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林賽王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林賽王國的大致疆域

林賽王國(英語:Kindom of Lindsey),又稱林紐斯(Linnuis),是盎格魯-撒克遜英格蘭的一個小王國,在7世紀併入諾森布里亞王國。Lindsey這個名字源自古英語地名Lindesege,意為「林德島」。在羅馬帝國統治時期建立的定居點Lindum Colonia,成為了現在林肯郡林肯市Lindum Colonia在古英語中被縮短為Lindocolina,再演變為Lincylene[1])。

地理

[編輯]

林賽王國位於亨伯河口沃什河口英語The Wash之間,由威瑟姆河和特倫特河以及它們之間的福斯堤英語Foss Dyke構成其內陸邊界。亨伯河以南,名為阿克斯霍姆島英語Isle of Axholme的沼澤地區也包含在內。據信林杜姆(Lindum,今林肯)是林賽王國的首府。地名的延續性顯示該地有着持續定居的傳統。比德回憶[2],在625年傳教士約克的保利努斯英語Paulinus of York得到林杜姆的高級行政官接見[3]。地名證據顯示,名為林迪斯法拉斯英語Lindisfaras(Lindisfaras)的盎格魯部族沿着亨伯河岸定居。

林賽的意思是「林德島」,因為它被大片水域和濕地所環繞。林肯位於王國的西南部。在大約450年的盎格魯-撒克遜人遷徙期間,林賽王國是其中較小的王國之一。它雖然有自己的國王系譜,但自早期就受到了許多外來勢力的影響。它有時實際上是德伊勒諾森布里亞王國的一部分,在後期又屬於麥西亞王國。早在丹人定居者到來前,林賽王國就失去了獨立性。

7世紀初英格蘭東部和南部。

歷史

[編輯]

歷史學家認為林賽是盎格魯-撒克遜人大規模定居的地區[4][5]。然而該地仍有許多布利吞人存續的跡象。例如林肯和林賽本身都是延續凱爾特語的名稱,一些社區也可能持續使用布利吞語直到八世紀[6]

林賽王國在有歷史紀錄前便存在,但它首次被記入歷史時已經是一個附庸政體,在諾森布里亞王國麥西亞王國之間易手。王國遭到附庸大約發生在西元500年,它的領土在後來成為英國歷史郡林肯郡,其北部地區便稱作林賽。

林賽國王

[編輯]

麥西亞國王奧法在統治晚期編寫了《盎格魯王室系譜集英語Anglian collection》。當中提供了據信是林賽統治者的奧德弗里德(Aldfrið)家族譜系。將其先祖追溯至盎格魯-撒克遜神話的主神沃登及其後代(沃登經常也被奉為是其他盎格魯-撒克遜王朝的先祖)。奧德弗里德的系譜如下:

  • Geot
  • Godulf
  • Finn
  • Frioðulf
  • Frealaf
  • 沃登神
  • Winta
  • Cretta
  • Cuelgils
  • Caedbaed
  • Bubba
  • Beda
  • Biscop
  • Eanferð
  • Eatta
  • 奧德弗里德

儘管Biscop(古英語的「主教」)這個名字暗示其皈依基督教的時期,但無法定位這些人的統治時間。其次,在盎格魯-撒克遜王國中的男性繼承習俗意味着無法確定奧德弗里德的男性祖先中哪一些人實際上統治該王國。最後,無法確定在沃登與奧德弗里德之間哪一位開始才是史實人物。這篇系譜也是唯一的資料來源,也可能只有奧德弗里德才是真實人物。

關於奧德弗里德,在787年到796年之間某時的一份契約見證人名單中有紀錄「Ealfrid rex」(奧德弗里德國王)。但現代的史學家認為這個名字指的應該是「Ecgfrið Rex」,即奧法王的兒子埃格弗里思英語Ecgfrith of Mercia。他在787年被任命為麥西亞國王,比他實際繼承王位早了9年,因此在文件中被稱為國王(Rex)是合理的[7]。有學者認為系譜中的「Biscop」源自「主教」的頭銜,因此必然在保利努斯於西元628年抵達林賽傳教以後出現。也有學者嘗試比對《盎格魯王室系譜集》中其他已知史實人物的統治時間,例如德伊勒的埃德溫(616—633年)、麥西亞的埃塞爾雷德(675—704年)和肯特的埃塞爾伯特二世(725—762年),但這麼廣的時間範圍對定位奧德弗里德的統治時間幾乎沒有幫助[8]

參考資料

[編輯]
  1. ^ Anglo-Saxon Chronicle – Parker MS: entry for 942. (原始內容存檔於1 May 2011). 
  2. ^ Bede, Ecclesiastical History II.16.
  3. ^ H. R. Loyn, Anglo-Saxon England and the Norman Conquest, 2nd ed. 1991:11f. 當中提到盎格魯-撒克遜人在用拉丁文寫作時經常將「gerefa」(古英文中的高級行政官)翻譯為「praefectus」(羅馬帝國的行政長官)。
  4. ^ Toby F. Martin, The Cruciform Brooch and Anglo-Saxon England, Boydell and Brewer Press (2015), pp. 174-178
  5. ^ Catherine Hills, The Anglo-Saxon migration to Britain: an archaeological perspective (2016)
  6. ^ Caitlin Green, The Origins of Louth: Archaeology and History in East Lincolnshire, 400,000 BC-AD 1086 (2014), pp. 66-67
  7. ^ Stenton, F. M. (1970) Preparatory to Anglo-Saxon England: The Collected Papers of Frank Merry Stenton; ed. by D. M. Stent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pp. 129-31. The charter is Anglo-Saxon Charter S 1183 Archive Selsey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07-20. British Academy ASChart Project. Retrieved 1 March 2010.
  8. ^ Leahy, Kevin. The Anglo-Saxon Kingdom of Lindsey: The Archaeology of an Anglo-Saxon Kingdom. History Press. 2008. ISBN 978-0752441115. 

延伸閱讀

[編輯]
  • Leahy, Kevin. The Anglo-Saxon Kingdom of Lindsey: The Archaeology of an Anglo-Saxon Kingdom. History Press. 2008. ISBN 978-0752441115.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