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慧雲·李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慧雲·李
Vivien Leigh
慧雲·李於《亂世佳人》飾演"郝思嘉"模樣
女演員
出生
薇薇安·瑪麗·哈特萊
Vivian Mary Hartley

1913年11月5日
逝世1967年7月8日(1967歲—07—08)(53歲)
語言英語法語德語意大利語
教育程度皇家戲劇藝術學院
配偶
  • 霍爾曼
    1932年結婚—1940年離婚)
  • 羅蘭士奧利花
    1940年結婚—1960年離婚)

    (已歿,享壽82歲)
兒女蘇珊娜·法林頓
(1933.10.10-2015.3.1)
父母厄尼斯特·哈特萊
(?-1972年)
歌特露德·魯賓遜·雅克耶
(西元1888年-1972年)
著名角色郝思嘉(《亂世佳人》)
活躍年代1933年-1967年
獎項
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女主角
1940年亂世佳人》– 郝思嘉
1952年慾海奇女子》– 布蘭奇·杜波依斯
英國電影學院獎
最佳英國女演員
1953年 《慾海奇女子》 – 布蘭奇·杜波依斯
東尼獎
最佳音樂劇女主角
1963年 《同志》
其他獎項
威尼斯影展
最佳女演員
1951年慾海奇女子》– 布蘭奇·杜波依斯
聖喬迪獎
1957年評審團演技特別獎
法國水晶之星獎
最佳外國女演員獎
1966年《愚人船》
Vivien Leigh」的各地常用譯名
中國大陸費雯·麗
臺灣費雯·麗
港澳慧雲·李
新加坡費雯·麗
馬來西亞慧雲·李

奧利花爵士夫人慧雲·李(英語:Vivien Leigh, Lady Olivier,1913年11月5日—1967年7月8日),英國國寶級電影演員,兩屆奧斯卡影后威尼斯影展最佳女主角獎得主。慧雲·李不但是出色的電影演員,也是優秀的舞台劇演員,出色的外表和精湛的演技,為她在影壇歷史上爭得一席之地。慧雲·李在個人情感方面並不順遂,過世前幾年受精神和身體的疾病纏身,1967年她在英國家裏孤單辭世,享年53歲。

慧雲·李在電影《亂世佳人》中飾演女主角,郝思嘉成為影史上最難以超越的角色之一,1998年她被美國電影學會遴選為「AFI百年百大女明星」第16名。

早期生活

[編輯]

1913年11月5日,她出生於英屬印度西孟加拉邦大吉嶺。原名薇薇安·瑪麗·哈特萊(Vivian Mary Hartley),父親恩斯特·哈特萊(Ernest Hartley)是不列顛印度軍隊的一個官員,母親歌特露德·魯賓遜·雅克耶(Gertrude Robinson Yackje)的身世是一個謎,她宣稱自己是愛爾蘭人,但是似乎也同時具有印度帕西人的血統。[1]1912年,他們在倫敦肯辛頓結婚。[2]1917年,父親被調遣到班加羅爾,薇薇安與母親則留在烏塔卡蒙德[3]薇薇安·哈特萊3歲時就在她母親所在的業餘劇團上台表演兒歌《小波比》。歌特露德試圖培養她女兒的文學修養,讓她閱讀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路易斯·卡羅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的作品,以及希臘神話故事。1920年,父母將6歲半的她送到了英國倫敦附近的聖心女修道院寄宿學校。薇薇安在這裏學會了鋼琴、小提琴等樂器。她在修道院的密友是後來同樣成為女演員的莫琳·奧沙利文,她告訴奧沙利文自己夢想着要成為「一個偉大的演員」。[4]

薇薇安在歐洲完成了她的後期教育,1931年返回英國與父母團聚。她發現一部莫琳·奧沙利文出演的電影在倫敦西區上映並告訴父母自己夢想成為一個演員。父母非常支持她,她父親幫助她進入倫敦皇家戲劇藝術學院學習。[5]

1931年底,薇薇安認識了年長她13歲的律師霍爾曼。儘管他對戲劇界人士不以為然,兩人一見鍾情,並於1932年12月20日結婚,薇薇安也因此而輟學。1933年10月12日,女兒蘇珊出生,她對家庭生活感到不滿。她的朋友推薦她參加電影《漸有起色》的拍攝,在其中飾演一個小角色,這也是她初次登上銀幕。她僱傭了經理人約翰·格利登(John Gliddon),後者認為她的名字「薇薇安·霍爾曼」不適合作為一個電影演員的名字。她拒絕了格利登為她取的名字「阿普利爾·莫恩」(April Morn),採用「薇薇安·麗」(Vivian Leigh)作為藝名。格利登將她推薦給導演和製片人亞歷山大·科達作為候選演員,但是科達因為她缺少潛力而拒絕。[6]

