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約瑟夫·博伊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約瑟夫·博伊斯
出生(1921-05-12)1921年5月12日
 魏瑪共和國威斯特法倫省克雷費爾德
逝世1986年1月23日(1986歲—01—23)(64歲)
 西德杜塞爾多夫
國籍德國
教育程度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
知名於行為藝術雕塑

約瑟夫·博伊斯(德語:Joseph Beuys,1921年5月12日—1986年1月23日)是著名的德國行為藝術家,其作品包括各種雕塑、行為藝術,信奉人人都可以是藝術家的觀點。代表作如《如何向死兔子講解圖畫》、《油脂椅》等。[1]

生平

[編輯]

1921年出生在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的克列弗爾德, 父親是小商人。博伊斯青少年間就表現出叛逆的性格,中學期間他曾逃學到一家馬戲團打工。1938年後他加入了希特拉青年團二次世界大戰中參加空軍,曾受傷降落在蘇聯領土被當地韃靼人所救。戰爭中多次負傷使得他腿腳有毛病,行動不便。[2]二戰後在克萊沃向當地藝術家學習雕塑及繪畫藝術,同時認識了凡·格林騰兄弟。1947年博伊斯進入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開始系統地學習藝術,師從恩塞林(Joseph Enseling)、馬塔利(Ewald Mataré)等人。然而1953年他大學畢業後卻找不到工作。其未婚妻也解除了和他的婚約,這些打擊使得博伊斯一蹶不振並一度打算自殺。凡·格林騰兄弟幫他舉辦了一些小規模的展覽,同時把他送到鄉下兩兄弟母親的農場內進行調整。在農場生活工作了兩年之後博伊斯重新恢復了信心,1959年與艾娃·汪姆芭走入婚姻殿堂並育有一對兒女。1961年,他被母校聘為教授,然而他本人並不喜歡學院僵化的制度。1967年建立了德國學生黨,因為與學校方面的矛盾而在1972年被開除。1978年由於學生們的支持又恢復了他的教授名譽,正是在這幾年中他積累起了國際聲譽。[3]1986年博伊斯死於杜塞爾多夫。[4]

作品

[編輯]

博伊斯的作品種類多樣,媒材從雕塑行為藝術都有涉及。其創作創意很多來源於他在童年和二戰中的經歷,比如他在二戰中曾當過德軍飛行員,他所駕駛的飛機墜毀在克里米亞半島後被韃靼人救起,用毛毯和動物油脂包裹住身體為他保暖。因此他的創作有很多是用這兩種元素創作的,比如《油脂椅》和《毛氈衣》。他的作品充滿隱喻,如油脂椅是在一把普通的椅子上堆積上坡狀的動物油脂,油脂象徵着能量,椅子則暗示人的軀體。在《如何向死兔子解說圖畫》這件行為藝術中,博伊斯懷抱死兔子,頭頂塗着蜂蜜,右腳綁着鐵板,象徵理性世界,左腳踩着毛氈鞋底,象徵溫暖[5]。而《給卡塞爾的7000棵橡樹》,實際上只是由作者開頭,大部分橡樹都是由市民和追隨者種下的。[6]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