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八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八軍的前身是東北野戰軍第十一縱隊。該縱隊是由冀察熱遼軍區部分地方武裝發展起來的。[1]

歷史

[編輯]

1945年10月八路軍冀察軍區組建兩個野戰縱隊:冀察(郭天民)縱隊、冀察(劉道生)縱隊。其中八路軍平北第十二軍分區之第10、40團和龍崇赤支隊為基礎,擴編為第22、23、24團,組成第八旅,旅長詹大南,政委劉國梁,隸屬於冀察(劉道生)縱隊,轉戰冀熱遼。1946年4月,第八旅第22、第24團整編為冀察軍區獨立第5旅。1946年10月張家口失守後,冀察軍區被平綏鐵路分割為南北兩塊。1946年11月4日鐵路北側的冀察軍區第5、第7軍分區、獨立第5旅組建為冀熱察軍區建制,並撥入熱河省軍區所屬的熱西軍分區。

1946年9月,在冀東、遼西地區的部分地方部隊合編為冀熱遼軍區獨立第17旅

1947年4月,冀熱遼軍區劃歸東北民主聯軍建制,改稱冀察熱遼軍區。1947年5月,為配合東北夏季攻勢,第5、第17旅參加熱河夏季作戰。1947年7月至10月中旬,第十七、第五旅分別改稱冀察熱遼軍區獨立第1、第2師;以熱東、遼西地區部分地方部隊合編成立冀察熱遼軍區獨立第3師。1947年10月下旬至1948年2月,參加東北秋季攻勢、東北冬季攻勢。

1948年3月,冀察熱遼獨立第1、第2、第3師在朝陽地區,組建東北人民解放軍第十一縱隊,共3.1萬餘人:

經過2個月整訓,1948年5月8日從寧城出發,參加了華北野戰軍發起的冀熱察戰役,先後進行了承德北郊的象鼻子山戰鬥第二次隆化進攻戰鬥。然後在平泉以南休整。1948年6月上旬,中央軍委部署華北野楊、羅、耿兵團為牽制華北敵軍,配合東野主力「封閉蔣軍在東北,加以各個殲滅」而挺進冀東。華北三縱吸引平古線敵主力,以四縱及四旅攻擊豐潤榛子鎮野雞坨等據點。正當四縱行動之際,原來集結於平古線的國軍8個師向豐潤地區馳援;與此同時,由山東煙臺海運北寧線的第八軍第42旅、第103旅在秦皇島登陸,擬向昌(黎)、灤(縣)段以西增援。6月10日東總電令正在平泉以南休整的「十一縱隊及騎兵師去冀東配合楊羅耿作戰,但須準備在八月半後返回錦州附近,牽制錦州之敵,以便北線全力攻長春。」十一縱在冀察熱遼軍區前指的指揮下,於6月14日由平泉以南的小寺溝黨壩一帶南下,經4天急行軍,於17日經喜峰口進關。華北野四縱於6月15日殲滅豐潤等據點之敵後,轉移至遷安、盧龍山區的長城邊休整;平古線東援之敵佔領了薊縣玉田沙流河和豐潤等地,並繼續向遵化進犯,尋找主力決戰。十一縱從灑河橋後退東移到盧龍縣北部長城邊的燕河營台頭營附近。華北野三縱乘敵東援之機,再次出擊平古線,連克石匣小營等重鎮,圍攻古北口;東援國軍急忙調轉向西回援,北寧線上只剩下原來的少數護路守點的部隊。十一縱隊在華北野十一旅、冀察熱遼軍區炮兵旅的配合下,向昌黎、北戴河段發起攻擊,集中主力攻打昌黎;華北野四縱主力奪取灤縣以東至昌黎(不含)段沿線據點後破路,並準備抗擊東援之敵;冀東地方武裝在昌黎以東以南地區配合行動;冀東十二分區武裝一部包圍留守營,冀東十三分區武裝配置在昌黎以南。第十一縱隊發起昌黎攻堅戰[2]守軍為交警部隊第3支隊司令部(北寧鐵路警務處/榆津護路司令湯毅生)及其所屬的第8總隊、第5總隊一部和保安第21團。加上伙會,共有6500餘人。此戰部署為:

