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約翰·克勞福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閣下
約翰·克勞福
第2任新加坡駐紮官
任期
1823年5月27日—1826年8月15日
君主佐治四世
前任威廉·法夸爾
繼任職務廢除
個人資料
出生(1783-08-13)1783年8月13日
蘇格蘭阿蓋爾英語Argyll艾拉島
逝世1868年5月11日(1868歲—05—11)(84歲)
英格蘭倫敦南肯辛頓
國籍 英國
母校愛丁堡大學

約翰·克勞福FRS (英語:John Crawfurd;1783年8月13日—1868年5月11日)英國醫生、殖民長官、外交官,蘇格蘭人。

生平

[編輯]

出生於蘇格蘭阿蓋爾英語Argyll艾拉島,其父塞繆爾·坎貝爾是一位醫生。受到父親的影響,克勞福也立志成為一名醫生,於1803年在愛丁堡大學完成了醫學課程,當時年僅20歲。此後他加入了英屬東印度公司,成為一名外科醫生。直到1808年,他一直在印度北方邦工作,見證了雷克男爵的一系列戰役。

1808年被派往檳城,他在那裏學習了馬來語和馬來文化,並認識了斯坦福·萊佛士。1811年,克勞福與萊佛士都追隨明托伯爵,參加自荷蘭人手中奪取爪哇島的戰役。這場戰役之後,萊佛士被任命為爪哇副總督,克勞福則於同年11月被任命為日惹朝廷駐紮官。克勞福對日惹蘇丹哈孟古布沃諾二世採取強硬政策。哈孟古布沃諾則在梭羅蘇丹帕庫布沃諾四世的支持和鼓勵下反抗英國的統治。1812年,日惹王宮被英國軍隊圍攻,哈孟古布沃諾二世被廢黜,取而代之的是其子哈孟古布沃諾三世

克勞福在爪哇期間,致力於研究爪哇語,並與爪哇上層貴族、文學人物結交。他沉迷於爪哇音樂。

1816年,爪哇被荷蘭重新佔領,克勞福回到英國,成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此後,他轉入寫作。幾年後他以外交官身份重新被啟用。1821年,印度總督黑斯廷斯侯爵以克勞福為使者,出使暹羅(今泰國),隨行的有博物學家佐治·芬利森(George Finlayson)。這次出行的目的是了解暹羅對馬來半島北部國家的政策。克勞福一行受到暹羅國王拉瑪三世的接見。不過不久前越南使團訪問曼谷,情景十分緊張。拉瑪三世和洛坤長官都對克勞福一行抱有戒心,克勞福只得離開暹羅前往嘉定(今胡志明市),但越南的明命帝拒絕接見他。

1823年3月,克勞福被任命為新加坡駐紮官。翌年8月2日,代表英屬東印度公司,同柔佛蘇丹侯賽因·沙阿英語Hussein Shah of Johor以及天猛公,在新加坡簽訂了《克勞福條約》;還參與了《1824年英荷條約》的簽訂。

在新加坡期間,克勞福與馬來族著名作家孟希·阿卜杜拉英語Abdullah Abdul Kadir交往甚密。

1826年,新任印度總督威廉·阿美士德派克勞德出使緬甸,以處理第一次英緬戰爭的遺留問題。緬甸國王巴基道僅僅承認與英國簽定貿易權以賠償英國在戰爭中的損失,並派遣使團前往加爾各答談判。

克勞福的船隻在返回途中因損壞而停留修理,克勞德便在馬圭省採集化石樣本。這是克勞福最後一次擔任外交官,返回英國之後不久,他數度競選國會議員,但都失敗。此後他轉入研究,花費將近40年時間致力於研究東方學地理學民族學。不過他仍然對政治發表一些觀點。

1861年當選英國民族學會會長。1868年,在倫敦南肯辛頓逝世,時年85歲。


官銜
前任:
威廉·法夸爾
新加坡駐紮官
1823年5月27日—1826年8月15日
繼任:
羅伯特·浮爾頓
海峽殖民地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