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縣
台江縣 | |
---|---|
縣 | |
台江縣的地理位置 | |
坐標:26°40′19″N 108°18′42″E / 26.67184°N 108.31155°E | |
國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隸屬行政區 |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政府駐地 | 台拱街道 |
面積 | |
• 總計 | 1,078.4 平方公里(416.4 平方英里) |
人口(2020年)[1] | |
• 常住 | 122,861人 |
• 密度 | 114人/平方公里(295人/平方英里) |
• 城鎮 | 45,554人 |
時區 | 北京時間(UTC+8) |
郵政編碼 | 556300 |
電話區號 | 855 |
車輛號牌 | 貴H |
行政區劃代碼 | 522630 |
台江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轄的一個縣,地處清水江中游,面積1070平方千米,人口16萬。郵政編碼556300。政府駐台拱街道。台江縣在歷史上屬於生苗區,至今苗族仍佔全縣人口97%,是中國縣級行政區之中,苗族人口比例最高者。通行苗語黔東方言。[2]
歷史
[編輯]清朝之前
[編輯]台江縣世居苗族人,位處於苗嶺北部,由於長期未受中原王朝直接管轄,被中原王朝視為化外之地。台江縣與鄰近的苗疆在歷史上受外來文化滲透影響的情況不突出,苗族文化的原生性保存較為完好,被稱為生苗。
當地曾有九個鼓社,曾被稱為「九鼓苗」或「九股苗」,是幾個親族或是地域性組織單位,沒有統一的土司政權存在。[1]
清朝
[編輯]1726年(清雍正四年),清政府認為苗嶺山區「廣袤二三千里,戶口十餘萬,不隸版圖」,當地無土司管理,決定開闢苗疆,大舉進剿生苗。苗民抗清失敗後,1733年清政府設置台拱廳,將之納入版圖,屬貴州省鎮遠府之下。苗疆腹地始設立義學,教授漢文。[3]
1855年,發生張秀眉為首的苗民反清戰爭,反清勢力於台拱為中心,戰事波及數十個州縣,時間長達17年,最終為湘軍擊敗。
中華民國
[編輯]1914年改台拱廳為台拱縣。1941年丹江縣的一部分與台拱縣合併,遂取台拱縣之台,丹江縣之江,改名為台江縣。民國時期政府無力將統治勢力滲入台江。[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地理
[編輯]台江縣地處雲貴高原東部,苗嶺主峰雷公山北麓、清水江中游南岸,地勢由西南向東、向北成放射性扇形傾斜。
水文
[編輯]台江縣主要河川有清水江、台江河、巴拉河、小江河、密翁河。其中清水江由西向東,為台江縣北方的天然縣界,而台江河、巴拉河、小江河由南而北流,注入清水江。
行政區劃
[編輯]台拱街道、萃文街道、施洞鎮、南宮鎮、革一鎮、方召鎮、排羊鄉、台盤鄉和老屯鄉。
交通
[編輯]- 320國道過境。
文化
[編輯]台江苗族姊妹節
[編輯]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是台江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姊妹節。這個節日具有濃厚的民族風俗傳統,在近半月的節日慶祝活動期間,包括縣城在內,全縣各地將舉行形式多樣的慶祝活動,吃姊妹飯、划龍舟、男女青年遊方、跳東方迪斯科等等,氣氛熱烈,熱鬧非凡,吸引了海內外大批遊客前來旅遊採風。
施洞龍舟節
[編輯]台江縣北部的施洞鎮有龍舟節的民俗活動,舉辦的時間為每年的農曆5月26日,當地苗族人會在這天劃獨木龍舟。
鄉村籃球賽
[編輯]每年六月六,台江縣台盤村舉辦吃新節籃球賽,該比賽因其火熱的現場氛圍和「接地氣」的辦賽風格而火遍中國大陸,因而被稱為村BA。村BA也於2023年升級為全國和美鄉村籃球大賽[5]。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 ^ 參考台江縣苗文試行與苗文教育傳播研究報告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參考簡美玲,漢語、苗涇濱、汶類:貴州苗人家譜裏的混聲與界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2023年台江县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 ^ 塗敏. 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在贵州省台江县台盘村揭幕. 人民網-貴州頻道. 2023-06-27 [2023-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2).
- 吳莉葦,18世紀歐人眼裏的清朝國家性質-從《中華帝國全志》對西南少數民族的描述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