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杜斯多夫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杜斯多夫
Düsseldorf
杜斯多夫的天際線與萊茵塔、新海關大院、北萊茵-西法倫藝術品收藏館、德國最繁忙高檔購物街國王大道、城市之門
杜斯多夫的天際線與萊茵塔新海關大院北萊茵-西法倫藝術品收藏館、德國最繁忙高檔購物街國王大道城市之門
杜斯多夫 旗幟
旗幟
杜斯多夫 徽章
徽章
杜斯多夫的位置
地圖
坐標:51°13′52″N 6°46′21″E / 51.231144°N 6.772381°E / 51.231144; 6.772381
國家 德國
聯邦州 北萊茵-西法倫
面積
 • 總計217.41 平方公里(83.94 平方哩)
海拔38 米(125 呎)
時區CETUTC+01:00
 • 夏時制CESTUTC+02:00
郵政編碼40210–40629
電話區號0211, 0203, 02104
政府地址Marktplatz
40213 Düsseldorf
網站www.duesseldorf.de

杜斯多夫(德語:Düsseldorf德語:[ˈdʏsl̩dɔʁf] ),是德國北萊茵-西法倫州首府,位於萊茵河畔。杜斯多夫市區人口約62萬人,是德國廣告、服裝通訊業的重要城市[1][2][3]。杜斯多夫也是19世紀德國詩人海因里希·海涅的出生地。杜斯多夫位於萊茵-魯爾都會區核心地帶,該都會區人口超過1,100萬人[4]。杜斯多夫位於藍香蕉範圍內,是5家財富世界500強公司與幾間德國DAX指數公司總部的所在地。

著名的美術學院杜斯多夫藝術學院(Kunstakademie Düsseldorf)設立在此,其電子及實驗音樂影響廣泛。因萊茵河流經杜斯多夫,所以杜斯多夫是萊茵河狂歡節活動據點。每年7月有超過450萬人參觀萊茵河狂歡節[5]

杜斯多夫為德國人口第七多的城市,城市區人口達150萬。杜斯多夫在2012年美世生活質素調查中名列世界第六位[6][7],僅次於維也納蘇黎世奧克蘭慕尼黑溫哥華

歷史

[編輯]

羅馬帝國正向整個歐洲鞏固其地位之時,一些日耳曼族群定居在萊茵河東岸沼澤之地[8]。到了七至八世紀時,已經有耕作和捕魚為生的部落在杜塞爾河流入萊茵河之處出現,杜斯多夫就此開始發展。

杜斯多夫最早的文字記載可回溯於1135年。1186年,杜斯多夫於被納入伯格(Berg)的管轄地(伯格中世紀時代在北萊茵-西法倫州的一個領地)。在1280年,伯格行政署被遷到此處。杜斯多夫之後在1288年8月14日被賜與城市地位。1380年,杜斯多夫成為伯格領地的區域首府。

1667年的杜斯多夫

約翰·威廉二世(1690年至1716年)統治下,杜斯多夫的成長令人印象深刻。安娜·瑪麗亞·路易薩·德·美第奇對於約翰·威廉二世影響深遠,她是藝術愛好者,曾設計一座龐大的藝術畫廊,收藏許多繪畫及雕塑。

約翰·威廉二世去世後,繁華的杜斯多夫逐漸沒落,特別是卡爾·泰奧多爾時期,他繼承巴伐利亞地區,移居慕尼黑。他帶走許多藝術收藏品,目前陳列在慕尼黑博物館中。拿破崙戰爭爆發後,杜斯多夫遭到破壞,拿破崙將杜斯多夫視為貝格大公國首府。一個領袖索林根的抵抗拿破崙的徵兵令,在這裏被處決在1813年。拿破崙戰敗後,整個萊茵蘭地區與伯格在1815年成為普魯士王國一部分,萊茵省議會成立於杜斯多夫。

到了19世紀中葉,杜斯多夫因工業革命而復興,人口開始大幅上升。

1920年,杜斯多夫成為大罷工中心。1920年4月15日,45名德國礦工聯盟代表遭到自由軍團謀殺[9]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時,杜斯多夫幾乎被同盟國軍的日夜轟炸夷為平地。盟軍在1945年4月中旬挺進杜斯多夫,1945年4月18日,當地市民發動萊茵蘭行動,協助美國第97步兵師無血開城。杜斯多夫在戰後積極地重建。杜斯多夫在1946年成為北萊茵-西法倫州的首府。

