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府,道光後以避旻寧諱,寫作甯遠府,清朝設置的府。屬四川省。
雍正六年(1728年),改建昌監理廳置,治所在西昌縣(今四川省西昌市)。領廳二(越巂廳、鹽邊廳),州一(會理州),縣四(西昌縣、冕寧縣、鹽源縣、昭覺縣),土司十一。[1]轄境相當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金沙江以北、大涼山以西、大雪山及木里以東地。1913年廢。
- ^ 《清史稿》卷六十九 志四十四/地理十六/四川/甯遠府『甯遠府:要,衝,繁,難。隸建昌道。建昌鎮總兵駐。明,建昌衞。順治初,因明制為衛。雍正六年改府,以會理州來屬,並置西昌、冕寧、鹽源三縣,越巂一廳隸之。宣統元年,增置鹽邊廳。二年,又置昭覺縣。東北距省治一千二百三十里。廣八百四十里,袤一千二百九十里。北極高二十七度五十四分,京師偏西十四度十二分。領廳二,州一,縣四,土司十一。西昌衝,繁。倚。舊建昌衞。雍正六年改縣。東:木托。西:天王山。南:巴洞。東北:涼山。東南:螺髻。西南:旄牛山。安寧河即孫水,自冕寧入,逕城北。熱水河自東來注之。又逕城西,西河自西來注之。北納東河、寧遠河,南納邛河,南流入會理。東西溪河、三岔河均入金沙江。石門、羅鎖、瀘沽、太平四關。巡司二,駐普威、德昌所。冕寧繁,難。府北少西百八十里。初仍明制為寧番衞。雍正六年改縣。東南:冕山,縣以此名。東:東山。南:南山。北:北山。孫水有三源,自縣北納瓦那河,逕城東南,西源三水合為小村河,又南至王家營,東源曰松溪河,合小相公嶺水,西北流曰瀘沽,來會,又南入西昌。若水即鴉龍江,自雅州入,西南入鹽源。沙沱、烏角、冕山、九盤四關。鹽源繁,難。府西南三百十里。明,鹽井衞。雍正六年改縣。南:柏林山。西:斛僰和。西北:刺紅瓦山。打沖河即鴉龍江下流,自冕寧入,逕城西北,納左所河。又南鹽井河,合雙橋、浪渠二水,與別列河、麥架河西北流來注。又東南納右所河。又南納椒崖、那噶諸河,入會理。雙橋、古得二關。阿所拉場巡司。鹽井二。昭覺繁,疲,難。府東北。舊為交腳汛地,在涼山夷巢中。宣統元年,勦辦涼山倮夷。二年,就汛地增設縣治,改今名,並移建昌中營守備駐之。會理州衝,繁。府南四百里。本會川衞。康熙二十九年分置會理州。雍正六年省會川衞,移州治衛城,隸甯遠。東:密勒山。西:斜山。南:白塔。西南:蘆那山。金沙江左瀆自鹽源入,右與雲南大姚分岸。安寧河自州北納公母河、一碗水,西南與打沖河合,並西流入之。又南納黎溪水,入雲南武定。東玉虗河、玉虹河、會通河俱入金沙江。有瀘津、松坪、永昌、大龍、虎頭等關。巡司二,駐迷易所、窪鳥場。鹽邊廳府西南。鹽源縣屬阿所拉地。嘉慶二十二年增設巡司。宣統元年升廳。改今名。越巂廳衝,繁。府北少東二百八十里。初因明制為越巂衞。雍正六年廢衛設廳。南:大孤山、小相公嶺。西:小孤山、阿露山。又西南:巂山。大渡河自打箭鑪入,納松林河、鹿子河,東北流,老鴉漩河自西來,合二小水注之,又東北入清溪。越巂河自廳西南,二水合流,逕廳東,倮儸河、臘梅營水東來注之,又東北納寧越營、桂賢村二水,入峩邊,注大渡河。小相公嶺、青岡、海棠、曬經四關。經歷駐大樹堡。沙麻宣撫司隸西昌。在縣東北。康熙四十九年置。瓜別安撫司隸鹽源。在縣西北。康熙四十九年置。木裏安撫司隸鹽源。在縣西北。雍正八年置。威龍州長官司隸西昌。