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華力西造山運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海西- 阿勒格尼山脈在石炭紀中期的位置。當今的海岸線以灰色表示,以供參考。[1]

華力西造山運動(英語:Variscan orogeny),又稱海西造山運動(英語:Hercynian orogeny),是指古生代晚期歐美大陸岡瓦納大陸碰撞形成盤古超大陸的地質造山事件。

分佈

[編輯]
與華西力造山運動(陰影)年代相近的造山帶分佈

北美洲和歐洲的華西力造山帶包括伊比利亞半島的山脈(加利西亞比利牛斯山)、愛爾蘭西南部(如芒斯特省)、康瓦爾郡德文郡彭布羅克郡高爾半島格拉摩根谷。在法國,它的影響體現於布列塔尼半島,經巴黎盆地阿登地區法國中央高原孚日山脈科西嘉

華西力帶接着出現在意大利撒丁島,以及德國的萊茵河高地(阿登、艾費爾山洪斯呂克山陶努斯山中萊茵河谷兩岸其他地區),接着到黑林山哈茨山。在伊比利亞南部,它被一條典型走滑剪切帶分為兩塊截然不同的地塊,阿爾加維大區北部延伸至安達盧西亞自治地區北端和埃斯特雷馬杜拉南部,相當寬闊的帶上,高級變質岩和低級沉積岩的劃然兩分是韌性剪切的清晰證據。[2]:1299–1314[3]:691–702

在捷克和波蘭西南部,波西米亞山位於華西力帶東端。向東南方向延伸的華西力帶被阿爾卑斯造山運動隱藏和套印阿爾卑斯山中的華西力山脈有梅康圖爾國家公園佩爾武貝勒多訥山脈勃朗峰山脈阿爾馬西夫山塊狄那里克阿爾卑斯山脈、希臘及土耳其的山脈是華西力帶的東南端。[4]

華西力造山運動與美國和加拿大的阿卡迪亞造山運動阿萊干尼造山運動同時,後兩者形成了沃希托山脈阿巴拉契亞山脈。北美洲由華西力造山運動引起的褶皺帶包括新英格蘭新斯科舍省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的山脈。非洲西北部摩洛哥台地小阿特拉斯山脈展現出與阿巴拉契亞山脈的密切關係,並在侏羅紀大西洋張裂前形成了阿巴拉契亞山脈的東部區域。[5]在更廣的時間尺度上,華西力諸山脈還包括烏拉爾山脈帕米爾高原天山等亞洲褶皺帶。[6][7]

形成

[編輯]

華西力運動牽涉了許多微板塊的複雜而各式的結合,和不同時期的碰撞,使得板塊構造的具體還原相當困難。板塊會聚引發了志留紀加里東造山運動,並在之後的泥盆紀石炭紀持續發展為華西力運動。兩次運動都反映為石炭紀末盤古大陸的形成。

奧陶紀,一塊被稱為岡瓦納的陸塊(今日南美洲、非洲、南極洲和澳洲)橫跨了地球一側的南半球赤道。西邊是其他3個大陸:勞倫西亞大陸西伯利亞大陸波羅的大陸,形成如三角形三個頂點的分佈。它們的南邊是大片群島海,即阿瓦隆尼亞大陸,它在早奧陶世從岡瓦納大陸北緣脫離。

志留紀末和早泥盆世,波羅的大陸和勞倫西亞大陸彼此趨近,使得它們間的巨神海閉合,在加里東造山運動中拼合到一起,形成了北美、格陵蘭、不列顛群島和挪威的加里東山脈。阿瓦隆尼亞南緣的海底擴張將後者推到勞倫西亞北部,使得阿巴拉契亞山脈北部和華西力運動的阿卡迪亞造山運動部分發生逆沖。同時,阿瓦隆尼亞大陸和波羅的大陸間的托恩奎斯特海徹底關閉,阿瓦隆尼亞大陸形成了新的勞倫西亞大陸(今日北美洲、不列顛群島、德國北部、斯堪的納維亞和俄羅斯西部的老紅砂岩大陸)的南緣。

南歐於奧陶紀稍晚於阿瓦隆尼亞從岡瓦納大陸上脫落的阿摩里卡群島,在晚泥盆世和石炭紀與阿瓦隆尼亞合併,使得北美/歐洲華西力運動進入第二幕,其位置位於加里東/阿巴拉契亞以東。岡瓦納大陸和勞倫西亞大陸的碰撞在早石炭世發生,此時華西力帶的位置大都已經穩定下來,進入抬升活躍期。

到石炭紀末,岡瓦納大陸已經與勞亞大陸的西端相連,即南美洲北部與非洲西南部相連。西伯利亞陸塊從東北方來,跟勞倫西亞大陸只以淺海相隔。與西伯利亞大陸的碰撞最遲在古生代末期形成了烏拉爾山脈,完成了盤古大陸的塑造。東勞倫西亞大陸仍與盤古大陸以古特提斯洋相隔。到三疊紀,動物就能從北極的西伯利亞大陸無視中間的淺海直抵南極的南極洲。在中生代,抬升和隨後的大西洋張裂最終使得盤古大陸分裂。

參考資料

[編輯]
  1. ^ Based on Matte 2001 and Ziegler 1990
  2. ^ Martínez Catalán, José R. The Central Iberian arc, an orocline centered in the Iberian Massif and some implications for the Variscan bel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2012-07-01, 101 (5). Bibcode:2012IJEaS.101.1299M. ISSN 1437-3262. doi:10.1007/s00531-011-0715-6 (英語). 
  3. ^ Crespo-Blanc, Ana; Orozco, Miguel.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Ossa-Morena and Southportuguese Zones (Southern Iberian Massif): Major suture in the European Hercynian Chain. Geologische Rundschau. 1991-10-01, 80 (3). Bibcode:1991GeoRu..80..691C. ISSN 1432-1149. S2CID 128688878. doi:10.1007/BF01803695 (英語). 
  4. ^ Tectonic Map of the western Tethysides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4-23..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Paleontology of the University of Lausanne, Switzerland. Accessed on December 29, 2007.
  5. ^ Burkhard, M.; Caritg, S.; Helg, U.; Robert-Charrue, C.; Soulaimani, A. Tectonics of the anti-Atlas of Morocco (PDF). Comptes Rendus Geoscience. 2006, 338 (1) [1 November 2015]. Bibcode:2006CRGeo.338...11B. doi:10.1016/j.crte.2005.11.0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10-04). :11–24
  6. ^ Paleotethys. Paleogeographic reconstructions for the Devonian and Carboniferous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06-08.. Tethyan Plate Tectonic Working Group of the University of Lausanne, Switzerland. Accessed on December 29, 2007.
  7. ^ Paleogeographic configuration Lower Carboniferou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aleomap Project by C.Scotese. Accessed on December 29, 2007.

更多閱讀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