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維基百科:澳門維基人佈告板/優良特色條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06年8月29日當選特色條目(展示於2006年第45周維基主頁)

[編輯]
澳門特別行政區區徽
澳門特別行政區區徽

澳門主權移交是指澳門主權1999年12月20日葡萄牙移交至中華人民共和國,結束澳門的殖民地時期一事。於1583年,在澳門居留的葡萄牙人在未經當權政府同意下,自行成立澳門議事會進行葡萄牙社區的自治管理,但葡萄牙仍每年付500兩白銀予明政府與其後的清政府作為地租。1887年,清政府與葡萄牙先後簽訂了《中葡里斯本草約》、《和好通商條約》,條約列明:「由中國堅准葡國永駐管理澳門以及屬澳之地,與葡國治理他處無異」。1987年,中葡兩國正式簽署《中葡聯合聲明》,並在各自政府內取得批准。整個主權移交儀式在1999年12月20日凌晨時分完成,葡萄牙將澳門的主權交還中國。

2007年6月12日當選優良條目(展示於2007年8月15日維基主頁)

[編輯]

澳門,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所轄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位處珠江口以西,由澳門半島氹仔路環以及路氹城四個部份所組成。澳門自秦朝起已為中原領土,隨後被葡萄牙人逐漸侵占。直至1887年葡萄牙政府與清朝政府簽訂了《中葡會議草約》和《中葡和好通商條約》後,澳門正式成為葡萄牙的殖民地1980年代中葡兩國共同探討澳門前途問題,其後於1987年正式簽署《中葡聯合聲明》,定於1999年12月20日澳門結束葡萄牙統治,主權移交往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承諾向澳門實行一國兩制,而且保障澳門人可享有「高度自治、澳人治澳」的權利。了解更多...

2007年7月27日當選優良條目(展示於2007年9月14日維基主頁)

[編輯]
遊行路線一直出現分歧
遊行路線一直出現分歧

2007年澳門勞動節遊行發生在2007年5月1日下午,由六個澳門社團組織市民以「反貪腐、保民生、削外勞、除黑工、安居樂業、家庭團聚、構建和諧社會」為口號,就澳門回歸後的社會問題表達意見,遊行人士亦包括個別立法會議員及少量工務員。是次遊行亦有出現警民對立與衝突場面,甚至有警員朝天開槍及使用胡椒噴霧驅散示威者,300米外的一名路人懷疑遭流彈擊傷;事件至當晚八點結束。遊行開槍事件引致遊行氣氛轉差,而成為遊行最終被警方定性為「騷亂」事件的導火線;當時雖有媒體與照片作佐證,但參與遊行成員與方、政府與親政府團體意見成兩極化。了解更多...

2008年9月29日當選優良條目(展示於2008年10月3日維基主頁)

[編輯]

澳門經濟史澳門經濟由過去至今的發展概況。澳門原屬香山縣的一條小漁村,人口不多,但自葡萄牙人佔領後,澳門逐漸成為中國對外通商的口岸,也是西方各國在東方進行貿易的中轉港口。早期葡屬澳門主要以漁農業和貿易轉口港為主要經濟活動,工業以傳統的三大手工業-神香火柴爆竹為主,澳門一度成為西方國家進入中國的必經之路及轉口港,但後來此地位被鄰近的香港取代,澳門轉口貿易業開始衰落。1978年中國實行改革開放,為澳門經濟的發展提供更有利的條件,尤其是旅途博彩和建築業,已成為澳門三大經濟支柱。2006年,澳門人均本地生產總值首次超越香港,達22萬澳門元,2.98萬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了解更多...

2008年12月31日當選優良條目(展示於2009年1月1日維基主頁)

[編輯]

柯邦迪前地,又稱司打口,位於澳門半島西部、風順堂區北邊,是澳門內港的一個休憩廣場,長約100米,闊約35米。街道名稱是以1866年1868年時任澳門總督邦迪·柯打命名,而又稱則可能源自「印花稅」或「財政」的外文音譯。在清朝康熙至同治年間,這裏是專門用作進口鴉片的埠頭,也是澳門乃至中國史上第一個鴉片專用碼頭和課煙稅區,甚至是鴉片戰爭的肇始地。19世紀末埠頭被填塞,變成大片曠地。迨澳門禁止鴉片後,曠地上曾有茶座和賣藝表演。1992年時這裏被列入澳門文物名錄內,之後曠地上又建立過菜市場,現為休憩廣場。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