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紅衛兵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紅衛兵運動萌發和誕生的搖籃。二十世紀60年代以來,清華附中講究「血統論」的幹部子弟與平民子弟之間愈演愈烈的衝突,最終導致了「紅衛兵」的誕生,並在毛澤東的首肯之下迅速蔓延全國。清華附中紅衛兵是「老紅衛兵」的典型代表。

背景

[編輯]

從60年代初以來,清華附中的大批幹部子女以帶着「血統論」氣息的「培養革命事業接班人」的姿態,與學校共同提倡「階級鬥爭論」,強調家庭出身的優越感。

例如,1964年清華附中一次小規模的學生打架事件,僅僅是一位幹部子弟與一位平民子弟之間的私事,但當時清華大學和清華附中的領導都迫於壓力將其作為具有政治色彩的階級鬥爭事件,校方抬高幹部子弟地位,壓抑平民子弟,經常對幹部子弟提供專門的政治思想工作和只有幹部才能閱讀的文件等。[1]

歷史

[編輯]

清華附中紅衛兵的成員多為幹部子弟,但與北京四中師大女附中等有許多黨和國家領導人子女就讀的情況不同。其主要成員由有:王銘(王仲方之子);張曉賓(鐵道部某司局長之子)、卜大華七機部某分部政治部主任卜文達之子)、駱小海鄺桃生、熊剛(熊向暉之子)、張承志張杰之子)、陶正、高洪旭、袁東平(袁昇平之子)、宋柏林(宋維軾之子)等。

反對校領導

[編輯]

1966年5月初,清華附中「預科65級一班」(預65(1)班)的部分學生與校方產生分歧,嚴重對立。在《五·一六通知》的鼓舞下,他們貼出了大字報《最積極、最自覺地參加這場尖銳的階級鬥爭》,受到校方的阻止。5月29日(星期天)晚,七八位高年級學生(一說「幾十名」)在不遠的圓明園遺址中「一個被蔥鬱的馬尾松覆蓋的小山崗上」聚集討論,一致決定使用張承志曾用過的的筆名「紅衛兵」來署名大字報,意為「毛澤東的紅色衛兵」。6月2日,貼出100多人簽字的「紅衛兵」大字報《誓死捍衛毛澤東思想、誓死捍衛無產階級專政》以響應北京大學聶元梓等人的大字報,引來北京眾多中學的觀看和「紅衛兵」署名支持。[2]

清華附中紅衛兵挑戰學校領導的行動曾得到中共一些高層幹部暗中支持,例如孔原薄一波等人。但校園內也存在反對的聲音,6月8日,人大附中、北京四中的一些上百名學生(多為幹部子弟)騎自行車來到清華附中支持紅衛兵。8日晚上,共青團中央派來的以章建華、劉晉為首的工作組進駐清華附中,次日即宣佈支持附中紅衛兵,校領導萬邦儒等人靠邊站交代問題[3]

反對工作組

[編輯]

6月21日,全校召開師生代表大會選舉革命委員會,工作組要求代表人員應具有更大代表性(吸納更多平民子弟)的要求遭到了紅衛兵的抵制。最終選舉的21個革委會委員幾乎均為紅衛兵組織核心成員:王銘當選主任、張曉賓、卜大華為副主任。此後,工作組逐漸不能容忍在正統的黨組織外出現另一個權力核心,開始籌劃分化紅衛兵,並組建新的分團委取代革委會。持相同態度的團中央於6月23日在《中國青年報》發表社論《左派學生的光榮責任》,強調左派要服從工作組,團結大多數,紅衛兵隨即開始反擊[3]

在6月24日、7月4日、7月27日,清華附中先後貼出《論無產階級的革命造反精神萬歲》《再論無產階級的革命造反精神萬歲》《三論無產階級的革命造反精神萬歲》三篇大字報。斷言:「革命就是造反,毛澤東思想的靈魂就是造反。」「不造反就是百分之一百的修正主義」,宣稱:「我們就是要掄大棒、顯神通、施法力,把舊世界打個天翻地覆,打個人仰馬翻,打個落花流水,打得亂亂的,越亂越好!對今天這個修正主義的清華附中,就要這樣大反特反,反到底!搞一場無產階級的大鬧天宮,殺出一個無產階級的新世界!」,宜誓:「無限忠於毛主席,一定最堅決,一定最勇敢,最忠實地執行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最高指示——毛主席的關於造反的最高指示」。其中7月4日大字報,引用了毛澤東於1939年12月21日《在延安各界慶祝斯大林六十壽辰大會上的講話》中的一段話:「馬克思主義的道理千條萬緒,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造反有理。」[4][5]三篇大字報8月被《人民日報》和《紅旗》雜誌第11期全文刊出,迅速成為全國文革群眾運動的衝鋒號。

毛澤東的支持

[編輯]

前兩篇大字報於7月28日前後經江青轉交毛澤東毛澤東於8月1日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開幕首日親筆回復,即《毛主席給清華附中紅衛兵的一封信》,對清華附中紅衛兵運動表示堅決的支持。紅衛兵運動於8月份從校園殺向了全社會。[6][7]

十一中全會8月8日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於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簡稱《十六條》),其中明確指出:「一大批本來不出名的革命青少年成了勇敢的闖將。」8月10日下午,毛澤東親自來到中共中央接待站,對前來慶祝「十六條」的紅衛兵代表說:「你們要關心國家大事,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8]

1966年8月18日,毛澤東天安門第一次接見紅衛兵,清華附中的駱小海宋伯林韓平最早於天安門城樓上休息室中碰見毛澤東,毛澤東表示「我堅決支持你們!」。師大女附中紅衛兵(宋彬彬)上前給毛澤東帶上紅衛兵袖章並照相,在場紅衛兵們高呼「毛主席萬歲!」,高唱《東方紅》、《大海航行靠舵手》。[8]

結局

[編輯]

9月起,當「文革」的風暴開始衝擊到這些中學生紅衛兵(他們號稱是「紅五類」子女,但骨幹更是領導幹部子女)的父輩們,他們開始有所保留。在中央文革小組的引導下,大學生和社會群眾成為紅衛兵的中堅力量,即「新紅衛兵」。清華大學的紅衛兵運動轉由大學生紅衛兵開展,主要為清華大學井岡山兵團領導指揮。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清華大學附中八十周年校慶紀念文集》第139-140頁,清華大學附中八十周年校慶籌委會印發,1995年。
  2. ^ 《關於「紅衛兵」組織興起過程中幾則史實的補證》,當代中國史研究,1998年04期,援引《毛主席的紅衛兵》(由清華附中、北京市三十一中黨支部領導和老師主持編寫,1976年7月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3. ^ 3.0 3.1 閻陽生. 清华附中红卫兵100天 . 華夏文摘增刊 (中國新聞電腦網絡). 2009-01-13, (685) [2023-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4. ^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紅衛兵:《無產階級的革命造反精神萬歲!》,1966年6月24日,《紅旗》雜誌1966年第11期。
  5. ^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紅衛兵:《三論無產階級的革命造反精神萬歲!,1966年7月27日,《紅旗》雜誌1966年第11期。
  6. ^ 唐少傑,《從清華大學「文革」個案談紅衛兵運動的失敗、情結及評價問題(上),社會科學論壇,1999年Z3期。
  7. ^ 唐少傑,《從清華大學「文革」個案談紅衛兵運動的失敗、情結及評價問題(下),社會科學論壇,1999年Z4期。
  8. ^ 8.0 8.1 霞飛,《毛主席接見紅衛兵》,黨史天地,2004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