擁有褻瀆罪法律的國家地圖

在一些國家,人們不被允許談論某些事情,例如不敬罪,這是一種對在位君主或國家尊嚴的犯罪行為。這樣做構成犯罪。例如,沙特阿拉伯在2018年處決了記者賈邁勒·卡舒吉。當他進入沙特駐土耳其大使館時,一支沙特刺客小組將他殺害。另一位沙特作家拉伊夫·巴達維於2012年被逮捕並遭鞭打。

2022年3月4日,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簽署了一項法案,規定散布關於俄羅斯在烏克蘭軍事行動的「虛假新聞」將面臨最高15年的監禁。[63] 截至2022年12月,已有超過4000名俄羅斯人因「虛假新聞」法律而被起訴。 1993年《俄羅斯聯邦憲法》第2章《人權與公民自由》第29條明確禁止審查制度。

  1. ^ Church members enter Canada, aiming to picket bus victim's funeral Archived 15 February 2022 at the Wayback Machine, CBC News, 8 August 2008.
  2. ^ "Freedom of Speech".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17 April 2008.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3 March 2019. Retrieved 29 May 2011.
  3. ^ "Freedom of Speech".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17 April 2008.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3 March 2019. Retrieved 29 May 2011.
  4. ^ Wragg, Paul (2015). "工作中的言論自由權:解決實踐與自由主義原則之間的差異". Industrial Law Journal. 44 (1).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1. doi:10.1093/indlaw/dwu031. 可以將密爾的「暴政多數」與因道德原因而解僱表達出異見的員工的雇主進行比較。在這種情況下對雇主行為的保護,喚起了密爾對於國家容忍強制手段以確保人們遵循正統道德觀點、並消除異端思想的擔憂。
  5. ^ Ten Cate, Irene M. (2010). "言論、真理與自由:約翰·斯圖爾特·密爾與奧利弗·溫德爾·霍姆斯大法官的言論自由辯護探究". Yale Journal of Law & the Humanities. 22 (1). Article 2.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4 September 2016. Retrieved 8 September 2016. 《論自由》中支持言論自由的核心論點是,為了最大化社會能夠獲得的利益,必須始終致力於抑制主導群體要求他人服從的自然傾向。
  6. ^ Mill, John Stuart (1859). "思想與討論的自由". On Liberty(4th ed.). London: Longman, Roberts & Green (published 1869). para. 19.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4 November 2019. Retrieved 8 September2016. 對於所有除那些財務狀況使其無需依賴他人好意的人之外的個體而言,在這一問題上,輿論的效力如同法律;人們被剝奪謀生手段,與被監禁無異。
  7. ^ Mill, John Stuart (1859). "Introductory". On Liberty (4th ed.). London: Longman, Roberts & Green (published 1869). para. 5.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4 November 2019. Retrieved 8 September2016. 社會能夠並確實執行自己的命令……它施加的社會暴政比許多形式的政治壓迫更具威脅性,因為儘管通常不會伴隨極端的懲罰,但它留下的逃避途徑更少,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奴役人的靈魂。因此,僅僅防範政府的壓迫是不夠的……
  8. ^ Harcourt. "Conclusion". The Collapse of the Harm Principle.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4 March 2016. Retrieved 7 September 2015.
  9. ^ Harcourt. "Conclusion". The Collapse of the Harm Principle.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4 March 2016. Retrieved 7 September 2015.
  10. ^ "Freedom of Speech".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17 April 2008.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3 March 2019. Retrieved 29 May 2011.
  11. ^ "Freedom of Speech".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17 April 2008.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3 March 2019. Retrieved 29 May 2011.
  12. ^ Doomen 2014, pp. 111, 112.
  13. ^ Kenneth Einar Himma. "Philosophy of Law".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4 September 2008. Retrieved 13 March 2014.
  14. ^ 保护儿童免遭反传统家庭价值观信息的影响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24-09-25 (中文). 
  15. ^ 纳粹大屠杀否认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24-10-17 (中文). 
  16. ^ "Italian Parliament introduces holocaust denial legislation". UPI.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5 March 2020. Retrieved 28 June 2019.
  17. ^ Laws Criminalizing Apostasy Archived 11 October 2017 at the Wayback Machine Library of Congress (2014)
  18. ^ Marshall, Paul; Shea, Nina (1 December 2011). 被噤聲:叛教與褻瀆法如何扼殺全球自由。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812264.001.0001. ISBN 978-0-19-981226-4.
  19. ^ Bojan Pancevski (26 October 2018). "歐洲人權法院維持對侮辱伊斯蘭教女性的判決".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rchivedfrom the original on 26 October 2018. Retrieved 27 October 2018. 歐洲最高人權法院周五裁定,侮辱宗教教義(如侮辱先知穆罕默德)不受言論自由保護,可以受到起訴。
