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彼得·蓋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彼得·蓋伊
出生Peter Joachim Fröhlich
(1923-06-20)1923年6月20日
 魏瑪共和國柏林
逝世2015年5月12日(2015歲—05—12)(91歲)
 美國紐約州紐約市

彼得·蓋伊(英語:Peter Gay,1923年6月20日—2015年5月12日),耶魯大學斯特林歷史學榮休教授,前紐約公共圖書館學者與作家中心主任。2004年,蓋伊獲得美國歷史學會(AHA)頒發的學術傑出貢獻獎。蓋伊著作等身(超過25部),其中包括多卷本的《啟蒙運動:一種解讀》(The Enlightenment: An Interpretation, 1966, 1969, 1973)、鴻篇巨著《布爾喬亞經驗:從維多利亞到弗洛伊德》(The Bourgeois Experience: Victoria to Freud)。[1]

彼得·蓋伊出生於德國柏林,於1941年移民至美國。他先後在丹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並獲得多所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1961-1969年,他在哥倫比亞大學擔任歷史學教授。其後加入耶魯大學歷史系,擔任歐洲比較與思想史教授,並於1984年榮獲斯特林講席教授。晚年的蓋伊身居紐約曼哈頓,近期仍投身於浪漫主義及其它思想史的研究。

2015年5月12日,彼得·蓋伊在紐約曼哈頓家中去世,享年91歲。[2]

學術

[編輯]

正如美國歷史學會的頒獎詞中所言,蓋伊的「學術成果是着實顯著的」。他在1959年出版的《伏爾泰的政治》(Voltaire's Politics)中剖析了作為政治家的伏爾泰、及其政治理念如何影響了他的寫作。在《伏爾泰的政治》一書獲得成功之後,蓋伊撰寫了更為包羅萬象的啟蒙歷史——《啟蒙運動:一種解讀》,其第一卷獲得了1967年的美國國家圖書獎 in History and Biography[3]

1968年發行的《魏瑪文化》(Weimar Culture)是有關威瑪共和國之文化史的突破之作。1978年,蓋伊以《弗洛伊德、猶太人和其他德國人》一書探析了弗洛伊德學說對德國文化的衝擊;此後便對心理學日漸感到興趣。蓋伊的許多作品都關注於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的社會影響。例如,他在《一個不敬神的猶太人:弗洛伊德、無神論與精神分析的製成》論述了弗洛伊德的無神論,以及弗氏之能夠發展精神分析是如何緣起於他的無神論觀念。蓋伊無疑是心理史學(Psychohistory)的扛大旗者、弗洛伊德的鐵杆粉絲。在其五卷本鴻篇《布爾喬亞經驗:從維多利亞到弗洛伊德》中,蓋伊大量運用了弗洛伊德的理論。他還編輯了一部弗洛伊德的文集,即《弗洛伊德讀本》。

作品

[編輯]
  • The Dilemma of Democratic Socialism: Eduard Bernstein's Challenge to Marx, 1952.
  • Voltaire's Politics: The Poet as Realist, 1959.
  • "Rhetoric and Politics in the French Revolution,"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 66, No. 3, April 1961
  • "An Age of Crisis: A Critical View,"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Vol. 33, No. 2, June 1961
  • The Party of Humanity: Essays in the French Enlightenment, 1964.
  • The Enlightenment: An Interpretation Vol. I: The Rise of Modern Paganism, 1966 — winner of the National Book Award.[3]
  • The Loss of Mastery: Puritan Historians in Colonial America, 1966.
  • Weimar Culture: The Outsider as Insider, 1968.
  • Deism: An Anthology, 1968.
  • The Enlightenment: An Interpretation Vol. II: The Science of Freedom, 1969.
  • The Bridge of Criticism: Dialogues on the Enlightenment, 1970.
  • Historians at Work, 1972.
  • co-written with R.K. Webb, Modern Europe, 1973.
  • The Enlightenment; A Comprehensive Anthology, 1973.
  • Style in History, 1974.
  • Art and Act: On Causes in History—Manet, Gropius, Mondrian, 1976.
  • Freud, Jews, and Other Germans: Masters and Victims in Modernist Culture, 1978.
  • The Bourgeois Experience: Victoria to Freud - 5 vols, 1984-1998 (includes The Education of the Sense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Hatred)
  • Freud for Historians, 1985.
  • A Godless Jew: Freud, Atheism, and the Making of Psychoanalysis, 1987.
  • Editor A Freud Reader, 1989.
  • Reading Freud: Explorations & Entertainments, 1990.
  • Sigmund Freud and Art: His Personal Collection of Antiquities, 1993.
  • The Enlightenment and the Rise of Modern Paganism revised edition, 1995.
  • THE BOURGEOIS EXPERIENCE: VICTORIA TO FREUD 《布爾喬亞經驗:從維多利亞到弗洛伊德》(五卷本), 1984-1998.
    • Education of the Senses, 1984.
    • The Tender Passion, 1986.
    • The Cultivation of Hatred, 1993.
    • The Naked Heart, 1995.
    • Pleasure Wars, 1998.
  • My German Question: Growing Up in Nazi Berlin, 1998 (autobiography).
  • Mozart, 1999.
  • Schnitzler's Century, 2002.
  • Savage Reprisal: Bleak House, Madame Bovary, Buddenbrooks, 2002.
  • Modernism: The Lure of Heresy, 2007.

中文版本

[編輯]
  • 《魏瑪文化 : 一則短暫而璀璨的文化傳奇》,劉森堯譯,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 《啟蒙時代》,時代生活圖書公司編著,汪定明譯,中國言實出版社2005年版。
  • 《歷史學家的三堂小說課》,劉森堯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 《施尼茲勒的世紀:中產階級文化的形成,1815-1914》,梁永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 《弗洛伊德傳》,龔卓軍、高志仁、梁永安譯,鷺江出版社2006年版。
  • 《現代主義:異端的誘惑:從波特萊爾到貝克特及其他人》,梁永安譯,國立編譯館,立緒文化事業公司,2009年。

參考

[編輯]
  1. ^ W.W. Norton Publishers. [2012-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4). 
  2. ^ Peter Gay, Historian Who Explored Social History of Ideas, Dies at 91. The New York Times. 2015-05-12 [2015-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1). 
  3. ^ 3.0 3.1 "National Book Awards – 196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National Book Foundation. Retrieved 2012-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