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野生生物保護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野生生物保護(英文:wildlife conservation;臺灣譯為野生動物保育[1][2])是為了防止物種滅絕和保護自然生態系統而保護野生物種及其棲息地的做法。對野生生物的主要威脅包括棲息地的破壞、退化與破碎過度開發偷獵污染氣候變化。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估計,在被評估物種中,有27,000種瀕臨滅絕。2019年聯合國關於生物多樣性的報告擴大到所有現有物種,將這一估計數進一步提高到一百萬種。人們也認識到,地球上越來越多的瀕危物種生態系統正在消失。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國家和國際政府都在努力保護地球的野生動植物。著名的保護協議包括1973年《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和1992年《生物多樣性公約》(CBD)。[3][4]還有許多非政府組織(NGO)致力於自然保護,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和國際自然保護組織。

對野生動植物的威脅

[編輯]

棲息地破壞

[編輯]
墨西哥南部的一片被燒毀的叢林

棲息地的破壞減少了野生生物可以居住的地方的數量。棲息地的破碎破壞了連續的棲息地,通常會使大型野生生物種群分為幾個較小的種群。[5]人為棲息地喪失和碎片化是物種減少和滅絕的主要原因。人為棲息地喪失的主要例子包括森林砍伐,農業擴張和城市化。生境的破壞和破碎化可以透過減少野生動植物種群可利用的空間和資源以及增加與人類發生衝突的可能性來增加其脆弱性。此外,破壞和破碎創造了較小的棲息地。較小的棲息地只能支持較小的動物數量與基因多樣性,而缺少基因多樣性的動物更容易滅絕。[6]

過度開發

[編輯]

過度開發是指動植物的開採速度快於物種的恢復能力。雖然經常與過度捕撈有關,但過度開發可適用於各種群體,包括哺乳動物鳥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植物[7]過度開發的危險在於:如果一個物種的個體過多,那麼該物種可能無法恢復。[8]例如,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諸如金槍魚鮭魚等頂級海洋掠奪性魚類的過度捕撈導致魚類尺寸和魚類數量的減少。[9]

偷獵

[編輯]

偷獵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是對某些物種的主要威脅,特別是瀕臨滅絕的物種,其地位使其具有經濟價值。[10]這些物種包括許多大型哺乳動物,例如非洲象老虎犀牛[11][12]偷獵的鮮為人知的目標包括收穫受保護的動植物,以用作紀念品,食物,毛皮,寵物等;由於偷獵者傾向於針對瀕臨滅絕的物種,偷獵使本來就很少的種群進一步減少。

獵殺

[編輯]

獵殺是政府出於各種目的故意和有選擇地殺死野生動植物。一個例子就是對鯊魚的撲殺,澳洲昆士蘭州新南威爾斯州的「鯊魚控制」計劃殺死了成千上萬的鯊魚,以及海龜海豚鯨魚和其他海洋生物。[13][14][15]昆士蘭州的「鯊魚控制」計劃就殺死了約50,000隻鯊魚,還殺死了84,000多隻其他的海洋動物。[16][17]美國,也有獵殺的例子,例如蒙大拿州野牛紐約及其他地方的天鵝鹿[18][19]

污染

[編輯]
2010年BP遠洋地平線漏油事件的鳥瞰圖

各種各樣的污染物對野生生物的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對於某些污染物,簡單的暴露足以造成損害(例如農藥)。對於其他有毒物質,則是透過吸入(例如空氣污染物)或攝入(例如有毒金屬)來進入體內。污染物以不同的方式影響不同的物種,因此對一種生物有害的污染物可能不會影響另一種生物。

