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Hanteng/中華民族
中華民族是一個政治概念及國族概念,最早由梁啓超提出[1],成為中國近代民族主義及建立國族的重要概念[2][3][4][5][6][7]。
根據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官方文件,中華民族的歷史可追源到漢族的神話炎黃起源,而在現代則包含在中國境內非漢族的少數族群(然而這些少數族群未必是炎黃子孫),有時還延伸包括中國境外的漢人或海外華人(未必有中國國籍)[5][6]。中華民族因此並不是單純的民族、種族、公民的人群分類概念,而是政治詞彙[8][9]。可能因歷史、政治及國族立場不同,中華民族在族群內涵及地理範圍上或有差異[6][4]。
關於中華民族的概念變遷,著名的歷史學及人類學理論有費孝通的「多元一體」論[10][11]及許倬雲的我者與他者的轉化及混合。[12]
中華民族 是生活在大中華地區境內各民族及海外華人的統稱[13][14]。起初是指漢族、炎黃遺族、華夏族等未明確定義[註 1],辛亥革命後,五族共和與民族融合的口號廣為流傳,更隨着諸多學者的提倡而廣為人知[15] [16]。而後孫中山於三民主義中提倡將漢、滿、蒙、回、藏五族歸成一個中華民族。中華民族的意涵逐漸由漢族融合各族演變成更為廣泛的概念。現在中華民族是以漢、滿、蒙、回、藏、西南邊疆民族、臺灣原住民及其他民族為組成[註 2] ,並且經過民族識別後現今有56個民族,包括漢族和55個少數民族[註 3]。
族群內涵
[編輯]一般中文語境下,中華民族一詞的使用常泛指大中華地區境內的公民及海外華人[13][18]。
在行政及法律上,中華民族的族群內涵至今無明確的現代公民、血緣種族的統一識別標準,而中華民族、大中華地區等概念包含的內容之差異,可以從此詞的當代官方界定到和歷史演變(自晚清到現代) 來說明。
官方界定與統計
[編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未清楚以法律明定「中華民族」包括或排除的民族列表,行政上的「中國民族列表」是否等同於「中華民族」的民族學劃分和族裔政治認同是富含政治及文化分岐的議題。[19][20]
在官方對人口劃分及族群分佈的資料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認定「中國民族」有56個民族[21], 然而土生葡人、夏爾巴人以及中國猶太人等未被官方認定。
中華民國政府曾基於中華民族的定義,將原住民視為源自於黃帝的中華民族的一支,稱之為「山地同胞」[22], 經原住民正名運動及修憲後, 已將「原住民」一詞納入憲法。然而中華民國憲法至今並未對「中華民族」的包括或排除範圍進行民族的劃分和界定, 只有「國民」和「各民族」等字眼。
歷史演變
[編輯]晚清: 相關歷史人物、政黨及各別主張
[編輯]晚清對於中華民族的界定和討論,常因「保皇派」、「改革派」及「革命派」的政治主張而有所不同,有大小民族的差異也有文化/血統論的差異。這涉及到後來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國族和民族的界定和爭論。
- 梁啟超:「大民族主義」的中華民族 對抗「小民族主義」的漢民族主義
梁啟超為晚清君主立憲的改革派人士代表,反對鼓吹推翻滿清建立共和的革命黨政治主張,主張將滿清疆域境內各民族視為一個整體來拯救的「大民族主義」。
梁啟超將革命黨政治主張描述成對立的「小民族主義」,認為「小民族主義」鼓吹漢族獨立建國,從滿清的統治中獨立復興單一民族[23]。
- 楊度:文化之族名
同為晚清著名立憲派代表的楊度,主張「漢」只是「劉家天子時代之朝號」,應採「中華」為「文化之族名」以反對「漢族」血統說。因此楊度 也成為了中華民族一詞的早期使用者,但其強調以中國自古以來以「文化較高、人數較多」的歷史文化定義和梁啟超的政治文化定義有所不同。楊度提倡中華民族為中華文化之族名,將中國全體人民盡成為中華民族。[註 4],
- 章太炎:漢族的國粹與民族
晚清著名保守派代表的章太炎則以其特殊的宗教和民族主義來定義「中華民國」的新漢族道德價值,俾「建漢名以為族,而邦國之義斯在;建華名以為國,而種族之義亦在」,[25]章太炎以中國之歷史文化與種族之特殊環境所界定之「中國性」(Chineseness)上,並非狹隘地建立在生物學之種族群體之概念, 以佛教思想來詮釋斯賓塞之理論來進行種族革命(民族光復)[26]
- 孫中山
