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撫順城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撫順城,是指明清時期在今遼寧省撫順市境內修建的城池

明代撫順城

[編輯]

明代撫順城位於渾河北岸高爾山下,現已無存,大體位置在今撫順北火車站西邊不遠之處。明王朝建城之後,命名為「撫順」。撫順自漢代設置行政機構後,數易其名,直至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才正式定名為撫順,並沿用至今。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朝在撫順置千戶所,屬瀋陽中衛。又在撫順以東的官嶺增設撫順關,並築遼東邊牆與邊堡。成化元年(1465年),又於撫順城南馬驛設邊墩,以防患。成化四年(1468年),由遼東副總兵韓斌主持重修撫順城。重修後的撫順城稍大於舊城,其周三里,護城河寬二丈,深一丈,開東、南、北三門,為當時撫順地區最大的軍事城堡及指揮中心,也是遼東地區重要的軍事前哨。

正統十四年(1449年),女真首領李滿柱,乘發生「土木之變」朝野混亂之際,率領1萬多人包圍了撫順城。明將魯全率守城將士誓死守城,最終擊退了李滿柱的進攻,這是明代撫順城最大的一次戰鬥。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努爾哈赤誓師伐明,親率大軍進攻撫順城。守將李永芳畏敵投降。努爾哈赤輕取撫順城。為防止明軍重至,努爾哈赤撤走時一舉焚毀城池。以撫順命名的這座古城興於兵亂,毀於戰火,共歷時235年[1]

清代撫順城

[編輯]

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努爾哈赤攻下撫順城,撤走時將城焚毀,一直到清康熙二十一年,康熙皇帝第二次東赴永陵謁祖時,撫順仍是一片荒涼。由於撫順是清王朝「開國立基」的「龍興聖地」,又是清朝皇帝謁永陵的必經之路,故從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起,到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止,用了六年時間,重新修築的撫順城。

清代撫順城的位置在明代撫順城南面,按現在的區劃是:西至寧遠街,東至新華街,北至永吉路,南至新城路。據《盛京通志》記載:城周圍共三里,有東、南、北三個城門。南門叫「嘉會門」,北門稱「廣潤門」,東門為「便門」。重新建城之後,城內商業隨之繁榮。商店、鋪店、手工業作坊遍佈街市。較大型的店鋪有撫西絲布店、永和當鋪、福糧莊和一品位飯店。還有肉市、牲畜市、柴市等自由交易市場。成為遼東東部地區重要的農副產品交流市場和集市中心。

道光九年(1829年),清政府曾撥款對撫順城進行了一次大的維修。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日俄戰爭時期,撫順城遭大炮轟擊。「廣潤門」匾額被俄軍炮彈擊毀。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興仁縣改稱撫順縣,移治於撫順城。撫順城內工商業和居住中心逐漸移至渾河南岸的千金寨。此後,撫順城日趨蕭條,而城牆「嘉會門」則一直較完整存在。1950年,為了擴建道路,將城牆全部拆除[2]

參考資料

[編輯]
  1. ^ 《中國城市綜合實力五十強叢書·撫順市》編委會/編. 《中国城市综合实力五十强丛书·抚顺市》>第三章 综合实力>第十八节 旅游风光>明代抚顺城. 北京: 中國城市出版社. 1994年03月1日第1版: 第127-128頁 [1994年03月1日第1次印刷]. ISBN 75074064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9月29日) (中文(簡體)). 
  2. ^ 《中國城市綜合實力五十強叢書·撫順市》編委會/編. 《中国城市综合实力五十强丛书·抚顺市》>第三章 综合实力>第十八节 旅游风光>明代抚顺城. 北京: 中國城市出版社. 1994年03月1日第1版: 第129頁 [1994年03月1日第1次印刷]. ISBN 75074064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9月29日) (中文(簡體)).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