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拉脫維亞境內的蘇聯游擊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拉脫維亞境內的蘇聯游擊隊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佔領拉脫維亞英語German occupation of Latvia during World War II期間拉脫維亞境內蘇聯派遣的游擊隊。這些游擊隊試圖發動游擊戰。由於當地人的反抗,蘇聯游擊隊在拉脫維亞的行動相當失敗。

背景與起源

[編輯]

蘇聯佔領拉脫維亞英語Soviet occupation of Latvia in 1940的一年過後,蘇德戰爭爆發。

1941年6-7月,德意志國防軍佔領拉脫維亞。被德國侵佔的拉脫維亞領土被併入東方專員轄區。德方在拉脫蘭總管區英語Generalbezirk Lettland組建政府以及德國警察力量。另外,德方還從1941年開始組建拉脫維亞輔警力量英語Latvian Auxiliary Police

1942年5月30日,蘇聯方面組建了中央指揮部負責各加盟共和國境內以及被佔領土上的游擊運動。

1942年9月28日,為組織、整合親蘇派系與勢力,繼續抵抗德軍,蘇方成立了拉脫維亞游擊運動參謀部。從1943年1月起,拉脫維亞境內的蘇聯游擊隊受拉脫維亞上校阿圖爾斯·斯普羅吉斯英語Arturs Sproģis領導[1]

蘇聯游擊隊與蘇聯紅軍類似,有着明確的等級制度、從屬制度以及工資制度。紅軍領導層負責游擊隊部隊的人員選拔、訓練、軍備以及指揮[2]

游擊戰爭

[編輯]

在1941年末到1944年中期被派遣進拉脫維亞境內的第一批蘇聯游擊隊部隊很快就都被殲滅了。直到1943年,B集團軍斯大林格勒戰役庫爾斯克會戰受挫後,拉脫維亞境內的蘇聯游擊隊才真正開始行動[3]。游擊隊團級部隊「Par Padomju Latviju」於1942年6月在列寧格勒組建、受訓,其三支小規模游擊隊部隊從舊魯薩出發,前往拉脫維亞。7月7日,該團抵達拉脫維亞卡爾薩瓦地區,但遭德軍發現,部隊在被打散後損失慘重,只有幾人逃脫。1942年9月,蘇方在莫斯科附近又組建了一支由志願者組成的游擊隊,志願者出自第201拉脫維亞步槍兵師以及拉脫維亞游擊隊團「Par Padomju Latviju」。這些部隊的指揮官是Vilis Samsons,他後來成了一位蘇聯歷史學家。3月,該部隊被重命名為「拉脫維亞游擊隊旅」。該部隊隨後在拉脫維亞邊境線以東作戰,直到1943年末才進入拉脫維亞境內。由於拉脫維亞當地人口不會支持蘇聯游擊隊,後者無法在這裏站穩腳跟。全部由俄羅斯人組成的列寧格勒游擊隊旅(指揮官M.I. Klementjev)曾在盧班斯湖周邊作戰。1944及1945年,該旅在庫爾蘭地區組建了大量小型游擊單位(每個單位人數在2-12之間),但效果顯著。其中最著名的一個單位名叫「紅色箭頭」(Sarkana bulta)。不過拉脫維亞蘇聯游擊隊還是遭受了重大損失,很多規模稍小的單位都被殲滅。[4][5]

根據拉脫維亞共產黨的數據,1941-1944年間,共有4055名受過軍事訓練的武裝人員(包括士兵、組織者、觀察員)從蘇聯被派往拉脫維亞。1944年1月4日時,拉脫維亞游擊運動總部麾下共有812名士兵。這說明那批進入拉脫維亞的官兵中已有3243人(佔總人數的80%)或陣亡,或負傷,或在行動中失蹤。

在納粹德國佔領拉脫維亞期間,拉脫維亞的蘇聯游擊隊印刷並散播了幾份非法報紙,如《我們的土地》(Mūsu zeme)、《為了祖國》(Par Dzimtenes)、《拉脫維亞青年人》(Jaunais Latviešu)等。另有一些手寫的宣傳單張[6]

結局

[編輯]

曾在1941-1944年間於拉脫維亞作戰的蘇聯游擊隊員中有超過1000人都獲得了蘇聯政府頒發的勛獎,其中三人獲得蘇聯英雄稱號[7]

參考文獻

[編輯]
  1. ^ Партизанское движение в Великой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 войне, 1941-45 // Советская историческая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 / редколл., гл. ред. Е.М. Жуков. том 8. М.,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научное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Советская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 1967. ст.872-880
  2. ^ Strods. Heinrihs. PSRS kaujinieki Latvijā (1941—1945). I daļa. Riga 2006 ISBN 9984-643-78-6 Summary in English, p. 384
  3. ^ Mark Healy, Zitadelle: The German Offensive Against the Kursk Salient July 4–17, 1943.
  4. ^ Simon Araloff, AIA European section, Documents of the Soviet Intelligence Testify: Abrene Region is Latvian Territory.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September 30, 2007,.
  5. ^ Mangulis, V. Latvia in the Wars of the 20th Century. CHAPTER IX JULY 1941 TO MAY 8, 1945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March 14, 2012,.. Historia.lv. Retrieved on January 6, 2012.
  6. ^ И.А. Ивлев, А.Ф. Юденков. Оружием контрпропаганды. Советская пропаганда среди населения оккупированных территорий СССР. 1941-1944. М., "Мысль", 1988.
  7. ^ А.К. Рашкевиц. За Советскую Латвию // Советские партизаны: из истории партизанского движения в годы Великой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 войны / ред.-сост. В.Е. Быстров, ред. З.Н. Политов. М., Госполитиздат, 1961. стр.59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