1912年以前,「革命派」代表孫中山在中國同盟會宣言上提倡「驅逐韃擄,恢復中華」主張,以推翻清政府為目標。此口號將當時清朝貴族的滿族及蒙古族(韃擄)排除於中華之外。在此語境下所恢復的中華為單指漢族將滿族趕出漢地(中國本土)的十八行省的國族政治主張,如辛亥革命時用的十八星旗僅代表漢族生活的十八行省。
中華民國
[編輯]- 孫中山與中國國民黨轉變
而在辛亥革命以後,孫中山提倡「五族共和說」:「今日中華民國成立,漢滿蒙回藏,五族合為一體」。之後孫中山在中華革命黨正式改組為中國國民黨以後,雖曾主張重提民族主義並揚棄五族的說法[註 5]將中國境內所有民族融化為一個中華民族的「民族融合」的說法 [27] [28] ,並修改五族共和說法為要求藏蒙回滿等族人民盡皆一起漢化,與漢人一起自決為大民族國家[註 6] 1924年,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中表示,藏回蒙滿等外來民族人口乃是少數,而就大多數來說,中國人皆為漢人,完全是一個民族[30]。孫中山於民族主義第六講中提到的「結成了國族團體」[31]。
中華民族被孫中山使用在其政治主張中,其概念隨着時間的演變不斷擴大,並最終稱演變成了建立在文化認同基礎上的國族團體。中華民族概念的形成,即是中國現代民族主義的形成過程,從這個角度來看,是先有了中國民族主義,然後才有中華民族概念之形成。中國傳統的民族主義思想,主流上是以文化認同居於首位,但主權中國建立後,國家已是一個亟需建構的政治概念,也使得國家認同不得不被提升到所有認同之首位,因此,孫中山還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找到了凝聚國家認同基礎,就是將血統種族認同包融於文化認同之中,在中國境內藉由文化認同先凝結成一中華民族,並以中華民族做為國家認同的基礎。[32]
辛亥革命後,五族共和的思想擴大中華民族的涵義,進而前朝大清帝國境內的其它民族,而漢族則為中華民族的基幹和主體,中華民國國旗也從十八星旗改為五色旗。[33][34][35]。五族共和的思想孫中山於三民主義中提倡將漢、滿、蒙、回、藏五族歸成一個中華民族,其根本意蘊是要以漢族爲主體融合同化中國境內其它少數民族,形成一個統一的中華民族。
- 中華民國憲法的民族界定
孫中山之中華民族思想的三民主義最終於1946年,被「制憲國民大會」列入中華民國憲法第一條,規範了中華民國的憲政基礎,且中華民國憲法之第五條:「中華民國各民族一律平等。」與第七條:「中華民國人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更是彰顯了孫中山在其三民主義之民族主義思想 。
中華民族與族群、國民及少數民族的認定反映了時代變化,中華民國解嚴前以漢、滿、蒙、回、藏、西南邊疆民族的中華民族[36],到解嚴後以國家認同為主的方式來取代民族認同[37]。
- 中華民國(臺灣)對中華民族界定的觀點
中華民族目前在台灣為政治用語, 如馬英九擔任中華民國總統期間,於民族掃墓節舉辦遙祭黃帝陵典禮儀式,內政部新聞稿以「中華民族遠祖黃帝」一詞來以形容黃帝「為我中華民族樹立民族觀念與國家形式,也為我國創造深厚文化,可說是我中華民族之始祖。」 [38][39]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吳秉叡事後對行政院提出「應否廢止中樞祭黃帝陵典」的質詢。[40]
關於民族界定方面, 中華民國政府的原住民與蒙藏相關內閣部會多位官員都曾公開表態該民族不是「中國人」或「炎黃子孫」,但並未直接提及與「中華民族」的關係。[41]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在介紹台灣原住民族與世界南島語系民族的關係時即表明「台灣原住民族屬於南島語系,在人種上屬 台灣南島語族人,台灣是南島語族分佈的最北端。」[42]原住民委員會主委孫大川於2012年在立法院直言自己不是所謂的「炎黃子孫」,蒙藏委員會矇事處長海中雄也表示他和蒙古民族英雄成吉思汗都不是「中國人」或「炎黃子孫」,而是「蒙古人」。[43]
中華人民共和國
[編輯]中華人民共和國前期的主要社會主義詞彙為「中國人民」和「各民族」,而自從毛澤東於1976過世後,「中華民族」一詞才漸漸地取代「中國人民」和「各民族」的說法。[44]這從較中性的居住在中國的「人民」或社會主義革命的「群眾」轉換成較具種族性的「民族」反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變動的文化認同政治。[45]
在法律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憲法與民族政策目前仍主張中國民族為56個民族,並進行民族識別工作[46]。 中華人民共和國認定中華民族有56個民族[47]。
