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義武軍節度使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義武節度使,又稱易定節度使[1],是唐朝在今河北地區設置的節度使,是唐朝遏制河北三鎮的橋頭堡,黃巢之亂後,開始割據,節度使王處直被後梁封為北平王。

張氏世襲

[編輯]

首任節度使張孝忠奚族人,原為成德節度使李寶臣舊將[2]建中二年(781年),寶臣之子李惟岳謀襲父位,朝廷不允,李惟岳、田悅等起兵叛亂。唐德宗任命張孝忠為成德軍節度使,與朱滔聯兵討伐李惟岳。建中三年(782年)正月,朱滔、張孝忠破李惟岳於束鹿(今河北辛集)。[3]契丹人成德兵馬使王武俊倒戈,生擒李惟岳,縊死轅門外,傳首京師。唐德宗將成德節度使分割為義武節度使(定州、易州、滄州)和恆冀都團練觀察使、深趙都團練觀察使,三月任命張孝忠為義武節度使。王武俊欲謀得成德節度使,以功高賞薄,對朝廷不滿,又瞧不起張孝忠,暗中與幽州節度使朱滔、淄青節度使李納相互勾結。是年十一月,朱滔稱冀王,李納稱齊王、田悅稱魏王、王武俊稱趙王。張孝忠、昭義節度使李抱真與朱滔、王武俊對峙,一直到興元元年(784年),朝廷招降王武俊。貞元二年(786年),滄州歸屬橫海節度使[4]。張孝忠死後,子張茂昭襲位。

元和五年(810年),唐憲宗宦官左神策中尉吐突承璀河東、義武、盧龍橫海魏博、昭義六鎮對成德節度使王承宗進行討伐,張茂昭率義武軍參戰。八月,張茂昭舉族入朝。朝廷任命任迪簡為義武節度使。以張茂昭為河中節度使[5]。之後,義武節度使成為朝廷直接任命的藩鎮,抵制河北的割據。多次參加對河北三鎮叛亂和昭義節度使劉稹的討伐[6]。直到黃巢之亂,義武節度使王處存還到長安勤王[7]

王氏割據

[編輯]

黃巢之亂後,王處存投靠李克用,在盧龍節度使和成德節度使的夾縫中生存。唐昭宗乾寧二年(895年),王處存死後,兒子王郜繼位。朱溫攻打王郜,王郜派叔父王處直迎戰,兵敗,義武軍兵變推王處直為帥,王郜出奔投李克用。王處直投靠朱溫[8]朱溫建立後梁後,封王處直為北平開平四年(910年),因遭朱溫武力威脅,王處直轉投李克用之子晉王李存勗,並助其在柏鄉之戰中擊敗梁軍,王處直復用唐朝天祐年號。天祐十八年(921年),王處直因與李存勗生隙,又聯絡契丹,被義子王都兵變取代並殺害。王都繼續歸順李存勗。後唐天成四年二月(929年),王都勾結契丹起兵,為後唐明宗李嗣源所滅[9]

歷代節度使

[編輯]

轄區

[編輯]

短期暫領

[編輯]
  • 滄州(治今河北滄縣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新唐書·德宗本紀》:十六年正月已巳,易定兵及吳少誠戰,敗績。
  2. ^ 舊唐書·張孝忠傳》:張孝忠,本奚之種類。祿山、史思明繼陷河洛,孝忠皆為其前鋒。史朝義敗,入李寶臣帳下。
  3. ^ 舊唐書·張孝忠傳》:孝忠甚德滔之保薦,以其子茂和聘滔之女,契約甚密,遂合兵破惟岳之師於束鹿,惟岳遁歸恆州。
  4. ^ 資治通鑑·唐紀四十八
  5. ^ 資治通鑑·唐紀五十四
  6. ^ 資治通鑑·唐紀六十三
  7. ^ 資治通鑑·唐紀七十
  8. ^ 舊唐書·王處存傳
  9. ^ 舊五代史·王處直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