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連四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連四紙,又名連泗紙連史紙,紙質較厚者又稱為海月紙中國紙名,始創於中唐,宋元時已頗具名聲,製造地為中國江西省鉛山縣,為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舊時貴重書籍、碑帖、契文、書畫、扇面等多用之。書畫家、鑑藏家欣賞它獨特的品質韻味,許多字畫、印譜、拓本依託它得以傳世,如《十七史》、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四庫全書珍本初集》等即用此紙印製的。

1994年,鉛山縣漿源村連四紙停產,這項造紙術面臨失傳危機。2006年,連四紙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才起死回生。連四紙也成為西泠印社中國國家圖書館印刷古籍的專門供應商[1]

現狀

[編輯]

據連史紙的非遺傳承人鄧金坤所言,客家地區宋代便開始造紙,明代後期,姑田鎮利用竹絲天然漂白工藝結合連城撈紙法,研究出連史紙[2]民國時期,姑田鎮有480個紙槽,上萬人從事造紙行業,但現今僅剩美玉堂的幾個紙槽,其所售紙張用於古籍修復領域與纂刻領域[2]

記載

[編輯]
  • 宋應星天工開物·造皮紙》:「其次曰連四紙,連四中最白者曰紅上紙。」
  • 徐弘祖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二》:「蓋此中無紙,前因司道檄縣屬僧道擕紙來巖拓《元祐黨籍》,余轉市其連四陸張。」
  • 文震亨《長物志·器具》:「近吳中灑金紙、松江潭箋俱不耐久,涇縣連四最佳。」
  • 醒世姻緣傳》第七回:「衙門上傳梆,遞進一角兵備道的文書來。拆開看時,裏面卻是半張雪白的連四紙,翠藍的花邊,焌黑的楷書字[3]。」
  • 辭源》:「原料用竹。白,質細,經久色質不變。舊時,凡貴重書籍、碑帖、契文、書畫、扇面等多用之。產江西、福建,尤以江西鉛山縣所產為佳。」

製程

[編輯]
鉛山連四紙製作技藝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申報地區或單位江西省鉛山縣
分類傳統技藝
序號416
編號項目Ⅷ—66
登錄2006年

「片紙不易得,措手七十二」。連四紙的製作工序繁複,有七十多道。連四紙的原料是毛竹嫩竹竿,據製紙人章仕康說:「連四紙採用竹漿,必須是毛竹的嫩竹部分,砍竹時間在立夏前後嫩竹將要長出兩對芽葉的時候,早或晚都不行。從砍竹到成品,要經過多次生物發酵、天然漂白等工序,一張好紙至少要花費一年時間才能做好。」紙料需經過幾個月日曬雨淋而自然漂白。生產周期一年。製造過程的技術關鍵一是水質,凡沖、浸、漂、洗所接觸的水均不能有任何污染,須採用當地泉水;二是配藥,藥系採用水卵蟲樹製成[4]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名貴「連四紙」 保存千年不變色. [2012-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21). 
  2. ^ 2.0 2.1 福建连城造纸技艺现面临消失. 梨視頻. 2021-10-23 [2021-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6). 
  3. ^ 词语“连四纸”的解释 汉典 zdic.net. [2012-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27). 
  4. ^ “千年寿纸”:连四纸. [2012-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