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國家統一委員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國家統一委員會
National Unification Council(英語)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政府機構
總統府府徽
基本資料
所屬部門總統府
員額33人
年度預算額新臺幣1,000元(2005年度)
授權法源國家統一綱領
主要官員
主任委員
總統兼任)
李登輝(首任)
陳水扁(末任)
副主任委員
副總統行政院院長兼任)
李元簇郝柏村(首任)
組織編制
任務編組1990年10月7日
成立沿革
前身機關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
解散日期2006年2月28日
後繼機關大陸委員會
備註2006年2月28日,總統批示同意國家統一委員會終止運作

國家統一委員會,簡稱國統會,為中華民國的特殊政府機構,於1990年10月7日由時任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宣佈成立。其法源依據是《國家統一委員會設置要點》,非法定機關,為隸屬中華民國總統府的任務編組單位,設置的目的在主導臺灣海峽兩岸關係的發展,依據「民主、自由、均富」,力促中國統一,並於1991年2月23日第三次會議上通過了國家統一綱領。國統會成立後共舉行十四次會議,最後一次集會是在1999年4月8日,相對於因應美國總統克林頓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提出「新三不」[1]的前次集會仍大致維持原有論述,到了此次集會則並未以追求「國家統一」為結論,而是強調朝「縮小雙方發展差距,促成兩岸融合」的說法,尤其強調「促進雙方關係正常化」。2000年政黨輪替之後上任的陳水扁總統就從未再召開過國統會議,其後國統會的年度預算被立法院削減至僅編列象徵性的新台幣1,000元,最終在2006年2月28日正式「終止運作」[2]

歷史

[編輯]

1991年2月23日,國家統一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國家統一綱領[3],訂出近、中、遠程三階段:

  1. 近程」,為交流互惠階段,在交流中不危及對方安全安定,在互惠中不否定對方為政治實體,中國大陸應推動經濟改革、台澎金馬應加強憲政改革。
  2. 中程」,為互信合作階段,兩岸應建立對等官方溝通管道;開放三通;推動兩岸高層人士互訪。
  3. 遠程」,為協商統一階段,成立兩岸統一協商機構,依據兩岸人民意願,以政治民主、經濟自由、社會公平、軍隊國家化為原則,共商統一大業,研訂憲政體制,建立民主、自由、均富的中國。

1992年8月1日,國家統一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關於「一個中國」的涵義,明確表達一個中國,兩個政治實體[4]

  • 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但雙方所賦予之涵義有所不同……臺灣固為中國之一部分,但大陸亦為中國之一部分。
  • 中國處於暫時分裂之狀態,由兩個政治實體,分治海峽兩岸。
  • 已訂定「國家統一綱領」,盼大陸當局為建立自由民主均富的一個中國而貢獻智慧與力量。

1995年1月,時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江澤民在北京發表對台八點看法「江八點」。同年四月,李登輝在國統會發表「李六條」回應。

1996年台灣舉行首次總統大選,中國大陸在台灣附近海域進行軍事演習、導彈試射。同年面對台商可能西進,李登輝在國統會宣示大陸政策,應根留台灣、戒急用忍、行穩致遠,逐步實現國家和平統一終極目標。

李登輝1999年首度提出兩岸至少是「特殊國與國關係」,把兩個不同政治實體,修正為兩個國家,這是由國家安全會議所屬的「強化中華民國主權國家地位」小組所研議,並未經過國統會討論或同意。國統會功能逐漸弱化。2000年政黨輪替後,未再聘任委員,亦未再舉行委員會議,國統會幾乎停止運作。2003年至2005年,僅獲立法院象徵性編列1000元作為其年度預算[5]

廢除爭議

[編輯]

2000年陳水扁總統在就職演說中曾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意武力犯台」為前提,提及「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的原則(「四不一沒有」原則之一)。

泛綠認為中國大陸並無和平解決兩岸問題誠意,如中國大陸對台飛彈部署不斷增加,多達一千多枚,又通過《反分裂國家法》以法律條文規定不排除採取「非和平方式」,始終堅持保留「不放棄武力犯台」,所以在2006年世界台灣人大會姚嘉文曾提出了廢除國統會的目標。2006年1月29日(農曆大年初一)中午,陳水扁提出了「目前是認真思考廢除國統會及國統綱領的適當時機」這一觀點。

就此民主進步黨籍的立法委員柯建銘表示,1月立法院在審查總預算時,就已通過由在野黨提出的「政府非法制化任務小組應停止運作」,因此包括人權小組及國統會都該廢除。針對柯建銘的言論,中國國民黨籍的立法院院長王金平則強調說,當初國統會與國統綱領是行政院院會通過後頒佈實施的,這與立法院上會期審查總統府預算時通過決議,要求總統府內非編制組織包括人權委員會、科技諮詢委員會停止運作的情形不同,因為這些組織都是沒有法源依據的。

陳水扁的言論引發泛藍人士的猛烈抨擊,被認為是違反了「四不一沒有」的承諾。時任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認為陳水扁在2000年和2004年總統大選就職時,對人民都有承諾,他已表達這項作為可能產生的後果,目前暫時還在靜觀其變。而另一方面台聯黨主席蘇進強則對陳水扁的觀點表示肯定,認為是「做對的事,走對的路」,並要求陳「說到做到」。當初開催成立國統會的前總統李登輝於2月26日時表示,執政者只要不去做、宣佈終止即可,根本不必廢統。

美國政府在1月31日罕見的主動針對陳水扁的言論發表講話,表示反對任何片面改變現狀的舉動。此發言引起了台灣內部獨派的不滿。

根據中國時報於2006年2月20日所發佈的民意調查,台灣民眾有21%支持廢除國統會和國統綱領,32%反對廢除[6];根據自由時報所做民調是否贊同廢除國統會與國統綱領,台灣民眾贊成廢除的比率為30.4%,反對者佔27.3%,42.3%的民眾表示「沒意見」[7]

宣佈終止

[編輯]

2006年2月27日,陳水扁在主持國家安全會議後,以主席身分裁示作成決議:國家統一委員會「終止運作」,不再編列預算,原負責業務人員歸建;國家統一綱領也「終止適用」[8],並依程序送交行政院查照。

2006年2月28日,陳水扁以總統身分批示同意國家統一委員會終止運作[2]

反應

[編輯]

參見

[編輯]
相關法規
時事與現狀
理論與觀點
類似機構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998年6月30日,克林頓訪問中國時在非正式的場合口頭提出:不支持「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不支持台灣獨立、認為台灣不應加入任何必須以國家名義才能加入的國際組織
  2. ^ 2.0 2.1 國家統一委員會設置要點.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資訊網. 2006-02-28 [2009-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1-11). 
  3. ^ 國家統一網領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大陸委員會
  4. ^ 關於「一個中國」的涵義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大陸委員會
  5. ^ 行政院蘇院長終止「國統會」運作、《國統綱領》適用相關決策專案報告. 大陸委員會. 2006-03-06 [2022-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5). 
  6. ^ 存档副本. [2006-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2-21). 
  7. ^ 存档副本. [2008-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07). 
  8. ^ 有關「國家統一委員會」終止運作及「國家統一綱領」終止適用政策說帖.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資訊網. 2006-03-01 [2009-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