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國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國
Azərbaycan Xalq Cümhuriyyəti
Azerbaijan Democratic Republic
1918年—1920年
阿塞拜疆
國旗
格言:Bir kərə yüksələn bayraq, bir daha enməz!
國旗一旦升起就永不落下!
國歌:Azərbaycan Marşı
阿塞拜疆進行曲
1919年巴黎和會單方面劃定的阿塞拜疆建國區域
1919年巴黎和會單方面劃定的阿塞拜疆建國區域
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國疆域(1918年—1920年)
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國疆域(1918年—1920年)
地位共和國
首都巴庫
常用語言阿塞拜疆語
宗教
伊斯蘭教
總理 
歷史時期戰間期
• 建立
1918年5月28日
• 蘇聯入侵
1920年4月28日
面積
1918年139,831平方公里
人口
• 1918年
2000000
貨幣阿塞拜疆馬納特
ISO 3166碼AZ
前身
繼承
外高加索民主聯邦共和國
阿塞拜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今屬於 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國阿塞拜疆語Azərbaycan Xalq Cümhuriyyəti),是伊斯蘭世界中首個建立的議會民主制國家(早於土耳其)。

歷史

[編輯]

俄羅斯帝國解體

[編輯]

1917年二月革命造成俄羅斯帝國解體。

十月革命後,1917年11月15日,巴庫蘇維埃的權力落入了布爾什維克與左派社會革命黨手裏。1917年11月28日,格魯吉亞孟什維克與社會革命黨、亞美尼亞達什納克、阿塞拜疆穆薩瓦特在第比利斯聯合起來召開了外高加索委員會,成為除了巴庫以外的整個外高加索聯合臨時政府。1918年1月11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關於亞美尼亞的決定》要求幫助從俄軍復員的亞美尼亞族官兵返回亞美尼亞,抵擋奧斯曼土耳其;並通過對親德的孟什維克派妥協,在格魯吉亞方向阻擋奧斯曼,核心目標是保住巴庫。1918年2月23日在梯弗里斯建立了外高加索瑟姆英語Transcaucasian Seim, 125名代表包括親德的格魯吉亞32名代表、親英法的亞美尼亞達什納克27名代表、親奧斯曼土耳其的阿塞拜疆穆薩瓦特30名代表。他們的共識是反共。1918年3月3日簽訂《布列斯特條約》後,高加索戰線英語Caucasus Front (Russian Republic)的俄軍自行復員解體,奧斯曼收復全部失地並向東推進。奧斯曼土耳其軍隊於3月已經佔領卡爾斯巴統等地,繞道經格魯吉亞和波斯東侵,目標是佔領巴庫,當時巴庫跟蘇俄的陸路交通已經被參加過科爾尼洛夫叛亂的外高加索野蠻師切斷。

1918年3月31日至4月2日,巴庫蘇維埃解除了穆薩瓦特黨邀請自連科蘭來巴庫出席石油大亨哈吉·澤納拉賓·塔吉耶夫英語Zeynalabdin Taghiyev兒子葬禮的一船野蠻師士兵的武裝,成為三月事變導火索。[1] 達什納克、甚至孟什維克、社會革命黨和立憲民主黨都站在巴庫蘇維埃這邊參戰[2],1918年4月1日,巴庫蘇維埃宣佈處於被穆薩瓦特黨圍攻狀態。[3][4]事件於4月3日以巴庫蘇維埃勝利告終,此次事件估計3000-12000名阿塞拜疆人死亡。[5]

外高加索民主聯邦共和國

[編輯]

1918年4月22日,外高加索瑟姆宣佈接受奧斯曼土耳其的最後通牒要求的外高加索獨立,建立外高加索民主聯邦共和國,定都梯弗里斯。共和國的最高機關是外高加索瑟姆,議長是格魯吉亞人尼古拉·齊赫澤,亞美尼亞人和阿塞拜疆人則擔任副議長。

另一方面巴庫蘇維埃中的布爾什維克和左派社會革命黨人於1918年4月25日組成巴庫公社,以邵武勉為主席。宣佈石油工業等國有化、將地主土地交給農民等革命措施。這種舉措激怒了英國,英國駐巴庫副領事Major Ranald MacDonell告訴英軍軍官:「英國與法國政府的新的政策是支持反布爾什維克軍隊......不論它是保皇黨還是社會革命黨。」[6]

建國

[編輯]

