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韓侂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韓侂冑
宰相
太師平章軍國事
國家中國
時代南宋
主君宋寧宗
侂冑
節夫
出生宋高宗紹興二十二年
1152年11月6日
逝世宋寧宗開禧三年十一月三日
1207年11月24日(1207歲—11—24)(55歲)
親屬
父親韓誠
母親吳氏
吳氏
其他親屬曾祖:韓琦
姨母:憲聖慈烈皇后
姨丈:宋高宗
侄孫女:恭淑皇后

tok3zau6(1152年11月6日—1207年11月24日),又作tok3zau6節夫,籍貫河北路安陽(今河南),南宋中期的外戚、政治家、丞相、權臣,北宋名臣韓琦之曾孫[1]韓嘉彥孫,母親為宋高宗吳皇后的妹妹。侂冑娶吳皇后的侄女為妻,無子。曾侄孫女是宋寧宗恭淑皇后

侂冑曾與宗室趙汝愚合作,迫宋光宗禪位予其子嘉王趙擴,即宋寧宗,史稱紹熙禪位,又任寧宗宰相,任內追封岳飛為鄂王,追奪秦檜官爵,力主北伐抗,因將帥乏人而功虧一簣。後在金國示意下,被楊皇后史彌遠設計殺害,函首。金章宗厚葬之。[2]

侂冑因禁絕朱熹理學與貶謫趙汝愚,故被理學學者視為奸臣。[3]編《宋史》亦將其列為奸臣。[4]

生平

[編輯]

早年

[編輯]

韓侂冑以父親韓誠門蔭而得官,歷任閣門祗候、宣贊舍人、帶禦器械。孝宗淳熙末年官至汝州防禦使知閣門事。

紹熙內禪

[編輯]

宋光宗紹熙五年(1194年),由於皇后李鳳娘剽悍,離間光宗與身為太上皇的其父孝宗,使光宗與孝宗長期不睦,於是宋光宗長期不見孝宗,群臣都極為不滿。孝宗逝世,光宗不願意服喪,也不主持喪事。宗室趙汝愚、韓侂胄、趙彥逾徐誼葉適郭杲等,打算扶立光宗之子嘉王趙擴,韓侂胄是外戚,是隆慈太皇太后外甥,因和慈福宮內侍張宗尹交好,就想通過張宗尹密報隆慈太皇太后,兩次都不許可進入,遇到重華宮提舉關禮,便進宮告訴了隆慈太皇太后,隆慈同意了他的看法。韓侂胄立刻奔告趙汝愚,此時已近黃昏,趙汝愚立刻命令殿帥郭杲率領他的部下夜裏分別守衛南北。第二天,隆慈太皇太后就到弔喪的地方垂簾聽政,宰臣傳旨,宋光宗內禪,命嘉王趙擴即位,即宋寧宗。慶元六年(1200年),宋光宗憂鬱而卒。

韓趙黨爭

[編輯]

寧宗即位之後,由趙汝愚為右相輔政,韓侂胄自居策立之功未得封典,因此懷恨汝愚,排擠他。朱熹上書奏侂冑之姦,因而去職。慶元二年(1196年),寧宗下詔禁止道學,四年,訂偽學逆黨籍,趙汝愚朱熹留正在列其中,是為慶元黨禁,後使人向寧宗進言宗室輔政恐不利於皇帝,宗室趙汝愚被流放衡州(今湖南),1196年死於途中,同時韓侂胄加開府儀同三司;京鏜任右相;道學領袖朱熹於1200年病逝。

開禧北伐

[編輯]

韓侂冑獲得寧宗的信任,自此得以獨掌權力,加封爵位,從此掌握朝廷軍政十三年,由樞密都承旨步步高升。先成為正一品太師,又官昇至比一般宰相地位還高的「平章軍國事」。他因為害怕朱熹在士大夫間的影響力,因此把朱熹的理學稱作偽學,加以禁絕,即是所謂的慶元黨禁,另一說是因為為了北伐作出準備,而理學徒眾中有苟且偷安之輩,故加以禁絕。慶元五年(1199年),陸游曾為韓侂冑寫《南園記》,[5]據稱韓侂胄為此還命四夫人擘阮琴起舞。[6]陸游在文中則勉勵韓侂胄勿忘抗金中興。[7]

