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女二
觀測數據 曆元 J2000.0 分點 J2000.0 | |
---|---|
星座 | 天琴座 |
天琴座ε1 | |
赤經 | 18h 44m 20.3453s |
赤緯 | +39° 40′ 12.444″ |
視星等 (V) | 4.7 |
天琴座ε2 | |
赤經 | 18h 44m 22.7803s |
赤緯 | +39° 36′ 45.798″ |
視星等 (V) | 5.1 |
特性 | |
光譜分類 | F1V / A8V |
天體測定 | |
視差 (π) | 20.10 ± 0.76 mas |
距離 | 162 ± 6 ly (50 ± 2 pc) |
其他命名 | |
參考資料庫 | |
SIMBAD | 資料 |
參考資料庫 | |
SIMBAD | 資料 |
織女二(ε Lyr / 天琴座ε),是位於天琴座的四重星,亦被稱為「雙雙星」,因為它是由兩對雙星所組成的。距離地球大約162光年。
恆星系統
[編輯]該恆星系統中距離最遠的兩顆成員星可以雙筒鏡輕易分辨,在極好的觀測條件下甚至能用肉眼分解開。[1]偏北部的恆星叫做ε1,偏南部的恆星叫做ε2;它們距離地球約162光年,兩星互相繞行。在高放大倍率的情況下,每一顆成員星能夠進一步分解成雙星系統;也就是說,該恆星系統包含互相繞行的兩個雙星系統。能否看見這幾顆成員星是衡量望遠鏡解析能力的通常標準,因為每個雙星系統的成員之間是如此緊密:ε1系統的成員星在2006年相距2.35弧秒,那年ε2系統的成員星之間的距離也大抵如此。在20世紀80年代首次對它們的運行軌道進行高精度測量之後,兩雙星系統的位置角都僅僅移動了數度。
ε1的成員星視星等分別為4.7和6.2,相距2.8弧秒,繞行周期粗略估計為1200年;這樣的話,兩星實際距離約為160天文單位。ε2的成員星視星等分別為5.1和5.5,相距2.2弧秒,繞行周期可能為前者的一半。兩個雙星系統之間的距離不小於0.16光年,互相繞行的周期可能為數十萬年。在其中一個雙星系統上的觀測者可以看到另外兩顆恆星在相隔不到1°的天空中閃爍,亮度約為滿月的四分之一。[2] [3]
該恆星系統的第五個成員,即ε2系統的一個成員星的伴星,在1985年被斑譜攝影探測到並經過隨後兩次的觀測證實。由於觀測數據過少,其軌道還不能確定,但是其極快的移動速度顯示其繞行周期可能僅為數十年。因為其與伴星的距離最大僅為0.2弧秒,用光學方法是不可能看到它的。
一系列附近的恆星可能也屬於這個恆星系統,因此其成員星可能多達10顆,具體情況見下表。
視星等 | 光譜型 | |
---|---|---|
A | 5.02 | A2 |
B | 6.02 | A4 |
C | 5.14 | A3 |
D | 5.37 | A5 |
E | 11.71 | |
F | 11.2 | |
G | 13.83 | |
H | 13.22 | |
I | 10.43 | |
a | 10.43 |
距離(弧秒) | 距離(天文單位) | 最近的位置角 | 周期(年) | 半長軸(弧秒) | 註釋 | |
---|---|---|---|---|---|---|
AB-CD | 208.2 | 10,500 | 238 | ε1-ε2 | ||
AB | 2.8 | 116 | 347 | 1804.41 | 4.742 | ε1成員 |
CD | 2.2 | 121 | 79 | 724.307 | 2.92 | ε2成員 |
Ca | 0.1 | 5 | 225 | 最近發現 | ||
AI | 149.6 | 7500 | 138 | |||
CE | 63.7 | 3200 | 333 | |||
EF | 46 | 2300 | 37 | |||
EG | 50 | 2500 | 238 | |||
GH | 35 | 1800 | 358 |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Burnham, Robert. Burnham's Celestial Handbook. Dover Publications Inc. 1966: 1151–1153 [2011-04-27]. ISBN 0-486-24064-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4).
- ^ 存档副本. [2011-04-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7).
- ^ 存档副本. [2011-04-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1).
- ^ 4.0 4.1 Washington Double Star Catalog. [19 Decem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7).
- ^ Sixth Orbit Catalog. [19 Decem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