鈿子
鈿子,又叫做鈿子頭、扣碗頭,為一類清朝貴族女性所配戴的標誌性冠飾,呈現半圓狀,向後腦勺倒扣。
鈿子頭由金屬製成框架並覆上黑段、蠶絲網、藤等材質製成。早期在吉慶盛典時,配合吉服穿着。後期在日常生活中,亦配戴[1]:328,在廣義上是旗頭的一種。其來源源是清朝早期的包頭巾,康熙年間出現具金屬架的包頭巾,即為鈿子雛型,至清中期(乾隆至道光年間)鈿子興盛發展,到了清晚期主要裝飾風格形式定型並取代吉服冠成為更為常見的女性冠飾。鈿子由鈿花裝飾程度分滿鈿、半鈿,因多用於日常生活佩戴,又稱常服鈿[1]:328,飾滿鳳凰的滿鈿亦稱鳳鈿,而到了清末在鈿子上插飾花簪的習慣演變出了挑杆鈿子。
裝飾風格
[編輯]鈿花
[編輯]鑲在鈿子上的飾物稱為鈿花,與漢族鳳冠的裝飾材料相似,主要為金、銀、點翠(白胸翡翠或黑頭翡翠的羽毛黏於金屬胎底或紙胎底)、寶石(剛玉、尖晶石、碧璽、粉晶、翡翠、瑪瑙等)、料石(琉璃)、珍珠、珊瑚等材料進行裝飾。
鈿花常見的紋樣有龍、鳳凰、蝴蝶、蝙蝠、花卉、祥雲、博古、暗八仙等紋飾,其中鑲滿鳳凰鈿花的亦稱鳳鈿。
半鈿
[編輯]嵌有較少鈿花的鈿子稱為半鈿。崇彝《道咸以來朝野雜記》所記「滿鈿七塊、半鈿五塊,皆用正面一塊,鈿尾一大塊,此所同者,所分者則正面之上長圓飾,或三或五或七也。」[2]:60通常為日常生活中所配戴。老年婦女、寡婦所戴[1]:328。有時會在配戴半鈿時追加簪飾。
滿鈿和鳳鈿
[編輯]相較於半鈿,滿鈿鑲有更多鈿花,日常生活配戴。年輕女子所戴[1]:328。通常使用於較重大的場合例如宮宴宴會、婚嫁等;和半鈿一樣有時在配戴時會再追加簪飾。
而當鈿子的鈿花為鳳凰造型時通常稱為鳳鈿。裝飾七支翟鳥,鳥銜珠串,垂至眉間。留存的實物中,有五隻金累線鳳鳥在上,下排點翠翟鳥九支。另一種形式鳳鈿,全套包含鈿口、鈿頂(鈿尾)及面簪八件,即崇彝《道咸以來朝野雜記》所記「鳳鈿之飾九塊」[2]:59—60。
由於清代對於首飾圖案的階級規範較不嚴格所以鳳鈿並非僅皇后可配戴,亦有親王、皇子命婦配戴鳳鈿的畫像留存。
紅絨鈿子
[編輯]除了在鈿子上裝飾金屬或紙胎鈿花以外有時會在原有的鈿花下再飾有紅絨製成的鈿花,通常見於婚嫁用的鈿子。一般多以滿鈿或鳳鈿為基礎。北京故宮博物院即藏有孝定景皇后大婚所用的紅絨鳳鈿[3],臺北故宮博物院則藏有兩套與其同款的鈿花。[4][5]
上圖為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清代宮廷女性婚嫁用囍字鈿子,在鈿子下方口沿處的點翠鈿花下可見鋪有紅絨製成的鈿花。
挑杆鈿子
[編輯]挑杆鈿子起源於在鈿子上簪花、追加其餘簪飾的習慣,至清末民國時期發展出了在原有的鈿子上左右各簪一枚大型花簪的裝飾風格,稱為挑杆鈿子。
前身與清早期雛型
[編輯]「鈿」解釋為頭上的裝飾品。為絹花、簪子的統稱[1]:328。亦解釋為鑲嵌金銀珠寶的飾件[2]:58。
包頭
[編輯]清早期的旗人女性流行用包頭巾梳理包頭造型,即為鈿子的前身。清初《閱世編》記,「包頭上用珠網束髮,下垂珠結寶石數串,兩鬢亦以珠花、珠結、珠蝶等捧之。」最早繪有鈿子的圖像製成於康熙年間。清朝中期,出現頭戴鈿子的后妃畫像。當代研究者據此推論鈿子出現在康熙年間,形成於雍正、乾隆年間[1]:328。
明代婦女流行的髮飾——包頭(包頭巾)為布巾形式。研究者王倩倩認為,雖然兩者材質不同,佩戴者身份不同,但「並不影響鈿子起源於包頭這個說法」。亦有研究者陳娟娟認為「鈿子和包頭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兩者之間沒有交集」[1]:328。
鈿子雛型
[編輯]包頭的造型到了大約康熙朝時開始出現在金屬架上包覆包頭巾製成的冠飾,即為鈿子的雛型,推測可能是為了方便摘帶和配戴更多首飾,不過此時的鈿子在裝飾上能仍較素雅。詳細可參考溫禧貴妃墓出土實物。
故宮博物院所藏《康熙孝昭仁皇后半身便裝像》中,孝昭仁皇后頭髮中分,佩戴鈿子。鈿子上僅裝飾有兩組小型飾件,推測為金鑲珍珠簪飾[2]:63。
清中期的興盛發展
[編輯]到了乾隆時期花絲鑲嵌、點翠、嵌寶、緝珠等宮廷首飾的製作工藝達到了顛峰,鈿子也在此時開始興盛、迅速發展,裝飾風格越見華麗,此時鈿子上的鈿花尚無成規要求,常可見飾滿鳳凰的鈿子,即為鳳鈿。