地理

[編輯]
萊茵河

杜斯多夫位於萊茵河下游的中心,位於杜塞爾河流入萊茵河三角洲地帶。杜斯多夫坐落在萊茵河東側,除了4個區(卡瑟爾、尼德、Heerdt、Lörick)以外。諾伊斯坐落在萊茵河下游的西岸,與杜斯多夫相望。杜斯多夫位於魯爾區西南,是萊茵-魯爾都會區一部分。

杜斯多夫地層主要是沖積層構成,包含泥、砂、粘土、碎石。杜斯多夫的最高點是東部的桑德伯格,海拔165米(541呎)。最低點是最北端的Wittlaer,平均海拔為28米(92呎)。

氣候

[編輯]

萊茵蘭其他地區一樣,杜斯多夫冬季很少下夏季溫暖適中。年平均氣溫為10.6℃(51℉),平均年降水量為797毫米(31)。主要風向為南或東南,每秒風速3-4米(7-9哩),陣風每秒3.5-4.8米(8-10.7)。杜斯多夫的風勢不大,每秒低於2米/秒或每小時4.5哩的大約佔35%,其中夜晚與冬季出現頻率更高。

杜斯多夫(1985–2015 正常數據)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溫 °C(°F) 6
(43)
7
(45)
11
(52)
15
(59)
19
(66)
22
(72)
24
(75)
24
(75)
20
(68)
15
(59)
10
(50)
6
(43)
15
(59)
日均氣溫 °C(°F) 3
(37)
4
(39)
7
(45)
10
(50)
14
(57)
16
(61)
19
(66)
18
(64)
15
(59)
11
(52)
7
(45)
4
(39)
11
(51)
平均低溫 °C(°F) 1
(34)
1
(34)
3
(37)
5
(41)
9
(48)
11
(52)
14
(57)
14
(57)
10
(50)
8
(46)
4
(39)
2
(36)
7
(44)
平均降雨量 mm(吋) 37.6
(1.48)
32.5
(1.28)
33.4
(1.31)
24
(0.9)
32.8
(1.29)
34.5
(1.36)
39.7
(1.56)
33.8
(1.33)
32.6
(1.28)
35.7
(1.41)
39.2
(1.54)
47.9
(1.89)
423.7
(16.63)
平均相對濕度(%) 86 83 77 71 70 71 72 74 81 84 88 88 79
數據來源:timeandate.com
杜斯多夫(1990–2013)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溫 °C(°F) 5.5
(41.9)
6.9
(44.4)
10.9
(51.6)
15.2
(59.4)
19.4
(66.9)
22.1
(71.8)
24.3
(75.7)
24.0
(75.2)
19.8
(67.6)
15.0
(59.0)
9.5
(49.1)
5.7
(42.3)
14.9
(58.8)
日均氣溫 °C(°F) 3.4
(38.1)
4.1
(39.4)
7.1
(44.8)
10.4
(50.7)
14.4
(57.9)
17.1
(62.8)
19.4
(66.9)
19.1
(66.4)
15.5
(59.9)
11.6
(52.9)
7.1
(44.8)
3.7
(38.7)
11.1
(52.0)
平均低溫 °C(°F) 1.2
(34.2)
1.3
(34.3)
3.3
(37.9)
5.5
(41.9)
9.3
(48.7)
12.0
(53.6)
14.4
(57.9)
14.1
(57.4)
11.2
(52.2)
8.1
(46.6)
4.6
(40.3)
1.7
(35.1)
7.3
(45.1)
平均降水量 mm(吋) 61.1
(2.41)
55.7
(2.19)
54.6
(2.15)
50.8
(2.00)
57.6
(2.27)
71.5
(2.81)
77.0
(3.03)
74.5
(2.93)
100.5
(3.96)
65.3
(2.57)
66.1
(2.60)
71.1
(2.80)
805.8
(31.72)
月均日照時數 55.7 76.2 112.2 165.0 198.8 194.0 207.6 190.7 140.1 110.4 59.0 45.2 1,554.9
數據來源:www.weatheronline.de,日照時間=http://meteo-climat-bzh.dyndns.org

人口

[編輯]
最大外國人社群[10]
國家 人口 (2011)
 土耳其 14,010
 希臘 9,437
 波蘭 7,294
 塞爾維亞 6,550
 日本 5,040
 摩洛哥 4,619

杜斯多夫的人口達593,682人(2012年12月)[11],是德國第七大城市。工業化在1882年達到高峰期,杜斯多夫的人口首次超過10萬。杜斯多夫的人口在1962年超過705,000人,達到顛峰。之後,杜斯多夫的居民遷入鄰近的城市,杜斯多夫人口逐漸下降,但自從上世紀90年代末以後,全市人口再次緩慢上升。

