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郗超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郗超(336年—378年),字景興,或作敬輿,小字嘉賓高平郡金鄉縣(今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人,東晉官員、書法家、佛學家。郗超是東晉權臣桓溫最信任和最重要的謀士。

生平

[編輯]

早年

[編輯]

郗超的六世祖是漢末御史大夫郗慮,祖父是東晉重臣郗鑒,父親是郗愔。郗超年輕時卓爾不群,氣度非凡,在於文人交遊時總能脫穎而出。郗超擅長談論,尤其是在精深的義理方面有很高的造詣[1]謝安曾認為他比自己侄子們出色。

郗超被桓溫徵辟為征西大將軍掾,後桓溫升大司馬,眷拔其為記事參軍[2]。當時桓溫的幕府中,郗超與王珣齊名,並稱為異才[3],郗超成為桓溫的謀主。桓溫為人英氣高邁,所以很少有受他推崇的人,然而在與郗超交談之後,桓溫卻對其非常欽佩,常說郗超深不可測,遂傾意禮待,郗超也和桓溫結下深交,甚至到了同宿密謀的程度[4]

北伐

[編輯]

太和四年(369年)三月,桓溫請與徐兗二州刺史郗愔、江州刺史桓沖、豫州刺史袁真等討伐前燕。當時,郗愔所領徐州,為精兵所聚之地。桓溫常說:「京口酒可飲、兵可用」,很不願意讓郗愔居於京口。郗愔卻不知道內情,還寫信給桓溫,說要跟他一起扶持王室。郗超看到信之後立即把他毀掉,自己代父親寫另一封信給桓溫。內容是自己年老有病,不堪軍旅,請桓溫統率自己所領之兵,並乞閒職自養。桓溫見信大喜,即刻轉郗愔為會稽太守,自己兼併郗愔之兵,又自領平北將軍、徐兗二州刺史,實力大增。

四月,桓溫親率步騎5萬自姑孰(今安徽當塗)出發開始北伐。郗超認為:「道遠,汴水又淺,恐漕運難通」。桓溫不聽。六月,桓溫軍至金鄉(今山東嘉祥南),適逢大旱,河床乾涸,水運斷絕。桓溫派冠軍將軍毛虎生在鉅野(今山東巨野北)開挖運河300里,引汶水和清水(古濟水自鉅野澤以下別名清水)會合。桓溫率水軍從清水進入黃河,船艦綿延幾百里。郗超又建議:「清水入河,無通運理。若寇不戰,運道又難,因資無所,實為深慮也。今盛夏,悉力徑造鄴城,彼伏公威略,必望陣而走,退還幽朔矣。若能決戰,呼吸可定。設欲城鄴,難為功力。百姓布野,盡為官有。易水以南,必交臂請命。但恐此計輕決,公必務其持重耳。若此計不從,便當頓兵河濟,控引糧運,令資儲充備,足及來夏,雖如賒遲,終亦濟克。若舍此二策而連軍西進,進不速決,退必愆乏,賊因此勢,日月相引,僶俛秋冬,船道澀滯,且北土早寒,三軍裘褐者少,恐不可以涉冬。此大限閡,非惟無食而已」。桓溫不採納,繼續揮軍伐燕。果然在枋頭(今河南濬縣西南)為燕將慕容垂所敗,狼狽逃回。

廢立之事

[編輯]

咸安元年(371年),桓溫攻克壽春,問郗超:「此足以雪枋頭之恥乎?」郗超回答:「未厭有識之情也」。桓溫負其才力,久懷異志。其北伐本意是欲先立功河朔,然後接受九錫,從而奪取政權。在枋頭之敗後,桓溫威望頓減,所以才有此一問。晚上,郗超至桓溫營中,對其說:「明公既居重任,天下之責將歸於公矣。若不能行廢立大事、為伊霍之舉者,不足鎮壓四海,震服宇內,豈可不深思哉!」桓溫素有野心,遂納其策,行廢立之事。當年十一月,桓溫廢司馬奕為東海王,後轉為海西公另立會稽王司馬昱為帝,是為簡文帝。

行廢立之後,桓溫權傾朝野。當時郗超因為與桓溫的關係,朝中大臣都很畏懼。謝安曾與左衛將軍王坦之一起謁見郗超,到了晚上還未能入見,王坦之想走,謝安說:「你就不能為了性命,先忍一忍?」由此可見郗超的權勢之大。郗超一直是桓溫的謀主,謝安和王坦之見桓溫時,郗超臥在帳中竊聽他們的談話。恰巧這時來一陣風把帳幕吹開,謝安嘲笑道:「郗生可謂入幕之賓矣。」

逸事

[編輯]

郗超篤信佛教,生性慷慨好施。其父郗愔喜歡聚財,累積的錢財超過千萬,他曾打開倉庫由郗超自由支取,郗超在一日之內便將其父的錢財散給親朋故舊。郗超類似的行為有很多。[5]

當初郗超與桓溫結黨,因為父親忠於晉室,所以不敢讓父親知道。臨終前,將一箱密謀書信交給門生保管,囑咐道:「公年尊,我死以後,若以哀惋害寢食者,可呈此箱;不爾,即焚之。」後來郗愔果然悲痛欲絕,門生呈上書信,郗愔見兒子為桓溫出謀劃策,圖謀東晉江山,大怒道:「小子死已晚矣!」從此不再悲傷。

死後,其妻周馬頭拒絕返回娘家,為一時美談[6]

郗超生前與王坦之俱有重名,時人謂之:「盛德絕倫郗嘉賓,江東獨步王文度。」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晉書·卷六十七·列傳第三十七》: 超字景興,一字嘉賓。少卓犖不羈,有曠世之度,交遊士林,每存勝拔,善談論,義理精微。愔事天師道,而超奉佛。愔又好聚斂,積錢數千萬,嘗開庫,任超所取。超性好施,一日中散與親故都盡。其任心獨詣,皆此類也。
  2. ^ 晉書·卷六十七·列傳第三十七》: 桓溫闢為征西大將軍掾。溫遷大司馬,又轉為參軍。
  3. ^ 《世說新語·寵禮》:王珣、郗超並有奇才,為大司馬所眷拔。珣為主簿,超為記室參軍。超為人多鬚,珣狀短小。於時荊州為之語曰:「髯參軍,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
  4. ^ 《世說新語·雅量》:桓宣武與郗超議芟夷朝臣,條牒既定,其夜同宿。〈《續晉陽秋》曰:「超謂溫雄武,當樂推之運,遂深自委結。溫亦深相器重,故潛謀密計,莫不預焉。」〉明晨起,呼謝安、王坦之入,擲疎示之。郗猶在帳內,謝都無言,王直擲還,云:多!宣武取筆欲除,郗不覺竊從帳中與宣武言。謝含笑曰:「郗生可謂入幕賓也。」
  5. ^ 晉書·卷六十七·列傳第三十七》
  6. ^ 《世說新語·賢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