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永安寺 (渾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渾源永安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山西省渾源縣
分類古建築
時代
認定時間2001年6月25日

渾源永安寺,位於山西省渾源縣縣城東北鼓樓北巷,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渾源永安寺始建於金朝,後毀於戰火。元朝初期,永安軍節度使高定邀請歸雲禪師擔任主持並重建該寺。元延祐二年(1315年),高璞重新修繕,此後歷朝歷代均有修繕。該寺以牆壁繪畫為著稱[1]

建築

[編輯]

現存傳法正宗殿(正殿)為元代建築。其餘山門,天王殿,東西朵殿和配殿均為明清時代遺構。[2]

山門

山門面闊五間,進深兩間。其採用五開門式,比較罕見。中間開三門,兩旁各開一小門,總共五門。永安寺山門琉璃脊剎(屋面正脊中心部位)的建築性質為典型的景教特徵,有明顯的異域風格,可能與元朝皇室曾經信奉景教有關。[2]

天王殿

山門北面第一個建築為天王殿。單檐硬山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殿背後連接一卷棚頂戲台。殿內已無原有塑像。天王殿和山門的第一進院應該是元初永安寺初建部分。元延祐年間擴建傳法正宗殿的第二進院。[3]

傳法正宗殿

傳法正宗殿(正殿)

傳法正宗殿為永安寺主殿。單檐廡殿頂,面闊五間,進深六椽。大殿坐落於長方形台基上,前設月台。殿定頂使用了皇家才可使用的黃琉璃瓦。這可能是非皇家寺廟中的孤例。[2]傳法正宗殿正面左右有4米多高的「莊嚴」二字。二字為元代永安寺主持月溪和尚所書。其題字落款為「太原龍山段士達」。二字沿線條剔出凹邊,使得字跡看似凸出牆面。殿背面「虎嘯龍吟」四字,為清乾隆年間由張煖所書。相傳天王殿北牆原有「法相」二字,如今只剩一字。「傳法正宗之殿」,匾為元初著名書法家雪菴溥光的舊跡(現在的匾為後補,原件應該毀於文革期間)。元代宮殿匾額多出自他的手筆。因為永安寺在元朝重建後的第一代住持歸雲禪師屬臨濟宗法脈,所以取「傳法正宗」之名,以彰顯此寺的弘揚正統、延續法脈之意。殿原月台左側有元代碑一座,右側有元代經幢一座。目前以不存。[3]

匾兩側落款:上款(從右到左)「昭文館大學士榮祿大夫掌諸路頭陀教持賜圓通玄悟大師雪庵溥光書 傳法住持嗣祖沙門月溪覺亮立」,「旹大明嘉靖二十二年歲次癸卯五月吉旦山西行都司大同後衛指揮使郭江重修」;下款(從右到左)「旹大明萬曆十五年歲次丁亥仲春欽從守備渾源城以都指揮體統行事指揮使雲中郭江子郭翰動孫郭恆祿重立」,「旹大元國延祐二年四月日大功德主永安居士孫將仕郎前本州判官高璞建」,「旹大清乾隆二十六年重創並修」

殿內採用減柱法,殿北牆繪十大明王壁畫,殿東西二壁繪水陸圖。殿內次間和稍間頂部為徹上明造。當心間原佛像頂上起藻井,藻井前置平棊。藻井下方東西二側有天宮樓閣。殿內原本在金柱間有砌扇面牆,牆前砌大磚台。磚上置須彌座三身佛塑像(依照照片判斷,毗盧遮那佛坐於藻井之下)。佛兩側有阿難,迦葉塑像。扇面牆當心間正面繪有背光和菩薩,兩側各佛側面繪有脅侍菩薩和佛上部的二飛天。扇面牆背面中間繪有觀音和二脅侍菩薩,下部繪有一排明代和清代服飾的男女供養人。中心佛壇外側,東西兩側又各有磚台,上塑四菩薩和二天王。正面當心間毗盧遮那佛上兩側有懸空向佛作禮拜狀的二個飛天泥塑,著名考古學家宿白在《永安寺勘查報告》中稱讚此二飛天為「線條柔和優美,最是妙塑!」尤為可惜是殿由於在文革期間擔當過糧倉,扇面牆和所有塑像均被拆毀。所幸在此期間牆面壁畫未被嚴重破壞。[3]

