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基貝拉

座標1°19′S 36°47′E / 1.317°S 36.783°E / -1.317; 36.783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基貝拉概貌

基貝拉 (Kibera,努比亞語「樹林」、「森林」之意[1])是位於肯雅內羅畢的一個居民區。它是內羅畢市內最大的貧民窟[2]也是非洲地區第二大的城市貧民窟[2][3][4]據估計,基貝拉的居民總人口在60萬到120萬人之間。[5][6]該貧民窟位於內羅畢西南,距市中心約5公里,其面積為2.5平方公里,占內羅畢市總面積的不到1%,但容納了該市總人口的四分之一,估計人口密度達每公頃2000人。[7]基貝拉分為若干村落,包括Kianda、Soweto、Gatwekera、Kisumu Ndogo、Lindi、Laini Saba、Siranga/Undugu、Makina以及Mashimoni。

歷史

[編輯]

早期的基貝拉,是內羅畢市郊森林裏的一個定居點。當時,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努比亞士兵退伍後被分配以此處的地塊,作為對其功勞的犒賞。[5]當時的英國殖民政府默許該定居點不斷擴大,主要原因是,努比亞人當時是英國君主的侍者,這使殖民地當局感到為難。此外,努比亞人已失去部落特徵,並無權主張「土著保護區」中的土地。[來源請求]久而久之,其他部落遷至該區域,向努比亞人租賃土地。

1963年肯雅獨立後,政府宣告若干類型的房屋屬於違法。這項新的規定在土地保有權問題上對基貝拉產生影響,使之成為非法定居點。儘管如此,人們並未搬離。到了1970年代初,土地所有者向越來越多的租戶出租房地,租戶的人數超出了法律許可範圍。租戶們都屬於赤貧人群,無法承擔合法住房的費用,認為基貝拉的租金相對而言尚可負擔。因此,即使屬於非法定居,但基貝拉的居民人數仍然有增無減。1974年,基庫尤部落的成員佔據了基貝拉貧民窟的多數,並取得了管理地位的控制權,並在政治贊助的支持下得以維持。許多土地所有者都受到地方政府的保護,主要因為他們是基庫尤人。[8]

目前,基貝拉貧民窟的居民來自肯雅的所有主要民族,其中有些區域則由某一部族的人群佔據。農村地區長年發展不足和人口過多,迫使許多新居民遷入。基貝拉的平民呈現多民族特點,同時肯雅的政治氛圍又瀰漫着部落主義,兩者結合,導致了基貝拉在其近百年歷史上出現了不少小規模的民族衝突。雖然肯雅政府仍未正式承認基貝拉的地位,但基貝拉的所有土地都歸肯雅政府所有。在基貝拉,政府不提供基本服務、學校、診所、自來水、廁所等,所有相關服務均屬私營。[5]

貧民窟改造

[編輯]
基貝拉多數地方的地面都是由廢物和垃圾堆積而成

基貝拉是非洲大陸上得到最多研究的貧民窟之一。這不只因為它坐落在一座現代城市中,還因為聯合國人居署總部位於該市。潘基文就任聯合國秘書長之後一個月之內,便訪問了該定居點。[5]

作為肯雅最著名的貧民窟之一,基貝拉目前面臨着貧民窟改造進程的大力開展。當地政府、人居署和一批非政府組織(包括Maji na Ufanisi)正在深入這些定居點,試圖提高住房和衛生條件。

在基貝拉建造房屋或進行改造,有三點需要特別注意。一是盜竊率和犯罪率較高。建築材料被盜的可能性很高,必須時刻嚴加看管。如有房屋遭風暴損壞,屋主往往會在其房屋的殘址上搭棚而居,一直等到維修的開始,以便保護建築材料不被偷走。

再則是缺乏建築地基。基貝拉多數地方的地面都是由廢物和垃圾堆積而成。房屋往往都是直接搭建在這樣的地面上,極不穩固,因此每逢洪澇侵襲,都有房屋倒塌。就算結構硬朗的房屋,也常常由於臨近構造粗陋的房屋倒塌而遭到破壞。

第三點是該地區的「地形」難以改變,加之房屋擁擠,又造成了諸多困難。只有為數不多的房屋能容許車輛開到門前,而許多房屋建在陡坡底部(又增加了被洪水侵襲的風險)。這就意味着,所有建築材料都需要徒手搬運,這使建築工作變得難上加難。

清理

[編輯]
基貝拉周邊正在興建的新式公寓樓

2009年9月16日,肯雅政府宣稱基貝拉貧民窟所在地為該政府所有,並開始實施一項行動,轉移內羅畢市居住在貧民窟的人。[6]清理基貝拉的行動預計需要持續2至5年時間。整個項目預計耗時9年,並為全市200萬名貧民窟居民轉移住所。[9]該項目得到聯合國和肯雅總理Raila Odinga的支持,預計耗資12億美元。[6][9]根據規劃,新建立的社區將包含學校、市場、體育場等設施。[6]2009年9月16日,當地時間清晨6時30分,第一批離開貧民窟的約1500人已經由卡車運離,並搬遷至300套新落成的公寓,每套公寓月租金約10美元。[6][9]