1935年,她出演話劇《道德的面具》(The Mask of Virtue),聲名鵲起,很多報紙採訪了她,其中《每日快報》的採訪文章提到「她的表情改變得很快」,也是第一次公開的出版物中提到她情緒變化迅速,這成為她的一個特徵。[7]後來的桂冠詩人約翰·貝奇曼也為她撰文,將她描寫為「英國少女的本性」。[8]科達在觀看了她的演出後,承認了自己的失誤,與她簽定電影合約,並將她的名字改為「慧雲李」(Vivien Leigh)。她繼續從事戲劇表演,但是當科達搬到一個大的劇場的時候,慧雲李發現自己不能把聲音送到足夠遠,來吸引使觀眾注意,因此很快演出結束了。[9]1960年代,當慧雲李回憶起她第一次遭受評論界讚頌和突然而至的名聲的複雜感受時說,「一些評論家看起來很傻地認為我是一個偉大的女演員。我想,這麼說真愚蠢和缺德。因為這給了我很大的壓力和責任,而我無法承受。這使我花了很多年學習足夠的東西來實現他們的期望。我發現這非常傻。我很清楚地記得那個評論家,並永遠不會原諒他。」[10]

感情生活

[編輯]

當時英國莎劇明星羅蘭士奧利花觀看了慧雲李演出的《道德的面具》,在他向她表示祝賀後,兩人開始交往。1937年,他倆第一次合作,在電影《英倫浩劫》中扮演一對情人,拍攝期間他們互相深深吸引。電影完成後,他們開始有外遇。在此期間,慧雲李閱讀了瑪格麗特·米切爾的小說《》,並讓她的美國經理人將她推薦給製片人大衛·O·塞爾茲尼克,塞爾茲尼克正在籌備拍攝小說的電影版本。她和一位記者說,「我將自己投入到斯佳麗·奧哈拉中。」電影評論人C·A·勒瓊回憶同一時期和她的一次對話時,她斷言「奧利花將不會出演瑞德·巴特勒這個角色,但是我將飾演斯佳麗·奧哈拉。等着看吧。」當時在場的人都很吃驚。[11]

慧雲李在舊維克劇場出演了由奧利花導演的戲劇《哈姆雷特》女主角奧菲莉婭。奧利花後來回憶到有一次她正在後台安靜地候場時,情緒突變。在沒有明顯刺激的情況下,她對着他尖叫,然後又很快安靜下來。演出時一切正常,次日她恢復了常態,也遺忘了整個事件。[12]這是奧利花第一次見到她這樣的行為。他們兩人開始同居,慧雲李的丈夫霍爾曼和奧利花的妻子——女演員吉爾·埃斯蒙德,都不同意離婚。

1938年,慧雲李和羅拔·泰勒賴尼爾·巴利摩和莫琳·奧沙利文一起出演了《牛津風雲》,這是她第一部在美國引起注意的影片。影片製作期間,她獲得了難以相處和不可理喻的名聲。科達讓她的經理人警告她如果不改變她的行為,將不與她續簽合同。[13]她的下一部影片是和查理士·羅頓一起主演的《聖馬丁小巷》。

獲得成功

[編輯]

奧利花嘗試拓寬他的銀幕生涯,儘管他在英國非常成功,但是在美國的知名度並不高,早期打入美國市場的一些嘗試也以失敗告終。1939年,奧利花獲得了機會出演由塞繆爾·戈爾德溫製作的《咆哮山莊》中男主角西斯克里夫,前往荷里活,將慧雲李留在了倫敦。戈爾德溫和導演威廉·韋勒邀請慧雲李飾演片中女配角伊莎貝拉,但是她拒絕了邀請,宣稱只飾演主角凱茜,而該角色早已確定由默爾·奧伯倫飾演。[14]

當時荷里活正在公開尋找大衛·O·塞爾茲尼克製作的《亂世佳人》的女主角斯佳麗·奧哈拉的人選,很多著名或不着名的女演員都參加了試鏡,包括嘉芙蓮協賓諾瑪·希拉比提·戴維斯巴巴拉·史丹域鍾·歌羅馥拉娜·特納等。

1938年2月,慧雲李就讓她的美國經理人麥倫·塞爾茲尼克(大衛·塞爾茲尼克的哥哥)將她推薦給製片方。當月,塞爾茲尼克觀看了她在《英倫浩劫》和《牛津風雲》中的表演,從那時起就將其定為重要候選人之一。

從2月到8月,塞爾茲尼克觀看了所有她出演的英國電影,8月與製片人亞歷山大·科達協商次年慧雲·李的檔期問題,當時她還和科達簽有合約。10月18日,塞爾茲尼克在給導演喬治·丘克的秘密便條中寫道:「我還在期望是那個不太可能的新女孩」。[15]慧雲李來到了洛杉磯,表面上是為了和奧利花在一起。

麥倫·塞爾茲尼克也是奧利花的經理人,當他見到慧雲李時,就覺得她具備哥哥正在尋覓的女主角的特點。麥倫將慧雲李和奧利花帶到正在拍攝亞特蘭大倉庫大火的場景,把他們介紹給大衛。次日,慧雲李在大衛·塞爾茲尼克安排的試鏡中,試演了一個場景。大衛·塞爾茲尼克在隨後給太太的信中說:「她是扮演斯佳麗的黑馬 ,並且看起來非常出色。你自己知道就行了,不要告訴別人,現在候選人只有四個:寶蓮·高黛珍·亞瑟瓊·貝內特和慧雲李」。導演喬治·丘克持有相同的意見,並讚揚慧雲李「難以置信的野性」,不久就決定給她這個角色。[16]

