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獵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女巫的想像圖
女巫的火刑
瑞士巴登三名「巫師」被處以火刑,由Johann Jakob Wick德語Johann Jakob Wick收集在Wickiana集中,1585年
在Bremgarten以火刑處決三名女巫

獵巫女巫清洗是尋找被貼上女巫標籤的人或尋找巫術證據。 近代早期歐洲和美洲殖民地獵巫的經典時期發生在近代早期或大約 1450 年至 1750 年,跨越了宗教改革三十年戰爭的劇變,估計有 35,000 至 50,000 人被處決。[1][2][3][4][5] 歐洲最後一次處決被定為女巫的人是在18世紀,此後因歐洲啟蒙主義流行、文明化乃至冷戰後的民主化,歐洲各國人民對女巫的接受程度明顯增加直至今日,現今甚至有不少歐洲人認為女巫形象是漂亮。不過即使現今21世紀,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巴布亞新幾內亞拉丁美洲等部分經濟落後的國家或地區被報告有少量獵巫行動[6],而沙特阿拉伯喀麥隆至今仍存在反對巫術的官方立法。

歐洲迫害浪潮的高峰期是在1550年到1650年之間。部分地區的大規模迫害有很多原因,在近代早期明顯比中世紀更加激烈。 近代初期,小冰河期、大流行病、毀滅性戰爭等危機重重。 此外,只有當魔法信仰的個別方面被轉移到早期現代國家的刑法時,大規模迫害才能在結構上發生。 [7] 在歐洲,估計總共有 300 萬人因此受審,其中 40,000 至 60,000 名受害者被處決。[8] 婦女佔中歐受害者(約佔中歐受害者的四分之三)以及巫術告密者的大多數。 在北歐,男性受影響更大。宗教信仰與獵巫之間沒有明確的聯繫。[9]

現在所講的「獵巫」比喻是指通常在大張旗鼓下進行的調查,據稱是為了揭露顛覆活動、不忠等行為,但真正的目的是恐嚇政治對手。[10] 它還可能涉及道德恐慌[11]集體歇斯底里[12]等因素。

人類學上的起因

[編輯]

對巫術的信仰在世界各地都顯示出相似性。它提出了一個框架來解釋如疾病或死亡等隨機不幸的發生,而巫婆巫師則提供了邪惡的形象。[13]地理和文化上相對分離的社會(歐洲非洲印度新幾內亞)普遍存在獵巫行為,這一點自1960年以來已引發了人類學背景下對該行為的關注。對魔法占卜的信仰,以及用魔法影響個人幸福的嘗試(增加壽命,贏得愛情等等)都是人類文化的共通之處。現代地理大發現時代的早期收集的關於美洲亞洲非洲土著人行為的報告顯示,不衹是巫術信仰,獵巫行為的週期性爆發也是人類文化的普遍性。[14]

獵巫在現代仍有發生,其多發於無知或未教育的人,與世隔離,過着傳統生活型態的人可能會指控某人為女巫。但今日此詞多用於搜索誤導或潛在的敵人(如色情業者、次文化族群和異見份子),就如歷史上的獵巫一般以歇斯底里、成見和不公正對待被指控的人。一項研究發現,巫術信仰與下列反社會的態度相關:較低的信任水平、慈善捐助和群體參與。[15]另一項研究發現,收入衝擊(由於極端降雨)導致了坦桑尼亞「女巫」的謀殺案大幅增加。[16]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Russell, Jeffrey Burton; Lewis, Ioan M. (2000). "Witchcraft".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Retrieved 27 August 2021.
  2. ^ Levack, Brian P. (1987). The Witch Hunt in Early Modern Europe. p. 21.
  3. ^ Levack, Brian P. (2006). The Witch Hunt in Early Modern Europe (3rd ed.). p. 23. ISBN 9780582419018.
  4. ^ Monter, William (2002). "Witch Trials in Continental Europe". In Ankarloo, Bengst; Clark, Stuart (eds.). Witchcraft and Magic in Europe. Philadelphia, P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pp. 12 ff. ISBN 0-8122-1787-X.
  5. ^ Golden, Richard M. (1997). "Satan in Europe: The Geography of Witch Hunts". In Wolfe, Michael (ed.). Changing Identities in Early Modern France. Duke University Press. p. 234.
  6. ^ Marissa Fessenden. Why Do Witch Hunts Still Happen?. Smithsonian.com. 2015-10-30 (英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7. ^ Johannes Dillinger (Hrsg.): Zauberer – Selbstmörder – Schatzsucher. Magische Kultur und behördliche Kontrolle im frühneuzeitlichen Württemberg. Trier 2003, S. 88f.
  8. ^ Hartmut Bossel, Zufall, Plan und Wahn: Chronik der Entwicklungen, die unsere Welt veränderten: pp. 129 (德文) 
  9. ^ Stephan Quensel, Hexen, Satan, Inquisition: Die Erfindung des Hexen-Problems, Springer: pp. 10, (德文) 
  10. ^ "witch hunt". New Dictionary of the American Language. Simon & Schuster. p. 1633.
  11. ^ Goode, Erich; Ben-Yehuda, Nachman (2010). Moral Panics: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Deviance. Wiley. p. 195. ISBN 9781444307931.
  12. ^ Martin, Lois (2010). A Brief History of Witchcraft. Running Press. p. 5. ISBN 9780762439898.
  13. ^ Jean Sybil La Fontaine, Speak of the devil: tales of satanic abuse in contemporary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ISBN 978-0-521-62934-8, pp. 34–37.
  14. ^ Behringer (2004), 50.
  15. ^ Gershman, Boris. Witchcraft Beliefs and the Erosion of Social Capital: Evidence from Sub-Saharan Africa and Beyond.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16-06-01]. doi:10.1016/j.jdeveco.2015.1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6). 
  16. ^ Miguel, Edward. Poverty and Witch Killing.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05-10-01, 72 (4): 1153–1172 [2016-06-01]. ISSN 0034-6527. doi:10.1111/0034-6527.0036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13).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