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星系自轉問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典型的螺旋星系自轉曲線:預測的(A)和觀測的(B)。

星系自轉曲線(英語:Galaxy rotation curve)可以繪製成以恆星氣體軌道速度y軸,相對於至核心距離為x軸的圖表

恆星圍繞星系核心公轉的速度在從星系核心開始的一個大範圍的距離內是均速。

星系自轉問題是被觀察到的轉動速度,和可觀測到的螺旋星系質量,以牛頓動力學預測的星系盤部分的速度之間所造成的矛盾。目前認為這一矛盾現象可以經由暗物質的存在與延伸入星系中而予以解決。

歷史和問題的描述

[編輯]

在1959年,Louise Volders指出螺旋星系M33的轉動沒有遵循開普勒定律[1]到了1970年代,這個結果已擴展至許多其他的螺旋星系。[2]基於這樣的模型,在螺旋盤面上的物質(像是恆星氣體)環繞核心旋轉的軌道應該與太陽系行星相似,也就是說,都應該遵循牛頓力學。基於此,可以預期在足夠遠的距離上環繞星系中心天體的平均軌道速度應該依照質量分佈的遞減,與軌道距離的平方根成反比(圖一中的虛點線)。在發現這種矛盾之時,星系的質量被認為大多集中在星系的核球內,接近星系的核心。

但是,觀測的螺旋星系自轉曲線,都不能證實此一觀點。相反的,曲線沒有如預期的隨距離的平方根減少,而是"平的"-在中心核球外的速度相對於距離幾乎是個常數(圖一中的實線)。對這一現象的解是在符合最少調整宇宙的物理定律下,是有為數可觀的質量不僅是遠離星系的中心,而且在質量對光度的比率上,發光率也很低。這些額外的質量被天文學家建議歸結為在星系暈內的暗物質,早在40多年前弗里茨·茲威基研究星系團時就已經假設這樣的物質存在了。如今有大量的觀測證據指出冷暗物質的存在,而其存在是宇宙學Lambda-CDM model的主要特色之一。

更進一步的研究

[編輯]

在說服人們相信暗物質的存在曾是很重要的論述,而目前在星系自轉曲線的工作中提供了一些巨大的挑戰。在1990年代,對低表面亮度星系(LSB)的星系自轉曲線[3]塔利-費舍爾關係的位置進行了詳細的研究[4]顯示它們沒有預期之外的行為。這些星系的行為也是由令人驚奇且時髦的暗物質掌控。無論如何,這種被暗物質掌控的矮星系或許掌握到了結構形成矮星系問題

對暗物質理論進一步的挑戰,或者至少是它最普遍的形式- 冷暗物質(CDM),來自對低表面亮度星系中心的分析。根據CDM的數值模擬,預測被暗物質控制系統的自轉曲線,例如這些星系,對實際的自轉曲線觀測沒有顯示出如預測的形狀。[5]。這是所謂冷暗物質的星系暈尖點問題,是由理論的宇宙學家提出的一個較易處理的問題。

暗物質理論繼續支持星系自轉曲線的解釋,因為暗物質不僅從這些曲線得到證據,它也在大尺度結構形成的模擬中成功的解釋星系團中的星系團動力學(一如茲威基最初的提議)。暗物質也正確的預測重力透鏡觀測的結果。

暗物質的抉擇

[編輯]

用於解釋星系自轉曲線的暗物質,可供抉擇的數量是有限的。其中一個被討論的選擇是修正牛頓動力學(MOND),起初是在回溯1983年的現象作邏輯性的解釋,但後來發現對LSB的自轉曲線預測有強大的能力。重力的物理性質會在大尺度上改變的論斷,直到現在依然不是相對論中的理論。可是,這改變了現在張量–向量–純量重力英語Tensor–vector–scalar gravity(TeVeS)理論的發展。[6]更成功的選擇是Moffat修正的重力理論(MOG),例如純量–張量–向量重力英語Scalar–tensor–vector gravity(STVG)。[7]. Brownstein和Moffat(astro-ph/050637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應用MOG對星系自轉曲線加以質疑,並且已經有超過一百個的低表面亮度星系(LSB)、高表面亮度星系(HSB)和矮星系是吻合的樣品。 [8]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書目

[編輯]
  • V. Rubin, W. K. Ford, Jr, N. Thonnard. Rotational Properties of 21 Sc Galaxies with a Large Range of Luminosities and Radii from NGC 4605 (R=4kpc) to UGC 2885 (R=122kpc).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80, 238: 471. 
    Observations of a set of spiral galaxies gave convincing evidence that orbital velocities of stars in galaxies were unexpectedly high at large distances from the nucleus. This paper was influential in convincing astronomers that most of the matter in the universe is dark, and much of it is clumped about galaxies.

註解

[編輯]
  1. ^ L. Volders. Neutral hydrogen in M 33 and M 101. Bulletin of the Astronomical Institutes of the Netherlands: 323–334. 
  2. ^ A. Bosma, "The distribution and kinematics of neutral hydrogen in spiral galaxies of various morphological types", PhD Thesis, Rijksuniversiteit Groningen, 1978, available online at the Nasa Extragalactic Databas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 ^ W. J. G. de Blok, S. McGaugh. The dark and visible matter content of low surface brightness disc galaxies.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1997, 290: 533–552.  available online at the Smithsonian/NASA Astrophysics Data System
  4. ^ M. A. Zwaan, J. M. van der Hulst, W. J. G. de Blok, S. McGaugh. The Tully-Fisher relation for low surface brightness galaxies: implications for galaxy evolution.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1995, 273: L35–L38.  available online at the Smithsonian/NASA Astrophysics Data System
  5. ^ W. J. G. de Blok, A. Bosma. High-resolution rotation curves of low surface brightness galaxies.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2002, 385: 816–846.  available online at the Smithsonian/NASA Astrophysics Data System
  6. ^ J. D. Bekenstein. Relativistic gravitation theory for the modified Newtonian dynamics paradigm. Physical Review D. 2004, 70: 083509. 
  7. ^ J. W. Moffat. Scalar tensor vector gravity theory. Journal of Cosmology and Astroparticle Physics. 2006, 3: 4. 
  8. ^ J. R. Brownstein and J. W. Moffat. Galaxy Rotation Curves Without Non-Baryonic Dark Matter.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6, 636: 721.  外部連結存在於|title= (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