亂世佳人》劇照
奇勒·基寶和慧雲李在電影《亂世佳人》的劇照
奇勒·基寶和慧雲李在電影《亂世佳人》的劇照

電影攝製過程對於慧雲李來說非常艱難,丘克由於與塞爾茲尼克產生矛盾,離開了劇組。新導演維克多·弗萊明經常與慧雲李爭吵。她與女配角奧麗薇·夏蕙蘭在周末和晚上秘密會見丘克,向丘克請教飾演角色的建議。她和男主角奇勒基寶、基寶的妻子卡羅爾·隆巴德和德哈維蘭相處友好,但是與男配角李斯梨·侯活發生衝突,而他們之間有好幾場感情戲。使她更為苦惱的是,有時候她被要求一周工作7天,經常工作到深夜,而她很想念在紐約工作的奧利花。她給利·霍爾曼寫信,「我厭惡荷里活……我永遠不會適應——我真討厭拍電影。」[17]

羅蘭士奧利花的傳記中提到的慧雲·李在拍攝《亂世佳人》時狂躁的表現,2006年,德哈維蘭對此做出回應。她為慧雲李辯護道:「慧雲在拍攝《亂世佳人》時表現出十分的專業和有準則。但當時有兩件令她非常心煩的事:她必須在一個難以演繹好的角色上發揮最佳表現,並且在拍攝期間與正待在紐約的奧利花分隔兩地。」[18]

《亂世佳人》的上演立即為慧雲李帶來影響和名譽,但是她說:「我不是一個電影明星;我是一個演員。作為一個電影明星,只是一個電影明星,是多麼虛假的人生,為了虛假的價值和公眾而活。演員的生活可以持續很久,總是可以飾演不可思議的角色。」[19]《亂世佳人》共獲得10項奧斯卡獎,慧雲·李以郝思嘉一角,首次提名就獲得奧斯卡影后,當時她年方廿六,評審團如此評價:「她有如此的美貌,根本不必有如此的演技;她有如此的演技,根本不必有如此的美貌。」,同時還獲得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女主角獎。11年之後,她以精湛演技再度封后。

個人婚姻

[編輯]

1940年2月,吉爾·埃斯蒙德同意與奧利花離婚,而霍爾曼也同意與慧雲李分手,後來他們保持了一生的友誼。8月30日,奧利花和慧雲李在聖巴巴拉結婚,只有證婚人嘉芙蓮協賓參加儀式。

魂斷藍橋》劇照

慧雲李希望能與奧利花一起主演電影,她參加了影片《蝴蝶夢》的試鏡,該片由希治閤導演,並確定奧利花出演男主角。但是在慧雲·李試鏡後,塞爾茲尼克認為「她看起來不像天真無邪的樣子。」希治閣和慧雲李的指導者喬治·丘克也持有相同觀點。[20]塞爾茲尼克還注意到在奧利花確定為男主角之前她並沒有表現出對角色的期待,後來鍾芳婷獲得了該角色。塞爾茲尼克還不同意她和奧利花一起出演《傲慢與偏見》,葛麗亞·嘉遜得到了慧雲李所希望的角色。《魂斷藍橋》原定由奧利花和慧雲李主演,然而,塞爾茲尼克將男主角更換成羅拔·泰勒,使他達到演藝事業的頂峰,成為美高梅公司最受歡迎的男演員之一。慧雲李在演員表上的頭牌地位體現了她在荷里活的位置,儘管她勉強在奧利花缺陣的情況下參加演出,這部電影不僅受到觀眾和評論家的歡迎,同時也成為她最喜歡的電影。她將人物初戀時的幸福、分手時的憂傷、失去愛人後的絕望表演得淋漓盡致。

她與奧利花在百老匯主演了舞台劇《羅密歐與茱麗葉》。紐約的媒體宣揚兩人交往初期對各自婚姻不忠實的事實,並質疑他們為什麼不返回英國為戰爭出力,對演出的評論也多為負面。《紐約時報》的布魯克·阿特金森撰文寫道:「儘管慧雲李小姐和奧利花先生是英俊的年輕人,但是他們一點也沒有飾演好自己的角色。」[21]當大部分責備針對奧利花的表演和導演的時候,慧雲李也被批評。評論家伯納德·格里班尼爾提到「慧雲李小姐的嗓音很細,女店員的水準。」夫婦兩人為了這部舞台劇投入了他們大部分積蓄,因此演出失敗對他們來講在經濟上是一個慘重的打擊。[22]

1941年,他們雙雙出演《鵑血忠魂》,奧利花飾演霍雷肖·納爾遜,慧雲李飾演愛瑪·漢密爾頓。當時英國已經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該片是荷里活幾部旨在激發美國觀眾親英情緒的電影之一。影片在美國受到歡迎,並在蘇聯獲得巨大成功。溫斯頓·丘吉爾在他舉行的一個聚會上請賓客觀看此片,賓客中包括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並發表講說,「先生們,我認為這部電影會讓你們感興趣,它展現的偉大的事件,和你們正在參與的相仿。」 丘吉爾一直很喜歡奧利花夫婦,在他的餘生經常邀請他們共進晚餐,出席一些場合。[23]

