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慈燈寺

座標40°47′55″N 111°39′27″E / 40.79861°N 111.65750°E / 40.79861; 111.65750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慈燈寺
夕陽下的金剛座舍利寶塔
基本資訊
位置 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
座標40°47′55″N 111°39′27″E / 40.79861°N 111.65750°E / 40.79861; 111.65750
宗教藏傳佛教
宗派格魯派
母寺小召
領導活佛陽察爾濟活佛
地圖
地圖

慈燈寺,俗稱「五塔寺」,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玉泉區東南部的五塔寺后街,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1][2][3]

歷史

[編輯]

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小召喇嘛陽察爾濟任歸化城副扎薩克喇嘛時,在他擔任年班扎薩克喇嘛(掌管行政權的喇嘛)向清朝朝廷匯報時,他呈請朝廷修建小召的屬院。該屬院於雍正十年(1732年)建成,清廷賜名「慈燈寺」,並賜予寫有蒙古文藏文漢文三種文字的寺名匾額。[2][3]寺中的「金剛座舍利寶塔」,當地俗稱「五塔」,蒙古語名的漢語音譯為「塔布斯普爾罕」,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開始建造,落成於雍正十年(1732年)。[4][2]

慈燈寺原來佔地面積1.35萬平方米,有三進殿宇,每進院子都有正殿,兩側有配殿、廂房、耳房等等。每年農曆除夕,歸化城內外各召廟都會選派喇嘛來到慈燈寺門前的廣場上,身穿盛裝,頭戴面具,在鑼鼓、大號、笙管、鐃鈸等樂器伴奏下,舉辦跳「恰木」活動,以慶祝豐收、祈福消災,保佑來年風調雨順。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夜間,慈燈寺在寺中的「金剛座舍利寶塔」和玲瓏短牆上每隔咫尺便點亮鐵鑄蓮花燈,使該塔通體放光。[3]

光緒十二年(1886年),陽察爾濟三世圓寂後,寺中沒有了活佛,喇嘛都返回小召,慈燈寺逐漸荒廢。當時到過呼和浩特的旅行家記載:「此寺現已全廢,喇嘛無一人,各所均極頹敗。」到1960年代末,殿宇已經全部無存,僅餘殿後的「金剛座舍利寶塔」。[2]

1961年9月,建築學家梁思成與作家葉聖陶等人來到呼和浩特考察。梁思成對「金剛座舍利寶塔」精美的建築藝術評價很高,葉聖陶等人也交口稱讚。[3]

1962年起,設兼職保護員,以保護金剛座舍利寶塔。1977年,國家撥專款修葺該塔;同年呼和浩特市文物管理所成立後,開始對該塔建立資料檔案。1982年成立五塔文物保管所,並樹立保護標誌。1988年1月13日,「金剛座舍利寶塔」被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

2006年7月12日,慈燈寺遺址復原工程竣工。慈燈寺復原工程是由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投資800多萬元人民幣興建,依據歷史文獻、照片、資料,並結合遺址考古發掘成果開展復原設計。該工程於2006年3月動工,工程項目包括圍牆復原、二進院大殿復原、三進院大殿復原、6座東西配殿復原、古井廳復原等等。復原之後的慈燈寺依照藏傳佛教儀軌佈置各殿,到2006年7月竣工時,寺內共塑有13尊佛像。據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局人士介紹,復原之後的慈燈寺是內蒙古自治區首個在原址復原的古建築群。[2]

建築

[編輯]
金剛座舍利寶塔
金剛座舍利寶塔
金剛座舍利寶塔背面

「金剛座舍利寶塔」用磚砌石料鑲邊包角,通高16.5米,形制和北京真覺寺金剛寶座塔相近,同為金剛寶座式塔。五座平面呈方形的密檐式塔及罩亭分列在高大的金剛座上。金剛座則承托在一個用蓮瓣裝飾的須彌座上。[1][4]

該塔南門正中的券門兩側雕有四大天王像,上面有迦陵頻伽、獅子、神馬等圖案,券門上方鑲嵌着用蒙古文、藏文、漢文鐫刻的「金剛座舍利寶塔」漢白玉匾額。金剛座下的須彌座束腰間並列着磚雕五佛坐騎獅、象、馬、孔雀、迦樓羅以及寶瓶等七珍圖案。[3]

金剛座平面呈「凸」字形,共有七層:第一層上有蒙古文藏文梵文三種文字刻寫的《金剛經》;從第二層到第七層的檐下佈滿佛龕,每個佛龕內有一尊鎏金佛像,共有1119個佛像,姿態各異。[1][4][3]

從該塔南門進入塔內,登上螺旋式樓梯,可以到達金剛座上的平台,出口處有一方形琉璃罩亭。金剛座上為5座平面呈方形的密檐式塔,均帶綠色琉璃挑檐。中央一塔為大日如來寶塔,共有7層,高6.62米,塔座周圍有浮雕,刻有一對佛足。四隅的4座塔均為5層。[1][4][3]5座小塔的一層均嵌有一佛、二菩薩、菩提樹、景雲磚雕,二層以上為千層龕。[3]

金剛座後面的山牆上,鑲嵌着三幅圓形石刻圖,分別是天文圖、須彌山分佈圖、六道輪迴圖。六道輪迴圖以圖解釋佛經中所說的世界眾生如何在「六道」中輪迴升沉,不得解脫,用蒙古文加以註釋。須彌山分佈圖以圖說明佛教說的人類居住世界中心須彌山及其上界和四周的分佈。天文圖由八塊漢白玉拼砌而成,直徑1.445米,內規圓徑18.3厘米,赤道直徑51.4厘米,黃道直徑73至76厘米,以蒙古文加以註釋。圖中表現的赤道坐標蓋天圖,以北極為圓心,放射出28根經線,其上標出二十八星宿,並作五個同心圓以分別表示天的北極圈、南極圈、夏至圈、冬至圈、赤道圈,此外還標註了黃道二十四節氣、十二支十二宮,圖下方刻有長方形的圖例、標星等。此圖是研究中國清代天文學史的重要實物資料。蒙古文題銘上記述,這幅天文圖是雍正三年(1725年)根據欽天監制定的天文圖刻制的。此為中國現存唯一以少數民族文字標註的石刻天文圖,也是世界上現存唯一一張以蒙古文標註的古代星圖。[3][4]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考古工作者曾對該塔進行考古挖掘,發現該塔的地宮有一個石門可以打開,但是有地下水冒出。為避免挖掘引起塔體坍塌,也因為缺少地宮的建築設計圖紙,所以此次挖掘未能繼續。從塔名中有「舍利」這一點看,佛教界人士認為該塔保存有「舍利」。民間傳說,該塔的舍利可能是三世達賴的舍利。1586年,三世達賴到呼和浩特講經,並圓寂於正藍旗。也有人認為,該塔的舍利可能是三世達賴的「法身舍利」,即其生前用過的衣物或經卷等等,其真身舍利可能供奉在西藏。[3]

「金剛座舍利寶塔」與印度的佛陀伽耶式塔屬同一類型,為金剛寶座式塔。這種類型的塔在中國有5座,分別位於北京真覺寺碧雲寺西黃寺雲南昆明妙湛寺,呼和浩特慈燈寺。[1]

參考文獻

[編輯]

相關條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