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飛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飛錢,是中國歷史上的一種匯票,是唐憲宗時代產生的一種匯兌制度,當時經濟日益發展,銅錢數量不足,當時黃金白銀流通量少,加上銅錢笨重攜帶不便,因而產生此種匯兌方式:商人在京城把錢交給諸、諸節度使、諸進奏院或者富豪門閥等單位,單位開立票券,商人可攜券到其它地區的辦事處取錢。

這種匯兌方式減低了銅錢的需求,緩和錢幣的不足,同時減輕了商人貿易時攜帶錢幣的不便。由於飛錢輕便,又有一些官員或富豪的保證,在大額交易時,有些商人會直接使用飛錢,故飛錢是迄今為止已知的紙幣雛形,比宋代交子要早兩百年,到了宋代紙幣才開始作為一種地方貨幣由政府在四川發行[1][2][3]

註釋

[編輯]
  1. ^ Ebrey, Walthall, Palais, (2006). East Asia: A Cultural, Social, and Political History.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pg.156.
  2. ^ Bowman, John S. (2000). Columbia Chronologies of Asian History and Cul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g.105
  3. ^ Gernet, Jacques (1962). Daily Life in China on the Eve of the Mongol Invasion, 1250-1276.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8047-0720-0. pg.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