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TRS端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TRS插頭與插孔相連接。插頭尖端的凹槽被插孔的彈簧觸點牢牢固定。當未連接時,該彈簧會連接到用於檢測插頭的觸點上
從左到右:
2.5mm單聲道(TS)
3.5mm單聲道(TS)
3.5mm立體聲(TRS)
6.35mm(14英寸)立體聲(TRS)

TRS端子(英語:TRS connector)是一種用於連接音響設備的音頻接口,可以傳遞模擬音頻信號。「TRS」是其三個組成部件的首字母縮寫:Tip(尖)、Ring(環)、Sleeve(套)。此類插頭出現於19世紀末,最早用於電話交換機的線路插接,目前常用於接插耳機麥克風揚聲器等設備。

TRS端子尖端的凹槽可以加固連接,整個插頭通常有2-5個觸點,觸點間通過不導電的材料絕緣。根據插頭金屬部分直徑的不同,有4種常見尺寸:14英寸(6.35mm)、3.5mm、2.5mm和4.4mm。而依據其插頭或插孔的環(R)數不同而有以下幾種分類:

縮寫 觸點數 用途 外形
TS 2 單聲道
TRS 3 立體聲
單聲道(平衡)
MIDI[1]
TRRS 4 帶麥克風的耳機
立體聲視頻
TRRRS 5 不常見

由於靠近橡膠部分的套(S)需要提供接地或返回信號,因此實際可傳輸的信號數量會小於觸點數量。

命名規範

[編輯]

在使用英語的國家,TRS端子的相關名稱可能會引起混淆。

1902年由國際教科書公司(I.T.C.)英語International_Textbook_Company出版的《國際科技叢書》用「Jack」表示插孔,「Plug」表示插頭[2]。1989年由哈爾·倫納德公司出版的《擴聲手冊》使用「Phone jack」表示插孔,「Phone plug」表示插頭[3]。而在2005年出版的《無線電產品》一書中,作者Robert McLeish用「Jack」或「Jack socket」表示插孔,用「Jack plug」表示插頭[4]。到了2007年,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建議不以插頭與插孔的形態差異做區分,而是使用「Jack」來表示固定接口,用「Plug」表示移動接口[5]IEEE也曾在1975年制訂了相關標準,但在1997年又撤銷了該標準[6]

TRS端子的廣泛使用還催生出了諸如「Audio jack」、「Headphone jack」、「Stereo plug」、「Microphone jack」和「Aux input」等名稱。在音頻行業,為了與XLR端子區分,工程師通常將TRS端子簡稱為14英寸(quarter inch)。對於尺寸為3.5mm的端子,常被叫做「Mini-phone」、「Mini-stereo」或「Mini jack」。

RCA端子與TRS端子外形不同,但前者的英文名稱「RCA phono connector」類似於「phono plugs」和「phono jacks」(在英國被稱為「phono sockets」)。3.5mm端子有時被稱為「mini phonos」[7],這與接口製造商的命名慣例相悖[8]

同時由於「Phone jack」和「Phone plug」有時也會代指RJ11電話接口英語Telephone_jack_and_plug,因此也可能產生誤解。

歷史

[編輯]

14英寸(6.35mm)端子最早可以追溯到1877年於波士頓安裝的第一台電話交換機[9],以及隨後於1878年George Willard Coy英語George_Willard_Coy[10][11]紐黑文設立的第一台商用人工電話交換機[12][13]

1880年12月27日,Scribner申請的489570號專利中的配套連接裝置
1901年,Henry P. Clausen的專利

Charles E. Scribner將彈簧插孔應用到交換機上,並在1878年申請了專利[14]。在裝置中,連接彈簧的導電槓桿正常情況下只與一個觸點相連,但當插頭插入孔中並與該槓桿接觸時,槓桿便會轉動,從而斷開連接。因為它很像一把摺疊刀,所以這種插孔被稱作Jack-knife[15]。此後,人們便將插孔稱為「Jack」。Scribner在1880年申請了一項新專利[16],去除了插孔中的槓桿結構,整體外形與現如今使用的接近。隨後,Scribner對交換機的設計進行了改進,並於1882年申請了新專利[17][18]

老式TRS端子,上方為插孔,下方為插頭。最左邊的是TRS端子,其餘的均為TS端子
幾款14英寸TS端子

在1901年,Henry P. Clausen申請了一項專利[19],對端子結構進行了改進。現如今在音頻設備上,這種14英寸的TS端子仍被廣泛使用。

西部電氣貝爾系統的主要設備製造部門,對大部分工程設計都進行了改動,其中便含數種新型端子,此後包括美國軍方在內的多個行業都採用了新型端子。截至到1907年,西部電氣公司設計了以下幾種型號[20]

型號 線芯數 配套插孔 線材型號 用途
47 2 3、91、99、102、103、108、124型 156、236型 電話交換機
85 3 77型 30型 頭戴式電話
103 2(兩對) 91、99型 87、254型 頭戴式電話和胸掛式麥克風
109 3 92型 155、244型 電話交換機
110 3 49、117、118、140、141型 152、249型 電話交換機
112 2(兩對) 91、99型 87型 頭戴式電話和帶靜音鍵的胸
掛式麥克風
116 1 3、103型 265型 電話交換機
126 3 132型 309型 城市軌道系統

到1950年,有2種主流設計:

  • WE-309(兼容316英寸接口,例如246型接口庫),用於608A等高密度接口面板
  • WE-310(兼容14英寸接口,例如242型接口)

由此衍生出了幾種現代版本:

  • B級BPO316(與EIA RS-453不兼容)
  • EIA RS-453:直徑0.206英寸(5.2mm),見於IEC 60603-11:1992[21]

軍用型號

[編輯]

西電插頭的美國軍用型號最初是在MIL-P-642第一個修訂版中規定的,其中包括:

  • M642/1-1
  • M642/1-2
  • M642/2-1
  • M642/2-2
  • M642/4-1
  • M642/4-2
  • MIL-P-642/2,又稱PJ-051(與西電公司的WE-310相似,因此和EIA RS-453不兼容)。
  • MIL-P-642/5A,又稱PL-68,直徑為0.206英寸(5.2mm)。常被用在航空收音機和Drake公司英語R._L._Drake_Company公司所生產的業餘無線電設備的麥克風插孔。MIL-DTL-642F規定:「本規範涵蓋電話(包括電話交換機)、電報和電傳電路中使用的電話插頭,以及耳機、聽筒及麥克風所使用的插頭。」

