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湘系軍閥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湘系

辛亥革命爆發時所使用的革命軍旗兼湖南省軍政府旗(紅橙旗)

北洋陸軍旗
國民革命軍旗
存在時期1911年-1949年
國家或地區 中華民國
效忠於 中華民國北洋政府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部門 北洋陸軍(1928年前)
中華民國 國民革命軍(1928年-1947年)
中華民國陸軍(1947年後)
種類陸軍
參與戰役辛亥革命
國民革命軍北伐
中國抗日戰爭
第二次國共內戰

湘系軍閥中華民國在大陸時期地方軍閥派系。與川軍黔軍等類似,湘系從來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軍政體系,內部派系繁雜,爭鬥不休。其中較大派系為何鍵[1]

歷史

[編輯]

派系

[編輯]

1923年秋,孫中山委任譚延闓「湖南討賊軍」總司令,拉出了趙恆錫手下的湘軍第1師師長宋鶴庚、第2師師長譚延闓、衡陽鎮守使謝國光、寶慶鎮守使吳劍學、沅陵鎮守使蔡鉅猷和曾任旅長陳嘉佑等。1924年9月18日,孫中山為策應江浙戰爭第二次直奉戰爭韶關誓師北伐,在廣東的湘系各部編為「建國湘軍」,共1.7萬人,總司令譚延闓

  • 建國湘軍第一軍軍長宋鶴庚
  • 建國湘軍第二軍軍長魯滌平
  • 建國湘軍第三軍軍長謝國光
  • 建國湘軍第四軍軍長吳劍學
  • 建國湘軍第五軍軍長陳嘉佑
  • 建國湘軍第六軍軍長蔡鉅猷
  • 建國湘軍講武堂:1925年1月譚延闓在廣東韶關設立「建國湘軍整訓處」,籌辦建國湘軍講武堂,1925年2月開學。1925年秋改稱「國民革命軍第二軍軍官學校」,1926年8月停辦。共辦三期。其中前兩期學員800人。第三期改稱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軍官補習班。[2]

1924年10月進軍江西被方本仁擊敗後退回廣東,縮編為8個團。1925年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二軍。1927年由於魯滌平譚道源的矛盾,分編出第十三軍(後改為第十四軍)。1928年兩個軍縮編為第18師和第50師。中央蘇區第一次反圍剿戰爭中,第18師被殲,師長張輝瓚被俘;第50師也損失過半。抗戰開始後,兩個師被陳誠土木系吸收,分別成為第十八軍第五十四軍主力。第50師1944年空運編入駐印軍新六軍

湘西地方派系

[編輯]

陳渠珍

湘系軍隊出身的中共將領

[編輯]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彭松齡 黃維漢 胡達:《何鍵軍事集團的形成和瓦解》,原載於一九六四年九月《湖南文史資料》第七輯。
  2. ^ 廣東省中山市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李宗蔚:「孫中山與建國湘軍講武堂」,來源:《團結報》,2019-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