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tmere微架構
外觀
設計團隊 | Intel |
---|---|
生產商 | |
指令集架構 | MMX、SSE、SSE2、SSE3、 SSSE3、SSE4.1、SSE4.2、x86、 x86-64、EM64T、EIST、 XD bit、AES |
製作工藝/製程 | 32nm |
核心數量 | 2 個至 10 個 |
一級快取 | 64KB(每核心) |
二級快取 | 256KB(每核心) |
三級快取 | 4MB~30MB(各核心共享) |
CPU主頻範圍 | 至 4.4 GHz |
QPI速率 | 4.8 GT/s 至 6.4 GT/s |
DMI速率 | 2.5 GT/s 至 5.0 GT/s |
CPU插座 | |
封裝 | |
應用平台 | 伺服器、工作站、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超級計算機 |
核心代號 |
|
使用的處理器型號 | |
上代產品 | Nehalem |
繼任產品 | Sandy Bridge |
Intel Westmere(原名Nehalem-C)是Nehalem微架構的32nm製程版本,基於Westmere微架構的處理器於2010年1月7日首發。
技術特點
[編輯]Westmere相對於Nehalem的改進:
- 原生六核心(代號Gulftown)和原生十核心(代號Westmere-EX)。[1][2]
- 新增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高級加密標準)指令集,與此前相比AES加密/解密之性能高出3倍。[3]
- 集成圖形處理核心(GPU)。但並不是整個顯示核心像AMD Fusion(APU)一樣GPU與CPU完全集成進一塊芯片上,而是GPU核心和CPU核心是分立於兩塊晶片,並封裝於同一塊印刷電路板上,兩者之間用QPI總線互聯。[5]因為這樣的設計被AMD以及不少人和媒體組織戲稱為「膠水集成」。集成有顯示核心的是代號Arrandale和Clarkdale的雙核心處理器,顯示核心為Intel HD Graphics 1000。
- 改進虛擬化的延時。[6]
- 新的虛擬化功能:「VMX無限制模式支持(VMX Unrestricted mode support)」,這允許16位元應用程式在這些處理器上運行(即使是實模式或增強實模式)。
- 支持1GB的「大標籤頁」(Huge Pages)。
繼任微架構
[編輯]Intel遵循Tick-Tock策略,於2011年第一季度發布了Intel Sandy Bridge微架構,正式取代Intel Nehalem微架構以及其製程改進版Intel Westmere微架構。
參見
[編輯]- Intel Core
- Intel Nehalem
- Intel Sandy Bridge
- Intel Ivy Bridge
- Intel Haswell
- AMD Bulldozer
- AMD Piledriver
- AMD Steamroller
參考資料
[編輯]- ^ Intel says no to 28nm, focuses on 22nm: Ivy Bridge/Haswell & Larrabee, [2015-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08)
- ^ 產品 (原名 Westmere EX)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Intel.com.tw
- ^ Smalley, Tim, Westmere is Nehalem's successor, bit-tech.net, 2007-09-19 [2015-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11)
- ^ Carry-Less Multiplication and Its Usage for Computing The GCM Mode – Intel Software Network, 2008-04-11 [2009-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27)
- ^ Nehalem普及神器 酷睿i5核心技術解析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zol.com.cn
- ^ Fuad Abazovic, Westmere 32nm to improve Nehalem features, Fudzilla.com, 2008-09-16 [2009-03-01][永久失效連結]
外部連結
[編輯]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Westmere微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