3.5mm和2.5mm接口

[編輯]

3.5mm接口被設計於20世紀50年代,用於電晶體收音機的聽筒,時至今日仍在廣泛使用[22]索尼於1964年發佈的EFM-117J收音機普及了這一尺寸約為原版一半的版本[23][24]

2.5mm接口在小型便攜式電子產品中被廣泛使用:它們經常出現在3.5mm麥克風插孔旁邊,用於早期便攜式錄音機上的遙控開關(這種收音機配備的麥克風具有開關,並使用帶有3.5和2.5mm插孔的兩腳插頭)。此類插頭還用於適配器的低壓直流電輸入。但在後一種用途中,它們很快便被同軸直流插頭英語DC_connector所取代。2.5mm插孔有時也被用作流動電話的耳機插孔(見於流動裝置)。

在美國,3.5mm和2.5mm有時分別稱為18英寸和332英寸——儘管這些尺寸只是近似值[25]。所有尺寸都有2芯(非平衡單聲道,見於非平衡音頻)或3芯(平衡單聲道英語Balanced_audio或非平衡立體聲)版本。

3.5mm插頭和插孔的4芯版本僅用於某些特定場景:通常用於袖珍攝像機和便攜式媒體播放器,提供立體聲和複合模擬視頻。它還用於組合立體聲音頻、麥克風,並用於控制某些筆記本電腦和大多數流動電話上的媒體播放、通話、音量或虛擬助手[26],以及八重洲無線的一些手持式業餘無線電收發器[27]。一些耳機放大器用它來連接平衡立體聲耳機,由於聲道不能公用接地,因此每個聲道需要兩個線芯[28]

廣播

[編輯]

到了20世紀40年代,廣播行業在演播室開始使用西電的103型插頭和配套插孔。使用這個型號的原因是因為AT&T將其用於長線電路中,用以通過廣播網絡租用的電話線來播送廣播節目。但由於這種型號會佔用大量空間,廣播行業又在40年代末開始改用含3根線芯的WE 291型插頭和WE 239型插孔。之所以使用291型插頭而不是標準的110型插頭,是因為110型TRS插頭上燈泡形狀的設計會導致在插拔插頭時兩個音頻信號連接短路。291型插頭的長度較短,從而避免了短路的問題[29]

音像與通信

[編輯]

專業音頻英語Professional_audio電信行業使用直徑為0.173英寸(4.4mm)的插頭,其商標名稱包括Bantam、TT、Tini-Telephone和Tini-Tel等。此類插頭與EIA RS-453/IEC 60603-11所定義的14英寸插孔並不兼容。除了直徑稍小之外,它們的形狀也略有不同[30]。該插頭的三線芯版本能夠處理平衡線路信號,因此用於專業音響的安裝。儘管Bantam接口無法處理與14英寸(6.35mm)接口一樣大的功率,工程可靠性英語Reliability_engineering也不如後者[31],但它還是被用於錄音室現場混音英語Live_sound_mixing時的調音台和外置配線架英語Patch_panel,因為在有限的空間內需要大量的接口[30]。Bantam插頭的形狀有所不同,在使用時不易造成短路。

航空和軍用接口

[編輯]
PJ-055(上)和PJ-068(下)型通用航空音頻插頭
U-174/U或Nexus TP120型插頭,常用於軍用飛機和民用直升機

美國軍方使用包括932英寸(7.14mm)和14英寸(6.35mm)接口[32]在內的多種TRS端子。

商用和通用航空(GA)飛機通常使用一對TRS端子。耳機使用標準的14英寸的2芯或3芯插頭,型號為PJ-055。麥克風則使用較小的316英寸(5.23mm)的3芯插頭,型號為PJ-068。

在軍用飛機和民用直升機上,使用U-174/U(TP-101)[33],也稱U-93A/U(Nexus TP-102)[34]和Nexus TP-120[35],又稱美國北約插頭(US NATO plugs)。此種插頭直徑為0.281英寸(7.1mm),內含4條線芯,耳機2條,麥克風2條。此外,還有直徑相同但長度稍長的U-384/U(Nexus TP-105),線芯從4條變為5條[36][37]

另有一種四芯的671型(10H/18575)插頭,直徑為0.298英寸(7.57mm)[38],用在許多英國軍用飛機上的耳麥上,因此又被稱為英國北約插頭(UK NATO connector)或歐洲北約插頭(European NATO connector)[39]

專用型號

[編輯]
含兩條線芯的310型雙針TRS端子

雙針端子在電信行業被稱為「310型」,由兩個14英寸端子組成,中心間距58英寸(16mm)。雙針端子的插孔可以與普通端子一起使用,當然前提是端子的體積不能太大。但雙針端子只能插入中心間距為58英寸的兩個體積較小的插孔或接線板。如今,電信公司仍在DS1英語Digital_Signal_1電路的DSX配線架英語Digital_cross-connect_system[40]上使用這種端子。在老式飛機的扶手上,還有一種3.5mm雙針端子,用在飛機的娛樂系統上。僅將雙針端子的一個端子插入插孔時,就需要使用適配器,否則會導致音頻設備的一側發聲單元無信號輸入,從而無法發聲。

短式插頭用於20世紀的高阻抗單聲道耳機,特別是在二戰中的飛機上使用的頭戴式耳機。雖然常規型號的耳機可以在此類插孔中正常使用,但由於短式插頭並不能卡在正常插孔上,且其幾乎沒有現代使用場景,如今幾乎很難見到這種插頭。

一些廠商還製造了不同長度粗細的非標準插頭,在受限的場景下使用,例如用於消防安全通信的內徑為0.210英寸(5.3mm)的插孔。此插孔也在已停產的貝靈巧英語Bell_%26_Howell16mm投影儀揚聲器中被使用[41]

逐漸淘汰

[編輯]

2016年,在蘋果發佈iPhone 7後,手機廠商便逐步移除了3.5mm耳機接口,從此TRS接口逐漸被取代。超薄設備(如MacBook AirChromebook)出現了完全取消TRS接口的趨勢。使用USB聲卡英語Sound_card#USB_sound_cards可在這些設備上實現模擬音頻輸出。