  20. ^ Lucia I. Suarez Sang (26 October 2018). "歐洲法院裁定,誹謗穆罕默德不屬於言論自由的範疇。". Fox News.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6 October 2018. Retrieved 27 October 2018. 歐洲人權法院周四裁定,言論自由不延伸至包括誹謗伊斯蘭教先知的內容。
  21. ^ Chase Winter (26 October 2018). "歐洲法院裁定,稱先知穆罕默德為戀童癖者不屬於言論自由範疇。". Deutsche Welle.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7 October 2018. Retrieved 27 October 2018. 歐洲人權法院周四裁定,奧地利一名女子因稱先知穆罕默德為戀童癖者而被定罪並未侵犯她的言論自由。
  22. ^ Brandenburg v. Ohio, 395 U.S. 444 (1969)
  23. ^ Brandenburg, at 447
  24. ^ Brandenburg, at 450–01
  25. ^ Lewis 2007, p. 124.
  26. ^ "美國律師協會公共教育部:學生:辯論「強大的憲法對立面」:仇恨言論辯論". www.americanbar.org.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3 October 2016. Retrieved 12 October 2016.
  27. ^ Emanuel, Steven L. (25 March 2020). Emanuel Crunchtime for Constitutional Law. Wolters Kluwer Law & Business. pp. 153–154. ISBN 978-1-5438-0727-1.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5 February 2022. Retrieved 18 September 2021.
  28. ^ Marcotte, John (1 May 2007). "free speech flag". Badmouth.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4 May 2007. Retrieved 27 October 2017.
  29. ^ Glanville, Jo (17 November 2008). "The big business of net censorship". The Guardian. London.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8 January 2013. Retrieved 26 March 2014.
  30. ^ Andrew Puddephatt, Freedom of Expression, The essentials of Human Rights, Hodder Arnold, 2005, p. 128
  31. ^ Godwin, Mike (2003). Cyber Rights: Defending Free Speech in the Digital Age. MIT Press. pp. 349–52. ISBN 0-262-57168-4.
  32. ^ Rowland, Diane (200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aw. Routledge-Cavendish. pp. 463–65. ISBN 978-1859417560.
  33. ^ Klang, Mathias; Murray, Andrew (2005). 數字時代的人權。 Routledge. p. 1. ISBN 978-1-904385-31-8.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5 August 2021. Retrieved 11 November2020.
  34. ^ Guibault, Lucy; Hugenholtz, Bernt (2006). 公共領域的未來:識別信息法中的共享資源。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p. 1. ISBN 9789041124357.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5 February 2022. Retrieved 25 November 2018.
  35. ^ Clarke, Ian; Miller, Scott G.; Hong, Theodore W.; Sandberg, Oskar; Wiley, Brandon (2002). "通過Freenet保護網絡上的言論自由"(PDF). Internet Computing. IEEE. pp. 40–49. Archived (PDF) from the original on 11 October 2017. Retrieved 15 October 2008.
  36. ^ Pauli, Darren (14 January 2008). "業界拒絕澳大利亞政府的網絡審查措施". The Industry Standard.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on 12 September 2012.
  37. ^ Martin, Robert; Adam, G. Stuart (1994). 《加拿大媒體法原典》. McGill-Queen's Press. pp. 232–34. ISBN 0886292387.
  38. ^ Deibert, Robert; Palfrey, John G; Rohozinski, Rafal; Zittrain, Jonathan (2008). 訪問被拒:全球互聯網過濾的實踐與政策. MIT Press. ISBN 978-0262541961.
  39. ^ "我們的使命". 全球互聯網自由聯盟.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7 September 2017.
  40. ^ "互聯網公敵" (PDF). 巴黎:無國界記者組織. March 2011.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PDF) on 15 March 2011.
  41. ^ Watts, Jonathan (20 February 2006). "文字之戰". The Guardian. London.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5 February 2022. Retrieved 11 December 2016.
  42. ^ "II. 中國的審查機制運作方式:簡要概述". Human Rights Watch.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2 April 2015. Retrieved 30 August 2006.
  43. ^ "關於互聯網的中國法律和法規".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 February 2012.
  44. ^ Nereim, Vivian (21 February 2023). "'所有人的不公正平等」:沙特阿拉伯擴大對異見的打壓". The New York Times. Retrieved 21 February 2023.
  45. ^ 45.0 45.1 Wu, Tim (1 September 2017). "第一修正案已過時了嗎?". 哥倫比亞大學奈特第一修正案研究所。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1 September 2020. Retrieved 23 September 2020.