杜斯多夫的外國人口共有109,883人(2008年12月31日)[10],其中大部分來自歐洲(81,742人)。少數民族最多是土耳其人、希臘人和波蘭人等。杜斯多夫及其周邊地區擁有歐洲第三大日本社群(約11,000人),也是德國最大的一個[12][13]。杜斯多夫擁有德國第三大猶太人社區,大約有7,600人,超過城市人口的1%。

經濟

[編輯]
傳媒港:萊茵塔(左側)和新海關大院三座建築(右側)

杜斯多夫是德國重要的廣告、服裝和通信業中心。德國四大通訊公司中,沃達豐E-Plus都位於杜斯多夫,導致杜斯多夫於德國手機市場居於領導地位。杜斯多夫也有許多外國通信巨頭公司,例如中興華為NTT愛立信諾基亞GTS。有18個互聯網服務供應商位於北萊茵-西法倫州的首府杜斯多夫。

航空公司歐洲之翼LTU國際航空總部都設在杜斯多夫。

杜斯多夫有400間廣告公司,其中包括德國三大廣告公司:天聯集團(BBDO Group Deutschland)、陽獅集團(Publicis Group Deutschland)及葛瑞集團(Grey Group Deutschland)。

流行中心國王大道

大約有170個國家與國際金融機構、130間保險機構設立於杜斯多夫,杜斯多夫證券交易所是德國最大證券交易所之一。Peek & Cloppenburg(時尚業)、萊雅(化妝品業及美容業)、漢高(品牌消費品和工業技術)、E.ON蒂森克虜伯(金屬業)、麥德龍(零售批發超市)、Ergo(保險業)、LTU(航空業)、思捷環球(總部設在杜斯多夫附近)、科寧(總部設在杜斯多夫附近,但產量主要集中在杜斯多夫)。

丹拿公司在杜斯多夫製造梅賽德斯-平治Volkswagen Crafter大眾輕型商用車。自1960年代開始,杜斯多夫與日本關係日益緊密。許多日本銀行與企業的歐洲總部設在杜斯多夫,杜斯多夫擁有歐洲第三大日本人社群,僅次於倫敦巴黎[12][13]。而市中心亦有一區有小東京之稱。[14]

國王大道是流行購物中心,一些知名珠寶店、設計師品牌和畫廊都有專賣店。國王大道的零售和辦公室租金是德國最高的地區之一[15]。杜斯多夫全年舉行各種國際會議和展覽會[16],包含杜斯多夫遊艇展、德魯巴印刷媒體展及依格多博覽會。

體育

[編輯]

足球

[編輯]

杜斯多夫較為知名的俱樂部為福爾圖娜杜斯多夫,其曾奪得1979、1980年的德國足協盃冠軍,以及1978–79年歐洲盃賽冠軍盃的亞軍,現於德乙中競逐,並以水星娛樂競技場為主場球場。

杜斯多夫曾為1974年世界盃的九個主辦城市之一,比賽場館為萊茵體育場2024年歐洲國家盃也以杜斯多夫的水星娛樂競技場為競賽場館之一。

網球

[編輯]

杜斯多夫於1978~2012年間主辦團體世界盃直到該項賽事被廢除。

教育

[編輯]

交通

[編輯]
杜斯多夫中央車站

杜斯多夫國際機場距離杜斯多夫市區8公里,也是德國第三大機場,僅次於法蘭克福機場慕尼黑機場,年均搭客量達到1,860萬人。另外,位於杜斯多夫北部80公里外的威斯機場(Airport Weeze)是歐洲廉價航空公司(如瑞安航空公司),主要使用的機場之一。

杜斯多夫市區內有地下鐵有軌電車服務。杜斯多夫是德國鐵路的主要公共運輸交匯處,每天有超過1,000班列車在此停靠。位於市中心杜斯多夫火車總站於1891年啟用,每日服務250,000人次,是德國第四繁忙的鐵路車站[21]

旅遊景點

[編輯]
萊茵河畔夜景,背景為萊茵塔(Rheinturm)
老城區市政廳
  • 老城區(Altstadt):區內保留着許多古老建築物,酒吧及各國風味的餐館林立。
  • 國王大道(Königsallee):杜斯多夫著名的高檔名品店街。
  • 萊茵塔(Rheinturm):位於萊茵河畔,是杜斯多夫最高建築,塔上設有餐廳Rheinturm Top 180。塔身上的「燈表」分小時、分鐘、秒鐘三段顯示。
  • 本拉特宮(Schloß Benrath):杜斯多夫南方的巴洛克風格城堡,城堡後面是法國式的花園,周圍被森林環繞,穿過森林不遠就是萊茵河。靠近城堡旁是杜斯多夫高檔別墅區。
  • 帆船餐館(Zum Schiffchen):拿破崙曾經到訪此地。
  • 傳媒港:20世紀50年代曾經是杜斯多夫的主要河運碼頭。20世紀末開始聘請美國和德國建築設計師對這片荒廢的區域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如今碼頭區成為杜斯多夫乃至德國現代化建築最集中的地區,代表德國現代化建築的新理念。
  • 思捷環球競技場:運動場,為足球會杜斯多夫主場館

