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顯光
董顯光 | |
---|---|
個人資料 | |
性別 | 男 |
出生 | 1887年11月9日 大清浙江省寧波府鄞縣 |
逝世 | 1971年1月10日 美國紐約 | (83歲)
籍貫 | 浙江鄞縣 |
國籍 | 大清(1887年-1911年) 中華民國(1912年-1928年) 中華民國(1928年-1971年) |
政黨 | 中國國民黨 |
學歷
| |
經歷
|
董顯光(1887年11月9日—1971年1月10日),浙江省寧波鄞縣茅山鄉董家跳村人。著名報人、作家、外交家。[1][2][3]
早年經歷
[編輯]董出身於基督教徒家庭,幼年困苦。1899年,董隨全家遷居上海,就讀於中西書院及清心書院接受了系統的西式教育。中學畢業後,董應聘到奉化龍津中學教授英語,其學生中包括蔣介石。1907年,董回到上海結婚,並進入商務印書館工作。[1][2][3]
1909年,董在基督教長老會的幫助下赴美國密蘇里州留學,先後在巴克學院、密蘇里大學和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普利策新聞學院就讀。並於曾於紐約採訪過羅斯福總統,1913年董因母親病危因此放棄取得碩士學位,取道日本回國,途中結識了孫中山,後經其介紹,出任上海《民國共和報》(China Republican)副主筆兼駐北京記者;同年,宋教仁被袁世凱派人暗殺,董率先揭發此事,成為二次革命的導火線。1914年,董出任《北京日報》主筆,1916年後長期擔任熊希齡的秘書。[1][2][3]
中年經歷
[編輯]1925年3月1日,董在天津創辦《庸報》。1928年皇姑屯事件後,《庸報》率先披露真兇為日軍,引起極大轟動。到1930年,《庸報》的發行量已接近兩萬份,成為僅次於《大公報》和《益世報》的天津第三大報。[1][2][3]
1934年,董經蔣介石介紹加入中國國民黨,開始從政。起初,董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上海辦事處負責檢查外國新聞電訊。抗日戰爭爆發後,董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第五部副部長,不久又改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副部長,負責營造當時國民政府的國際形象,爭取西方媒體對中國抗日戰爭的支持功不可沒。1942年陪同蔣夫人宋美齡赴美就醫,並爭取美國各界支持,轟動全美。1943年隨蔣介石、宋美齡出席中國惟一參加的戰時高峰會議開羅會議,負責國際宣傳工作。1945年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1][2][3]1945年9月,隨王世傑、顧維鈞等人出席在英國倫敦召開的五國外長會議[4]。
晚年經歷
[編輯]1947年,任國民政府行政院政務委員。4月23日,國民政府特任董顯光為新聞局局長。[5]:83405月14日,新聞局局長董顯光對記者稱:民盟與反叛政府中共有密切聯繫,政府對該盟之態度將視其政策及行動如何而定。[5]:83545月21日,董顯光對記者稱,以後如再有遊行請願事發生,「仍依照現行法令處理」[5]:8358。6月18日,新聞局長董顯光就北塔山事件發表聲明,駁斥外蒙古之聲明,表示北塔山係中國領土;董顯光對記者稱:國營事業決定出售轉為民營之單位有:中國水產公司、中國煙草公司、中國蠶絲公司、中國紡織建設公司。[5]:83728月20日,董顯光宣佈:兩年來美援總數原定為20億美元,實收2.6139億餘美元。[5]:83999月3日,行政院新聞局召開記者招待會,局長董顯光稱:今夏以來,水、旱、蝗、雹各種災害遍及廣東、廣西、四川、湖南、福建、江蘇、安徽、河南、河北、山西、甘肅、湖北、綏遠、台灣、遼寧15省,估計受災面積達數千萬畝,災民2,000萬人以上。[5]:840611月26日,行政院新聞局長董顯光表示全國災民過4,000餘萬,政府已撥千億以上救濟,尚待各方襄助。[5]:84601948年12月1日,董顯光聲明政府不遷都,行政院通過疏散南京公務員眷屬辦法。[5]:87411949年,董隨政府遷往台灣,擔任中國廣播公司總經理兼《中央日報》董事長。1950年銜蔣介石之命訪美,見到前美國駐中國大使司徒雷登、國務卿杜勒斯、及當時擔任哥倫比亞大學校長的艾森豪等人,爭取美國對國民政府的支持與援助。1952年8月13日,董出任戰後首任中華民國駐日本大使。1956年,董又受命出任中華民國駐美國大使。1958年,董卸職返台,任總統府資政,曾環島進行調研工作,瞭解基督教在台灣的教派發展、傳教、醫療、教育、社會福利等多方面現況分析。1970年,董移居美國,次年病逝於紐約。[1][2][3]
董因基督教信仰虔誠,深得蔣夫人宋美齡之信任,受其委託於1960年攜眷前往高雄西子灣與張學良夫婦會面,在董的傳教與信仰見證的影響下,張學良於2月9日的日記清楚註明開始禱告,求上帝堅定信心,從此信奉基督教,並且陪伴張學良夫婦前往教會聚會與信仰造就,在其鼓勵之下張氏夫婦遂成為虔誠的基督教徒。
董的一生因新聞記者的機緣認識中國近現代史知名人物,並因外文能力曾做為蔣介石的英文啟蒙老師及張學良先生的英文及信仰啟蒙老師,人生機遇非常有趣,其主要作品有:《一個中國農夫的自述》(又稱《董顯光自傳》)、《基督教在台灣的發展》、《蔣介石傳》、《中國和世界報刊》等。
家庭
[編輯]妻為趙蔭薌,英文名字為莎麗,為清心中學學生,二人為自由戀愛結婚。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1.3 1.4 1.5 01. 董顯光--創局元老(民國36年5月2日至37年12月22日). 行政院新聞局. [2013-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8) (中文(繁體)).
- ^ 2.0 2.1 2.2 2.3 2.4 2.5 董顯光. 《華人基督教史人物辭典》. 世華中國研究中心. [2013-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0) (中文).(英文)
- ^ 3.0 3.1 3.2 3.3 3.4 3.5 侯傑; 陳文君. 天國大使董顯光. 《宇宙光雜誌》418 期. 全人關懷機構. 2009/02 [2013-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中文(繁體)). ,mp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美國國務院. Record of the First Meeting of the Council of Foreign Ministers, Lancaster House, London, September 11, 1945, 4 p.m.. [2019-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20).
-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韓信夫、姜克夫主編 (編).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年7月.
- 人民政協網·《庸報》的創辦者董顯光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浙江通志·董顯光[永久失效連結]
- 董顯光(Hollington Kong Tong),《董顯光自傳: 一個中國農夫的自述》,譯者:曾虛白,臺灣新生報社,1973,密歇根大學,數碼化,231 頁,2007年10月22日
- 董顯光(Hollington Kong Tong),《董顯光博士自傳》,臺灣莒光圖書中心,1973,加州大學,數碼化,223 頁,2008年1月29日
- 董顯光的「一技之長」,石永貴,華僑協會總會
- 首任「新聞局長」董顯光 曾是天津名報人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記者:倪鴻祥、王宗銘,中國評論通訊社(中評社),2012年5月15日
前任: 首任 |
行政院新聞局長 1947年5月—1948年12月 |
繼任: 沈昌煥 |
前任: 顧維鈞 |
中華民國駐美國大使 1956年4月—1958年8月 |
繼任: 葉公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