  • 空氣污染物:大多數空氣污染物來自燃燒化石燃料和工業廢氣。這些對野生動植物及其生態系統的健康具有直接和間接的影響。例如,高含量的硫氧化物(SO x)可能損害植物並阻礙其生長。[20]硫氧化物也導致酸雨,損害陸地和水生生態系統。其他空氣污染物,例如煙霧,地面臭氧顆粒物會降低空氣質素。
  • 重金屬等重金屬自然在環境中含量較低,但是如果大量攝入,可能會導致器官損害和癌症[21]它們的毒性取決於確切的金屬的類型,攝入金屬的量以及攝入金屬的動物。人類活動,例如採礦,冶煉,燃燒化石燃料和各種工業過程,已導致環境中重金屬含量的上升。
  • 有毒化學物質:有許多有毒化學物質污染源,包括工業廢水溢油農藥。有各種各樣的有毒化學物質,因此也有各種各樣的負面健康影響。例如,合成農藥和某些工業化學品是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這些污染物壽命長,可導致癌症,生殖疾病,免疫系統問題和神經系統問題。[22]

氣候變化

[編輯]

人類應對當前正在改變地球環境狀況的當今氣候變化負責。它與上述對野生生物的某些威脅(例如棲息地破壞和污染)有關。溫度上升,冰蓋融化,降水模式變化,嚴重乾旱,熱浪更加頻繁,風暴加劇和海平面上升是氣候變化的一些影響。[23]乾旱,熱浪,強風暴和海平面上升等現象,直接導致棲息地破壞。同時,氣候變暖,降水波動和天氣模式變化都會影響物種範圍。總體而言,氣候變化的影響加劇了對生態系統的壓力,無法應對迅速變化的條件的物種將滅絕。[24]儘管現代氣候變化是人為造成的,但曾經的過去的氣候變化事件是自然發生的,並同樣也導致了許許多多物種的滅絕。

物種保護

[編輯]

野生動物保護據估計,由於人類活動,當前物種的滅絕速度大約是背景滅絕速度(沒有其他影響的「正常」滅絕速度)的1000倍。[25]根據自然保護聯盟的資料,在評估的所有物種中,有超過27,000種生物有瀕臨滅絕的危險,需要被保護。[26]其中,哺乳動物佔25%,鳥類佔14%,兩棲動物佔40%。[27]但是,由於並非所有物種都經過評估,因此這些數字可能更高。2019年聯合國評估全球生物多樣性的報告將IUCN數據推算給所有物種,並估計全球100萬物種可能面臨滅絕。[28][29]但是,由於資源有限,有時無法適當考慮需要保護的所有物種。決定要保護的物種取決於一個物種的瀕危程度,該物種對牠所處的生態系統是否至關重要以及人類對牠的關心程度。

棱皮龜

[編輯]
棱皮龜Dermochelys coriacea

棱皮龜Dermochelys coriacea)是現存最大的龜鱉類動物,也是唯一沒有硬殼的海龜,瀕臨滅絕。[30]牠遍佈太平洋中部和大西洋,但在全球範圍內其的數量卻在下降。棱皮海龜面臨着許多威脅,包括被兼捕物捕獲,卵的收穫,築巢棲息地的喪失和海洋污染。[31]在美國,根據《瀕危物種法》將棱皮龜列為瀕危動物,而保護牠的措施包括改良漁具以減少副漁獲物的捕獲,監測和保護其棲息地(包括嵌套海灘和海洋),以及減少海洋污染造成的損害。[32]當前,國際上正在努力保護棱皮龜。[33]

棲息地保護

[編輯]

棲息地保護是為了保護棲息地以保護其中的物種而進行的行動。[34]這有時比專注於保護單個物種更為可取,尤其是當所討論的物種具有非常特定的棲息地要求或生活在具有許多其他瀕危物種的棲息地中時。後者通常適用於生活在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的物種,而生物多樣性的熱點地區是世界上特有物種集中的地區(世界上其他地方都找不到的物種)。[35]這些熱點很多都位於熱帶地區,主要是熱帶森林,如亞馬遜森林。棲息地保護通常是透過劃出國家公園或自然保護區等保護區來進行的。即使沒有將某個區域變成公園或保護區,也仍然可以對其進行監視和維護。