外高加索民主聯邦共和國政府雖不承認《布列斯特和約》,但因缺乏軍事實力,5月11~26日於巴統和德國及土耳其展開和談。在和談中,因三民族意見的分歧(亞美尼亞和格魯吉亞親德,阿塞拜疆親土)逐漸明顯,三民族的國民會議也贊成各自建立獨立的國家,德國和土耳其也支持廢除聯邦共和國。1918年5月26日,外高加索瑟姆提案廢除聯邦共和國。5月26日,格魯吉亞民主共和國獨立。27日外高加索瑟姆中的阿塞拜疆人組成了阿塞拜疆國民大會,5月28日宣佈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國獨立。28日亞美尼亞民主共和國獨立。

阿塞拜疆第一屆議會

1918年6月4日,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國與奧斯曼土耳其簽訂了巴統條約。1918年6月16日,阿塞拜疆國民大會移駐占賈宣佈為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國臨時首都,並依靠土耳其力量攻打巴庫。然而由於阿塞拜疆極端民族主義者指責國民大會的左傾色彩,並且奧斯曼土耳其軍隊指揮官Nuri Pasha英語Nuri Pasha對其忍無可忍,於次日解散了阿塞拜疆國民大會,權力由部長會議主席法塔利·汗·科伊斯基接掌。

俄國內戰

[編輯]

1918年7月26日,巴庫的社會革命黨人、孟什維克、達什納克等以259對236多數票推翻了拒絕接受英國派遣軍隊保護的布爾什維克在巴庫的領導權。邵武勉宣佈退出巴庫蘇維埃並率眾離開巴庫。同一天,萊昂內爾·鄧斯特維爾將軍率領英國軍隊進佔巴庫,成立裏海艦隊中央委員會獨裁政權,政府由右派社會革命黨、達什納克、孟什維克組成。[7]1918年8月1日,巴庫公社率領布爾什維克軍隊乘船離開巴庫前往蘇維埃控制下的阿斯特拉罕,8月16日被裏海艦隊中央委員會獨裁政權以「臨陣脫逃」的罪名逮捕,羈押於巴庫監獄。

不過奧斯曼土耳其軍隊英語Ottoman Army of Islam仍在1918年9月15日攻佔巴庫,屠殺10,000至20,000名當地亞美尼亞人(九月事件)。[8][9]

1918年10月英國與奧斯曼土耳其簽署穆茲羅斯停戰協定。土耳其軍隊撤出阿塞拜疆。英軍北波斯部隊英語North Persia Force司令官[10]威廉·湯姆森將軍率領5000人的協約國軍隊於1918年11月17日進佔巴庫,並宣佈實施戰時戒嚴法。並宣佈其目標是:[11]

  1. 確保奧斯曼土耳其軍隊及其僕從國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國勢力退出巴庫;
  2. 阻止亞美尼亞軍隊進入巴庫;
  3. 建立英國在巴庫的地方管理當局;
  4. 確保巴庫油田對英國供應原油;
  5. 確保外高加索鐵路東部樞紐的安全。

進入巴庫的協約國軍隊受到當地俄羅斯族居民的熱情歡迎。[12]然而此時俄國內戰仍在進行,而阿塞拜疆也被捲入其中,1918年10月3日,蘇俄紅軍北高加索方面軍更名為第11集團軍,與鄧尼金白軍作戰。

1919年1月,北高加索行動時沿着高加索山脈與南俄草原200英里的戰線被白軍突破一分為二。1919年3月,親布爾什維克的塔利什人工人在阿塞拜疆南部的連科蘭發動暴力抗議活動,驅逐了當地由俄羅斯族上校V.T. Sukhorukov領導的親英反共的政權:穆甘臨時軍事專政,5月15日連科蘭地區工農蘇維埃非常大會宣佈建立穆甘蘇維埃共和國。布爾什維克從阿斯特拉罕向連科蘭運送了登陸兵力與彈藥物資,作為從南方進攻巴庫的出發地。

1919年6月,白軍隊不但控制了北高加索,甚至越過了阿塞拜疆的邊境。1919年6月16日,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國與格魯吉亞民主共和國簽訂了反白軍的共同軍事防禦協定;而鄧尼金與亞美尼亞民主共和國簽訂了秘密軍事協定,亞美尼亞軍隊被授予白軍第7軍的番號。而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國與在卡拉巴赫的亞美尼亞人實際上從1918年3月就開始了漫長的交戰直至1920年2月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國在卡拉巴赫實施戒嚴。