民族 | 人口 (2010年人口普查[48]) | 分佈 |
---|---|---|
漢族 | 1220844520 | 分佈全國各地 |
壯族 | 16926381 | 廣西(1444萬),雲南(121萬),廣東(87萬) |
回族 | 10586087 | 寧夏(217萬),甘肅(125萬),新疆(98萬),河南(95萬),青海(83萬),雲南(69萬),河北(57萬),山東(53萬),安徽(32萬),北京(24萬),遼寧(24 萬),內蒙古(22萬),貴州(18萬),天津(17萬),陝西(13萬),江蘇(13萬),吉林(11萬),福建(11萬),四川(10萬),黑龍江(10萬) |
滿族 | 10387958 | 遼寧(533萬),河北(216萬),吉林(86萬),黑龍江(74萬),內蒙古(45萬),北京(33萬) |
維吾爾族 | 10069346 | 新疆(1000萬) |
苗族 | 9426007 | 貴州(396萬),湖南(206萬),雲南(120萬),重慶(48萬),廣西(47萬),浙江(30萬),廣東(25萬),湖北(17萬),四川(16萬) |
彝族 | 8714393 | 雲南(504萬),四川(264萬),貴州(83萬) |
土家族 | 8353912 | 湖南(263萬),湖北(210萬),貴州(143萬),重慶(139萬),浙江(22萬),廣東(21萬) |
藏族 | 6282187 | 西藏(271萬),四川(149萬),青海(137萬),甘肅(48萬),雲南(14萬) |
蒙古族 | 5981840 | 內蒙古(422萬),遼寧(65萬),河北(18萬),新疆(15萬),吉林(14萬),黑龍江(12萬) |
侗族 | 2879974 | 貴州(143萬),湖南(85萬),廣西(30萬) |
布依族 | 2870034 | 貴州(251萬),浙江(12萬) |
瑤族 | 2796003 | 廣西(149萬),湖南(71萬),廣東(27萬),雲南(21萬) |
白族 | 1933510 | 雲南(156萬),貴州(17萬),湖南(11萬) |
朝鮮族 | 1830929 | 吉林(104萬),黑龍江(32萬),遼寧(23萬) |
哈尼族 | 1660932 | 雲南(162萬) |
黎族 | 1463064 | 海南(126萬),貴州(13萬) |
哈薩克族 | 1462588 | 新疆(141萬) |
傣族 | 1261311 | 雲南(122萬) |
畬族 | 708651 | 福建(36萬),浙江(16萬),江西(9萬),貴州(3萬),廣東(2萬) |
傈僳族 | 702839 | 雲南(66萬),四川(2萬) |
東鄉族 | 621500 | 甘肅(54萬),新疆(6萬) |
仡佬族 | 550746 | 貴州(49萬),浙江(1萬),廣東(1萬) |
拉祜族 | 485966 | 雲南(47萬) |
佤族 | 429709 | 雲南(40萬) |
水族 | 411847 | 貴州(34萬)廣西(1萬),江蘇(1萬),浙江(1萬) |
納西族 | 326295 | 雲南(30萬),四川(1萬) |
羌族 | 309576 | 四川(29萬) |
土族 | 289565 | 青海(20萬),甘肅(3萬),廣東(1萬) |
仫佬族 | 216257 | 廣西(17萬),貴州(2萬),廣東(1萬) |
錫伯族 | 190481 | 遼寧(13萬),新疆(3萬), |
柯爾克孜族 | 186708 | 新疆(18萬) |
景頗族 | 147828 | 雲南(14萬) |
達斡爾族 | 131992 | 內蒙古(7萬),黑龍江(4萬), |
撒拉族 | 130607 | 青海(10萬),甘肅(1萬) |
布朗族 | 119639 | 雲南(11萬) |
毛南族 | 101192 | 廣西(6萬),貴州(2萬) |
塔吉克族 | 51069 | 新疆(4.7萬),浙江(3368人) |
普米族 | 42861 | 雲南(4.2萬) |
阿昌族 | 39555 | 雲南(3.8萬),廣東(623人) |
怒族 | 37523 | 雲南(3.1萬),海南(1385人),廣東(584人) |
鄂溫克族 | 30875 | 內蒙古(2.6萬),黑龍江(2648人) |
京族 | 28199 | 廣西(2.3萬),貴州(1143人),雲南(878人) |
基諾族 | 23143 | 雲南(2.2萬) |
德昂族 | 20556 | 雲南(2萬) |
保安族 | 20074 | 甘肅(1.8萬),青海(904人),新疆(568人) |
俄羅斯族 | 15393 | 新疆(8489人),內蒙古(4673人) |
裕固族 | 14378 | 甘肅(13001人) |