奧利花夫婦回到英格蘭,1943年慧雲李在北非巡演,為官兵表演直到持續咳嗽發熱而病倒。1944年,她的左確診為結核,在醫院呆了幾周後,她看起來已經痊癒。1945年春天,她出演影片《凱撒和克利奧帕特拉》時發現自己懷孕,但是不幸流產。她非常沮喪,在面對奧利花時情緒低落到了極點,她對奧利花辱罵和動手,直到自己倒在地上哭泣。這是她第一次神經完全崩潰,後來又發生多次。奧利花開始識別即將爆發的症狀——幾天過分活躍後是一段時期的憂鬱和一次徹底的崩潰,事件之後慧雲李對此毫無印象,但是會非常侷促不安和後悔。[24]這是慧雲李罹患雙相情緒障礙症(躁鬱症)的開端。

1946年,她逐漸康復,並恢復了表演,在桑頓·懷爾德的戲劇《九死一生》(The Skin of Our Teeth)中獲得成功,但是那段時期上映的電影《凱薩與克麗奧佩拉》和《安娜·卡列尼娜》均反響平平。

1947年,奧利花被授以爵位,慧雲李陪伴他前往白金漢宮參加授權儀式。她成為奧利花夫人,這款稱謂她始終在社交圈中堅持使用,即使後來他們離婚了。

1948年6月,奧利維亞夫婦抵達澳大利亞布里斯班

到1948年,奧利維亞是舊維克劇場的董事會成員,他和慧雲李乘船到澳大利亞新西蘭巡迴演出,為劇院籌集資金。在6個月的旅行中,奧利維亞表演戲劇《理查三世》,也與慧雲李合作演出《醜聞學校》(The School for Scandal)和《九死一生》。巡迴演出獲得巨大成功,期間慧雲李受失眠困擾,她的替補演員在她生病的一周內代替她演出。但是總體上她還是承受住了對她的要求,奧利花注意到她有「使新聞界着迷」的能力。他們的同事後來回憶他們之間的幾次爭吵,最戲劇性的一次發生在基督城,當時慧雲李拒絕上台演出。奧利花打了她一巴掌,慧雲李給予還擊,在她走到舞台上之前咒罵他。在巡迴演出結束後,兩人都精疲力竭並且身體不適,奧利花對一名記者說:「你也許不知道,你在和一對行屍走肉說話。」後來他評論道他在澳大利亞「失去了慧雲」。[25]

巡迴演出的成功堅定了奧利花夫婦在倫敦西區劇院首次同台表演的信心,除了巡演的劇目外,還增加了《安提戈涅》,因為慧雲李堅持希望出演一個悲劇角色。

慧雲李在《慾海奇女子》中飾演布蘭奇·杜波依斯。

慧雲李的下一個在倫敦西區劇院表演的角色是由田納西·威廉斯編劇的《慾海奇女子》中的布蘭奇·杜波依斯。威廉斯和製作人艾琳·邁耶·塞爾茲尼克觀看了她在《造謠學校》和《安提戈涅》的表演後決定讓她出演該角色,奧利花擔任導演。由於劇情中含有強姦的場景以及放蕩和同性戀的內容,該劇不可避免地引起了爭議,媒體的討論增加了慧雲李的焦慮,但是她確信這部作品的重要性。作家約翰·博因頓·普里斯特利公開抨擊了劇本和慧雲李的表演,評論家肯尼思·泰南認為慧雲李不適合出演該角色,因為英國演員「在舞台上太有教養而不能激動地表達感情」。劇作商業上的成功部分歸功於觀眾希望看到一個他們認為是淫蕩和轟動的故事,而不是奧利花和慧雲李所預想的希臘悲劇,這點令他們很灰心失望,幸虧還有一些強有力的支持者[26],其中包括諾埃爾·科沃德,他認為慧雲李表演非常出色。[27]

在326場表演後,慧雲李完成了她的舞台演出工作。然而,她很快受邀參加電影《慾海奇女子》拍攝。她的無禮和經常有點下流的幽默感使她與男主角馬龍·白蘭度建立了親密的關係,但是和導演伊力·卡山相處不太融洽 ,卡贊對她評價不高,認為她天分不高。但是隨着作品的拍攝,他的評論充滿了讚賞,變成了「她是我認識的最有恆心的女演員,如果她認為對表演有幫助,她會爬過碎玻璃。」慧雲李認為這個角色繁重而累人,接受《洛杉磯時報》 採訪時說,「我在劇院裏演了9個月的布蘭奇·杜波依斯,現在是她主宰着我。」[28]電影好評如潮,她也因此獲得了第二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威尼斯影展最佳女主角獎、英國電影學院獎和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女主角獎。田納西·威廉斯認為慧雲李帶給角色「所有我所希望的東西,還有更多我從沒奢望的。」但是後來,慧雲李表示扮演布蘭奇·杜波依斯「使我陷入了瘋狂」。[29]

持續疾病

[編輯]

1951年,慧雲李和奧利花演出了兩部關於克利奧帕特拉的戲劇,威廉·莎士比亞的《安東尼與克利奧帕特拉》和蕭伯納的《凱撒和克利奧帕特拉》,獲得好評。之後,他們來到紐約,在齊格菲劇院整整表演了一季。大部分的評論是讚揚的,但是評論家肯尼思·泰南使他們很惱怒,因為他認為慧雲李平庸的才能導致奧利花水準也因而下降。泰南的誹謗幾乎導致慧雲李又一次崩潰。害怕失敗並想獲得成功的慧雲李反覆咀嚼他的評論,而忽略了其他評論家正面的評價。[30]