在縣東南。元,威龍州地。明洪武間置司。仍明舊。普濟州長官司隸西昌。在縣西南。元,普濟州地。明洪武七年置土知州。康熙四十九年改置。昌州長官司隸西昌。在縣南。元,昌州地。明洪武九年以雲南大理府土職調守。仍明舊。河東長官司隸西昌。在縣東南。明為宣慰司。康熙四十九年改置。阿都長官司隸西昌。在縣東南。順治六年歸附。康熙四十九年授宣撫司。雍正六年改置。阿都副長官司隸西昌。雍正六年置。馬喇長官司隸鹽源。在縣西南與雲南永北廳接界。康熙四十九年置。邛部長官司隸越巂。在廳北。康熙四十二年歸附,授宣撫司。五十二年改置。』。
|
---|
7道 | 府十五,直隸州九,直隸廳三,州十一,廳十一,縣百十八 |
---|
成緜龍茂道 | 成都府(州三,縣十三) | 成都府:衝,繁,難。明,府。成緜龍茂道治所。光緒三十四年裁總督。布政使、提學使、提法使、鹽運使,巡警道、勸業道,將軍、副都統、提督駐。舊領州六,縣二十五。順治十六年,省羅江入德陽,省彰明入緜。康熙元年,省崇寧入郫,省彭入新繁。九年,省華陽入成都。雍正六年,復設華陽,升緜、茂二州及資縣並為直隸州,以德陽、緜竹、安隸緜,汶川、保隸茂,資陽、仁壽、井研隸資,又省威入保。六年,復設崇寧、雙流、彭、彰明四縣屬府。七年,以彰明改屬龍安。領州三,縣十三。
成都縣 | 華陽縣 | 雙流縣 | 溫江縣 | 新繁縣 | 金堂縣 | 新都縣 | 郫縣 | 灌縣 | 彭縣 | 崇寧縣 | 簡州 | 崇慶州 | 新津縣 | 漢州 | 什邡縣 |
---|
龍安府(縣四) | 龍安府:繁。隸成緜龍茂道。明,府。順治初,因明制,領縣三。雍正九年,改緜州之彰明來隸。領縣四,土司一。
平武縣 | 江油縣 | 石泉縣 | 彰明縣 |
---|
綿州直隸州(縣五) | 綿州直隸州:衝,繁,難。舊隸成緜龍茂道。光緒三十四年裁。明,成都府屬州。順治初,仍明制。雍正五年,升直隸州,以成都之緜竹、德陽、安及保寧之梓潼來隸,並設彰明、羅江二縣,尋改彰明屬龍安府。乾隆三十五年,移州治羅江,省羅江縣。嘉慶六年,還舊治,復設羅江。領縣五。
德陽縣 | 安縣 | 緜竹縣 | 梓潼縣 | 羅江縣 |
---|
茂州直隸州(縣一) | 茂州直隸州:中。原隸成緜龍茂道。光緒三十四年裁。明,成都府屬州。順治初,仍明制。雍正六年,升直隸州,以成都之汶川及保縣來隸。嘉慶六年,省保縣入雜谷廳。領縣一,土司六。
汶川縣 |
---|
松潘直隸廳 | 松潘直隸廳:要,衝,繁,難。舊隸成緜龍茂道。明,松潘衞,隸四川都司。順治初,仍明制為衛,屬龍安府。雍正九年,裁衛置廳。乾隆二十五年,升直隸廳。舊隸成緜龍茂道。 |
---|
理番直隸廳 | 理番直隸廳:難。舊隸成緜龍茂道。明,雜谷安撫司,屬茂州。順治初,仍明制。乾隆十七年改廳,駐理番同知。二十五年,升直隸廳。嘉慶六年,以茂州屬之保縣入之。領土司四。 |
---|
附懋功屯務廳 | 懋功屯務廳:大小金川土司地。順治七年,小金川歸附。康熙六年,大金川歸附。雍正元年,授安撫司。乾隆四十一年,分置美諾、阿爾古兩廳。四十四年,併阿爾古入美諾。四十八年,改懋功廳,駐同知,理五屯事務。領屯五,土司二。 |
---|
|
---|