紅頂啄木鳥

[編輯]
紅頂啄木鳥Picoides borealis

紅頂啄木鳥Picoides borealis)是美國東南部的瀕危鳥類。[36]牠僅生活在由成熟的松樹林中有野火維持的長葉松大草原上。如今,牠已成為一種稀有的棲息地(因為火災已變得罕見,許多松樹林已被砍伐用於農業生產),通常被發現在美國軍事基地佔領的土地上,而那裏的松樹林用於軍事訓練和偶爾的轟炸放火維持松樹稀樹草原。[37]啄木鳥生活在樹幹中挖掘的樹洞中。為了增加啄木鳥的數量,安裝了人工洞(實際上是在樹幹內種植的鳥舍),為啄木鳥提供了居住的地方。美國軍人和工人做出了積極的努力,以維護紅鳳頭啄木鳥的這種稀有栖息地。

保護遺傳學

[編輯]

保護遺傳學研究影響物種保護的遺傳現象。大多數保護工作都集中在確保種群增長上,但是遺傳多樣性也極大地影響物種的生存。高的遺傳多樣性提高了生存率,因為這意味着更大的適應未來環境變化的能力。[38]同時,與低遺傳多樣性相關的影響,例如近親衰退和遺傳漂移造成的多樣性喪失,通常透過降低物種的適應能力或增加遺傳問題的頻率來降低​​物種的生存。儘管並非總是如此,但某些物種由於其遺傳多樣性非常低而受到威脅。因此,最好的保護措施是恢復其遺傳多樣性。

佛羅里達美洲獅

[編輯]
佛羅里達美洲獅Puma concolor coryi

佛羅里達美洲獅Puma concolor coryi)是美洲獅亞種,牠生活在佛羅里達州,目前正瀕臨滅絕。[39]從歷史上看,佛羅里達美洲獅的分佈範圍覆蓋了整個美國東南部。在1990年代初期,卻只剩下一個有20−25隻個體的種群。該種群的遺傳多樣性非常低,近交程度很高,並且遭受了一些遺傳問題,包括尾巴扭結,心臟缺陷和低生育力。[40]1995年,有8隻來自德薩斯州的雌性美洲獅被引入佛羅里達種群。目的是透過引入來自不同的美洲獅種群的基因來增加遺傳多樣性。到2007年,佛羅里達美洲獅的數量增加了三倍,佛羅里達和德薩斯州之間的後代生育力更高,遺傳問題更少。2015年,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估計佛羅里達有230隻成年美洲獅,而在2017年,有跡象表明佛羅里達州的美洲獅種群規模正在擴大。[41]

保護方法

[編輯]

野生動物種群監測

[編輯]

監測野生動植物種群是保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使管理人員能夠收集有關受威脅物種狀況的資訊並衡量管理策略的有效性。監視可以在本地,區域或範圍內進行,並且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不同的種群。儘管可以使用許多其他指標,但在監視期間通常收集的指標包括種群數量、地理分佈和遺傳多樣性。

監視方法可以分為「直接」或「間接」。直接方法依靠直接看見或聽見動物,而間接方法依靠表明動物存在的「跡象」。對於陸生脊椎動物,常見的直接監測方法包括直接觀察,重獲標記,橫斷面和可變地塊調查。間接方法包括跟蹤站,糞便計數,食物清除,打開或關閉的洞穴開口計數,洞穴計數,失控計數,擊倒卡,雪道或對音頻呼叫的響應。[42]

對於大型陸生脊椎動物,一種常用的方法是透過相機陷阱和標記捕獲技術來估測種群數據。此方法已成功用於老虎、黑熊和許多其他物種。[43][44]標記捕獲方法也可用於非侵入性頭髮或糞便樣本的遺傳數據。[45]可以獨立分析這些「間接」資訊,也可以結合攝影方法進行分析,以獲得更完整的種群生存力圖。

政府參與

[編輯]

在1973年,美國透過了《瀕危物種法》,以保護被認為已瀕臨滅絕的美國物種。當時的擔憂是,該國正在失去具有科學,文化和教育重要性的物種。同年,透過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作為一項國際協議的一部分,以防止全球瀕危野生動植物貿易。[46]1980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教科文組織的幫助下制定了《世界保護戰略》。其目的是促進保護對人類重要的生命資源。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通常稱為「里約地球峰會」)達成了《生物多樣性公約》(CBD),這是保護地球生物資源和多樣性的國際協議。[47]