烏孜別克族 | 10569 | 新疆(10114人) |
門巴族 | 10561 | 西藏(9663人) |
鄂倫春族 | 8659 | 黑龍江(3943人),內蒙古(3632人) |
獨龍族 | 6930 | 雲南(6353人) |
赫哲族 | 5354 | 黑龍江(3613人) |
高山族 | 4009 | 河南(780人),福建(416人),廣西(423人) |
珞巴族 | 3682 | 西藏(3489人) |
塔塔爾族 | 3556 | 新疆(3242人) |
其他未識別的民族 | 640101 | 貴州(612780人),浙江(9521人),雲南(3415人),福建(2812人),西藏(2317人),江蘇(2222人),廣東(2197人) |
外國人加入中國籍 | 1448 | 雲南(200人),河南(195人),廣東(170人),湖南(93人) |
註:各省區市分佈人數按,人口100萬以上的民族只列出10萬以上的地區,人口10萬以上的民族只列出1萬以上的地區,人口10萬以下的民族只列出500人以上的地區。 |
然而在「單一中華民族」與「各民族」的相關民族政策上,關於相關的「中華民族的民族認同是一個學術理論熱點」[49]。由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管的中央級綜合性報紙《中國民族報》及相關的民族理論與政策的學術及文化討論,在2000年以來有要求在法律及政策上確立中華民族的「國族」地位[50]。
學者胡鞍鋼、胡聯合與馬戎推的所謂用「第二民族政策」取代「第一民族政策」的訴求, 旨在「淡化族群意識和56個民族的觀念,強化中華民族的身份意識和身份認同」,號稱效仿「美國的民族大熔爐模式」要求「平等的向每個民族推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政治上推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及「文化上堅決堅持用社會主義思想對每個民族進行文化改造,強制推行普通話,防止宗教極端主義」[51][52]。
中華人民共和國因而在法律及政策上尚未明確介定「中華民族」包括或排除的民族列表,官方普查資料的民族識別工作顯示現有56個民族,包括漢族和55個少數民族,並沒有「中華民族」。
民族識別工作
[編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於1949年至1954年進行第一階段民族識別工作,首先認定38個少數民族[註 7]。後來在1954年至1964年進行全國第二次人口普查的第二階段工作,並新確定了15個少數民族[註 8];同時,將普查中自報的74個族體分別歸併到53個少數民族中。在第三階段工作則在1965年至1982年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中進行,1965年認定了西藏珞瑜地區的珞巴族,後來在1979年認定了雲南基諾山的基諾族。直到最近使中華民族的成員增加到56個是在1982年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顯示自1982年以來,中國恢復、更改民族成份的人數在1200萬人以上。
辭源
[編輯]「中華」辭源
[編輯]「中華」一詞出現甚早,源自於中國古代華夏民族起源於黃河流域一帶,居四方之中,文化、科技發達;歷史悠久,因此稱該地為中華,此區後來被稱為中原或中國[來源請求]。 在《資治通鑑》記載的唐太宗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中國百姓,實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葉,擾其根本以厚枝葉,而求久安,未之有也。初不納魏徵言,遂覺勞費日甚,幾失久安之道。」又明太祖朱元璋起兵反元時也曾提倡:「驅逐韃虜,恢復中華」。
「中華民族」辭源
[編輯]「中華民族」一詞,乃由近代的梁啟超首先提出,之後同時期後續提出有楊度和章太炎等諸多學者闡釋與政府認可。梁啟超提出指華夏族、漢民族、炎黃遺族等。1902年,梁啟超在《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指出:「上古時代,我中華民族之有海思想者厥惟齊。故於其間產出兩種觀念焉:一曰國家觀,二曰世界觀。」1905年梁啟超在〈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一文中,使用了「中華民族」七次(簡稱為「華族」),並明確表示:「今之中華民族,即普遍俗稱所謂漢族者」,它是「我中國主族,即所謂炎黃遺族。」,由此可知,梁啟超認為中華民族就等於漢族,他將中華民族認定為漢族與其前身華夏族,而不是認定中華民族為中國各民族的統稱。[53] [54]。
