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宋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宋濂
顧見龍繪宋濂像
顧見龍繪宋濂像
大明翰林學士
籍貫浙江浦江縣
族裔漢族
字號字景濂,號潛溪,又號玄真子
諡號文憲(私諡淵穎)
出生至大三年十月十二日(1310年11月4日)
逝世洪武十四年五月二十日(1381年6月24日)
著作
  • 《宋學士文集》
中國二十四史
次序 書名 作者
姓名 時代
1 史記 司馬遷 西漢
2 漢書 班固 東漢
3 後漢書 范曄 劉宋
4 三國志 陳壽 西晉
5 晉書 房玄齡
6 宋書 沈約 蕭梁
7 南齊書 蕭子顯
8 梁書 姚思廉
9 陳書
10 魏書 魏收 北齊
11 北齊書 李百藥
12 周書 令狐德棻
13 南史 李延壽
14 北史
15 隋書 魏徵
16 舊唐書 劉昫 後晉
17 新唐書 歐陽修 北宋
18 舊五代史 薛居正
19 新五代史 歐陽修
20 宋史 脫脫
21 遼史
22 金史
23 元史 宋濂
24 明史 張廷玉
相關 東觀漢記 劉珍 東漢
相關 新元史 柯劭忞 民國
相關 清史稿 趙爾巽 民國
相關 點校本二十四史 顧頡剛 共和國

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4日),字景濂,號潛溪,又號玄真子,諡文憲(私諡淵穎),浙江浦江縣人。初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方孝孺之師,曾任翰林,修《元史》。後因胡惟庸案牽連,被明太祖謫死蜀地

生平

[編輯]

宋濂生於1310年11月4日(農曆10月13日)。宋濂出身貧寒,但自幼好學,曾受業於古文大家吳萊柳貫黃溍等。他一生刻苦學習,[1]「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去書卷,於學無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順帝曾召他為翰林院編修,他以奉養父母為由,辭不應召,修道著書。[2]

元末,朱元璋,建立明朝,宋濂就任江南儒學提舉,為太子經學[3]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洪武三年二月,以失朝參,降編修。洪武四年,升遷國子司業,「坐考祀孔子禮不以時奏」,謫官安遠知縣,不久召為禮部主事。洪武六年(1373年)纂修《大明日曆》、洪武七年(1374年)纂修《皇明寶訓》。累官至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

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辭官還鄉,閉戶纂述。[4]後因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案,朱元璋本欲殺戮,經皇后太子力勸,改為全家流放茂州(現在四川茂縣)。[5]

洪武十四年(1381年)五月二十日,宋濂死於夔州(今重慶奉節),年七十二。有史料顯示其為病逝,也有史料表示其為上吊自盡[6]。知事葉以從將宋濂葬於蓮花山下。蜀王朱椿仰慕宋濂,又將宋濂轉葬華陽城東。弘治九年(1496年),明孝宗下令為宋濂平反,追復官職,賜春秋祭葬。正德年間,明武宗為其上諡文憲[7]

一說宋濂於洪武四年因獻詩「自古戒禽荒」一語激怒朱元璋,導致此禍。[8]

文學作品和成就

[編輯]

中國文學史上,宋濂與劉基高啓並列為「明初詩文三大家」,亦與劉基、方孝儒合稱「明初散文三大家」。[9]且為「明代開國文臣之首」。[10]他以繼承儒家道統為己任,為文主張「宗經」「師古」,取法,著作甚豐。

宋廉的著作以傳記小品和記敘性散文為代表,傳記用筆細膩而簡煉,較著名所知的作品有《王冕傳》、《李疑傳》及《秦士錄》;[11]散文或質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朱元璋稱他為「開國文臣之首」,劉基讚許他「當今文章第一」,四方學者稱他為「太史公」。另一方面,宋廉一生為盛名所累,長期寫應酬文章,他不得不喊道:「嗚呼,予為文所累幾欲燔毀筆硯!」[12]著有《宋學士文集》。[13]