  46. ^ Yaffa, Joshua (7 September 2020). "俄羅斯的干預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危險嗎?". The New Yorker.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4 February 2021. Retrieved 21 September 2020.
  47. ^ Gebhart, Jillian C. York, David Greene, and Gennie (1 May 2019). "審查不能成為應對網絡虛假信息的唯一辦法". 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 Retrieved 3 May 2022.
  48. ^ "哪些事物規範言論" (PDF). Archived (PDF) from the original on 27 November 2020. Retrieved 12 January 2021.
  49. ^ "虛幻的威脅:克里姆林宮如何將信息、文化和金錢武器化". The Interpreter. 22 November 2014.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2 January 2021. Retrieved 12 January2021.
  50. ^ 50.0 50.1 de Sola Pool, Ithiel (1983). 自由的技術。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 14. ISBN 978-0-674-87233-2.
  51. ^ 51.0 51.1 51.2 MacQueen, Hector L; Waelde, Charlotte; Laurie, Graeme T (2007). 當代知識產權:法律與政策。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34. ISBN 978-0-19-926339-4.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5 February 2022. Retrieved 11 November 2016.
  52. ^ "6.亨里克·范·庫伊克,魯爾蒙德主教(1546–1609)。《七篇頌詞》。魯汶:菲利普·贊格里烏斯,1596年。". Ecclesiastical Censorship, "Heresy and Error": The Ecclesiastical Censorship of Books, 1400–1800. Bridwell Library. 17 December 2000.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8 September 2012. Retrieved 26 June 2011.
  53. ^ Castillo, Anastasia (2010). 禁書:18世紀英國的審查制度。GRIN Verlag. p. 12. ISBN 978-3-640-71688-3.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5 August 2021. Retrieved 11 November 2020.
  54. ^ 54.0 54.1 54.2 Sanders, Karen (2003). 倫理與新聞. Sage. p. 66. ISBN 978-0-7619-6967-9.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5 February 2022. Retrieved 25 November 2018.
  55. ^ "13. John Milton (1608–1674). Areopagitica; 约翰·弥尔顿先生关于未经许可的出版自由致英国议会的演讲。London: [s.n.], 1644". 英國早期的審查制度,「異端與謬誤」:教會對書籍的審查, 1400–1800. Bridwell Library. 17 December 2000.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5 September 2012. Retrieved 26 June 2011.
  56. ^ "刪改書目索引". "Heresy and Error": The Ecclesiastical Censorship of Books, 1400–1800. Bridwell Library. 17 December 2000.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8 September 2012. Retrieved 26 June 2011.
  57. ^ "52. 雅各布斯·德·沃拉吉尼(約1230–1298)。《聖徒的黃金傳說》。馬德里:胡安·加西亞,1688年。". The Index of Expurgations, "Heresy and Error": The Ecclesiastical Censorship of Books, 1400–1800. Bridwell Library. 17 December 2000.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8 September 2012. Retrieved 26 June 2011.
  58. ^ Sanders, Karen (2003). 倫理與新聞. Sage. p. 66. ISBN 978-0-7619-6967-9.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5 February 2022. Retrieved 25 November 2018.
  59. ^ Rayner, Gordon (7 October 2011). "勒維森調查:英國的新聞自由是世界的典範,」編輯在調查中表示。". The Telegraph. Telegraph Media Group Limited.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7 October 2011. Retrieved 9 May 2018. 魯斯布里傑先生說:「當人們談論給記者或報紙頒發許可時,本能的反應應該是讓他們參考歷史。閱讀關於1695年英國如何廢除新聞出版許可的資料。
  60. ^ Nelson, Fraser (24 November 2012). "戴維·布倫基特警告議員不要對新聞媒體進行監管。". The Spectator.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9 October 2017. Retrieved 9 May 2018. 傑里米·帕克斯曼曾著名地表示,他之所以進入新聞業,是因為他聽說記者與政客之間的關係就像狗與路燈的關係。現在有幾位議員希望用一個原則來取代這種關係,即由議員定義新聞運作的參數,並「共同合作」。這是一個必須抵制的可怕想法。上一次發生這種情況是在1643年的《出版許可令》下,該法令在1688年光榮革命後引入的《權利法案》之後,於1695年被允許失效。正如我昨天在《每日電訊報》專欄中寫的那樣,讓人驚訝的是,竟有如此多的保守黨議員想要把時鐘倒撥300年。
  61. ^ 61.0 61.1 de Sola Pool, Ithiel (1983). 自由的技術。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 15. ISBN 978-0-674-87233-2.
  62. ^ Jonathan Israel (2002). Radical Enlighten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265–67.
  63. ^ 2022年第32-FZ號聯邦法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24-09-06 (中文).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白い恋人
假名しろいこいびと
平文式羅馬字Shiroi koibito

