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香根草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香根草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單子葉植物 Monocots
演化支 鴨跖草類植物 Commelinids
目: 禾本目 Poales
科: 禾本科 Poaceae
屬: 金鬚茅屬 Chrysopogon
種:
香根草 C. zizanioides
二名法
Chrysopogon zizanioides
異名
  • Agrostis verticillata Lam.
  • Anatherum muricatum (Retz.) P.Beauv.
  • Anatherum zizanioides (L.) Hitchc. & Chase
  • Andropogon muricatus Retz.
  • Andropogon odoratus Steud.
  • Andropogon zizanioides (L.) Urb.
  • Chamaeraphis muricata (Retz.) Merr.
  • Oplismenus abortivus Roem. & Schult.
  • Phalaris zizanioides L.
  • Rhaphis zizanioides (L.) Roberty
  • Vetiveria arundinacea Griseb.
  • Vetiveria muricata (Retz.) Griseb.
  • Vetiveria odorata Virey
  • Vetiveria odoratissima Bory ex Cloquet
  • Vetiveria zizanioides (L.) Nash

香根草(學名:Chrysopogon zizanioides),又名培地茅岩蘭草優尸羅草憂尸羅草烏施羅草嗢尸羅草梵語उषीर羅馬化:uṣīra)、茅根香(佛經意譯),是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印度次大陸中南半島[1],經人工栽種,目前廣泛分佈於亞洲非洲美洲澳洲熱帶亞熱帶地區[2][3]

香根草耐暑、耐澇,可度過寒冬,分櫱叢生,生長快速,莖梗直立有節,抽穗成熟一般高達1.5米(4.9呎),葉子對生、長窄且硬,圓錐花穗頂生、花紫色,不易結籽,鬚根系繁盛呈網狀向下生長,生長於矮樹林區,卻相對顯得十分高大,一般深達2米(6.6呎)至3米(9.8呎),有香氣[4]。香根草目前主要被種植作為侵蝕控制,也會將其根部提煉成香根草油(Vetiver Oil),作為精油香水的原料,而南亞傳統上會作為草藥使用[5]

特性

[編輯]

植物形態學

[編輯]
香根草叢集
  • :由莖與分櫱於土表下長許多細根,根粗為0.6毫米(0.02吋)至2.2毫米(0.09吋),抗拉強度為40至120MPa,垂直向下生長呈網狀結構,生長快速,種植10週內生長60厘米(24吋),第一年就可達3米(9.8呎)至4米(13呎),根系初生時為白色,後轉成淡黃色黃褐色,有特殊香味,可提煉出香精油[4][6][7]
  • :單桿直立生長,扁圓柱狀密實不中空,堅硬,表面光滑草綠色,成熟單桿可高達1.5米(4.9呎)至2.5米(8.2呎),俱有突出的,一般有16至20節,帶有腋芽,遇到潮溫空氣或水會長出根系,節間由葉鞘包覆[4][8]
  • 分櫱:年青莖枝埋在土表下的部分,其四週會發芽長出新的單桿與根系,稱為分櫱(tiller),經重複分櫱後,發展成為越來越茂密的叢集,這是香根草主要的生長方式,在土壤肥沃的條件下,也可能在土表上分櫱,但並不常見[9]
  • :從莖枝基部與莖節對生長出,新葉在內老葉在外展開呈扇狀,老化會枯黃但不脫落,葉片寬0.5厘米(0.2吋)至1.3厘米(0.5吋),長30厘米(12吋)至130厘米(51吋),窄長且兩沿平行、葉尖尖銳呈劍型,連接莖枝處折成「V」型葉鞘,往葉尖逐漸平坦展開,常因風雨折彎,葉面厚硬、兩面光潔,朝外面與朝內面的邊緣和中脈皆為純草綠色,其他部份朝內葉面為草綠底色上佈滿淡白色細線,當葉片逐漸老化,於靠近末端處的邊緣和中脈會長出鋸齒狀的刺[4][9]
  • :通常秋季開花,於莖枝末端長出花序,直立成,穗高20厘米(7.9吋)至40厘米(16吋),展開達10厘米(3.9吋)至15厘米(5.9吋)廣,穗枝繁多、上舉或直立,除了連接莖枝部位有3枝穗枝外,其餘穗枝成對輪生,穗枝中軸長出無柄小穗,尖端長出有柄小穗,小穗扁平橢圓紡錘狀,紫色,頂寬1.5毫米(0.059吋)至2.5毫米(0.098吋),長2.5毫米(0.098吋)至3.5毫米(0.138吋),背面粗糙有小棘,尤其在邊沿清晰可見,雌雄同穗,難結籽[4][9]
  • 淺棕色,兩瑞圓弧的紡錘狀,表面光滑,種子內部有如黏稠澱粉,遇強風、曝曬或其他氣候條件會硬化,胚芽的發育因種子硬化受限,影響發芽,也因此不易透過種子自然散播來繁衍[9]