方孝孺少時師從宋濂,一生為其執弟子禮。宋濂死後,方孝孺每次路過夔州,必定前往掃墓,並親撰祭文:「公之量或者包天下,而天下不能容公之一身;公之識或者鑒一世,而舉世不能知公之為人。道或者陶冶造化,而不獲事實正寢;德或者涵濡萬類,而不獲蓋其後昆。」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宋濂自述學問的經過:「余自十七八時輒以古文辭為事,自以為有得也。至三十時,頓覺用心之殊,微悔之。及逾四十,輒大悔之。然如猩猩之嗜屐,雖深自懲戒,時復一踐之。五十以後,非惟悔之,輒大愧之;非惟愧之,輒大恨之。自以為七尺之軀,參於三才,而與周公、仲尼同一恆性,乃溺於文辭,流蕩忘返,不知老之將至,其可乎哉! 自此焚毀筆研而游心於沂泗之濱矣。」(《文憲集》卷九,《贈梁建中序》)
  2. ^ 明史》(卷128):「宋濂,字景濂,其先金華之潛溪人,至濂乃遷浦江。幼英敏強記,就學於聞人夢吉,通《五經》,複往從吳萊學。已,游柳貫、黃溍之門,兩人皆亟遜濂,自謂弗如。元至正中,薦授翰林編修,以親老辭不行,入龍門山著書。」
  3. ^ 明史》(卷128):「六年七月遷侍講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兼贊善大夫。命與詹同、樂韶鳳修日曆,又與吳伯宗等修寶訓。九月定散官資階,給濂中順大夫,欲任以政事。辭曰:「臣無他長,待罪禁近足矣。」帝益重之。八年九月,從太子及秦、晉、楚、靖江四王講武中都。帝得輿圖《濠梁古跡》一卷,遣使賜太子,題其外,令濂詢訪,隨處言之。太子以示濂,因歷歷舉陳,隨事進說,甚有規益。」
  4. ^ 鄭楷在《宋公濂行狀》中寫道:「先生惟刻意為學,自少至老,未嘗一時去書不觀。及致政歸青蘿山,辟一室曰『靜軒』,終日閉戶纂述,人不見其面。戒子孫毋至城市……或談及時事,輒引去不與語。」鄧元錫《皇明書》說他晚年「究心於性命之極,視外物往來泊如不相干。嘗曰:『古人之學,欲心正身修,而見諸行事,今俯仰無愧而已,繁辭復說無謂也。』」
  5. ^ 明史》(卷128):「九年進學士承旨知制誥,兼贊善如故。其明年致仕,賜《禦制文集》及綺帛,問濂年幾何,曰:「六十有八。」帝乃曰:「藏此綺三十二年,作百歲衣可也。」濂頓首謝。又明年,來朝。 洪武十三年(1380年),長孫慎坐胡惟庸黨,帝欲置濂死。皇后、太子力救,乃安置四川茂州。」《明史•后妃傳一·太祖孝慈皇后》:「會後侍帝食,不御酒肉,帝問故,對曰:『妾為宋先生作福事也。』帝惻然,投箸起。明日赦濂,安置茂州。」張岱《石匱書》記:「宋學士濂常授太子經,以詿誤置重辟,後聞,為素食。帝還宮問故,後曰:『宋先生當刑,祈天宥之耳。』因泣下曰:『民間延一塾師訓子弟,尚始終不忘。宋先生授太子諸王經甚劬,今奈何殺之?況宋先生致仕在家,又何與京師事也?』乃得貸。」
  6. ^ 宋廉死因一說是病死,《皇明名臣言行錄》說:「以疾卒於夔州,臨歿,端坐斂乎而逝。」另一說自縊於僧舍,何喬遠《名山藏》說:「至夔,宿野寺,侘傺(失意)語曰:『聞之佛書報應以類今爽濂也。』其夕,投繯死。」談遷《國榷》的說法類似:「至夔州,宿僧舍,嘆曰:『佛書報應以類,何爽也。』夕自經。」
  7. ^ 明史》(卷128):「其明年,卒於夔,年七十二。知事葉以從葬之蓮花山下。蜀獻王慕濂名,複移塋華陽城東。弘治九年,四川巡撫馬俊奏:『濂真儒翊運,述作可師,黼黻多功,輔導著績。久死遠戍,幽壤沉淪,乞加恤錄。』下禮部議,複其官,春秋祭葬所。正德中,追諡文憲。」
  8. ^ 洪武四年,「上一日御奉天門外西鷹房,觀外國所獻海東青,敕儒臣應制賦詩。濂七步成,有『自古戒禽荒』語。上曰『朕偶玩之耳,不甚好也』。濂曰:『亦當防微杜漸』。肅(唐肅)亦呈一絕句,有『詞臣不敢志歸諫,卻憶當年魏鄭公』語,上不懌而起。」(夏燮:《明通鑑》卷4)
  9. ^ 三民書局. 高中國文第二冊學習講義. 三民書局 (中文(繁體)). 
  10. ^ 鄭曉《皇明名臣記》寫:洪武九年六月,明太祖說:「朕以布衣為天子,卿亦起草萊列侍從,為開國文臣之首,俾世世與國同休,不亦美乎?」
  11. ^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
  12. ^ 宋濂.故巾山處士林君墓碣銘[A].羅月霞.宋濂全集:[2 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
  13. ^ 明史》(卷128):「濂狀貌豐偉,美須髯,視近而明,一黍上能作數字。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去書卷,於學無所不通。為文醇深演迤,與古作者並。在朝,郊社宗廟山川百神之典,朝會宴享律曆衣冠之制,四裔貢賦賞勞之儀,旁及元勳巨卿碑記刻石之辭,咸以委濂,屢推為開國文臣之首。士大夫造門乞文者,後先相踵。外國貢使亦知其名,數問宋先生起居無恙否。高麗、安南、日本至出兼金購文集。四方學者悉稱為「太史公」,不以姓氏。雖白首侍從,其勳業爵位不逮基,而一代禮樂製作,濂所裁定者居多。」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