中華民國建立以後,黃興、劉揆等革命黨成員於1912年3月19日創立了「中華民國民族大同會」[註 9],此會重要發起人亦包含了少數民族成員(如:滿族恆鈞等)。因為清朝末年的立憲運動的恆鈞等人從事「大同報」社活動[55]。辛亥革命後,百廢待興,[註 10] 當時的孫中山於同年4月初批准該會立案,除了贊同之外[註 11],在民國初年政府財政極為拮据情況下還提撥經費支援。同時一些地方官員也發佈《化除種族見解之文告》與政策[註 12]以配合政府實行大同主義。 某些革命黨人士甚至主張禁止鼓吹排滿、有違五族共和宗旨的書籍[註 14]可見當時促進各民族間平等共處的社會需求[註 15],當時諸多社會組織大為提倡以「五族共和」為目標,並以民族平等融和為宗旨[註 16]。眾多組織中較為特別的是於1912年5月12日在北京成立由袁世凱下令組成的「五族國民合進會」[55],不僅是因為由最高首長授意,其成員也是真正由五大民族重要人士所組成[註 17],而且該會在《申報》上分析了血統、宗教和地域以論說來證實五族共同起源、共同祖先的歷史[55]。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黨及人物
[編輯]後歷經抗日戰爭與國共內戰等戰爭,國共之間雖存有分歧,且於(一九三九年八月四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報告提綱節錄:共產主義是我們的信仰,三民主義是統一戰線的政治綱領。[56]。強調三民主義為戰爭的手段,建立共產主義國家才是中國共產黨的目標,並於一九四九年後廢除三民主義之中華民國憲法,改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取代。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序言中明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57]」
中華民族的國族意涵及體制化
[編輯]華人學者費孝通在《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中認為:「中華民族作為一個自覺的民族實體,是近百年來中國和西方列強對抗中出現的。」換言之,中華民族並非傳統中國裏的民族,而是中國建立了現代主權國家後,經由「民族自覺」所出現的國族團體。他還認為,在過去的三千年中,黃河中游出現了一個由若干民族集團彙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稱為華夏,像滾雪球一般地越滾越大,把周圍的異族吸收進入了這個核心。他擁有黃河和長江中下游的東亞平原之後,被其他民族稱為漢族。漢族繼續不斷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而日益壯大,而且滲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區,構成起著凝聚和聯繫關係作用的網絡,奠定了以這個疆域內許多民族聯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統一體的基礎,成為一個自在的民族實體,經過民族自覺而成為中華民族[58]。史式認為中華民族是用來指代由古至今主體曾經在中國,在現代可理解為大中華地區,長期居留且有較深層次的相互交流、融合甚至同化的一批族群的統稱[59]。
若以公民身份國族定義中華民族,則該詞包含由中華民國憲法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所有國境內的各民族,為中國人的國族。亦有學者認為「中華民族」作為中國民族國家的稱謂,乃為現代意義上的民族、國族、與國家三種認同的合為一體。例如芮逸夫曾詮釋孫中山之說,將中華國族、中華民族和中華國家三個稱謂,說是「三位一體」[60]。
中華民族文化:國族文化及漢文化的分歧或融合
[編輯]中華文化可指「中華傳統文化」(以漢族傳統文化儀式為主)或中華民族的「現代國族文化」。因此中華民族其文化內涵定義的差異,會因現代化主張、處理傳統漢文化及少數民族文化等等不主的主張上,在國家政策文化上產生分歧或融合。
舉例來說,20世紀早期中國文化界發起的新文化運動,以陳獨秀與胡適為代表,提倡以現代民主和科學西方文化替代中國傳統文化,以西洋文化推動並改進中華文化的現代進步意義。這和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後,北洋軍閥政府主張信奉孔學的主張則不同。