鐵佛殿(已毀)

鐵佛殿為永安寺最北端建築,位於傳法正宗殿後一進院。建築毀於清末民初,其原為後期擴建在洪武以前的報國寺址之上。依照乾隆年間的《渾源州志》卷一葉六永安寺圖錄,其建在月台之上(永安寺中軸線上),面闊五間廡殿頂。其二側有配殿。[3]

傳法正宗殿藻井

[編輯]
傳法正宗殿藻井

藻井位於殿內梁架明間。六角藻井為前,飾有二龍戲珠,團花牡丹和祥雲圖案,後連接有八角天宮藻井。藻井兩側為天宮樓閣。天宮樓閣右面樓閣內有菩薩和佛壁畫。此類精巧的小木作在元代建築中罕見。[2]藻井和天宮樓閣彩繪顏色艷麗,為乾隆以後所重繪。[3]

傳法正宗殿壁畫

[編輯]

傳法正宗殿內壁畫合計170平方米,畫面上巧構各種人物125組895尊。

水陸圖

[編輯]
左壁水路壁畫局部

水陸法會是佛教寺院為超度亡靈,普濟水陸一切鬼神而舉行的一種重要佛事活動,特別是在戰亂年代水陸法會更成了超度那些忠臣烈士亡靈的重要事續。永安寺始建之人是渾源籍的永安節度使高定。節度使是武職,高定自然是從軍之人。高回渾源原籍發願修建永安禪寺,可能想超度這些死於戰場的亡靈。[4]

在殿東西兩側牆上和殿門兩旁,繪有佛道合一的畫像。這些畫為明清補繪。東壁約18米長重彩壁畫,畫面分為為天、地、人三界。上層為天界日、月、水、木、金、火、土諸神。中層為天干、地支、二十八星宿等諸神。下層為人間帝妃、文臣武將、黎民百姓、僧道等人像。西壁也為18米長的彩繪,也分為上,中,下三層。上層為五嶽神帝、四海龍王等諸神。中層為十殿閻君、陰曹地府諸官像。下層是十八層地獄及厲鬼群像等。整個畫面體現了800多位六道中的神,聖,人,鬼,統一朝向悲憫無邊的佛陀,去接受他的超度。[4]

十大明王

[編輯]
傳法正宗殿明王壁畫

正面北壁繪有佛教密宗十大明王像為元代或明代畫作。明王為佛教護法神,其有智力摧毀一切魔障。為使世人醒悟痴迷,明王常以猙獰面目出現,棒喝迷途之人,使其知返。[4]

殿內十大明王壁畫從左到右,左側五尊:

忿怒大輪明王, 忿怒大威德降三世明王,忿怒大威德不動尊明王,忿怒大威德甘露軍吒利明王,忿怒大威德大力明王

右側五尊: 忿怒大威德馬首明王,忿怒大威德步擲明王,忿怒大威德無能勝明王,忿怒大威德大笑明王,忿怒大威德焰鬘德迦明王

保護

[編輯]

2001年,永安寺成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浑源永安寺. 山西省文物局. [2011-09-17]. [失效連結]
  2. ^ 2.0 2.1 2.2 2.3 李廣浩. 来山西看中国古建筑. 三晉. 2023: 54–55. ISBN 978-7-5457-2760-9. 
  3. ^ 3.0 3.1 3.2 3.3 3.4 雁北文物勘查报告-永安寺勘查报告. 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局出版. 1951. 
  4. ^ 4.0 4.1 4.2 郭斌. 金碧辉煌的浑源永安寺 小巷深处惊现文物珍品. 山西晚報. 2012年-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