如今,除了TRS端子外,音頻信號還可以通過USB-C藍牙集成音頻的視頻接口英語Audio_and_video_interfaces_and_connectors#Multiple_signals(如DisplayPortHDMI)以及內置揚聲器和內置麥克風傳輸。

此外,還有多種小型接口能夠提供數字音頻,TRS由於尺寸原因在一些輕薄的設備上被認為是浪費空間。(見於流動裝置

一般用途

[編輯]
3.5mmTRS端子
3.5mmTRRS端子(4芯)
3.5mmTRRRS端子(5芯)

通常,插頭連接線纜,插孔被固定在設備上。插頭和插孔的種類繁多,包括適用於各種尺寸電纜的插頭和直角插頭,以及各種價位的插頭和插孔。某些用於揚聲器14英寸插頭的最大承載電流可達15A[42]

TRS端子的常見使用場景包括:

  • 各種設備上的耳機接口。6.35mm(14英寸)插頭常見於家用和專業音頻設備上,而3.5mm插頭普遍用於便攜式音頻設備和耳機。在21世紀初,3.5mm插頭成為流動電話標準插頭之前,2.5mm插頭在無繩電話流動電話雙向無線電英語Two-way_radio等通信設備上使用。截至2020年,智能手機中耳機接口的使用已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USB-C藍牙
  • 數碼相機攝像機便攜式DVD播放器英語Portable_DVD_player等消費電子設備使用3.5mm接口進行複合視頻和音頻輸出。通常,TRS用於單聲道非平衡音頻和視頻,TRRS用於立體聲非平衡音頻和模擬視頻。此類線纜的另一頭通常使用RCA端子。大多數桌上型電腦也有視音頻複合接口。樹莓派使用3.5mm接口提供模擬音頻和視頻,索尼則在某些Vaio筆記本電腦型號上使用這種接口作為TV輸出。
  • 免提設備和耳麥通常使用3.5mm或2.5mm接口。TRS接口用於單聲道音頻輸出和非平衡麥克風(共用接地)。四芯TRRS接口可為立體聲輸出增加一個額外的音道。這種情況下TRRS可與TRS互用。
  • 部分磁帶和盒式錄音機上的麥克風輸入會帶有遙控開關。早期的單聲道盒式錄音機大多是雙針版本,包括一個用於麥克風的3.5mmTS接頭和一個用於遙控的2.5mmTS接頭,用於切換錄音機的電源。
  • 各種設備上的插接點湯加語Insert_(effects_processing)。例如恩尼格瑪密碼機,它的加密系統中有一個插板英語Plugboard

電腦音頻

[編輯]
個人電腦後面板上的聲卡接口
帶有消磁環的音頻端子,綠色表示該插頭應插入計算機的模擬線路音頻輸出接口

個人電腦上有許多用於輸入和輸出音頻的3.5mm接口,例如主板側面的集成聲卡,或是移動聲卡。1999年的《PC系統設計指南英語PC_System_Design_Guide#Color-coding_scheme_for_connectors_and_ports》對3.5mmTRS接口的顏色做出了定義:粉色代表麥克風,淡藍色代表音源輸入,青檸色代表音頻輸出。AC97及2004年的後續版本英特爾高保真音頻技術規範被廣泛採用,雖然不強制要求物理插槽,但還是提供了前面板英語Intel_High_Definition_Audio#Front_panel_connector接口的規範,並為兩個帶有接口檢測功能的端口分配了引腳。

前面板通常有一個立體聲耳機輸出接口和一個立體聲麥克風輸入接口(相對少見)。後面板通常有一組接口,最常見的是線路輸出(淺綠)、麥克風(粉)和線路輸入(淡藍)接口,有時還會有多個環繞聲英語Surround_sound輸出接口。由於尺寸限制,筆記本電腦的接口往往比桌上型電腦少。

電源傳輸

[編輯]

部分計算機帶有用於單聲道麥克風的3.5mmTRS接口,可在提供5V的偏置電壓,為駐極體麥克風英語Electret_microphone的集成緩衝放大器供電[43]蘋果PlainTalk麥克風英語PlainTalk#Hardware接口可以插入3.5mm線路輸入或加長型3.5mmTRS插頭,其尖端可承載放大器的電流。

TRRS耳機接口

[編輯]

一些較新的電腦,尤其是筆記本電腦有3.5mmTRRS耳麥接口,可與移動耳麥相兼容,並且可以通過頭戴式耳機圖標而不是通常的耳機或麥克風圖標來區分。這些接口尤其適用於VoIP

環繞聲

[編輯]

輸出5.1環繞聲的聲卡有3個接口,可容納6個聲道:前置左右聲道、環繞聲左右聲道、中置聲道和重低音聲道。而創新科技的6.1和7.1聲道英語7.1_surround_sound聲卡則使用一個三線芯接口(用於前置揚聲器)和兩個四線芯接口[a]。這是為了容納後置中置(6.1)或後置左右(7.1)聲道,而無需在聲卡上增加額外的接口。

混合式TRS-光纖音頻接口

[編輯]

某些便攜式計算機具有混合式3.5mmTRS-光纖音頻接口,可使用TRS接頭進行立體聲音頻輸出,或使用光纖適配器進行光纖音頻(立體聲、5.1杜比數字DTS)數字輸出。大多數iMac電腦都標配這種數字-模擬混合輸出功能,早期的MacBook有兩個接口,一個用於模擬-數字音頻輸入,另一個用於輸出。但後續機型不再支持輸入[44][45]

兼容性

[編輯]

6.35mm(14英寸)TRS接口最初被用於人工電話交換機[46]。其有多種規格,線芯數可達五根以上,一度有多種形狀的接口並存。在各種型號中,只有尖端為圓形的雙線芯接口在不同廠商之間兼容,這種設計最初被用於麥克風、電結他、耳機揚聲器和各種音頻設備。後來,直徑同為6.35mm的三線芯插頭出現並被用於傳輸立體聲。與前者不同的是,為了避免右聲道短路,它的插頭被設計得更加狹長,成為立體聲專用接口。但這種嘗試早已被放棄,如今,大多數6.35mm插頭——無論是單聲道還是立體聲——都具有原始立體聲插頭的外形,但仍有一些圓形單聲道插頭被使用。3.5mm和2.5mm立體聲插頭的外形則一直與同尺寸的單聲道插頭相同。

以下是不同環數的插頭與插孔的兼容情況:

  • 如果將2芯插頭插入3芯插孔,則插孔上的環會短路接地,因此從該插孔發送的信號可能會丟失。例如,未針對這種短路設計的設備可能會損壞功放通道。
  • 如果將3芯插頭插入2芯插孔,會導致插頭的一個環短路。短路可能對使用真空管的設備造成損害,但大多數設備都不會產生影響。

在環發生短路後,音頻設備仍可以使用的情況包括:

  • 接收立體聲輸出的單聲道設備將僅使用左聲道(T)作為單聲道輸入信號,並丟失立體聲音頻的右聲道(R)。
  • 平衡信號的正分量(T)正常傳輸,但由於信號的負分量(R)丟失,因此輸出的將不再是平衡信號。

有些環數更高的設備可以向下兼容,但可能會對設備造成損害。例如,3.5mm的TRS(立體聲)插頭可以插入3.5mmTRRS(立體聲和麥克風),但在這種情況下,傳輸麥克風信號的觸點會短路,從而只能提供零信號英語Proper_zero-signal_collector_current。相反,在TRRS插頭插入TRS插座時,即使麥克風無法工作(麥克風的信號觸點被斷開),其揚聲器仍然可以工作[47]

由於過去對6.35mm(14英寸)TRS端子中的環及其兩側絕緣部分的長度未明確定義,以及不同品牌和不同年代的接口寬度缺乏統一標準,各品牌插頭和插孔之間偶爾會有不兼容的問題出現。

視頻

[編輯]

支持立體聲音頻輸入或輸出的視頻設備使用3.5mmTRRS接頭,有兩種互不兼容的型號,長度分別為15mm(0.59英寸)和17mm(0.67英寸),錯誤使用會使設備無法正常工作,或造成物理損壞。

如果將17mm的插頭完全插入到為15mm插頭設計的插孔可能會損壞插孔,並損壞緊靠在插孔後面的電子設備。不過,部分插入插頭是可行的,因為兩種插頭的尖、環和環之間的距離是相同的。

短插頭在為較長插頭設計的插孔中可能無法固定,並導致信號路徑錯誤或設備內部短路(插頭尖端與插孔不匹配會導致插孔內的觸點短路)。

長度為15mm的TRRS端子較為常見,與標準的3.5mmTRS和TS接口兼容。

錄音設備

[編輯]
使用插入式電源的立體聲設備:駐極體以這種方式接線

許多小型攝像機、筆記本電腦、錄音機和其他消費類設備都使用3.5mmTRS接口將麥克風連接到系統上,這些設備可分為以下三類:

  • 使用無電源麥克風的設備:動圈麥克風壓電麥克風英語Microphone#Piezoelectric_microphone。麥克風可自行產生電壓,無需電源。
  • 使用自供電麥克風的設備:帶有內置電池供電放大器的電容式麥克風
  • 使用插入式供電麥克風的設備:包含內部FET放大器駐極體麥克風英語Electret_microphone。這種麥克風體積較小,但能提供較高質量的信號。不過,內部FET需要直流電源作為前置放大器電晶體的偏置電壓。插入式電源通過RC濾波器與音頻信號在同一線路上供電。直流偏置電壓為FET放大器供電(低電流),而電容器則將直流電源從交流輸入解耦到錄音設備。通常,V=1.5V,R=1kΩ,C=47μF。如果錄音設備提供插入電源,而麥克風不需要電源,那麼就會正常工作。相反,如果錄音設備不提供電源,而麥克風需要電源,則不會錄製任何聲音。

流動裝置

[編輯]
從第一代到6S和初代SE的所有iPhone機型都使用TRRS(上圖中間)連接有線耳機

功能機使用2.5mm(三芯)插孔,而在智能手機上常使用3.5mm(四芯)插孔。這些插孔可提供單聲道(三芯)或立體聲(四芯)音頻和麥克風輸入,以及信號(如按下按鈕接聽電話)。既可用於免提耳麥,也可用於立體聲耳機。

不過,隨着藍牙的廣泛使用,以及人們希望流動裝置更加輕薄及防水,TRS接口已不再是必備的手機接口。取消這一接口的趨勢始於2016年由蘋果發佈的iPhone 7,起初曾受到三星谷歌等其他製造商的嘲諷,但最終也都效仿了這一做法[48]。但也有防水深度達到1米SMT插孔[49]

3.5mmTRRS插孔曾在智能手機上十分常見,自2006年以來一直被諾基亞等公司所使用,正如兼容性一節所述,它們通常與標準的3.5mm立體聲耳機兼容。許多個人電腦——尤其是筆記本電腦——也配備了與智能手機耳機兼容的TRRS耳機插孔。

不同製造商會將TRRS端子的四根線芯分配為不同的用途。任意的標準3.5mm插頭都可以機械地插入標準插孔,但許多組合在電氣上是不兼容的。例如,將TRRS插頭插入TRS插孔、將TRS插頭插入TRRS插孔,或將一個公司生產的TRRS耳機插入另一個公司生產的TRRS插孔,都可能無法正常工作,甚至根本無法工作。單聲道插頭(TRS)通常可以正常工作,但立體聲或麥克風音頻可能無法正常傳輸,或者暫停、播放控制等按鈕不起作用,這在試圖在安卓設備上使用帶有iPhone控制功能的耳機時很常見,反之亦然。

TRRS標準

[編輯]

TRRS端子有兩種規範,都是將左音頻置於尖端,右音頻置於第一個環(為了與立體聲接口兼容)。不同之處在於麥克風和接地的位置。

第一種規範將接地設在末端的套上,麥克風設在第二個環上,此種定義在OMTP英語Open_Mobile_Terminal_Platform中被標準化[50],並已被採納為中國國家標準YDT 1885-2016[51][52]。它主要用於較舊的設備,如早期的諾基亞手機、三星手機和部分索尼愛立信手機[53],以及面向中國市場的產品[54][55]。使用這種連接方式的插頭會在環之間用黑色絕緣材料隔開[55][56]

第二種規範互換了兩個觸點的定義。由於蘋果公司iPhone系列在6SSE(第一代)之前一直使用這種規範,因此這種配置已成為事實上的TRRS標準[57][58][59]。如今,宏達電子三星諾基亞索尼等公司都遵循此規範。該規範也被稱為CTIA英語CTIA_(organization)/AHJ,其缺點是如果設備的機身是金屬的,而套管有一個凸起與之接觸,麥克風就會短路。為避免和另一種混淆,使用這種接線方式的插頭會通過環之間的白色塑料分隔物來區分[55][56]