川東道 | 重慶府(廳一,州二,縣十一) | 重慶府:衝,繁,難。川東道治所。明,府。順治初,因明制,領州三,縣十七。康熙元年,省銅梁、安居入合州,省璧山入永川,省武隆入涪州。八年,省定遠入合州。六十年,復置銅梁,以安居併入。雍正六年,復置大足、璧山、定遠三縣。十三年,升忠州為直隸州,酆都、墊江屬之。析黔江、彭水二縣置黔彭直隸廳。乾隆元年,改隸酉陽直隸州。二十九年,以巴縣江北鎮置江北廳。領廳一,州二,縣十一。 巴縣 | 江津縣 | 長壽縣 | 永川縣 | 榮昌縣 | 綦江縣 | 南川縣 | 合州 | 涪州 | 銅梁縣 | 大足縣 | 壁山縣 | 定遠縣 | 江北廳 |
---|
夔州府(縣六) | 夔州府:要,衝,繁,難。隸川東道。明,府。順治初,沿明制,領州一,縣十二。康熙六年,省大寧入奉節。七年,省新寧入梁山。九年,省大昌入巫山。雍正六年,升達州為直隸州,以東鄉、太平二縣往隸。七年,復置大寧、新寧二縣。旋改新寧隸達州,改梁山隸忠州。乾隆元年,改建始隸湖北施南府。領縣六。 奉節縣 | 巫山縣 | 雲陽縣 | 萬縣 | 開縣 | 大寧縣 |
---|
綏定府(廳一,縣六) | 綏定府:繁,疲,難。隸川東道。明,達州。順治初,因明制,為夔州府屬之達州。雍正六年,升直隸州,以夔州之東鄉、太平、新寧三縣來屬。嘉慶七年升府,改名綏定,並於州地置達縣,升太平為直隸廳。十九年,以順慶府屬之大竹、渠二縣來隸。道光九年,移太平同知駐城口,改名城口廳,太平廳還為縣,均仍隸府。領廳一,縣六。 達縣 | 東鄉縣 | 新寧縣 | 渠縣 | 大竹縣 | 太平縣 | 城口廳 |
---|
忠州直隸州(縣三) | 忠州直隸州:繁,難。隸川東道。明,重慶府屬州。順治初,仍明制。雍正十二年,升直隸州,以重慶之酆都、墊江及夔州之梁山來隸。領縣三。
酆都縣 | 墊江縣 | 梁山縣 |
---|
黔彭直隸廳→酉陽直隸州(縣三) | 酉陽直隸州:繁,難。隸川東道。明,酉陽宣慰司。屬重慶府。順治初,仍明制。雍正十二年,改重慶屬之黔江、彭水二縣置黔彭直隸廳。十三年,又改平茶長官司為秀山縣,屬廳。乾隆元年,廢廳,改為酉陽直隸州,以黔、彭、秀三縣來隸。領縣三。
秀山縣 | 黔江縣 | 彭水縣 |
---|
石砫直隸廳 | 石砫直隸廳:簡。隸川東道。明,宣慰司,屬夔州府。順治十六年歸附,仍明制,授宣慰司,屬夔州府。乾隆二十七年,升為直隸廳。 |
---|
|
---|
川北道 | 保寧府(州二,縣七) | 保寧府:中,衝,繁。川北道治所。川北鎮總兵駐。明,府。順治初,因明制,領州二,縣八。雍正五年,改梓潼屬緜州直隸州。西南距省治六百二十里。廣七百一十里,袤六百里。北極高三十一度五十九分。京師偏西十度五十分。領州二,縣七。 閬中縣 | 蒼溪縣 | 南部縣 | 廣元縣 | 昭化縣 | 巴州 | 通江縣 | 南江縣 | 劍州 |
---|
順慶府(州二,縣六) | |
---|
潼川府(縣八) | |
---|
|
---|
永寧道 | 敘州府(廳二,縣十一) | 敘州府:要,衝,繁,難。隸永寧道。明,府。順治初,因明制,領縣十。旋改高州為高縣。雍正六年,改貴州永寧縣來屬,又裁馬湖府,以所轄屏山來隸。八年,復以永寧往屬敘永廳。乾隆二十六年,置雷波廳。二十九年,置馬邊廳。領廳二,縣十一,土司四。 宜賓縣 | 慶符縣 | 富順縣 | 南溪縣 | 長寧縣 | 高縣 | 筠連縣 | 珙縣 | 興文縣 | 隆昌縣 | 屏山縣 | 馬邊廳 | 雷波廳 |
---|
資州直隸州(縣四) | 資州直隸州:繁,難。隸川南永寧道。明,資縣。順治初,仍明制,為資縣,屬成都府。雍正五年,升直隸州,以成都之仁壽、井研、資陽、內江來屬。領縣四。