由於總理Odinga數次未能到場監督首日清理行動,因此該項目曾數次延遲開始。[10]首日到場的除總理外,還包括住房部長Soita Shitanda及其助理Margaret Wanjiru,三人都出力協助居民將其行李物品搬上卡車。[10]同時在場的還有若干武裝警察,負責監督進展、阻止任何反抗。[10]

有80多人對該反對該進程,並訴諸法律。肯雅高等法院宣佈,在該案與2009年10月審理前,政府不得開始拆遷工作;但在此之前如有居民自願遷離,則可以拆除其房屋。[6][9]這80多名原告包括中產業主,也包括基貝拉居民,他們稱基貝拉的土地歸他們所有,因此政府無權拆除土地上的棚屋。在此生活逾100年的努比亞人也對該項目感到失望,一名老者稱,他更願意改造現有的房屋。[6]

市政規劃者對該項目也有批評。他們表示,該項目有重蹈覆轍的風險——貧困的家庭可能會與其他一個或兩個家庭共用一個兩居室公寓以分攤房租,或轉租給中產家庭後遷回貧民窟居住。[6]在肯雅,每日最低工資低於2美元。[11]對該項目的時間安排也有爭議。第一階段(轉移7500人)拖延了5年。一名政府官員稱,如果該項目以目前的速度繼續下去,那麼完成整個項目需要一千一百七十八年。[9]

地理和文化

[編輯]
基貝拉西部Kianda村落的人口密度

基貝拉位於內羅畢西南部,距市中心約5公里。南臨內羅畢河 和內羅畢水庫——為該市居民提供飲用水的一個人工湖。據估計,基貝拉居民人數為60萬至120萬人,[5]人口密度為每公頃2000 人。[7]基貝拉分為若干村落,包括Kianda、Soweto、Gatwekera、Kisumu Ndogo、Lindi、Laini Saba、Siranga/Undugu、Makina以及Mashimoni。

烏干達鐵路貫穿該居民區中心,列車上的旅客可以一睹貧民區的狀況。基貝拉有一座火車站,但大多數居民都乘坐公共汽車或馬他圖 進入市中心。劫持汽車、車輛橫衝直撞、交通執法不力,都是常年的老問題。

在基貝拉,人類排泄物、垃圾、油煙、灰塵和其他廢物造成了嚴重污染。貧民窟受人畜糞便污染的,是露天排污系統和所謂「飛行廁所」造成的結果。缺乏衛生條件、營養不良,是各種疾病的成因。據估計,在220萬感染HIV病毒的肯雅人中,有五分之一居住在基貝拉。

基貝拉是有名的奧林匹克學校的所在地,該校是肯雅政府設立的最好的學校之一。基貝拉還有一個社區電台:Pamoja FM。

流行文化中的基貝拉

[編輯]

Fernando Meirelles的電影《The Constant Gardener》中描繪了基貝拉。該電影由John le Carré同名小說改編。Sarah McLachlan的MV《World on Fire》中也提及了基貝拉。

Robert Neuwirth在其所著的《Shadow Cities》中,用整整一章描述了基貝拉,稱之為非法僭據的社區,並預言稱基貝拉、土耳其伊斯坦布爾Sultanbeyli和印度孟買Dharavi,將是未來城市的原型。Neuwirth還指出,不應簡單地把這些地方視為貧民窟,因為許多居住者都來自條件更差的農村地區。在Michael Holman2005年出版的小說《Last Orders at Harrods》中,故事發生在虛構的貧民窟「Kireba」。Bill BrysonCARE組織訪問非洲,並寫下了一本名為《Bill Bryson's African Diary》的書,其中包括一段對訪問基貝拉的描述。獲獎短片Kibera Kid的故事也以基貝拉為背景,出演者全部從基貝拉的居民中選出。該影片在世界各地的電影節上播放(包括柏林電影節), 還獲得了荷里活學生艾美獎Sorious Samura的紀錄片《Living with Corruption》記錄了基貝拉的一個家庭的生活,展示了肯雅社會即使在最底層,也有腐敗發生。此外,奧地利紀錄片《Über Wasser: Menschen und gelbe Kanister》也已基貝拉為原型。

參見

[編輯]

說明

[編輯]
  1. ^ Affordable Housing Institute blog. [2009-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7). 
  2. ^ 2.0 2.1 A Trip Through Kenya’s Kibera Slum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07-28.
  3. ^ Participating countries. [2020-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14). 
  4. ^ Machetes, Ethnic Conflict and Reductionis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The Dominion
  5. ^ 5.0 5.1 5.2 5.3 5.4 "The Strange Allure of the Slums", The Economist , 5th May 2007.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Kenya begins huge slum clearance. BBC. 16 September 2009 [17 September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3). 
  7. ^ 7.0 7.1 KENYA: Kibera, The Forgotten City. [2009-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2). 
  8. ^ The geography of Third World cities . ISBN 0-389-20671-7. (Lowder, Stella)
  9. ^ 9.0 9.1 9.2 9.3 9.4 Kenya moves 1,500 slum residents to new homes. The Standard. 16 September 2009 [17 September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02). 
  10. ^ 10.0 10.1 10.2 Ecstasy as Kibera slum residents finally reach ‘promised land’ after years of waiting. The Standard. 16 September 2009 [17 September 2009]. [永久失效連結]
  11. ^ 存档副本. [2009-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3). 

外部連結

[編輯]

1°19′S 36°47′E / 1.317°S 36.783°E / -1.317; 36.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