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王 (阿城小說)
《棋王》是中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作家阿城的首篇中篇小說,原載於《上海文學》1984年第七期,曾獲得1983至1984年的中國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棋王》以文革時期上山下鄉的「知青」生活為素材,表現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找尋理想的精神,普遍被視為八十年代中國尋根文學的代表作。
內容
[編輯]小說的主人公「我」在下鄉的火車上認識了「棋呆子」王一生。王一生自小在貧困的家庭長大,然而數理成績優秀。他自小愛下象棋,小時候曾經遇到一個撿破爛的老頭,並向對方學棋。他中學時已經因為棋下得好,在學校里出名,被稱為「棋呆子」,自稱「何以解不痛快?唯有下象棋」。
來到農場後,「我」又一次遇見了王一生,於是與同住的知青邀請他一道吃蛇肉,並看他與生產隊裏的象棋高手「腳卵」下象棋。「腳卵」特地拿出珍藏的明朝烏木棋,一直與王一生下到半夜。他對王一生的棋藝十分佩服,也使得生產隊的人知道了王一生「棋呆子」的名聲。
半年後,各縣生產隊之間舉行棋類比賽,「我」與「腳卵」等人都來到總賽會場。「腳卵」本來報名參加棋類比賽,結果被推薦改成籃球比賽。比賽結束後,發現王一生也在,但他並沒有來得及報名,只能和眾人一起觀看最後的比賽。後來,「腳卵」通過送書記字畫以及明朝的烏木棋,換得王一生參加比賽的機會。然而王一生開始並不願意,覺得「被人作了交易,倒像是沾了便宜」。後來經大家勸導,決定等比賽完後再去找其中的高手下棋。最後王一生與棋賽的前三名約好,同時與三人下棋。這場比賽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最後變成以一對九,同時與九個人下。下到最後,「我」看到只剩下最後與冠軍的一局棋未完。這時對手出現,是「一老者,精光頭皮,由旁人攙着,慢慢走出來」。原來這次棋賽的冠軍是山區里一個世家的後人,這次「出山」玩玩兒棋,「不想就奪了頭把交椅」。最後這局棋作和結束,王一生也得到「棋王」的稱號。
評價
[編輯]《棋王》與《樹王》和《孩子王》一起構成了所謂的「三王」系列。就寫作期來說,是樹王、棋王、孩子王這樣一個順序。王一生對「吃」的虔誠和對象棋的痴迷是書中的兩個亮點。王一生對吃的虔誠與執着來自於其貧困的家世。他母親也反對他下棋,原因就是靠下棋找不到飯吃。如果說王一生對吃的重視表現了他對世俗和物質的追求,那麼他對象棋的痴迷則表現了他對於超越世俗的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自我實現的渴望。
《棋王》的出現帶動了隨後1985年的「尋根文學」熱潮:它當之無愧地呼應了文學界當時剛剛覺醒起來的「尋根」意識,並促使其成為一個創作和理論幾乎同時成熟的強勁的文學思潮。
汪曾祺評論《棋王》:「讀了阿城的小說,我覺得,這樣的小說我寫不出來。我相信,不但是我,很多人都寫不出來。這樣就增加了一篇新的小說,給小說的這個概念帶進了一點新的東西。否則,多寫一篇,少寫一篇,寫,或不寫,差不多。」[1]
電影
[編輯]註釋
[編輯]- ^ 汪曾祺,《人之所以為人——讀《棋王》筆記》,光明日報,1985年3月21日
參考資料
[編輯]- 阿城. 《棋王》. 作家出版社. 1999. ISBN 9787506315975.
- 洪子誠. 《中国当代文学史》第二卷.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7. ISBN 9787301121665.
- 李雲. 历史记忆的文学阐释——围绕《棋王》的前前后后. 《當代文壇》: 54-61頁.
參見
[編輯]- 傷痕文學,文革結束左右出現的文學思潮;
- 上山下鄉
- 韓少功
- 賈平凹
- 韓東
- 莫言
- 棋王 (張系國小說)
- 棋王 (1991年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