根據美國國家野生動物聯盟的說法,美國的野生動植物保護資金主要來自聯邦預算,年度聯邦和州撥款,以及諸如自然保護區計劃,濕地保護區計劃和野生生物棲息地獎勵計劃等計劃的財政投入。[48][49]大量資金來自出售狩獵/捕魚許可證,遊戲標籤,郵票以及購買狩獵設備和彈藥的消費稅。[50]

非政府組織的參與

[編輯]

在1980年代後期,隨着公眾對政府環境保護工作的不滿,人們開始支持包括幾個非政府組織(NGO)在內的私營部門的環境保護工作。[51]鑑於對非政​​府組織支持的增加,美國國會於1979年和1986年對《對外援助法》進行了修正,「將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專款專用於生物多樣性 」。[52] 從1990年至今,環保非政府組織越來越關注於美國國際開發署分散於環境保護和自然資源的資金在政治和經濟方面的影響。[53]9/11恐怖襲擊之後和前總統布什反恐戰爭的開始,維持和改善環境及其自然資源的質量成為2002年《外交關係法》 和「防止國際緊張局勢」的「優先事項」。[54]1961年《外國援助法》第117條。[55]

非政府組織

[編輯]

存在許多非政府組織來積極促進或參與野生動植物保護:

  • 大自然保護協會是一家美國慈善環保組織,致力於透過保護人們賴以生存的土地和水域來保護代表地球生命多樣性的動植物和自然社區。[56]
  •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是致力於保護環境,研究和恢復環境的國際非政府組織,其前身是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至今仍在加拿大和美國使用。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保護組織,在全球90多個國家/地區擁有超過500萬支持者,為全世界約1300個保護和環境項目提供支持。它是一家慈善機構,其資金中約有60%來自私人的自願捐款。基金收入的45%來自荷蘭、英國和美國。[57]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海峽兩岸動物學名詞工作委員會 (編). 海峡两岸动物学名词.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05 [2022-12-15]. ISBN 978-7-03-016455-1. LCCN 2009393516. OCLC 72519686. OL 25106547M. NLC 00305794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4) (中文(中國大陸)). 
  2. ^ 海峽兩岸生態學名詞工作委員會 (編). 海峡两岸生态学名词.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3 [2022-12-15]. ISBN 978-7-03-038917-6. OCLC 881704043. OL 44006419M. NLC 00695970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4) (中文(中國大陸)). 
  3. ^ What is CITES?. CITES: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dn Flora. [2019-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0). 
  4. ^ History of the Convention.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2019-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0). 
  5. ^ Cain, Michael L.; Bowman, William D.; Hacker, Sally D. Ecology 3rd. Sunderland, Massachusetts, U.S.A.: Sinauer Associates. 2013. ISBN 9780878939084. OCLC 868150915. 
  6. ^ Frankham, Richard; Ballou, Jonathan D.; Ralls, Katherine; Eldridge, Mark D. B.; Dudash, Michele R.; Fenstar, Charles B.; Lacy, Robert C.; Sunnucks, Paul. Genetic Management of Fragmented Animal and Plant Populations.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ISBN 9780198783398. 
  7. ^ Overexploitation. National Wildlife Federation. [2019-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1). 
  8. ^ Overexploitation. The Environmental Literacy Council. [2019-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9). 
  9. ^ Cain, Michael L.; Bowman, William D.; Hacker, Sally D. Ecology 3rd. Sunderland, Massachusetts, U.S.A.: Sinauer Associates. 2013. ISBN 9780878939084. OCLC 868150915. 
  10. ^ Illegal Wildlife Trade. 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2019-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8). 
  11. ^ Illegal Wildlife Trade. 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2019-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8). 
  12. ^ Illegal Wildlife Trade- Overview. World Wildlife Fund. [2019-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1). 
  13. ^ Mitchell, Thom. Queensland’s Shark Control Program Has Snagged 84,000 Animals. Action for Dolphins. 2015-11-20 [2019-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4). 
  14.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1002102324/https://www.marineconservation.org.au/pages/shark-culling.html "Shark Culling". marineconservation.org.au.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18-10-02. Retrieved January 4, 2019.
  15. ^ https://hsi.org.au/blog/2016/12/08/shark-nets-death-traps-for-marine-animals/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8-10-02. Morris, Jessica (December 8, 2016). "Shark Nets – Death Traps For Marine Animals". hsi.org.au. Retrieved January 4, 2019.