1953年1月,慧雲李與彼得·芬治一起前往斯里蘭卡拍攝《象宮鴛劫》。影片開拍後不久,她經歷了一次精神崩潰。派拉蒙電影公司請來伊莉莎伯泰萊頂替她的角色。奧利花陪伴她回到了英國的家中,慧雲李告訴他自己已經愛上了芬奇,並和他有了曖昧關係。她在幾個月內逐漸康復。這次發病使許多奧利花的朋友得知了她的疾病。戴維·尼文說她已經「相當、相當瘋狂」。諾埃爾·科沃德在他的日記中表達了他的吃驚:「大概從1948年左右起,情況已經變壞,並且愈來愈糟糕了。」[31]

1953年,慧雲李基本康復和奧利花一起演出舞台劇《沉睡王子》(The Sleeping Prince)。1955年,他們在莎士比亞故鄉雅芳河畔斯特拉特福演出一季莎翁的戲劇,包括《第十二夜》、《麥克白》和《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演出爆滿並受到好評,慧雲李的健康狀況似乎穩定下來。諾埃爾·科沃德的新作《南海泡沫》(South Sea Bubble)邀請慧雲李擔任女主角,正當他享受成功的喜悅時,慧雲李因懷孕退出該劇。幾周之後,她再度流產,又經歷了一次精神抑鬱,這回長達數個月。她和奧利花一起參加《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的歐洲巡迴演出,但是整個旅程因慧雲李與奧利花以及其他同事間經常爆發的衝突而壞事。她的前夫利·霍爾曼仍然對她有很大影響,當他們回到倫敦後,霍爾曼與奧利花一起幫助她鎮定下來。

1957年底,慧雲李與羅蘭士接下《鴛鴦譜英語Separate Tables (film)》,這部心理文藝片改編自名舞台劇,描述英國一家海邊旅館中客人間的情感問題。電影由畢蘭卡斯特的製片公司製作,聯美發行。慧雲李飾演一位被母親控制的老處女,而奧利花除演出外尚兼導演,但他跟蘭卡斯特爭執不斷,所以最後夫妻退出製作。

1958年,考慮到她的婚姻即將走到盡頭,慧雲李開始和演員傑克·梅里韋爾交往,梅里韋爾知道了她的健康情況,向奧利花保證自己會照顧好她。1959年,她參加了諾埃爾·科沃德的喜劇《照看露露》(Look After Lulu)的演出,獲得成功。《泰晤士報》如此評論她:「美麗、冷靜,事實上她是每一個場景的焦點。」[32]

1960年,慧雲李和奧利花離婚,之後奧利花與瓊·普洛萊特結婚。在他的自傳中提到了這些年兩人遇到的問題是因為慧雲李的疾病,他寫道:「儘管她會突然脾氣暴躁、沮喪、並且越來越糟糕,她還是保持了她特有的謹慎——一種在除了我之外所有人面前掩蓋她真實的精神情況的能力,在我面前,她不必如此費心去掩飾。」[33]

1964年,慧雲李獲邀請於《愚人船》擔任女主角。51歲的她在片中飾演一位美國南方遲暮美人,要角尚有茜蒙·仙諾何塞·費勒李·馬榮奧斯卡·威內爾伊利沙伯·阿什利喬治·席格等。由於慧雲李身心的不穩定狀態,所以有不少要求。導演史丹利克拉瑪原本還想拒絕,但當他了解到慧雲李問題的細節後,對她的敬意反而加深,並說「她病了,是勇氣支持她繼續向前的,這種勇氣讓本片幾乎不可置信。」電影分別在1965年7月和11月於美國和英國上映,票房成功,而且獲得出色評價。慧雲李因此片榮獲1966年法國水晶之星獎(Étoile de cristal)的最佳外國女演員獎(Meilleure actrice étrangère),這是她生前最後一個獎項。[34]

最後歲月

[編輯]

梅里韋爾對慧雲李有穩定的影響,儘管她看起來很滿足,但是記者雷迪·哈里斯引用了她的話:「寧願和奧利花度過短暫的一生,也不願意和別人共度漫長人生。」[35]她的第一任丈夫利·霍爾曼也花費相當多時間來陪伴她。從1961年的7月到1962年的5月,梅里韋爾和她一起參加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拉丁美洲的巡演,沒有奧利花與她分享公眾的注意,慧雲李很喜歡對她肯定的評價。儘管仍然受多發性抑鬱症的困擾,她繼續在劇院工作,1963年因百老匯音樂劇《同志》(Tovarich)獲得了東尼獎最佳音樂劇女主角獎。她還參加了影片《羅馬之春》和《愚人船》的拍攝。[36]

1967年5月,當她與米高·雷德格雷夫一起排練愛德華·阿爾比創作的舞台劇《人海萬花筒》之時,困擾了她超過20年的肺結核復發,在休息了幾周後,看起來已經康復。7月7日晚上,梅里韋爾和往常一樣將她留在家中,外出表演,半夜返回家中的時候發現她已經睡着了。大約30分鐘後(已經是7月8日),梅里韋爾返回到臥室時發現慧雲李躺在地板上,已經去世。[37]慧雲李曾試圖去衛生間,但是由於她的肺中充滿了液體而摔倒。[38]梅里韋爾聯繫了奧利花,後者正在附近的一家醫院接受前列腺癌的治療。在奧利花的自傳中,他描寫自己立刻趕到慧雲李的住所,發現梅里韋爾已經將她的屍體搬回床上時「極度悲痛」。奧利花表達了他的敬意,在幫助梅里韋爾處理葬禮的安排之前,「站在那裏祈求原諒所有我們之間發生的不快。」[39]

