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亞馬遜平原 (火星)

座標24°44′N 196°00′E / 24.74°N 196°E / 24.74; 196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亞馬遜平原
Amazonis Planitia
亞馬遜平原地形圖


亞馬遜平原火星軌道器激光高度計彩色地形圖,顏色表示高度,紅色最高,黃色居中,綠色/藍色最低。
位置亞馬遜區門農尼亞區
經緯24°44′N 196°00′E / 24.74°N 196°E / 24.74; 196
直徑2800公里

亞馬遜平原/əˈmæzənɪs pləˈnɪʃiə/拉丁語 Amāzŏnis)是火星上最平坦的平原之一,它位於塔爾西斯埃律西昂火山區之間的亞馬遜區門農尼亞區中,東鄰巍峨的奧林帕斯山,其中心坐標為24°48′N 196°00′E / 24.8°N 196.0°E / 24.8; 196.0。該平原地形有數處不同尺度的區域呈現出極其平坦的特徵[1],其中梅杜莎槽溝層有很大部分就坐落在亞馬遜平原。

該平原名稱來源於早期天文學家所觀察到的一處以亞馬遜人所命名的古典反照率特徵,亞馬遜人是古希臘神話中傳說的女武士族。

年齡和構成

[編輯]

這些平原大約只有1億年的歷史,具有最少妨礙火星地形觀察的沉積層,其組成與地球的冰島極為相似。亞馬遜是由橫貫大平原的漫溢熔岩流所形成,美國行星學家威廉·哈特曼將其描述為一片「被許多新鮮熔岩流橫穿的明亮多塵的火山沙漠」 [2]

亞馬遜已成為現代研究工作的主要焦點,這既是由它的地質成分,也是因為較其他地區相對更年輕的原因所致,而其它地區往往比亞馬遜平原古老數億年[3]。哈特曼寫道,這片平原與冰島表面極為相似,其「奇怪的蛛網狀山脊和峭壁[在兩顆行星上,將]更平坦的區域分割成一種類似碎瓷片的圖案」。這兩塊陸地的形狀都是由火山噴發的熔岩流形成,導致兩處表面都被一層厚厚的凝固熔岩所覆蓋。從亞馬遜區和冰島的航空攝影中發現的結果顯示了幾乎相同的地形模式,這表明了這兩個地區的相對地質齡。[4]

火星上整個屬於同時期的年代都被命名為亞馬遜紀,因為研究人員最初(錯誤地)認為亞馬遜平原是火星上所有平原的代表。但,在過去二十年中,研究人員已意識到,該地區年輕且極為平坦的表面實際上已將它與周邊地區區隔開來,甚至有可能,當整個火星表面都位於水下時,該區域就具有了獨特的特徵[5]

雖然尚不清楚亞馬遜平原年輕地質的全部含義,但該地區的性質(即缺乏沉積岩)至少為研究人員提供了證據,證明該地區最有可能提供進一步的發現,因此,它已被提議作為美國宇航局未來大多數登陸任務的着陸地點[6]

梅杜莎槽溝層

[編輯]

梅杜莎槽溝層是一處沿火星赤道延伸近 1000 公里的鬆軟、易侵蝕沉積層,地層表面已被風侵蝕成一系列稱為雅丹地貌的線性山脊。這些山脊通常指示了形成它們的風向,並展示了火星風的侵蝕力,梅杜莎槽溝層的易侵蝕性質表明,它由弱膠結顆粒所構成[7]

線性脊狀網格

[編輯]

在火星隕石坑內及周邊不同地區都發現了線性脊狀網[8],脊線通常以格子狀相交的大段直線形式出現。它們長數百米,高數十米,寬數米。據認為撞擊會在地表形成裂縫,這些裂縫後來又充當了流體的通道,流體將結構膠結粘合在一起。隨着時間的推移,周圍鬆軟的材料被侵蝕掉,從而留下了堅硬的棱脊。由於棱脊出現在有粘土的地方,這些地層可作為粘土的標記,粘土的形成需要水[9][10][11]。這裏的水可能支持了這些地方過去的生命,粘土還可以保存化石或其他曾經的生命痕跡。

流線形

[編輯]

當液體流過類似土丘的特徵時,它的形狀將慢慢趨於流線型,經常流動的水塑就了這一形狀,隨後熔岩流在該地區蔓延。在下面的圖片中,可看到發生的這種情況。

熔岩流

[編輯]

火星上許多地方的陡坡上都有深色條紋,比如隕石坑坑壁上。似乎最年輕的條紋顏色最深,但隨着年齡的增長,它們會變得更淡。它們常常開始於一個小的狹窄點,然後逐慚向下擴展並延伸數百米。已提出了幾種想法來解釋這些條紋。有些涉及到[12],甚至是生物的生長[13][14]。這些條紋出現在塵埃覆蓋的區域,火星表面大部分地方都被塵埃覆蓋,因為塵埃或多或少有規律地從覆蓋一切的大氣層中沉降下來。我們對這種塵埃了解較多,因為火星車太陽能電池板被塵埃覆蓋,火星車電能已多次被風挽救,這種風以塵捲風形式清掃了太陽能面板並恢復了電力,所以我們知道,塵埃會經常從大氣層中飄落[15]

