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國公約會議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4年3月13日) |
九國公約會議或布魯塞爾會議於1937年10月下旬召開,參會者是《九國公約》簽署國,目的是尋求和平手段以儘早結束中國與日本在7月開始的衝突。 這次會議是根據1922年《九國條約》的規定舉行的。 實際會議於1937年11月3日至24日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召開。
背景
[編輯]1937年第二次中日戰爭爆發,中國政府即多次向國際聯盟和《九國公約》簽字國提出申訴,控訴日本違反《國聯盟約》、《巴黎非戰公約》和《九國公約》,對中國發動武裝侵略,請求國際調停和援助。1937年9月,國際聯盟理事會舉行例會,中國代表顧維鈞向理事會提出正式申訴,要求國聯根據盟約第十條、第十一條及第十七條的有關規定,宣佈日本是侵略者,並對日本採取制裁措施。理事會決議將中國提案交遠東顧問委員會審查,該委員會審查後,提出的文件,雖然指出日本違反了相關的國際公約,但未明確宣佈日本是侵略者;同時建議《九國公約》簽字國和在遠東有特殊利益的國家舉行會議,共同討論結束中日衝突的辦法。
蔣介石呼籲《九國條約》的簽署國幫助制止日本的侵略。
會議的召開
[編輯]1937年11月3日,《九國公約》締約國會議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與會國包括中、美、英、法、意、比、荷、葡等19國。蘇聯作為有重大利害關係國家出席了會議,而作為主要當事國的日本堅稱與中國的爭端不在《九國條約》的管轄範圍之內, 拒絕參加會議。與日本結盟的德國也拒絕參加。
在《九國公約》簽字國布魯塞爾會議召開之前,國民政府命令淞滬戰場上的中國軍隊繼續堅守陣地。
美國的立場
[編輯]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和赫爾國務卿向出席會議的美國代表諾曼·戴維斯作了指示,指出美國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標是美國的國家安全,因此美國表明尋求維持和平與穩定;認為可以通過和平且切實可行的合作手段來維護和平;同時作為《非戰公約》的簽署國,已放棄將戰爭作為國家政策的手段;以及「美國的公眾輿論表達了使美國遠離戰爭的決心」。 正如華盛頓海軍會議所證明,戴維斯被指示維持美國在太平洋和遠東的和平中的利益,總統10月5日在芝加哥發表的演講中有關外交政策的聲明就涉及到了這一點,以及美國政府10月6日關於中日之間爭議的聲明。 在美國政府看來,會議的主要職能是「提供一個可以進行建設性討論的場所,擬定和提出可能解決問題的基礎,並努力通過和平談判將各方召集在一起」。
並向戴維斯強調,如果美國要避免與日本最終發生嚴重衝突,必須找到一些實際手段來抑制日本的侵略,並對希望通過和平手段解決國際爭端的各大國的意志產生影響;大會可能是一個向日本施加壓力的機構,目的是要給日本施加道德壓力迫使日本改變它的的態度和政策。 最後,指示戴維斯「密切觀察美國的輿論趨勢並充分考慮這一點」。
11月15日的聲明
[編輯]11月15日,大會通過了一項宣言,申明15個國家的代表認為中日之間的衝突應該是《九國公約》和《非戰公約》所有締約國所關注的。 鑑於會議與日本政府之間的觀點存在分歧,會議認為就他們所說的通過協議實現和平而言,此時沒有條件去履行會議的職能。
會議結束
[編輯]11月24日,九國條約會議最後一次召開,發表宣言,重申了《九國公約》的各項原則,確認日本在中國的行動違反了《九國公約》,建議日本停止行動,宣言認為僅靠衝突的雙方中日之間直接談判遠不能夠達成一個可接受的協議,只有與主要有關大國之間進行協商才有可能實現,它強烈敦促停止敵對行動,盡力尋求和平手段;會議認為暫時暫停會議是可行的。除此之外,布魯塞爾會議對日本未有任何實際的制裁措施。然後無限期休會。 至此,華盛頓體系已經完全崩潰。
美國代表在會議結束時說,這表明「日本不願訴諸和解方法」,鑑於會議的權利,日本人繼續堅持認為,中日之間的爭端是這兩個國家特有的問題,除意大利外,其他國際大家庭的所有成員都表明對局勢感到擔憂。
陳誠將軍在報告中寫道,在淞滬會戰的大部分時間裏,穩健的軍事戰略經常被政治戰略所取代。特別是不確定外國是否會干預的政治策略,迫使部隊在上海犧牲慘重,幾乎全軍覆沒,這是國家的悲劇。 他寫道,由於中國國力的虛弱,它迫切需要外國援助,並且不得不做出犧牲,以證明其戰鬥力和抵抗的決心。 戰鬥結束時,儘管成千上萬的中國士兵死亡只是為了表明中國準備血戰到底,但他們最終的希望——西方的干預卻從未發生。
影響
[編輯]國聯會議與布魯塞爾會議的結果均未如中國政府所願。中國爭取英、法、美等國的經濟與軍事援助的努力收效甚微。日本一直懼怕的來自國際社會的譴責與壓力,但兩次會議表明國際社會對日本侵華並不嚴厲,日本所需的石油、鋼鐵、鉛、錫、鋁、鋅等戰略原料仍能從英、美等國進口。
參考文獻
[編輯]- Peace and War: United States Foreign Policy, 1931-1941.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