  • 31師奪取昌黎東北山及北山,然後攻取昌黎城東關、北關;再以31師附冀察熱遼軍區炮兵旅由城東攻擊,突破後以一部兵力沿城牆兩翼發展.主力向城中心敵司令部突擊;
  • 32師95團奪取昌黎以東至張家莊車站之間的沿線各據點,並派96團協同31師攻取東關;再以94團在城東南的東、西錢莊一線擔任堵擊任務,攻擊昌黎車站
  • 33師97團攻取北戴河;98、99團攻取北戴河外圍謝各莊、蔡各莊、起雲寺、煙筒山等據點。筘制秦皇島之國軍第八軍的2個旅增援
  • 華北野第11旅攻取昌黎城西關
  • 華北野10旅攻取景佃子、石門
  • 華北野4旅攻取安山後封台
  • 華北野12旅在朱各莊、樊各莊一線構築工事,阻灤河西敵東援

6月25日6時30分昌黎攻堅戰打響,炮火準備15分鐘後(原計劃40分鐘炮火準備),第十一縱隊指揮所就電話命令第31師立即發起進攻。此時昌黎城牆雖然已經被炸出了豁口,但是豁口處城磚雖被轟塌,裏面的土層卻未炸開,塌陷成一溜陡坡。第31師師長歐致富請求再炮擊10分鐘然後再發起進攻遭到拒絕。結果92團二營五連登城突擊被守軍全部殲滅,二梯隊的突擊六連被壓制在豁口斜坡下無法接連發起幾次突擊均告失利。縱隊指揮所打來電話:「我們指揮所位置太高,從我們這裏看似乎可以進攻了,現在看我們錯了,還按你們原來計劃的打吧。」危急時刻,31師指揮員一面命92團暫停反覆衝擊,組織火力壓制敵人,一面通知炮兵旅以部分火炮延伸射擊,阻敵反衝鋒。經過四次連續爆破,終於將東北角城牆掀開了一個大豁口。92團突擊二營乘着爆破的濃煙飛塵,衝上城頭,突進城內,向縱深突破。92團三營七連將東門炸開,後續部隊進入城內;91團也炸開北門突進城內。31師僅用一個半小時就攻入昌黎城交警八縱隊部,昌黎守軍向城南突圍,被32師與冀東地方武裝堵擊,戰至13時結束,俘中將司令湯毅生、少將參謀長薛滌愁、交警第5總隊少將總隊長周銘勛、交警第8總隊少將總隊長兼城防司令李資深等多名高級軍官,殲2370人。9月25日晨六時,秦皇島西援的第八軍2個旅,在6架飛機和2艘軍艦火力掩護下,向33師北戴河以東陣地發起猛攻。33師面對海陸空炮火轟擊,戰至下午13時,連續打退3次進攻,保障了縱隊主力向昌黎的攻擊。國軍對昌黎城猛烈轟炸,使十一縱受到一定損失。6月27日,國軍集中4個師又3個旅的兵力向昌黎東西對進,十一縱向北轉移至燕河營、麻各營、台頭營地區休整。

1948年9月上旬,華北野主力為配合即將展開的錦州戰役,繼攻克香河武清後,又攻打「鐵打的三河」,將華北國軍主力緊緊拖住,北寧線昌(黎)灤(縣)段已無主力部隊。9月11日,十一縱遵照東總命令,在冀東各分區地方武裝配合下,分三路再度向北寧線昌灤段出擊。1948年9月12日參加遼瀋戰役,首先在冀察熱遼騎兵師配合下,奔襲北寧路昌黎灤縣段,從西向東橫掃昌黎及其以西地區,切斷華北剿總增援遼西的鐵路交通。