白色戀人,是北海道一種著名的巧克力夾心薄餅,由石屋製菓出產,1976年12月開始售賣,於2塊餅乾中夾著一層的白巧克力。及後有黑色的牛奶巧克力口味。

兩片白巧克力口味的白色戀人
白色戀人博物館

石屋製菓於札幌設有一處由廠房改裝建成的旅遊景點,內有公園博物館工廠,介紹「白色戀人」的歷史及製造方法,亦珍藏了各國的歷史茶具及關於巧克力的海報,亦有自製「白色戀人」的體驗;而於每日的整點時間,亦有大型表演。

概括

[編輯]
安德烈西尼奧效力於由白色戀人贊助的北海道札幌岡薩多隊
白色戀人公園。

1976年12月開始銷售。名字的由來是12月的一天,創始人在滑雪後回家時,不經意地說了一句「下起了白色戀人雪」。盒子背面寫着這句話。白色讓人聯想到北海道的雪景,而且只在北海道銷售,因此大獲成功,並成為商務旅行和度假時的紀念品。

目前,[何時? ]年銷量已上升至約2億件。白色戀人是繼赤福餅(產自三重縣)之後,[1]紀念品銷量方面排名全國第二的品牌。一份行業雜誌根據調查評選出了「代表20世紀的紀念品」,白色戀人位列第一,以壓倒性優勢擊敗了排名第二的芥末明太子。 [2]1986年,白色戀人榮獲世界品質評鑑大會一等獎。

還提供定製包裝上印有您所選照片的​​白色戀人服務。此外,「白色戀人巧克力飲料」作為姊妹產品於1997年上市。

由於石屋株式會社是日本職業足球聯賽札幌岡薩多隊的官方贊助商,因此該隊的球衣上印有白色戀人的標誌。

在札幌市西區有一個名為「白色戀人公園」的設施,人們可以在那裡看到白色戀人的生產線、巧克力的歷史和藝術品,還有石屋巧克力工廠、札幌岡薩多的訓練場(宮之澤白色戀人足球場)和俱樂部會所,遊客還可以參加白色戀人風格的甜點製作課程。[3]在發寒川河畔的舊國道5號附近和國道36號​(英語附近,有以札幌岡薩多隊服形象為基礎的巨幅廣告牌。

偽造最佳食用日期的處罰

[編輯]

2007年8月,部分白色戀人商品被偽造保質期出售,違反了《食品衛生法》和《日本農業標準法》,因此被暫停銷售。

恢復生產和銷售

[編輯]

2007年10月22日,社長島田俊平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將於11月15日恢復生產,11月22日恢復銷售。事發後,個別包裝上均印有保質期。