中華民國
[編輯]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常強調其中華文化的正統性 [61] ,並包含了自行發展的中國傳統文化與多元文化影響下形成的多民族文化總合[62]。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則是一個例子,由蔣介石發起以對抗毛澤東的文化大革命。
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在雙方官方的提倡與大中華地區人民的認同,代表中華民族的正式誕生與文化繼承,由於歷史上與國際間涉及對中華民族其文化內涵定義的差異,亦使不同國家建設文化產生極大分歧。[來源請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
[編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在文化上的演進主要經過了建國前後的農民運動、文化大革命,以及改革開放時期。1966年文化大革命席捲全中國,在原本中華文化中傳統的漢文化、滿漢文化、蒙古文化、藏文化、伊斯蘭文化等遭到破壞,最初只能演出8套樣板戲或宣傳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功績的戲目,又有忠字舞與一系列的革命歌曲,如《東方紅》。街道四處貼滿毛主席海報,中山裝成為此時服飾特色。簡化漢字作為標準文字迅速在中國大陸推行。傳統文化經過文革摧殘之後,直到80年代改革開放之後,才逐漸恢復中華傳統文化,並受香港文化與澳門文化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近年來開始大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63]。其民族政策將中華文化定義為境內56民族文化總匯,主張該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該國治下各民族都有發展自己民族語言文字的自由[64]。中國境內至少有30種以上民族文字,包含漢字與少數民族滿文、藏文等,皆並為中華文化的遺產寶庫[65]。
1949年後中華民國政權遷移至台灣,台灣很大程度上繼承了原有的中華文化,保護中華文化免於受文革破壞,於1966年發起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文革運動分庭抗禮,主要以倫理道德與儒家思想之精華來宏揚中華文化[66] [61]。其後外來的思想不斷湧入,也使中國大陸與台灣亦產生了相應的流行文化。
形成觀念
[編輯]中華民族作為中國人整體的身份認同標誌,在中華民族觀念上,國民黨與共產黨之間雖存有分歧,但在「九一八事變」與「抗戰爆發」之後,當時社會皆廣泛使用和認同中華民族這一整體性稱謂,爭戰雙方又完全一致在這凝聚符號一點上有共通性[55]。這表明了中國各族人民共同的命運和目標,以便與共同的民族敵人戰鬥到底。尤其是國共合作宣言等一系列震動全國、激動人心的政治文件中有關中華民族概念的共同使用和民族整體性的強調,對於現代中華民族觀念認同所產生重大影響。亦可看出在抗日之前的內戰,正是在「中華民族」這面神聖的旗幟下停止內戰而再度合作了起來,並被視為國家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某種象徵,亦促進了現實的民族融合[註 18]。
中華民族、海外華人與雙重國籍
[編輯]由於海外華人常擁有中國之外的國籍,因不同的國籍法則有不同的國籍及僑務政策,而為維護海外華僑華人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有人主張採取允許雙重國籍的政策,如中華民國政府的作法。 [67]1956年東南亞華人的雙重國籍問題,使周恩來明確採取單一國籍的政策,[68]以避免東南亞諸國對對華僑華人政治忠誠度的疑慮。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僑委會曾宣示,「Overseas Chinese」是英文中的專有名詞,指「認同中華民族及其文化的人」。[69],僑委會號召對中華民族與文化的認同,並期望華僑教育能保存中華民族文化優良傳統[70]。
認同