開禧元年(1205年),韓侂冑任平章軍國事,獨攬軍政大權,志在收復山河,開始作北伐準備,並在寧宗的支持下給岳飛諡號武穆之後,追封岳飛為鄂王,並削去秦檜的王爵,諡號改為「繆丑」。當時許多主戰派人士如辛棄疾陸游葉適等都曾對此懷抱希望。但他準備不周,進兵輕率;且用人不當,例如以吳曦蜀地最後叛變;此外計劃過於明顯,使金人早有準備。

開禧二年(1206年),宋寧宗下詔伐金,是為開禧北伐。韓侂冑命四川宣撫副使吳曦兼陝西、河東路招撫使,郭倪兼山東、京、洛招撫使,趙淳皇甫斌兼京西北路招撫使、副使,準備收復失地。宋軍小勝之後逐漸失敗,反而金兵南下,情況危急,侂冑想與金人談和,但金人要求將侂胄縛送金營聽候懲治。韓侂胄大怒,撤還兩淮宣撫使張岩,另任趙淳為兩淮置制使,鎮守江、淮。自出家財二十萬準備再戰。

玉津園之變

[編輯]

禮部侍郎史彌遠,當時兼任資善堂翊善(皇子老師),透過學生趙希瓐聯絡到素來與韓侂冑不合的寧宗皇后楊桂枝,策劃殺害韓侂胄。楊后兄長楊次山外戚身分也參與謀誅韓侂冑的計劃中[8]開禧三年十一月初二日(1207年11月23日)宋寧宗分別下頒三道御批。一道給錢象祖衛涇、史彌遠等人,一道給張鎡,又一道給李孝純。張鎡、李孝純接到御批並沒有做出任何行動,惟獨錢象祖亟授殿前司公事夏震,夏震剛開始聽聞要誅殺韓侂冑,面有難色,直到看見宋寧宗的御批後。便說:「君命也,震當效死。」翌日,夏震指示部下鄭發、王斌邀韓侂冑車於六部橋,到達玉津園夾牆內後,夏震便用鐵鞭擊殺韓侂冑,鐵鞭擊中韓侂冑的陰部,韓侂冑遂死[9]。史彌遠殺害韓侂胄之後,不顧抗金形勢大好,撤銷各地的宣撫使並對金國議和,史彌遠竟開棺砍去韓侂胄的首級送給金國,最終宋金兩國簽訂嘉定和議,雙邊關係由「叔侄之國」變成「伯侄之國」。當韓侂胄的首級到達金國後,金國的言官都認為他仍是忠義可嘉的人,於是紛紛上奏為他請求諡號。金人遂贈予其「忠繆」諡號,將之安葬在先祖韓琦的墳塋一旁,是為忠繆侯。

身後

[編輯]

韓侂胄遇害之後,其黨羽蘇師旦也被殺害,頭顱被一同送往金國,陳自強罷相,貶往雷州

史彌遠於1208年成為南宋宰相,掌權長達26年,期間除上奏恢復秦檜王爵和贈諡,更矯詔擁立宋理宗,迫害原太子趙竑致死;史家叔侄專權,致使再無北伐,直至北方蒙古崛起,南宋聯蒙滅金

家庭

[編輯]

妻:娶憲聖皇后吳氏侄女,韓侂胄死時無子。

養子:領取魯𡬐子為後,起名韓㣉,韓侂胄被殺後,他被流放到了沙門島

評價

[編輯]
自古和戎有大權,未聞函首可安邊。
生靈肝腦空塗地,祖父冤讎共戴天。
晁錯已誅終叛漢於期未遣尚存
廟堂自謂萬全策,卻恐防胡未必然。
齊東野語》所摘錄諷刺
「宋廷函首於金」的詩