11月22日,400家門店恢復銷售,但有大量粉絲等待恢復銷售,當天每家門店的商品都銷售一空。隨後庫存短缺的情況持續存在,為了應對這種情況,石屋計劃恢復生產的其他糖果也暫時推遲了生產。

File:Miyanosawa Shiroi-Koibito Football Stadium 2009-5-16 003.jpg
宮之澤白色戀人足球場。

衍生產品

[編輯]

2003年秋天,「白色蛋糕卷」開始發售,最初僅在北海道物產店和白色戀人公園銷售,2011年3月3日起在全國範圍內開始線上發售。

另外,在麵團中揉入了白色戀人白巧克力的年輪蛋糕「白色年輪紬」也於2009年12月17日開始發售。

商標侵權訴訟

[編輯]

2011年11月28日,石屋以商標侵權和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為由,對吉本興業提起訴訟,要求其暫停銷售其仿製品「面白い戀人」(日語:面白い戀人​(日語,字面意思為「有趣的愛人」),該仿製品與吉本興業的包裝和名稱相似。[4][5]

2013年2月13日,石屋與吉本工業達成和解,吉本工業更改了包裝設計,且銷售範圍僅限於關西地區[6]

其他類似白色戀人的產品還有「Doara 的戀人」(長門屋株式會社銷售)和「二次元的戀人」(大東株式會社銷售)等,這些產品在日本各地生產和銷售。[7]

醜聞

[編輯]

2007年8月,石屋製菓被揭發將「白色戀人」巧克力夾心薄餅竄改食用期限延長一個月;日本已於2007年8月15日將「白色戀人」全面下架。石屋製菓為此公開道歉,暫停營業三個月,[8][9] 並投入將近10億日圓的經費來改善「白色戀人」生產設備,食用期限被改成打印在每一小包「白色戀人」上,同時加強檢查員工進出工廠時的衛生條件。2007年11月15日,經過札幌市保健所檢查生產線與包裝管理狀況等項目合格之後,石屋製菓重啟「白色戀人」五條生產線;2008年1月,石屋製菓預計恢復「白色戀人」全部生產線。2007年11月22日起,石屋製菓恢復在新千歲機場北海道旅客鐵道札幌站等400個店舖販售「白色戀人」。[10]

山寨

[編輯]

有中國網友發現包裝外觀上與本產品極為相似的山寨產品「西湖戀人」、「魔都戀人」餅乾,在淘寶販售[11]

而在日本亦有「大阪戀人」、「黑色戀人」、「黃色戀人」、「有趣戀人日語面白い恋人」、「秋田戀人」等十餘種相似產品[12]

相關條目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Nihon Keizai Shimbun MJ 2003-1-4
  2. ^ 【社説】赤福偽装 "みそぎ"をしないと. Tokyo News (中日新聞社). 2007-1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26). 
  3. ^ Shiroi Koibito Park | en | 白い恋人パーク. 
  4. ^ 「白い戀人」製造・販売の石屋製菓、「面白い戀人」販売の吉本興業などを提訴[失效連結] Fuji News 2011-11-28
  5. ^ お知らせ(PDF) - 石屋製菓(2011年11月28日)
  6. ^ 和解による訴訟の解決に関するお知らせ(PDF) - 石屋製菓(2013年2月13日)
  7. ^ 他にもこんなにあるの?!噂の「白い戀人」のパロディ商品が多すぎてワロタ。、APPGIGA!!、2011年12月6日配信、2013年2月14日閲覧。
  8. ^ 東森新聞報》國際中心 綜合報導,〈北海道名產「白色戀人」竄改食用期限 全面下架〉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東森新聞報》,2007年8月15日
  9. ^ 《東森新聞報》國際中心 綜合報導,〈驚!「白色戀人」10年前就開始竄改食用期 社長都知情〉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東森新聞報》,2007年8月16日
  10. ^ 蔡文英 綜合外電報導,〈「白色戀人」重啟生產線〉,蘋果日報 (台灣),2007年11月16日
  11. ^ 山寨強國又一傑作 「西湖戀人」好眼熟. 2015年6月23日 [2018年10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6月23日). 
  12. ^ 実は他にもこんなに有った!噂の「白い恋人」のパロディ商品大集合. NAVER. 2012-6-13 [2018-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4).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