慧雲李火葬後的骨灰撒在家鄉的一個湖中,靠近英格蘭東薩塞克斯。一場紀念儀式在西敏市聖馬丁教堂舉行,約翰·吉爾古德宣讀了悼詞。在美國的南加州大學也舉行了一場悼念活動,喬治·丘克等好友宣讀悼詞。[40]

評價及紀念

[編輯]
  • 慧雲·李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兩次提名,兩次都得獎,分別是第12屆的《亂世佳人》和第23屆的《慾海奇女子》。慧雲·李不但是影史上首位英國籍影后,她與羅蘭士奧利花(1948年獲獎)也是影史上第一對奧斯卡影帝影后夫妻檔,而影壇上只有兩對影帝影后夫妻檔,另一對則是保羅·紐曼(1986年獲獎)與喬安娜·華德(1957年獲獎)。
  • 慧雲李被認為她所處時代最美麗的女演員之一,導演們在她的大部分影片中強調了這一點。當問及她是否認為她的美貌成為了障礙時,她說:「人們認為如果你看起來相當不錯,你不可能會表演,而我只在乎表演。我認為美貌是一個很大的障礙,如果你真的希望看起來像你飾演的角色,而那個角色未必像你。」[41]
  • 喬治·丘克認為慧雲李是一位「技藝絕頂的女演員,受到了美貌的阻礙」。[42]羅蘭士奧利花說評論家應該「將她作為一個演員來讚美而不是永遠因她的超級美貌導致歪曲他們的判斷。」[43]加森·卡寧同意他們的觀點,稱慧雲李是「非常迷人的女士,她使人傾倒的美貌經常讓人忽略了她作為一個演員的驚人成就。大美人很少成為偉大的演員——只是因為他們不必要這麼做。慧雲不一樣:有抱負、有恆心、認真,經常有靈感。」[44]
  • 慧雲李認為她飾演了「儘可能不同的角色」,試圖提高演技並消除人們對於她表演能力的成見。她認為喜劇比戲劇更難表演,因為需要更精準的時間控制,並認為演員的培訓課程需要着重於喜劇的訓練。在她演藝生涯後期,她演繹了多部諾埃爾·科沃德的喜劇和莎士比亞的悲劇,發現「讓觀眾哭比讓他們笑容易多了」。[45]
  • 她的早期表演在英國迅速獲得成功,但是在世界其他地方,直到《亂世佳人》公映前她還不為人所知。1939年12月,《紐約時報》的文章寫道,「慧雲李小姐的斯佳麗表明荒唐的演員挑選間接導致她走紅,她是藝術與自然的完美結合,其他任何女演員來飾演這個角色都是不可能的。」[46]當她的名氣提升後,登上了《時代雜誌》的封面。
  • 1969年,評論家安德魯·薩里斯認為電影的成功主要歸功於慧雲李充滿靈感的演出。[47]並於1998年寫道「她作為一個生動的形象活在我們的記憶中,而不是靜態的樣子。」
  • 1998年,電影評論家倫納德· 馬爾丁認為該片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影片之一,慧雲李「飾演的角色光彩奪目。」[48]
  • 劇本作家菲利斯·哈特諾爾如此評論她在倫敦西區演出的戲劇《慾海奇女子》——「作為一位演員,迄今為止她展現出來的最強的能力證明」,這個評價使她很長一段時間內被認為是英國劇院最好的女演員之一。[49]評論家保林·凱爾認為接下來的電影版本中,慧雲李和馬龍·白蘭度為「電影史上最佳的表演之二」並認為慧雲李的演出是「極少數能真正同時引起恐懼和同情的表演之一」。[50]
  • 評論家肯尼思·泰南嘲笑慧雲李1955年在戲劇《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中的表演比奧利花差遠了,評論她在表演「聽說要被在她丈夫的屍體上強姦時的表情就好像她僅僅很遺憾下面的墊子不夠舒適」。[51]他也是對慧雲李1955年重新演繹麥克白夫人持反面意見的幾個評論家之一,認為她的表演空洞,缺少角色需要的憤怒。然而,在慧雲李逝世後,他改變了觀點,認為自己早期的評論是他所提出的「最糟糕的錯誤意見之一」。他開始認為在慧雲李的重新演繹下,麥克白夫人利用她魅力一直吸引着麥克白,刻畫角色的性格「比通常的戰斧更加合理……」。在慧雲李逝世後評論家的調查中,一些人認為這是她最成功的戲劇角色之一。[52]
1948年,慧雲李和羅蘭士奧利花在澳大利亞賓館。
  • 1969年,科芬園的聖保羅教堂,即演員教堂為慧雲李豎立了一塊紀念牌。
  • 1985年,為了紀念「英國電影年」,發行了一套郵票,採用了慧雲李和希治閤差利·卓別靈彼得·塞勒斯戴維·尼文的肖像。[53]
  • 1999年,倫敦大英圖書館從羅蘭士奧利花的遺產中購買了收藏的資料文件。收藏品包括許多慧雲李的私人文件,如她寫給羅蘭士奧利花大量的信件。慧雲李的信件、照片、合同和日記歸她女兒蘇珊所有。
  • 1994年12月,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購買了一本相冊,上面有交織字母「L & V O」,該相冊被認為屬於奧利花夫婦,含有夫婦兩人1948年澳大利亞巡演的573張照片。如今相冊作為澳大利亞表演藝術歷史記錄的一部分。[54]
  • 2006年9月,飲品公司波特瑞(Bottlegreen)舉辦的「史上最美麗的英國女士」選舉,慧雲李擊敗古今多位英國美女,榮膺英國第一美人。[55]