資陽縣 | 內江縣 | 仁壽縣 | 井研縣 |
---|
瀘州直隸州(縣三) | 瀘州直隸州:要,衝,繁,難。川南永寧道治所。明,州。光緒三十四年,析九姓鄉隸永寧州。領縣三。
納溪縣 | 合江縣 | 江安縣 |
---|
永寧直隸州(縣二) | 永寧直隸州:要,衝,繁,難。隸川南永寧道。明,敘州府。敘永同知及貴州都司永寧衞轄地。順治初,仍明制,置同知,隸敘州府。析永寧衞隸貴州威寧府。康熙二十六年,改衛為縣。雍正五年,廳地併入縣,改屬敘州府。八年,復設同知。乾隆元年,升為敘永直隸廳,以永寧縣來屬。光緒三十三年,以永寧移治古藺。三十四年,改廳曰永寧直隸州,改縣曰古藺,並析瀘州之瀘衞,分州地曰九姓鄉,置古宋縣屬焉。領縣二。
古藺縣 | 古宋縣 |
---|
|
---|
建昌道 | 寧遠府(廳二,州一,縣四) | 寧遠府:要,衝,繁,難。隸建昌道。建昌鎮總兵駐。明,建昌衞。順治初,因明制為衛。雍正六年改府,以會理州來屬,並置西昌、冕寧、鹽源三縣,越巂一廳隸之。宣統元年,增置鹽邊廳。二年,又置昭覺縣。領廳二,州一,縣四,土司十一。
西昌縣 | 冕寧縣 | 鹽源縣 | 昭覺縣 | 會理州 | 鹽邊廳 | 越巂廳 |
---|
雅州府(州一,縣五) | 雅州府:衝,繁,難。建昌道治所。明,雅州。順治初,因明制,為直隸州,領縣三。雍正七年升府,撫民同知駐靖西關地,在哲孟雄之北,為亞東出入要路。有商埠。以其地增置雅安縣。改天全土司為天全州,改長河西魚通安遠宣慰司為打箭鑪廳。八年,改黎大所為清溪縣。均屬府。光緒三十年,升打箭鑪為直隸廳。三十四年升康定府。領州一,縣五,土司一。
雅安縣 | 名山縣 | 榮經縣 | 蘆山縣 | 天全州 | 清溪縣 |
---|
嘉定府(廳一,縣七) | |
---|
邛州直隸州(縣二) | 邛州直隸州:中,衝,繁。隸建昌道。明,州。領縣二。
大邑縣 | 蒲江縣 |
---|
眉州直隸州(縣三) | 眉州直隸州:衝,繁。隸建昌道。明,州。康熙初,彭山、青神二縣先後省入州。雍正六年復置,仍隸州。領縣三。
丹稜縣 | 彭山縣 | 青神縣 |
---|
|
---|
康安道 | 康定府(廳一,縣二) | 康定府:要。隸康安道。明, 長河西魚通安遠宣慰司。康熙初,明宣慰司以地歸附。雍正七年,移雅州府同知來治,置 打箭鑪廳,仍隸雅州府。光緒三十年,升 打箭鑪直隸廳。三十四年升府,改名康定,隸康安道,升 裏化縣為裏化廳,並以河口、稻成二縣同隸府。宣統三年,舊隸打箭鑪之宣慰、宣撫、安撫、長官各土司,全體改流,先後分別設治,並先各就其地置委員、理事等官。領廳一,縣二。
裏化廳 | 河口縣 | 稻成縣 |
---|
巴安府(廳一,縣二) | 巴安府:要。康安道治所。督辦川滇邊務大臣、按察使銜鑪安兵備兼分巡道駐。巴塘宣撫司地。光緒三十一年改流。三十三年置 巴安縣。三十四年升府,並置三壩廳,鹽井、定鄉二縣隸之。領廳一,縣二。
三壩廳 | 鹽井縣 | 定鄉縣 |
---|
|
---|
邊北道 | 登科府(州二,縣二) | 登科府:要。德爾格忒宣慰司地。邊北道治所。宣統元年改流,析其地為五區。於北區設府,仍名登科,並置德化、白玉二州,石渠、同普二縣隸之。領州二,縣二,土司十二。
德化州 | 石渠縣 | 白玉州 | 同普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