友好城市[22][23]

[編輯]
國家 城市
 德國 真尼沙薩克森州
 中華人民共和國 重慶市
 以色列 海法海法區
 俄羅斯 莫斯科
 英國 雷丁英格蘭
 波蘭 華沙馬佐夫舍省
 意大利 巴勒莫西西里區
 巴西 貝洛奧里藏特米納斯吉拉斯州
 日本 千葉市千葉郡
 中華人民共和國 廣州市廣東省
 挪威 利勒哈默爾內陸郡
 南非 姆邦貝拉普馬蘭加省
 中華人民共和國 瀋陽市遼寧省
 法國 圖盧茲上加龍省

相關條目

[編輯]

註釋及參考資料

[編輯]
  1. ^ Communla Administration of Düsseldorf, 28 of July 2008. (PDF). [2010-04-1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08-06). 
  2. ^ Immobilien Zeitung: ''Mehr Räume für die große Modenschau'' vom 28. August 2008, 1st of March 2009. (PDF). [2010-04-1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7-18). 
  3. ^ 'Cushman & Wakefield — European Cities Monitor' (PDF). [2011-06-0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05-04). 
  4. ^ "Düsseldorf"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Deutsche-Metropol Regionen (German). Retrieved 3 June 2014.
  5. ^ 2010 survey b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Jones Lang LaSalle (德文)
  6. ^ Mercer's 2011 Quality of Living survey highlights — Global. Mercer. 2011-06-15 [2011-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3). 
  7. ^ Woolsey, Matt. World's 20 Best Places To Live. Forbes.com. 2009-04-28 [2014-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1). 
  8. ^ Weidenhaupt, Hugo: Kleine Geschichte der Stadt Düsseldorf, Triltsch-Verlag, Düsseldorf 1979, ISBN 3-7998-0000-X, (only in German)
  9. ^ The German Revolution 1917–1923, by Pierre Broué, Ian H. Birchall, Brian Pearce, p278
  10. ^ 10.0 10.1 Statistisches Jahrbuch der Landeshauptstadt Düsseldorf – Bevölkerung nach Nationalität (PDF). Duesseldorf.de. 2009-12-31 [2011-12-0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9-23). 
  11. ^ Fortschreibung des Bevölkerungsstandes auf Basis des Zensus vom 09.05.2011. Information und Technik Nordrhein-Westfalen. 2012-12-31 [2013-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07). 
  12. ^ 12.0 12.1 Japanese Düsseldorf – Düsseldorf Travel Guide – VirtualTourist.com. VirtualTourist.com. 2003-02-11 [2009-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19). 
  13. ^ 13.0 13.1 Japantag in Düsseldorf: Welcome. Japantag-duesseldorf-nrw.de. [2009-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7). 
  14. ^ Little Tokyo. Dusseldorf Government. 2024-05-06 [2024-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8-28). 
  15. ^ Modemetropole Mit Internationalem Chic (PDF). Web.archive.org. [2012-09-0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08-09). 
  16. ^ Messe Düsseldorf Annual Report (PDF). [2011-06-0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7-13). 
  17. ^ 羅伯特·舒曼音樂學院網站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5-12-07.
  18. ^ 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网站. [2005-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3). 
  19. ^ 杜塞尔多夫技术学院网站. [2005-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04). 
  20. ^ Deutsch lernen in Deutschland – Deutschkurse und Deutschprüfungen in Deutschland - Kursorte - Düsseldorf - Goethe-Institut. Goethe.de. 2012-06-28 [2012-0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31). 
  21. ^ Düsseldorf Hauptbahnhof – Information to station, More Information, Facts & figures. [28 Octo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1). 
  22. ^ Landeshauptstadt Düsseldorf - Büro für Internationale Angelegenheiten - Städtepartnerschaften. web.archive.org. 2015-07-08 [2020-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8. 
  23. ^ Landeshauptstadt Düsseldorf - Büro für Internationale Angelegenheiten - Städtefreundschaften. web.archive.org. 2015-07-07 [2020-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7.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