參演作品

[編輯]

電影

[編輯]
[56]
年份 原名 譯名 角色
1935年 The Village Squire 鄉村紳士 羅絲·維納布爾斯
1935年 Look Up and Laugh 仰頭大笑 瑪喬麗·貝爾費爾
1935年 Things Are Looking Up 欣欣向榮 女學生
1935年 Gentlemen's Agreement 君子協定 菲爾·斯坦利
1937年 Fire Over England 火燒倫敦城 辛西婭
1937年 Dark Journey 諜血柔腸 瑪德琳·戈達德
1937年 Storm in a Teacup 愛潮 維多利亞·高
1938年 A Yank at Oxford 牛津風雲 艾爾莎·克拉多克
1938年 Sidewalks of London (St. Martin's Lane) 倫敦的行人路(聖馬丁小巷) 麗比
1939年 Gone with the Wind 亂世佳人 斯佳麗·奧哈拉
1940年 21 Days 鴛鴦劫 旺達
1940年 Waterloo Bridge 魂斷藍橋 瑪拉
1941年 That Hamilton Woman 漢密爾頓夫人 艾瑪·漢密爾頓
1945年 Caesar and Cleopatra 凱撒和埃及豔后 克婁巴特拉
1948年 Anna Karenina 春殘夢斷 安娜·卡列尼娜
1951年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慾海奇女子 布蘭奇·杜波依斯
1955年 The Deep Blue Sea 孽海情潮 赫斯特·科利爾
1961年 The Roman Spring of Mrs. Stone 羅馬之春 凱倫·斯通
1965年 Ship of Fools 百怪圖(愚人船) 瑪麗·特里德韋爾

所獲獎項

[編輯]
年份 獎項 作品
1939年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女主角獎
亂世佳人
Gone with the Wind
1951年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英國女演員獎
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女主角獎
威尼斯影展 - 最佳女演員獎
慾海奇女子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1963年 東尼獎最佳音樂劇女主角 《同志》
Tovarich
1966年 法國水晶之星獎(Étoile de cristal)

最佳外國女演員獎(Meilleure actrice étrangère)

《愚人船》
Ship of Fools

參考文獻

[編輯]