生理特徵

[編輯]
  • 溫度:香根草能在−22 °C(−8 °F)寒冷至55 °C(131 °F)耗熱的廣大溫度範圍下生存,於低溫環境下,只有地面下的根與分櫱會存活,當溫度上昇至8 °C(46 °F)時,會萌芽長出新枝,生長速度會隨着溫度上昇加快,在20 °C(68 °F)至30 °C(86 °F)時生長速度最快,再高溫反而會減緩生長[10][11]
  • 光照:香根草為C4植物,需要有充足光照進行光合作用,光照不足會影響生長[10]
  • 水分:香根草為水生植物年降水量在200毫米(7.9吋)至6,000毫米(240吋)地方皆適合生長,並能抵受長期乾旱或水淹,能忍受水深達30厘米(12吋)、每秒0.028立方米(0.989立方呎)以上速度的洪水沖蝕,甚至整株被淹沒也不會壞死[7][10][11]
  • 土壤

用途

[編輯]
香根草穩定斜坡的概念原理

侵蝕控制

[編輯]

香根草特殊的深長網狀根系、耐澇耐旱、能適應劣土、以及不易大量繁植等特性,受到聯合國注意,發展香根草對控制侵蝕的應用,1987年世界銀行發行了一本由約翰·葛林菲爾德John C. Greenfield)領導編撰的《香根草-對抗侵蝕的綠籬》(Vetiver Grass-The Hedge againts Erosion[12]手冊,以科學的方法,詳細記述葛林菲爾德自1956年開始以香根草作為水土保持的研究[13],此手冊引為香根草被廣泛應用於侵蝕控制的開端。

  • 片侵蝕Sheet Erosion)控制:在有片侵蝕問題的坡地,將香根草沿着等高線並排栽種成植栽籬笆,其根系會垂直深入土層,產生固定土層的作用,卻不致影響週遭植物或農作物,其莖葉經重複分櫱生長後,日漸變得厚實,約經過3季的時間,香根草籬笆便可達1米(3.3呎)厚[13]。當因雨季暴雨融雪或其他原因出現表面逕流時,香根草籬笆會減緩沿坡度流過的逕流,讓水份可以滲進土層,並擋住隨着沖刷而下的,因此達到土水保持功用。經年累月重覆的作用後,籬笆承接泥沙的一邊,因泥沙沉積而坡度漸緩,成為梯田[12][13]
香根草精油
  • 河岸侵蝕英語Bank erosionBank Erosion)控制:受泛濫、或船隻與季風掀起波浪所侵蝕的河岸,可選擇適合香根草生長或汛期過後的季節,沿海岸並排種植香根草,當香根草穩定生長後,其根系可固定岸邊土壤,其莖葉可有效減緩波浪與泛濫的河水溢出到岸上[14]。相對應的,香根草同時有效阻礙岸上的污水與泥土進入河水中,減少污染[15]

提煉香精油

[編輯]

一般岩蘭草萃取精油,以水蒸餾法粹取較多,但因為得油率較低,售價較為高昂。 現今經由粹取法發展較為進步,也可以使用超臨界粹取法,唯成本較高不敷使用。

販售的香根草根部

藥用

[編輯]