如果將CTIA耳機連接到OMTP接口上,揚聲器就會因接地缺失而反相連接。這會導致人聲音頻無法傳輸。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按住主麥克風按鈕,將麥克風短路並恢復接地,音頻即可正常傳輸[55]

下表列出不同標準間的差異:

標準 環1 環2 舉例
CTIA英語CTIA_(organization),AHJ 左聲道 右聲道 接地 麥克風 大多數安卓設備[60],如蘋果宏達電子LG黑莓諾基亞(包括第一代Lumia及以後的型號)、三星Jolla微軟(包括SurfaceXbox無線控制器英語Xbox_Wireless_Controller#Stereo_headset_adapter)、索尼PS4DualShock 4[59])、谷歌Pixel 4aLibrem 5英語Librem_5
CTIA型AV[47] 左聲道 右聲道 接地 CVBS視頻英語Composite_video Apple iPod(六代以前)、樹莓派(2014年後發售)、Xbox 360 E英語List_of_Xbox_360_retail_configurations#Xbox_360_EZune(已停止支持)、部分功能機和智能手機(包括諾基亞N93諾基亞N95[61]三星Galaxy S GT-I9000英語Samsung_Galaxy_S_(2010_smartphone)#International[62]T-Mobile Sidekick 4G英語Danger_Hiptop#T-Mobile_Sidekick_4G_(Android/Samsung)
OMTP英語Open_Mobile_Terminal_Platform 左聲道 右聲道 麥克風 接地 早期諾基亞以及Lumia(第二代後)[63]、三星(2012年的Chromebook)、索尼愛立信(2010年和2011年的Xperia[64]、索尼(PS Vita)、一加
OMTP無線電 揚聲器 克隆[b] 麥克風或PTT 接地 八重洲無線FT-60R業餘無線電手持對講機[65][66][67]
視頻/音頻1 左聲道 CVBS視頻 接地 右聲道 索尼和松下攝錄一體機英語Camcorder。在部分早期索尼攝像機上,此插孔兼作耳機插孔。當插入耳機插頭時,環2會與套(S)觸點短路,攝像機就會在環1上輸出音頻[68]
視頻/音頻2 CVBS視頻 左聲道 右聲道 接地 部分攝像機、便攜式VCD和DVD播放機、威騰電子TV live!、後期的LG電視。
視頻/音頻3 CVBS視頻 左聲道 接地 右聲道 東芝電視
視頻/音頻4 左聲道 右聲道 CVBS視頻 接地 潮流科技英語Grandstream_NetworksGXV-3500[69]

4芯3.5mm端子最初於1993年由日本標準《EIAJ RC-5325A 4芯微型單頭插頭/插孔》定義[70]。另參見JIS C 5401和IEC 60130-8。

蘋果公司iPod Shuffle第二代可以使用TRRS插口播放音頻,還可以在基座上通過USB充電和同步[71]

接口轉換

[編輯]

《USB Type-C線纜和接頭標準2.1版》規定了USB-C插孔到4芯TRRS插孔的映射,此映射用於耳機,並支持CTIA和OMTP(YD/T 1885-2009)模式[72]

部分設備公開支持多種接口標準[73][74],也有一些硬件組件可供選擇[75]。在某些情況下,可以通過在套和第二個環上施加電壓來檢測接線。後兩個觸點可以調換,以便將符合一種標準的設備與符合另一種標準的耳機一起使用[76]

TRRRS標準

[編輯]

ITU-T制定了3.5mm端子的TRRRS標準[77],該標準稱為P.382(原P.MMIC),概述了TRRRS插孔和插頭配置的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與TRRS標準相比,TRRRS多提供一個線芯,可用於連接第二個麥克風或為音頻配件供電。

P.382要求符合標準的接口向後兼容原先的TRRS和TRS接口。因此,符合P.382標準的TRRRS接口在用於新產品時應能兼容使用。TRRRS支持以下功能:主動降噪、雙耳錄音和其他可將雙模擬麥克風線路直接連接到主機設備的應用。索尼Xperia Z1-XZ1Xperia 1 II等設備上使用該接口。

繼JEITA的RC-8141C之後,另一種用於4.4mm接口的TRRRS標準於2015年推出,用於耳機平衡音頻英語Balanced_audio的連接。此種插頭通常被稱為Pentaconn插頭,其品牌名稱為Nippon DICS(NDICS)。索尼的一些產品(如Signature系列的M1Z Walkman)和森海塞爾的一些產品(如HD 820耳機或HDV 820 DAC耳機功放)都使用了這種接口[78][79]

設計

[編輯]
部分插孔電路設計示意圖,插頭均從右側插入。最常見的便是單聲道和立體聲插孔(A和B);除此之外,還存在多種電路設計[80]
  1. 套(S):接地
  2. 環(R):立體聲右聲道、平衡聲道負信號、單聲道供電
  3. 尖(T):立體聲左聲道、平衡聲道正信號、非平衡聲道信號線
  4. 絕緣環

TRS端子通常由一根或多根空心插針和一根實心插針製成。然後將插孔與由絕緣材料隔開的插腳組裝在一起。

右圖中:

  • A:雙芯TS插孔。插頭從右向左插入後,矩形區域與套(S)連接,尖(T)與上方凹進處連接。接線連接用白色圓圈表示。
  • B:三芯TRS插孔。上引腳與尖(T)連接,下引腳與環(R)連接,矩形引腳連接套(S)並接地。一些插孔用塑料將套與外殼隔開,並提供單獨的觸點,如圖A所示。此種設計最為常見。
  • C:三芯TRS插孔。使用兩個獨立的單刀雙擲英語Switch#Contact_terminology開關,由插頭的插入與否來控制。白色箭頭表示機械連接,黑色箭頭表示電氣連接。當沒有插頭插入時,觸點(從上至下編號)2-3、6-7導通;反之當插入插頭時彈簧受力變形,1-2、7-8分別導通。剩餘的4接T、5接R、9接S。通過1-2-3和6-7-8的導通情況,可以協助硬件、固件、軟件等判斷是否插入了插頭,以及插入的插頭長度是否足夠,並識別引腳懸空的情況。例如,當一個較短的TS插入後導通的是2-3、7-8,具有該插口的設備即可切換到單聲道模式。
  • D:三芯TRS插孔。有兩個連接觸點的常閉開關,以此來實現配線架標準化英語Patch_panel#Normalization。另一個常見用途是用作立體聲耳機插孔,插入連接器時會關閉默認輸出(揚聲器)。