1919年6月30日,白軍攻佔了察里津,紅軍被迫放棄了阿斯特拉罕。裏海沿岸的布爾什維克勢力陷入了最困難時期。7月3日白軍發動了對莫斯科的總攻勢。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國倒戈發動對穆甘蘇維埃共和國的軍事總攻,北線兵力從薩利亞內英語Salyan, Azerbaijan進攻,部分兵力船運至毗鄰伊朗國界的阿斯塔拉,與當地部族武裝一起向北進攻。1919年7月23日,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國戰爭部長Samad bey Mehmandarov英語Samad bey Mehmandarov向連科蘭公民發佈了敦促投降的公告。布爾什維克勢力從連科蘭撤往薩拉島俄語Сара (остров)。1919年7月末穆甘蘇維埃共和國被滅。1919年8月19日,英軍撤出阿塞拜疆。

滅亡

[編輯]

1920年1月,俄國內戰局勢不變,白軍在北高加索被蘇俄紅軍第11集團軍徹底擊敗。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國面臨着紅軍的軍事壓力。1920年3月,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國的經濟與政治情勢達到了崩潰的臨界點;第五屆內閣倒台。列寧表示蘇維埃俄羅斯如果沒有巴庫的石油就不能生存,展現其控制阿塞拜疆的決心。

1920年4月25日,蘇俄紅軍第11集團軍越過了阿塞拜疆邊界。4月27日,以納里曼·納里曼諾夫為主席的阿塞拜疆臨時革命委員會成立,並向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國政府發佈最後通牒。巴庫工人組成的勞動軍事分隊紛紛佔領油田、政府辦公樓、郵局;警察也叛向布爾什維克。4月28日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國宣佈自行撤銷。4月30日,紅軍第11集團軍無血進駐巴庫,隨之成立了阿塞拜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1920年5月,阿塞拜疆民族主義與宗教勢力影響深厚的占賈爆發了反對紅軍的浩大暴亂,以恢復穆沙瓦特的統治。至1920年5月31日暴亂被鎮壓,其領導人或者逃入格魯吉亞,或者被布爾什維克逮捕、處決。在格魯吉亞的阿塞拜疆前領導人不久紛紛因勾結奧斯曼土耳其在巴庫進行亞美尼亞大屠殺,而被亞美尼亞民族主義分子潛入第比利斯暗殺。

參考文獻

[編輯]
  1. ^ (俄文) Michael Smith, Azerbaijan and Russia: Society and State: Traumatic Loss and Azerbaijani National Memo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 ^ Suny, Ronald Grigor. The revenge of the past:nationalism, revolution, and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41–42 [2019-06-28]. ISBN 0-8047-2247-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1). 
  3. ^ Stepan Shahumyan. Letters 1896–1918. Yerevan: State Publishing House of Armenia, 1959, pp. 63–67.
  4. ^ Alex, Marshall. The Caucasus Under Soviet Rule Volume 12 of Routledge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Russia and Eastern Europe. Taylor & Francis. 2009: 89 [2019-06-28]. ISBN 978041541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1). 
  5. ^ Firuz Kazemzadeh. The Struggle for Transcaucasia, 1917–1921. Philosophical library, 1951, p. 75
  6. ^ Hopkirk, Peter. On Secret Service East of Constantinople: The Plot to Bring Down the British Empi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0-19-280230-5, pp 304–5, 322
  7. ^ 王覺非主編.《歐洲歷史大辭典·下》: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413頁
  8. ^ Michael P. Croissant, The Armenia-Azerbaijan Conflict: Causes and Implications. New York: Praeger, 1998, pp. 14–15 ISBN 0-275-96241-5
  9. ^ Human Rights Watch. "Playing the 'Communal Card': Communal Violence and Human Righ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etrieved January 16, 2007.
  10. ^ Who's Who
  11. ^ Audrey L. Altstadt, The Azerbaijani Turks, Stanford, Calif: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Stanford University, 1992 [2019-06-29], ISBN 0817991816, OCLC 24846708, 0817991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4) 
  12. ^ Tadeusz Swietochowski, Russian Azerbaijan, 1905-1920 Russian Azerbaijan, 1905-192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2019-06-29], ISBN 0521263107, OCLC 10878461, 0521263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