  16. ^ https://www.news.com.au/technology/science/animals/aussie-shark-population-is-staggering-decline/news-story/49e910c828b6e2b735d1c68e6b2c956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Aussie Shark Population In Staggering Decline. NewsComAu. 14 December 2018. Retrieved September 4, 2019.
  17. ^ Mitchell, Thom. Queensland’s Shark Control Program Has Snagged 84,000 Animals. Action for Dolphins. 2015-11-20 [2019-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4). 
  18. ^ James, Will. Killing Wildlife: The Pros and Cons of Culling Animals. National Geographic. National Geographic. 2014-03-06 [7 March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30). 
  19. ^ Hadidian, John. Wildlife in U.S. Cities: Managing Unwanted Animals. Animals. Dec 5, 2015, 5 (4): 1092–1113. PMC 4693205可免費查閱. PMID 26569317. doi:10.3390/ani5040401. 
  20. ^ Sulfur Dioxide Basics. US EPA. 2016-06-02 [2019-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5). 
  21. ^ Tchounwou, Paul B.; Yedjou, Clement G.; Patlolla, Anita K.; Sutton, Dwayne J., Luch, Andreas , 編, Heavy Metal Toxicity and the Environment, Molecular, Clinical and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101 (Springer Basel), 2012, 101: 133–164, ISBN 9783764383398, PMC 4144270可免費查閱, PMID 22945569, doi:10.1007/978-3-7643-8340-4_6 
  22. ^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9-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1). 
  23. ^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NASA Climate Change: Vital Signs of the Planet. [2019-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4). 
  24. ^ Dawson, T. P.; Jackson, S. T.; House, J. I.; Prentice, I. C.; Mace, G. M. Beyond Predictions: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a Changing Climate. Science. 2011-04-01, 332 (6025): 53–58. Bibcode:2011Sci...332...53D. ISSN 0036-8075. PMID 21454781. doi:10.1126/science.1200303. 
  25. ^ Pimm, S. L.; Jenkins, C. N.; Abell, R.; Brooks, T. M.; Gittleman, J. L.; Joppa, L. N.; Raven, P. H.; Roberts, C. M.; Sexton, J. O. The biodiversity of species and their rates of extinction, distribution, and protection. Science. 2014-05-30, 344 (6187): 1246752. ISSN 0036-8075. PMID 24876501. doi:10.1126/science.1246752. 
  26. ^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9-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04). 
  27. ^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9-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04). 
  28. ^ UN Report: Nature's Dangerous Decline 'Unprecedented'; Species Extinction Rates 'Accelerating'. 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9-05-06 [2019-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1). 
  29. ^ Diaz, Sandra; Settele, Josef; Brondizio, Eduardo.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of the global assessment report 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Science-Policy Platform 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PDF). ipbes. 2019-05-06 [2019-05-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2-20). 
  30. ^ Leatherback Turtle. NOAA Fisheries. [2019-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1). 
  31. ^ Leatherback Turtle. NOAA Fisheries. [2019-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1). 
  32. ^ BUSH, HAL BERNTON AND EVAN. Pacific sea turtles likely to go extinct under Trump administration policy, lawsuit argues. The Sacramento Bee. [2019-06-12]. ISSN 0890-573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9). 
  33. ^ Leatherback Turtle. NOAA Fisheries. [2019-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1). 
  34. ^ Cain, Michael L.; Bowman, William D.; Hacker, Sally D. Ecology 3rd. Sunderland, Massachusetts, U.S.A.: Sinauer Associates. 2013. ISBN 9780878939084. OCLC 868150915. 
  35. ^ Kent, Jennifer; Gustavo A. B. da Fonseca; Mittermeier, Cristina G.; Mittermeier, Russell A.; Myers, Norman. Biodiversity hotspots for conservation priorities. Nature. 2000, 403 (6772): 853–858. Bibcode:2000Natur.403..853M. ISSN 1476-4687. PMID 10706275. doi:10.1038/35002501. 