磨損的或有共差的插頭很容易導致接觸不良[81]。根據插頭的表面材料,可以使用拋光劑(對於典型的實心黃銅觸點)或觸點清潔劑(對於電鍍觸點)來清潔有磨損的插頭[81]

音頻信號

[編輯]
觸點 非平衡單聲道 平衡單聲道
I/O(單工)[82][A][B]
非平衡立體聲
I/O(單工) 插入[86]
尖(T) 信號 發送或返回信號 正極、火線 左聲道
環(R) 接地或無連接 返回或發送信號 負極、零線 右聲道
套(S) 接地[C]
腳註:
  1. ^ 曾廣為流行的Mackie 1604調音台的初代版本CR1604在主左右輸出上使用尖負極、環正極的接線方案[83][84]
  2. ^ 早期的QSC功放英語QSC_Audio_Products使用尖負、環正的輸入接線方案[85]
  3. ^ Whirlwind英語Whirlwind_USA線路平衡器和分線器的非平衡6.35mm(14英寸)TRS插頭不使用套(S)作為引腳。尖(T)和環(R)接到轉換器的兩個端子上,而套(S)並沒有連接[87]

平衡音頻

[編輯]

當TRS端子用於平衡音頻英語Balanced_audio時,兩個有源器件提供單聲道差分信號。立體聲系統中用於右聲道的環(R)則用於反相輸入。

優點

[編輯]

在空間有限的情況下,TRS端子比XLR端子更緊湊,因此常用於小型音頻混音台

用於平衡麥克風輸入的TRS端子的另一個優點是,使用TS耳機插孔的標準非平衡信號線可以插入此類插孔。環上的反相輸入在與插頭接觸時會正確接地。

索尼隨身聽NW-ZX300英語Walkman_ZX_Series有一個4.4mm的Pentaconn平衡輸出和一個標準的3.5mm非平衡輸出。

缺點

[編輯]

將非開關式TRS插頭用於平衡音頻連接時,插孔在插入或拔出插頭時會使插頭的尖和環先連接,最後才是接地。這會導致各種雜音,並可能對某些輸出造成壓力,因為它們會短暫短路,如果插頭半插着,短路時間會更長。

使用XLR或MIL/B[88]時不會出現此問題,這是因為儘管MIL/B的直徑為6.35mm(14英寸),但具有較小的尖和凹進的環,因此插孔的接地不會接觸到插頭的尖或環。這種類型的插頭設計用於平衡音頻,是最初的電話交換機連接器,在廣播、電信和許多專業音頻應用中仍然很常見,因為在這些應用中,被監控的永久電路不會因連接器的插入或拔出而中斷至關重要。在航空和軍事中,包括PJ-068和Bantam插頭在內的各種直徑的插孔上也可以看到與MIL/B型插頭相同的錐形。在家用和商業應用中更常見的直邊外形被稱為MIL/A。

此外,一些開關式音頻插孔包含內置隔離開關,只有在插頭完全插入時才會啟動[89]。這可以用來避免相關問題,例如通過雙刀雙擲開關將插口連接起來,只有在完全插入時才會啟動。或者讓開關控制一個電路,一旦插頭完全插入,音頻就會連通,而當插頭未完全插入時,音頻就會靜音。

非平衡音頻

[編輯]

TRS也常用作非平衡音頻插接點(簡稱插入點英語Insert_(effects_processing)),許多混音器的輸出位於尖端,輸入位於環上[c]。老式混音器和一些外置設備[d]都有非平衡插入點,由環發送,從尖返回[e]

在許多應用中,當跳線點沒有插入插頭時,面板插孔內的開關觸點將用於關閉發送和返回之間的電路。通過單個14英寸TRS插頭實現發送和返回功能,可將插孔所需的空間減半,否則就需要兩個插孔,一個用於發送,一個用於返回[f]

在一些三芯TRS插頭中,這一概念通過使用特殊設計的插孔得到了擴展,這種插孔可以接受部分插入到第一卡合處的單聲道插頭,然後將尖端連接到信號通路而不會斷開。標準TRS插頭也可以這樣使用,但效果不一。

在一些非常緊湊的設備(包括模塊化合成器英語Modular_synthesizer)中,跳線點使用3.5mmTRS插頭。

參見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創新科技的文檔在描述TRS觸點時使用了 "pole"而不是 "conductor"。
  2. ^ "Clone"在無線電對講機上通常表示「克隆」功能。這個功能允許將一個對講機的設置、頻道和其他參數複製到另一個相同型號的對講機上,以便快速設置多個設備。要使用「克隆」功能,通常需要一根特殊的連接線纜來連接兩台對講機。
  3. ^ 使用尖來發送信號的一個優點是,如果僅將其用作輸出端,則2芯單聲道插頭也可以正常使用。
  4. ^ 某些壓縮器側鏈輸入接口(如dbx 166XL)仍採用TRS的環來發送信號。[90]
  5. ^ 使用尖端返回插入式的單聲道插頭可將非平衡信號直接引入電路,但在這種情況下,輸出端必須足夠堅固以承受接地。
  6. ^ 但是這種方案不支持平衡信號,並且更容易產生電路噪音英語Mains_hum和受到外部干擾。