出處

[編輯]
  1. ^ Vickers, Hugo,第6–7頁。(書中提到哈特萊的英國背景和雅克耶關於她愛爾蘭血統的評論)。
  2. ^ 英格蘭和威爾斯結婚登記處,1912年6月,肯辛頓卷1a,第426頁。
  3. ^ Vickers,第九頁。
  4. ^ Edwards, Anne,第12–19頁。
  5. ^ Edwards,第25–30頁。
  6. ^ Edwards,第30–43頁。
  7. ^ Coleman,第74頁。原文「a lightning change came over her face」。
  8. ^ Coleman,第75頁。原文「the essence of English girlhood」。
  9. ^ Edwards,第50–55頁。
  10. ^ John E. Boothe,Lewis Funke,《Actors Talk About Acting》(演員談表演)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慧雲李的採訪,1961年首次發佈,2008年2月26日查閱。原文為「that some critics saw fit to be as foolish as to say that I was a great actress. And I thought, that was a foolish, wicked thing to say, because it put such an onus and such a responsibility onto me, which I simply wasn't able to carry. And it took me years to learn enough to live up to what they said--for those first notices. I find it so stupid. I remember the critic very well, and have never forgiven him.」
  11. ^ Coleman,第76–77、90、 94–95頁。
  12. ^ Coleman,第97–98頁。
  13. ^ Coleman,第97頁。
  14. ^ Berg,第323頁。
  15. ^ Selznick,第184頁。
  16. ^ Haver,第259頁。
  17. ^ Taylor,第22–23頁。原文:「I loathe Hollywood.... I will never get used to this - how I hate film acting.」
  18. ^ 鮑布.湯瑪士(Thomas, Bob) 轉述奧麗維亞·德哈維蘭(Olivia de Havilland)的話。原文:「Vivien was impeccably professional, impeccably disciplined on Gone with the Wind. She had two great concerns: doing her best work in an extremely difficult role and being separated from Larry [Olivier], who was in New York.」 文章出處:聖路易斯郵報通訊社 St. Louis Post-Dispatch (The Associated Press), 1月4日2006年, 第 E1 頁。報紙評論原文:「Official biography of Olivier benefits from cache of actor's letters.」
  19. ^ Taylor,第22–23頁。
  20. ^ McGilligan,第238頁。
  21. ^ Edwards,第127頁。
  22. ^ Holden,第189–190頁。
  23. ^ Holden,第202、205和325。
  24. ^ Holden,第221–222頁。
  25. ^ Holden,第295頁。
  26. ^ Coleman,第227–231頁。
  27. ^ Holden,第312頁。
  28. ^ Coleman,第233–236頁。
  29. ^ Holden,第312–313頁。
  30. ^ Edwards,第196–197頁。
  31. ^ Coleman,第254–263頁。
  32. ^ Edwards,第219–234、239頁。泰晤士報原文「beautiful, delectably cool and matter of fact, she is mistress of every situation.」
  33. ^ Olivier,第174頁。原文:「Throughout her possession by that uncannily evil monster, manic depression, with its deadly ever-tightening spirals, she retained her own individual canniness - an ability to disguise her true mental condition from almost all except me, for whom she could hardly be expected to take the trouble.」
  34. ^ ,Étoiles de cristal https://fr.wikipedia.org/wiki/%C3%89toiles_de_cristal#Meilleur_acteur_%C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5. ^ Walker,第290頁。
  36. ^ Edwards,第266–272頁。
  37. ^ 费雯丽死亡证明. [2008-0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15). 
  38. ^ Edwards,第304–305頁。
  39. ^ Olivier,第273–274頁。
  40. ^ Edwards,第306頁。
  41. ^ John E. Boothe,Lewis Funke,《Actors Talk About Acting》(演員談表演)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慧雲·李的採訪,1961年首次發佈,2008年2月29日查閱。原文為「people think that if you look fairly reasonable, you can't possibly act, and as I only care about acting, I think beauty can be a great handicap, if you really want to look like the part you're playing, which isn't necessarily like you.」
  42. ^ Shipman,第126頁。原文:「consummate actress, hampered by beauty」
  43. ^ Coleman,第227頁。原文:「give her credit for being an actress and not go on forever letting their judgements be distorted by her great beauty.」
  44. ^ Shipman,第125頁。
  45. ^ John E. Boothe,Lewis Funke,《Actors Talk About Acting》(演員談表演)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慧雲·李的採訪,1961年首次發佈,2008年2月29日查閱。原文為「It's much easier to make people cry than to make them laugh.」
  46. ^ Haver,第305頁。
  47. ^ ([//web.archive.org/web/20130121150521/http://rogerebert.suntimes.com/apps/pbcs.dll/article?AID=%2F20000101%2FCRITICALDEBATE%2F4031003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羅渣·埃伯特 評論《亂世佳人》,於2008年2月29日查閱。
  48. ^ Maltin,第522頁。
  49. ^ Hartnoll,第301頁。
  50. ^ Kael,第564頁。
  51. ^ 《Peter Brook's Titus Andronicus, August 195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08年2月29日查閱。
  52. ^ Taylor,第99頁。
  53. ^ Walker,第303、304年。
  54. ^ 《Laurence Olivier/Vivien Leig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2008年2月29日查閱。
  55. ^ 慧雲李艷絕古今英倫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蘋果日報 2006年9月07日
  56. ^ Edwards 1978,第319–328頁.

書目

[編輯]
  • Vickers, Hugo,《Vivien Leigh》(慧雲·李),出版社: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88版本。
  • Edwards, Anne,《Vivien Leigh, A Biography》(慧雲·李傳記),出版社: Coronet Books,1978版本,ISBN 0-340-23024-X
  • Coleman, Terry,《Olivier, The Authorised Biography》(奧利花,授權傳記),出版社: Bloomsbury Publishing,2005年,ISBN 0-7475-8306-4
  • Berg, A. Scott,《Goldwyn》(戈爾德溫),出版社: Sphere Books,1989年,ISBN 0-7474-0593-X
  • Selznick, David O,《Memo from David O. Selznick》(大衛·O·塞爾茲尼克回憶錄),出版社: Modern Library,紐約,2000年,ISBN 0-375-75531-4
  • Haver, Ronald,《David O. Selznick's Hollywood》(大衛·O·塞爾茲尼克的荷里活), 出版社: Bonanza Books,紐約,1980年,ISBN 0-517-47665-7
  • Taylor, John Russell,《Vivien Leigh》(慧雲·李),Elm Tree Books,1984年,ISBN 0-241-11333-4
  • McGilligan, Patrick,《Alfred Hitchcock, A Life in Darkness and Light》(希治閤傳),出版社: Wiley Press,2003年,ISBN 0-470-86973-9
  • Holden, Anthony,《Olivier》(奧利花),Sphere Books Limited,1989年,ISBN 0-7221-4857-7
  • Olivier, Laurence,《Confessions Of an Actor》(一個演員的自白),出版社: Simon and Schuster,1982年,ISBN 0-14-006888-0
  • Walker, Alexander,《Vivien, The Life of Vivien Leigh》(慧雲·李的一生),出版社: Grove Press,1987年,ISBN 0-8021-3259-6
  • Shipman, David,《Movie Talk》(電影對話),出版社: St Martin's Press,1988年,ISBN 0-312-03403-2
  • Hartnoll, Phyllis,《The Concise Companion to the Theatre》,出版社: Omega Books,1972年,ISBN 1-85007-044-X
  • Kael, Pauline,《5001 Nights At The Movies》(5001個和電影在一起的夜晚 ),出版社: Zenith Books,1982年, ISBN 0-09-933550-6
  • Maltin, Leonard,《1998 Movie and Video Guide》(影視指南1998),出版社:Signet Books,1997年。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