  36. ^ Red-Cockaded Woodpecker. 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2016-12-19 [2019-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8). 
  37. ^ Cain, Michael L.; Bowman, William D.; Hacker, Sally D. Ecology 3rd. Sunderland, Massachusetts, U.S.A.: Sinauer Associates. 2013. ISBN 9780878939084. OCLC 868150915. 
  38. ^ Frankham, Richard; Ballou, Jonathan D.; Ralls, Katherine; Eldridge, Mark D. B.; Dudash, Michele R.; Fenstar, Charles B.; Lacy, Robert C.; Sunnucks, Paul. Genetic Management of Fragmented Animal and Plant Populations.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ISBN 9780198783398. 
  39. ^ Florida Panther. www.fws.gov. 2018-01-11 [2019-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9). 
  40. ^ Frankham, Richard; Ballou, Jonathan D.; Ralls, Katherine; Eldridge, Mark D. B.; Dudash, Michele R.; Fenstar, Charles B.; Lacy, Robert C.; Sunnucks, Paul. Genetic Management of Fragmented Animal and Plant Populations.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ISBN 9780198783398. 
  41. ^ Florida Panther. www.fws.gov. 2018-01-11 [2019-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9). 
  42. ^ Witmer, Gary. Wildlife population monitoring: some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Wildlife Research. 2005, 32 (3): 259–263 [2020-07-27]. doi:10.1071/WR04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3). 
  43. ^ Karanth, K. Ullas; Nichols, James D. (編). Methods For Monitoring Tiger And Prey Populations | SpringerLink (PDF). 2017. ISBN 978-981-10-5435-8. doi:10.1007/978-981-10-5436-5. 
  44. ^ Molina, Santiago; Fuller, Angela K.; Morin, Dana J.; Royle, J. Andrew. Use of spatial capture–recapture to estimate density of Andean bears in northern Ecuador. Ursus. May 2017, 28 (1): 117–126. ISSN 1537-6176. doi:10.2192/URSU-D-16-00030.1. 
  45. ^ Robinson, Stacie; Waits, Lisette; Martin, Ian. Estimating abundance of American black bears using DNA-based capture–mark–recapture models. Ursus. 2009-06-03, 20: 1–11. doi:10.2192/08GR022R.1. 
  46. ^ What is CITES?. CITES: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dn Flora. [2019-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0). 
  47. ^ History of the Convention.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2019-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0). 
  48. ^ Securing Funds for Conservation. National Wildlife Federation. www.nwf.org. [2018-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6). 
  49. ^ Farm Bill. National Wildlife Federation. www.nwf.org. [2018-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5). 
  50. ^ Service, U.S. Fish and Wildlife.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www.fws.gov. [2016-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6). 
  51. ^ Meyer, Carrie A. Environmental NGOs in Ecuador: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The Journal of Developing Areas. 1993, 27 (2): 191–210. JSTOR 4192201. PMID 12286336. 
  52. ^ Meyer, Carrie A. Environmental NGOs in Ecuador: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The Journal of Developing Areas. 1993, 27 (2): 191–210. JSTOR 4192201. PMID 12286336. 
  53. ^ The Foreign Assistance Act of 1961, as amended (PDF). [2011-05-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04-16). 
  54. ^ The Foreign Assistance Act of 1961, as amended (PDF). [2011-05-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04-16). 
  55. ^ The Foreign Assistance Act of 1961, as amended (PDF). [2011-05-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04-16). 
  56. ^ About Us - Learn More About The Nature Conservancy. Nature.org. 2011-02-23 [2011-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3-05). 
  57. ^ WWF in Brief. World Wildlife Fund. [2011-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6). 

另請參閱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