參考文獻

[編輯]
  1. ^ Specification for Use of "TRS" Connectors with MIDI Devices. The MIDI Association. [202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3) (英國英語). 
  2. ^ International Library of Technology: ... Principles of Telephony .... International Textbook Company, Scranton, PA. 1907: 36. tip ring sleeve 0-1922. 
  3. ^ Gary D. Davis and Ralph Jones. The Sound Reinforcement Handbook. Hal Leonard. 1989. ISBN 0-88188-900-8. 
  4. ^ Robert McLeish. Radio Production. Newnes. 2005. ISBN 0-240-51972-8. 
  5. ^ Reference Designations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Parts and Equipment: ASME Y14.44-2008 (Replaced IEEE 200-1975): Section 2.1.5.3. ASME, Fairfield, NJ.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13). 
  6. ^ Standard Reference Designations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Parts and Equipments: IEEE 200-1975 (Reaffirmed 1988): Section 4.1.5.3. IEEE and ANSI, New York, NY. 1975 [202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2). 
  7. ^
  8. ^
  9. ^ Birthplace of the Telephone. New Vision Pioneers. [202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6) (英語). 
  10. ^ Laura Smith. First Commercial Telephone Exchange – Today in History: January 28. Connecticut History. 2020-01-28 [202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05) (英語). 
  11. ^ Piero Scaruffi. A Brief History of the Telephone. piero scaruffi. [202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6) (英語). 
  12. ^ Megan Garber. When Phone Operators Were Unruly Teenage Boys. The Atlantic. 2014-09-19 [202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14) (英語). 
  13. ^ Chapter 3 Local Manual Systems (PDF). etler. [2024-04-0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3-06-21) (英語). 
  14. ^ US 293198,Scribner, Charles E.,「Telephone-Switch」,發行於1884-02-0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5. ^ Chapuis, Robert J. 100 Years of Telephone Switching.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IOS Press. 2003: 51 [2024-04-05]. ISBN 9784274906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6). 
  16. ^ US 489570,Scribner, Charles E.,「SPRING-JACK SWITCH」,發行於1893-01-1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7. ^ US 262701,Scribner, Charles E.,「CIRCUITS FOR MULTIPLE SWITCH-BOARDS OF TELEPHONE-EXCHANGES」,發行於1882-08-1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8. ^ US 305021,Scribner, Charles E.,「MULTIPLE SWITCH-BOARD FOR TELEPHONE-EXCHANGES」,發行於1884-09-0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9. ^ US 711556,Clausen, Henry P.,「TELEPHONE SWITCHBOARD-PLUG」,發行於1902-10-2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 ^ Western Electric Company Telephonic Apparatus and Supplies(1907) (PDF). TCI Library: 72–73. 1907 [2024-04-0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7-16) (英語). 
  21. ^ 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IEC 60603-11:1992 Connectors for frequencies below 3 MHz for use with printed boards - Part 11: Detail specification for concentric connectors (dimensions for free connectors and fixed connectors) (PDF).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1992-03-15 [2024-02-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4-02-21) (法語). 
  22. ^ Jonathan Ore. Apple be damned: the humble headphone jack has survived for more than a century. CBC/Radio-Canada. 2016-09-10 [202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1) (英語). 
  23. ^ History-1960s. Sony. [202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5) (英語). 
  24. ^ 所述型號中對3.5mm耳機接口的描述: Vintage Sony 1960'S EFM-117J Radio. WorthPoint. [202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5) (英語). 
  25. ^ SP-3530. CUI Devices. [202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05) (英語). 
  26. ^ 3.5 毫米耳机:配件规范. Android 開源項目. 2022-09-23 [202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23) (中文). 
  27. ^ Ben Jackson. Build a Data Cable for the Yaesu VX-6. ad7gd.net. 2006-11 [202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04) (英語). 
  28. ^ Geek Out V2+ User Manual. LH Labs. 2015-11-25 [202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0) (英語). 
  29. ^ Chinn, Howard. Single Jacks for Broadcast Application (PDF). Audio Engineering. July 1947, 31 (6). 
  30. ^ 30.0 30.1 Hugh Robjohns. The Low-down On Analogue Interfacing. Sound on Sound英語Sound_on_Sound. 2007-05 [2024-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3) (英語). 
  31. ^ Gibson, Bill. (2007) The Ultimate Live Sound Operator's Handbook, p. 202. Hal Leonard Corporation. ISBN 1-4234-1971-5
  32. ^ MIL-J-641
  33. ^ Item # TP-101, Telephone Plug. Amphenol NEXUS Technologies. [2024-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7) (美國英語). 
  34. ^ Item # TP-102, Telephone Plug. Amphenol NEXUS Technologies. [2024-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7) (美國英語). 
  35. ^ Item # TP-120, Telephone Plug. Amphenol NEXUS Technologies. [2024-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7) (美國英語). 
  36. ^ Item # TP-105, Telephone Plug. Amphenol NEXUS Technologies. [2024-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7) (美國英語). 
  37. ^ Bose A20 Aviation Headset Owner's Guide (PDF). Bose. 2022 [2024-04-0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12-07) (英語). 
  38. ^ Type 671 datasheet (PDF). CASA. [2024-04-0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4-08) (英語). 
  39. ^ British Aircrew 671-Type Plug / NATO Plug. www.scottbouch.com. [2024-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5). 
  40. ^ Telect. DSX-1 Technical Reference Guide (PDF). Salesforce. 2010 [2024-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2) (英語). 
  41. ^ Telephone Jack and Telephone Plug Mating Chart (PDF). Switchcraft. 2005-02-1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4-13) (英語). 
  42. ^ Switchcraft Z15J 1/4" High Power Speaker Jack. Full Compass. [October 24,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3). High power 2-conductor speaker jack carries 15A (continuous) audio speaker current levels. 
  43. ^ Computer microphones. [2021-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2). 
  44. ^ Dave Nagel. Questions Answered 4: Optical Output on the Mac. Digital Media Net. 2006-09-28 [2024-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6) (英語). 
  45. ^ JordanLB23. Which one is the microphone jack?. MacRumors Forums. 2010-04-19 [2024-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6) (英語). 
  46. ^ Ranjan Parekh; Ranjan. Principles of Multimedia. Tata McGraw-Hill Education. 2006: 225– [2024-03-17]. ISBN 978-0-07-058833-2 (英語). 
  47. ^ 47.0 47.1 Cable Chick. Understanding TRRS and Audio Jacks. Cable Chick. 2014-02-13 [2024-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19) (英語). 
  48. ^ Mike Peterson. Seven years later, Apple was right to kill off the 3.5mm headphone jack. Apple Insider英語Apple_community. 2022-08-17 [2024-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15) (英語). 
  49. ^ Waterproof Audio Jacks - IP67 Rated Stereo Connectors. CUI Devices. [2024-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14) (英語). 