韓侂胄在《宋史》被列入奸臣傳,這與被他禁絕的朱熹理學後來成為顯學,有很大的關係。[10]羅大經的《鶴林玉露》為韓侂胄鳴不平:「開禧之舉,韓侂胄無謀浪戰,固有罪矣。然乃至函其首以乞和,何也……譬如人家子孫,其祖父為人所殺,其田宅為人所吞,有一狂僕佐之復仇,謀疏計淺,迄不能遂,乃歸罪此僕,送之仇人,使之甘心焉,可乎哉!」

南宋朝廷將韓侂冑的首級送至金國一事,也讓許多大臣認為有失國家的尊嚴。《四朝聞見錄》中記載大臣王介為此抗議:「韓侂胄頭不足惜,但國體足惜!」《貴耳集》說:「韓侂胄函首才至虜界,虜之台諫文章言侂胄忠於其國,繆於其身,封為忠繆侯。」[11]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韓侂冑. [2023-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14). 
  2. ^ 袁騰飛 <塞北三朝 金> P298起
  3. ^ 鄧之誠《中華二千年史》認為韓侂胄「操弄威福,有廢立之漸,無不臣之心,其所行事,亦善惡互見,不盡如《宋史》所詆……盡以奸臣目之,不免門戶道學之見。」
  4. ^ 列傳第二百三十三 奸臣四
  5. ^ 《南園記》中說:「游老病謝事,居山陰(浙江紹興)澤中,公(韓侂胄)以手書來曰:子為我作《南園記》。」
  6. ^ 葉紹翁《四朝聞見錄》
  7. ^ 《鶴林玉露》云:「《南園記》唯勉以忠獻之事業,無諛辭。」《齊東野語》說:「昔陸務觀作《南園記》於平原極盛之時,當時勉之以仰畏退休。」《宋人軼事匯編》云:「韓平原南園成,遂以記屬之陸務觀,辭不獲,遂以其『歸耕』、『退休』二亭名,以警其滿溢勇退之意。韓不能用其語,遂敗。」
  8. ^ 周密,《齊東野語》卷3〈誅韓本末〉載:「楊次山與皇后謀,俾王子榮王曮入奏,言「侂冑再起兵端,謀危社稷」,上不答。皇后從旁力請再三,欲從罷黜,上亦不答。後懼事泄,於是令次山於朝行中擇能任事者。時史彌遠為禮部侍郎、資善堂翊善,遂欣然承命。錢參政象祖,嘗以諫用兵貶信州,乃先以禮召之。禮部尚書衛涇,著作郎王居安,前右司郎官張鎡,皆預其謀。議既定,始以告參政李壁。」
  9. ^ 南宋葉紹翁,《四朝聞見錄》(丙集):「虎符半在禁中,半在殿巖。開禧間,慈明陰贊寧皇誅韓侂冑,出御批三。其一以授錢象祖、衛涇、史彌遠,其一以授張鎡,又其一以授李孝純。二批俱未發,獨象祖亟授殿巖夏震。震初聞欲誅韓,有難色,及視御批,則曰:『君命也,震當效死。』翌日,震遂遣其帳下鄭發、王斌,邀韓車於六部橋,徑出玉津園夾墻,用鐵鞭中韓陰乃死,原註:韓裹軟纏,故難中。」
  10. ^ 周密《齊東野語》:「事有一時傳訛,而人竟信之者,閱古(韓侂胄)之敗,眾惡皆歸焉。」《宋史》中,韓侂胄入《奸臣傳》,而史彌遠卻不入《奸臣傳》。錢大昕《廿二史考異》指出:「推原其故,則以侂胄禁偽學,而彌遠弛其禁也。」,又稱「《宋史》於南渡人物,褒貶多不公,總由胸中橫一道學之私見。」
  11. ^ 《貴耳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