人們普遍認為這些條紋代表了崩塌的塵埃,條紋出現在塵埃覆蓋的區域。當一層薄薄的塵埃被清除時,下面的表面看起來很暗。火星表面大部分被塵埃覆蓋。火星上的塵捲風很頻繁,尤其在南半球春季開始的時候。那時,火星距太陽近了40%。火星的軌道比地球要橢圓得多,也就是說,離太陽最遠和最近點之間的差異對火星來說非常大,但對於地球卻很小。此外,每隔幾年,整個行星都會被一場全球性沙塵暴吞沒。當美國宇航局的水手9號飛船抵達那裏時,在沙塵暴中什麼也看不見[16][17]。從那時以來,還觀察到了其他幾次全球性沙塵暴。

腦紋地形在火星許多地方都很常見,它是沿裂縫升華的冰所形成,腦紋地形的凸脊中可能包含了冰核。高解像度成像科學設備的陰影測量表明,這些凸脊有4-5米高[18]

來自亞遜平原的更多圖像

[編輯]

火星交互地圖

[編輯]
Map of Mars阿刻戎塹溝群阿西達利亞平原阿爾巴山亞馬遜平原阿俄尼亞高地阿拉伯高地阿耳卡狄亞平原阿耳古瑞高原阿耳古瑞平原克律塞平原克拉里塔斯槽溝塞東尼亞區桌山代達利亞高原埃律西昂山埃律西昂平原蓋爾撞擊坑哈德里亞卡火山口希臘山脈希臘平原赫斯珀利亞高原霍頓撞擊坑伊卡利亞高原伊希斯平原耶澤羅撞擊坑羅蒙諾索夫撞擊坑盧庫斯高原呂科斯溝脊地李奧撞擊坑盧娜高原馬萊阿高原馬拉爾迪隕擊坑瑪萊奧提斯塹溝群Mareotis Tempe珍珠高地米氏隕擊坑米蘭科維奇撞擊坑內彭西斯桌山群涅瑞達山脈尼羅瑟提斯桌山群諾亞高地奧林波斯槽溝群奧林帕斯山南極高原普羅米修高地普羅敦尼勒斯桌山群塞壬高地西緒福斯高原太陽高原敘利亞高原坦塔羅斯槽溝群滕比高地辛梅利亞高地示巴高地塞壬高地塔爾西斯山群特拉克圖斯坑鏈第勒納高地尤利西斯山烏拉紐斯火山口烏托邦平原水手谷北方大平原克珊忒高地
The image above contains clickable links 火星全球地形交互式圖像地圖。將鼠標懸停在圖像上可查看 60 多個著名地理特徵的名稱,單擊可連結到它們。圖底顏色表示相對高度,根據來自美國宇航局火星全球探勘者號火星軌道器激光高度計的數據。白色和棕色表示海拔最高(+12 至 +8 公里);其次是粉紅和紅色(+8 至 +3 公里);黃色為 0 公里;綠色和藍色是較低的高度(低至 -8 公里)。軸線緯度極地已備註。


另請查看

[編輯]

參引文獻

[編輯]
  1. ^ E. R. Fuller and J. W. Head, III, "GEOLOGIC HISTORY OF THE SMOOTHEST PLAINS ON MARS (AMAZONIS PLANITIA) AND ASTROBIOLOGICAL IMPLICATION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XXXIII (2002). URL accessed 19 April 2006.
  2. ^ Hartmann, William. A Traveler's Guide to Mars: The Mysterious Landscapes of the Red Planet. Workman Publishing: New York, 2003.
  3. ^ Hartmann, 275.
  4. ^ Hartmann, 286.
  5. ^ Fuller, E.R. and J.W. Head III (2002), Amazonis Planitia: The role of geologically recent volcanism and sedimentation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smoothest plains on Mars.
  6. ^ Hartmann, 287.
  7. ^ Grotzinger, J. and R. Milliken (eds.) 2012. Sedimentary Geology of Mars. SEPM
  8. ^ Head, J., J. Mustard. 2006. Breccia dikes and crater-related faults in impact craters on Mars: Erosion and exposure on the floor of a crater 75 km in diameter at the dichotomy boundary, Meteorit. Planet Science: 41, 1675-1690.
  9. ^ Mangold et al. 2007. Mineralogy of the Nili Fossae region with OMEGA/Mars Express data: 2. Aqueous alteration of the crust. J. Geophys. Res., 112, doi:10.1029/2006JE002835.
  10. ^ Mustard et al., 2007. Mineralogy of the Nili Fossae region with OMEGA/Mars Express data: 1. Ancient impact melt in the Isidis Basin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Noachian to Hesperian, J. Geophys. Res., 112.
  11. ^ Mustard et al., 2009. Composition, Morphology, and Stratigraphy of Noachian Crust around the Isidis Basin, J. Geophys. Res., 114, doi:10.1029/2009JE003349.
  12. ^ http://www.space.com/scienceastronomy/streaks_mars_021200.html[永久失效連結]
  13. ^ Archived copy. [2010-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21). 
  14. ^ http://www.space.com/scienceastronomy/streaks_mars_streaks_030328.html[永久失效連結]
  15. ^ 存档副本. [2021-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9). 
  16. ^ ISBN 0-517-00192-6
  17. ^ Hugh H. Kieffer. Mars.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1992 [7 March 2011]. ISBN 978-0-8165-125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12). 
  18. ^ Levy, J., J. Head, D. Marchant. 2009. Concentric crater fill in Utopia Planitia: History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glacial 「brain terrain」 and periglacial mantle processes. Icarus 202, 462–476.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