此時清代宮廷鈿子的地位逐漸上升、配戴場合也在增加,但是尚不如清晚期時普及,由此時期的畫像中可見許多命婦身着吉服袍時搭配鈿子不配戴吉服冠,不過在郎世寧及其餘宮廷畫師所作《心寫治平》、《清院本親蠶圖》、《塞宴四事圖》、《萬國來朝圖》和道光時期的《雍宮式范》可見清中期的后妃在重大典禮時仍以穿朝服配戴朝冠、穿吉服袍配戴吉服冠為主。
清晚期
[編輯]此時期鈿子上鈿花的搭配形制已大約固定,其使用場合也十分普及,日常、婚嫁、重要慶典皆有配戴的概率。 光緒帝大婚圖冊中可見身着吉服袍配戴鈿子的命婦,慈禧太后也留有身着吉服袍並且配戴簪花鈿子的畫像。故有研究者推論,清中期以來已成為穿着吉服時主要的冠飾[1]:328,已取代吉服冠。
戲曲與現代影視發展
[編輯]戲曲
[編輯]清末傳統戲曲形成後,異邦女子常以旗人婦女形象為裝扮,例如著名京劇劇目《四郎探母》、《雁門關》中蕭太后一角受清晚期服飾風格影響後不以遼代服飾為裝扮,而是參考旗人婦女造型配戴清代簪花鈿子,可參見於光緒年間畫作同光十三絕中梅巧玲之蕭太后扮相。即是穿吉服、戴着花朵鈿子的清朝命婦形象。2018年,電視劇《大宋宮詞》製作時,受此類造型影響,以《清昇平署戲曲人物扮相譜》中近似的造型為蕭太后裝扮[6]。
影視
[編輯]此章節尚無任何內容,需要擴充。 |
外部連結
[編輯]故宮博物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故宮博物院數字文物庫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王倩倩. 《钿子形成时间及佩戴场合》. 藝術品鑑 (陝西省西安市: 陝西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17, (2017年01期): 328. ISSN 2095-2406 (簡體中文).
- ^ 2.0 2.1 2.2 2.3 陳慧霞. 《清代宮廷婦女簪飾之流變》.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 (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16, (2016年第二十八期): 53—124 [2021-10-19]. ISSN 1029-475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9) (繁體中文).
- ^ 故宮博物院. 銅鍍纍絲點翠嵌珠石鳳鈿. 故宮博物院. [2024-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2-01).
- ^ 國立故宮博物院. 鳳吹牡丹鈿花(一組十件). 國立故宮博物院. [2024-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8-08).
- ^ 國立故宮博物院. 金纍絲點翠嵌珠寶鈿飾. 國立故宮博物院. [2024-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2-01).
- ^ 6.0 6.1 記者:楊文杰. 李少红:将改掉《大宋宫词》中“萧太后”的清朝造型. 責任編輯:張淳. 新華網. 2018-09-18 [2022-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0) (簡體中文).
隨後,劇組曾就「蕭太后」形象解讀道,由於沒有歷史資料可以參考,因而劇組服裝師在研讀了大量契丹服飾文字性描述、找了各種可能參考的資料基礎上,發現沈蓉圃繪製的《同光十三絕》中的「蕭太后」是最有特點的服飾造型,因而劇中歸亞蕾的扮相就是對該畫作的還原再現。而據考證,實際上,歸亞蕾服裝造型出自《清昇平署戲曲人物扮相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