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文獻(Grey Literature)介於正式發行的白色文獻,與不公開出版並深具隱密性的黑色文獻之間,雖已出版但難依一般方式購得。
目前對灰色文獻的定義多取1997年舉行的「第三次國際灰色文獻會議」中所提出「係指不經營利出版者控制,而由各級政府、學術單位、工商業界所產製的各類印刷與電子形式的資料。」
楊雅勛(民89)整理灰色文獻有以下幾類:
- 報告(含預印本、會議預印資料與報告、技術報告等)
- 博碩士論文集
- 會議論文集
- 技術規範與標準
- 非商業性翻譯、書目、技術與商業文件
- 非商業出版的官方文件(含政府報告與文件)
徐濟世,惠龍(民92)統合灰色文獻具備下述特色:
- 生命週期短暫。
- 雖然發行但未經一般銷售管道,多屬非賣品。
- 發行數量有限。
- 有特殊限定的使用者。
- 出版消息難以取得。
- 書目資料不完整。
- 常為非賣品。
隨着互聯網的發達,灰色文獻有逐漸轉白的現象。許多組織與個人將過去的灰色文獻放置於網絡平台上,供民眾自由全文閱覽。
- Brian S. Mathews(2004).Gray literature: Resources for locating unpublished research.2006年6月24日取自[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徐濟世,惠龍(民92)。灰色文獻於知識形塑中扮演的角色。2003資訊科技與圖書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55-276。2006年6月24日取自[2][永久失效連結]
- 楊雅勛(民89)。淺談灰色文獻。臺大醫學院圖書分館館訊。第49期。2006年6月24日取自[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