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貼
外觀
三伏貼又稱三伏天灸,是一種源於清朝的中藥療法,以冬病夏治為原理,在一年中最炎熱的三天(三伏天)將中藥敷貼在特定穴位上,據信可以治療秋冬發作的疾病。
敷貼的膏藥如提款卡大小,一般四個為一組使用,針對不同的疾病,一般要將四片膏藥一起貼在後背的不同位置,保持八小時即可揭下。
三伏天是以黃曆推算,於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十天後)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再十或二十天後)為末伏,均為一年內最炎熱的日子,人體陽氣最為旺盛。
進行三伏天灸時會使用辛溫的外用藥材,如生姜、白芥子、麝香、細辛,敷貼於特定的身體穴位上,據信可防治過敏性鼻炎、咽喉炎、哮喘、咳嗽、慢性支氣管炎等秋冬發作的疾病。
中國大陸政府鼓勵民眾使用三伏貼預防疾病,三伏貼屬於醫療保險報銷範圍。台灣並未將三伏貼列入全民健康保險之給付範圍,需自費。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今起三伏天灸 冬病夏治 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04-26,《頭條日報》,2010年7月19日
- 冬病夏治三伏貼. [2011-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