其他用途

[編輯]

栽種

[編輯]
Nyawadhogwe社團成員在肯亞種植香根草
香根草生態適應性[7][10][16]
項目 可受度 單位
氣候
溫度 -22 - 55 °C
年降水量 200 - 6,000 mm
乾旱 15
淹沒 6
土壤
酸鹼值 3.3 - 12.5 pH
氮肥 300 kg/ha DAP
磷肥 300 kg/ha DAP
鹼度 48% Na)交換
鹽化電導率 47.5 mS/cm
鋁飽和度 68% - 87%  
鎂含量 2,400 mg/kg
砷含量 100 - 250 mg/kg
鎘含量 20 mg/kg
鉻含量 200 - 600 mg/kg
銅含量 100 mg/kg
汞含量 > 6 mg/kg
錳含量 > 578 mg/kg
鎳含量 50 - 100 mg/kg
鉛含量 > 1,500 mg/kg
硒含量 > 74 mg/kg
鋅含量 > 750 mg/kg

參考資料

[編輯]
  1. ^ Chrysopogon zizanioides information from NPGS/GRIN. Germplasm Resources Information Network. [2010-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28) (英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 ^ Vetiver Grass in Ethiopia (PDF). Ethiopia Government. 2009年4月 [2010-07-15] (英語). [永久失效連結]
  3. ^ Ralph Ash, and Paul Truong. The Use of Vetiver Grass Wetlands for Sewerage Treatment in Australia (PDF). The Vetiver Network International. [2010-07-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8-11-21) (英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4. ^ 4.0 4.1 4.2 4.3 4.4 香根草的植物学特征. 中國香根草網絡. [2010-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9月29日).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5. ^ Narong Chomchalow. The Utilization of Vetiver as Medicinal and Aromatic Plant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ailand (PDF). The Vetiver Network International. 2001年9月 [2010-07-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6-10-0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6. ^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VETIVER GRASS-THE PLANT. THE VETIVER SYSTEM. [2010-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16) (英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7. ^ 7.0 7.1 7.2 7.3 吳昭慧、連大進. 綠色草籬--培地茅特性及應用簡介.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2002-12 [2010-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8. ^ Dr. Paul Truong. VETIVER PROPAGATION-Nurseries and Large Scale Propagation (PDF). THE VETIVER SYSTEM. [2010-07-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6-10-08) (英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9. ^ 9.0 9.1 9.2 9.3 What is Vetiver Grass. The Chaipattana Fundation. [2010-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5月4日) (英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香根草生理生态特性. 中國香根草網絡. [2010-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6月11日).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1. ^ 11.0 11.1 11.2 11.3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VETIVER GRASS-THE PLANT. THE VETIVER SYSTEM. [2010-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16) (英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2. ^ 12.0 12.1 John C. Greenfield, Southern Africa Vetiver Network, World Bank Staff, Institute of Natural Resources (South Africa), World Bank. Vetiver Grass-The Hedge against Erosion (PDF).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1993 [2010-09-07]. ISBN 082131405X.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7-07-15) (英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3. ^ 13.0 13.1 13.2 王裕文. 培地茅(Vetiveria zizanioides)簡介 (PDF). 中華民國雜草學會會刊 (中華民國雜草學會). 2000-6, 第二十一卷 (第一期): 59-63 [2010-09-07].  [永久失效連結]
  14. ^ Le Viet Dung, Luu Thai Danh, Le Thanh Phong, Paul Truong. Vetiver System for Wave and Current Erosion Control in the Mekong Delta, Vietnam (PDF). [2010-10-1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8-11-21) (英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5. ^ Paul Truong, Frank Mason David Waters and Phil Moody Queensland Depart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Trapping Agrochemicals and Nutrients in Agricultural Lands (PDF). Application of Vetiver Grass Technology in Off-Site Pollution Control. [2010-10-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6-10-09) (英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6. ^ Summary adaptability range. VETIVER GRASS-THE PLANT. THE VETIVER SYSTEM. [2010-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16) (英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