  50. ^ OMTP Limited. Local Connectivity: Wired Analogue Audio (PDF). OMTP: 8–11. 2007-04-27 [2024-03-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4-02-13) (英語). 
  51. ^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YD/T 1885-2016 移动通信手持机有线耳机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台. 2016-10-01 [2024-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8) (中文). 
  52. ^ YD/T 1885-2016 移动通信手持机有线耳机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doc88. 2017-03-20 [2024-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8) (中文). 
  53. ^ MEElectronics Headset Compatibility. Meelec. 2010 [2024-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5) (英語). 
  54. ^ Brian-ammon. Why do Chinese EarPods not work with German MacBook Pro?. Stack Exchange-Ask Different. 2015-06-13 [2024-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7) (英語). 
  55. ^ 55.0 55.1 55.2 55.3 What is your mobile phone headset jack standard: OMTP or CTIA?. Headphonefactory. 2018 [2024-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23) (英語). In order to fit the Chinese national conditions, Apple China released Earpods with some changes, specifically for the Chinese market, to make it in line with the Chinese domestic OMTP standard. ... Therefore, iPhone original headsets sold in China are different from Earpods sold in other regions. 
  56. ^ 56.0 56.1 Cary_. IPhone国行耳机不兼容问题. Apple支持社區. 2014-10-20 [2024-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6) (中文). 
  57. ^ Sengork. Headphone inline controls – how they differ on Apple iOS vs. Android/Nokia. Hacker News. 2017-01-04 [2024-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6) (英語). 
  58. ^ Weithulu. Xiaomi In-Ear Headphones Pro HD (2 +1 Hybrid). Head-Fi. 2016-11-11 [2024-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6) (美國英語). 
  59. ^ 59.0 59.1 Bryan. Smartphone Headset Standards: Apple iPhone, AHJ (CTIA), & OMTP. Headset Buddy Help. 2020-03-23 [2024-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4) (美國英語). 
  60. ^ 3.5 毫米耳机插孔:设备规范. Android 開源項目. 2022-09-13 [2024-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1) (中文). 
  61. ^ Krisse. TV Out on the Nokia N95 - Part 1: Will the smartphone eat the PC? (+ How to connect N95 TV Out to TV). All About Symbian. 2007-07-31 [2024-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6) (英語). 
  62. ^ Singtel Group, first in the world to launch breakthrough Android 2.1 Samsung Galaxy S. Singtel. 2010-05-27 [2024-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英語). 
  63. ^ Rafe Blandford. Jays AB headset for Windows Phone and a note on headset standards. All About Windows Phone. 2013-05-21 [2024-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12) (英語). 
  64. ^ XB. 2012 Xperia range uses different 3.5mm headset standard. XperiaBlog. 2012-02-27 [2024-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24) (英國英語). 
  65. ^ Yaesu FT-60R Technical Supplement (PDF). VERTEX STANDARD CO., LTD. 2005: 10,13 [2024-03-2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4-01-16) (英語). 
  66. ^ VE6SRV. Radio Wiring. Argentdata. 2012-08-19 [2024-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06) (英語). 
  67. ^ MH-37A4B wiring diagram. QSL. [2024-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8) (英語). 
  68. ^ 索尼和松下攝像機服務手冊
  69. ^ How do you connect Alarm equipment to the Alarm-Out connection on the DVS?. Grandstream. [2024-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5) (英語). 
  70. ^ EIAJ RC-5325A 4極小形単頭プラグ・ジャック. JEITA. 1993-05 [2024-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1) (英語及日語). 
  71. ^ Artem. Apple iPod Shuffle (2G) USB interface pinout. PinoutGuide. 2017-05-30 [2024-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8) (英語). 
  72. ^ USB-IF. USB Type-C® Cable and Connector Specification Release 2.1. USB-IF. 2022-03-16 [2024-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7) (英語).  參見Audio Adapter Accessory Mode (Appendix A)一節
  73. ^ What type of wired headsets can I use with my Lumia phone?. Microsoft. [2024-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7) (英語).  "Lumia 820 and 920 support both American Headset Jack (AHJ) headsets and standard OMTP audio headsets."
  74. ^ Rafe Blandford. Jays AB headset for Windows Phone and a note on headset standards. All About Windows Phone. 2013-05-21 [2024-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12) (英語).  "Nokia's Windows Phone 8 devices (Nokia Lumia 520, 521, 620, 720, 810, 820, 822, 920, 925, and 928) use a new universal connector, enabling the use of both AHJ and OMTP headsets."
  75. ^ TS3A227E Autonomous Audio Accessory Detection and Configuration Switch. Texas Instruments. [2024-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04) (英語). 
  76. ^ Digital Silence (earphone manufacturer). Digital Silence. [2024-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23) (英語).  Explanation of TRRS connectors and availability of adapter.
  77. ^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multi-microphone wired headset or headphone interfaces of digital wireless terminals. ITU-T. 2016-07-29 [2024-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5) (英語). 
  78. ^ Sauerborn, Denis. Pentaconn – Das steckt hinter der 4,4 Millimeter-Kopfhörerverbindung. mobile fidelity magazine. 2019-04-12 [2024-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30) (德語). 
  79. ^ About Us - NDICS provide the best service for customers satisfaction. Pentaconn Global. Subang Jaya, Selangor, Malaysia: Nippon DICS SDN BHD. 2016 [2024-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6) (英語). 
  80. ^ Jack Schematics (PDF). Switchcraft. 2011 [2024-03-3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1-07) (英語). 
  81. ^ 81.0 81.1 Hugh Robjohns. Q. What's wrong with my patchbay?. Sound on Sound. 2005-06 [2024-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8) (英語). 
  82. ^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udio-Technica. [2024-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04) (英語). 
  83. ^ Sweetwater. The one exception on TRS wiring. Sweetwater. 2000-01-13 [2024-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1) (英語). 
  84. ^ Recording Tricks: Mackie CR-1604 Mixer. Silentway. [2024-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0) (英語). 
  85. ^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lass AB, Class G, and Class H technology?. QSC_Audio_Products英語QSC_Audio_Products. [2024-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0) (英語). 
  86. ^ Diagrams (PDF). Jesus Reigns. [2024-04-0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12-11) (英語). 
  87. ^ Whirlwind Line Balancer/Splitter (PDF). Whirlwind. [2024-04-0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09-30) (英語). 
  88. ^ MIL/B-Gauge Type. Neutrik. [2024-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6) (英語). 
  89. ^ Smoot, Ryan. Understanding Audio Jack Switches and Schematics. CUI Devices. [2024-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06) (英語). 
  90. ^ dbx 166XL compressor with balanced TRS tip send input and output jacks and one TRS ring send sidechain jack. dbxpro. [2024-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31) (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