  • 31師93團於13日拂曉一舉攻克石門,全殲敵守護團一部;
  • 32師主力於13日13時攻克安山車站,殲敵守護一團三營全部;96團攻克張家莊車站
  • 33師99團於13日十一時佔領後封台車站;九十七團奪取了昌黎西北山,殲敵一部。

9月14日,33師及32師96團分兩路對昌黎實施包圍,準備圍殲守敵。守軍河北省保安21團及伙會共約1500餘人於14日黃昏東逃大部被殲。十一縱於9月14日當晚23時進城。9月15日,昌黎城移交冀東十五分區警備團。十一縱東進,以32師94團攻擊留守營,31師攻擊北戴河殲暫50師第3團一營、運輸營、保安隊各一部共計600餘人,33師98團攻擊起雲寺,32師96團攻擊煙筒山等秦皇島西面的制高點。此時,國軍第六十二軍率151師及67師(欠1個團)從灤縣東進企圖奪回昌黎,17日進至後封台地區。東總指示「全力阻擊該敵」。十一縱令32師連夜向昌黎馳援冀東十五分區警備團固守昌黎城。32師未能領會作戰意圖,在敵人局部優勢攻擊下,恐怕遭受損失,於9月19日拂曉撤出昌黎至八里莊一線,致使敵乘隙佔領昌黎城。9月19日至23日,十一縱不斷西壓,與六十二軍數次戰鬥,殲敵五百餘人,六十二軍退回灤河以西。

在十一縱出擊北寧線灤縣至山海關段的同時,四縱和冀察熱遼軍區三個獨立師,在北寧線關外西段大舉出擊。我軍將灤縣至錦州的各點守敵一概分割,徹底切斷了錦州與華北的聯繫.錦州成了一座孤城。

9月23日晚,十一縱接東總命令,準備出關東進,直接配合主力作戰。十一縱隊於建昌營、燕河營一線集結待命。9月30日出發,沿途掃清了山海關的石門寨、上莊坨、前衛等據點。經綏中,繞過興城,於10月5日到達錦西以北地區。。

1948年11月1日,第十一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八軍,全軍5.5萬餘人:

1948年12月,第48軍先遣入關參加平津戰役,首戰強攻密雲,炮火準備還在進行,縱隊指揮所就命令第31師出擊:「友軍已經衝進密雲城內,但是後續部隊進不去,進城的部隊被敵人包了餃子,你們趕快衝吧。」31師部隊在敵我雙方密集的炮火中向密雲城發起了進攻,前鋒連被炮彈炸起的碎石掩埋,戰士們從廢墟中爬出來繼續衝鋒。第十一縱隊又攻佔北平西郊的石景山發電廠門頭溝礦區

1949年4月,第48軍編入第四野戰軍第十五兵團南下作戰。1949年6月第161師調歸江西軍區建制。1949年7月上、中旬參加湘贛戰役。1949年7月下旬至8月,第48軍單獨發動贛南戰役,以200餘人的代價,殲滅國民黨軍1.7萬人,解放縣城22座。1949年9月9日,軍部兼贛西南軍區。第142師兼吉安軍分區,第143師兼贛州軍分區,第144師兼寧都軍分區。

1950年12月,第143師改為炮兵,原第三十八軍第151師改為第143師調歸第四十八軍建制。1952年3月,第142師改編為公安第11師,第143師調歸中南軍區荊江分洪水利工程部隊司令部,第144師調歸第二十一兵團。1950年3月15日,第四十八軍軍部改為第二十一兵團部,該軍番號撤銷。

參考文獻

[編輯]
  1. ^ 軍事科學院軍事圖書館, 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 第十卷. 東北軍區、東北野戰軍各級領導成員名錄(1948年10-12月). 軍事科學出版社. 2000-01-01: 第803頁. ISBN 9787801373151.
  2.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戰史》 第1版. 中國人民解放軍出版社. 2007-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