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症(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
又稱多重器官衰竭、多系統器官衰竭、多器官衰竭、多臟器功能衰竭
類型器官功能障礙[*]general symptom[*]
分類和外部資源
ICD-11MH16
ICD-10R65.3
ICD-9-CM995.92
eMedicine169640
[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

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症[1][2]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機體遭受嚴重感染創傷(包括燒傷、外科大手術)、失血休克等急性損害24小時後,同時或序貫出現2個或2個以上的系統或器官功能障礙或衰竭,不能維持體內環境穩定的臨床綜合症[3]。此綜合症除有器官功能障礙或衰竭外,還具有來勢兇猛、死亡率高及高動力循環、高代謝等特點,以致機體內穩態必須依靠臨床干預才能維持。

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症有許多俗稱或舊稱,如:多器官衰竭(multi-organ failure)、多重器官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多系統器官衰竭(multiple-system organ failure)、多臟器功能衰竭等。

多器官衰竭是老年人逝世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多是70歲以上的長者。先決疾病主要包括氣管心臟肺臟肝臟腎臟等重要身體器官慢性病

多器官衰竭時,可能呼吸短淺、血壓急降、口唇指甲缺氧變紫色視覺神經無反應、意識朦朧、血液休克昏迷等。

病因

[編輯]

多器官衰竭的病情通常是由於感染、事故損傷、手術損傷、灌注不足以及代謝異常引起的。這些因素會導致病人出現失控性炎症反應。典型的例子是敗血症:敗血症可能會導致敗血性休克。在未出現感染特徵的情況下,敗血症樣病症也被稱為全身炎症反應綜合徵(SIRS)。敗血性休克與全身炎症反應綜合徵最終會進展到多重器官衰竭。然而也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沒有發現多重器官衰竭的主要誘因[3]。多重器官衰竭的發展病程為:因全身炎症反應綜合徵以及感染而導致敗血症,之後進展到嚴重敗血症,最後多重器官衰竭 。目前,研究人員正在研究基因治療所需的可能的遺傳靶點,阻止臟器發生多重器官衰竭。部分學者推測,令AP-1NF-κB轉錄因子失活可能是防治敗血症與全身炎症反應綜合徵的關鍵點,因爲這兩個基因包含促炎性細胞因子[4]。然而它們也是正常免疫反應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人工干預會有易感性增加的風險,也有可能導致臨床惡化。

病理生理機制

[編輯]

在病理生理學上,多重器官衰竭的發病機制尚未有一個確切的定義,但器官衰竭通常被認為是組織受到損害後從而引起的局部反應和系統性反應。呼吸衰竭往往會在組織受到損害後的72個小時後發生,接着會有其他器官衰竭,如肝臟衰竭(5-7天),胃腸道出血(10-15天)和腎功能衰竭(11-17天)[3]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吳芳,陸國平,陸鑄今,等. 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症的臨床特點. 中國小兒急救醫學,2006,13(01):59-60. DOI:10.3760/cma.j.issn.1673-4912.2006.01.025
  2. ^ 劉露. 血液淨化治療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症的療效評析.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7,23(17):2705-2707. DOI:10.3760/cma.j.issn.1007-1245.2017.17.014
  3. ^ 3.0 3.1 3.2 Irwin & Rippe.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2017-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11-07). 
  4. ^ Matsuda, Naoyuki; Hattori, Yuichi.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 Molecular Pathophysiology and Gene Therapy. Journal of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2006, 101 (3): 189-198 [2022-12-03]. ISSN 1347-8613. PMID 16823257. doi:10.1254/jphs.CRJ06010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4) (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