[編輯]祖先來自中國,具有漢族血統的人,不論是否經過混血或來自中國的祖先是多少代以前稱為「華人」或「華裔」。華人或華裔並不一定擁有中國國籍。與漢族相近的滿族、回族等民族的華人(亦稱唐人),亦有可能被視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當今世界大多數國家都能區分種族和國籍的不同意義,所以對於華人一詞在使用時很少有爭議,使用華裔一詞爭議更小;對於中華民族一詞在使用時牽扯到政治問題:兩岸問題、西藏獨立、東南亞華人問題,其它國家的移民的融入和國家認同問題等,爭議性會比較大。[來源請求]
《遠見》雜誌2010年3月19日公佈的民調顯示,受訪台灣民眾有79.6%自認是「中華民族一份子」,有6.3%認為不是,不表態的有14%。即使政治立場傾向泛綠的民眾也有70.1%同意自己屬於中華民族[71]。
中華民族與釣魚島
[編輯]最新的發展是,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被宣稱包含釣魚台,詳參釣魚台列嶼主權問題。[72][73]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張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主權維護等同於維護中華民族整體利益。並認為此舉措會得到全體中華兒女的堅決支持,亦是兩岸共同責任。[74]中華民國退役中將羅文山亦附和這項說法的,表示兩岸應該要有共同維護中華民族利益保釣的默契。[75]中華民國總統則回應,「絕不會和大陸聯手保釣」。[76]反對論點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定主張釣魚台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台灣省」,所以揮舞著「中華民族主義」做保釣是替中華人民共和國宣示擁有台灣主權。[77]。
歷史
[編輯]上古先秦時代
[編輯]在周朝,所謂的華夏代表的是夏商周三個部落集團,包括與他們相融合的一些古部落,其中又以周為中心[78]。這些民族可以稱之為「諸夏」,「諸夏」之外的氏族,古時候稱為「夷狄」,古籍中有記載的名稱繁多,主要有苗、蠻、黎、荊、舒、淮夷、徐戎、嵎夷、萊夷、和夷、島夷、百越、巴、蜀、庸、盧、微、髳、彭、氐、羌、濮、西戎、驪戎、南蠻、陸渾之戎、伊洛之戎、犬戎、北戎、山戎、鬼方、狿狁、赤狄、白狄、義渠、林胡、樓煩等。這些夷狄的服飾、語言、生活習慣都和中原的華夏民族不同。這些所謂夷狄民族,在春秋戰國時期,除了群貊之外,都和中原的華夏民族發生了廣泛的接觸和交流。春秋時北方的晉國與戰國時北方的燕趙兩國,都征服和兼併了許多狄人的部族和國家,並與之相互通婚。東方的齊魯兩國則完全征服並同化了東夷民族。西方的秦國,本身就是一個貴族為下,人民則夏戎相容的國家(秦穆公討罰並佔領了大片西戎個部族的土地,詳見秦國和秦穆公條目),到秦始皇時代已經完全征服了西夷與巴蜀一帶的氐羌。楚國原來是一個夏君夷民的國家(有爭議,詳見"楚國"條目),春秋時期在南方崛起,加入諸國爭霸。到戰國時期席捲了長江流域,把荊吳苗蠻與百越的地方都收入版圖。春秋的吳國也是一個貴族為夏人,人民則由荊吳與夏人的國家。而越國則屬於南方百越民族(有史記載越國貴族為諸夏分封,但考古發現不盡相同,詳見越國條目)。這兩個國家先後加入了諸夏的集團,最後這兩個國家的民族與土地都併入了楚國。秦楚兩大強國,原本都是夏君夷民族、夏夷相居的國家。後來各自華化了內部未華化的民族,秦國華化了西戎各族,楚國華化了南蠻各族。秦始皇以一個華戎混合的國家統一了整個中國的版圖,同時也統一了文化,建立了一個眾民族大統一的大帝國。這與本非希臘民族的馬其頓族統一希臘諸城邦並把希臘文化用武力強加於南至埃及,東至印度的廣大泛希臘文化圈相似。所不同的是,中國「大一統國家」的觀念比在西方泛希臘文化政治區演變而成的西方文明要鞏固得多。以至華夏文明,統一帝國和華夏民族的邊界在歷代有很強的吻合。三代先秦時代是中華民族發展中的第一階段[78]。
秦漢到魏晉南北朝
[編輯]匈奴的漢化
[編輯]秦始皇把這個融合了諸多民族而成的大帝國中的各個氏族地方和國家一一改封建為郡縣。儘可能的消除原來的部族痕跡,加強中央集權的控制。同時進一步向南北擴張版圖,北方將過去群狄活動的大部分地區都收入版圖,建立萬里長城防禦最北的匈奴。南方將版圖開拓至南海,並派遣了數十萬的氐戎與本朝官吏,攜帶家屬子女去統治和開拓這塊新的土地,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次有計劃的大規模的移民。從此嶺南百越之地就加入了中國,也滲入漢人的血統。之後趁着秦漢動亂的時期,嶺南諸國又紛紛趁勢獨立,漢武帝再次征服這些國家,並將東甌閩越與南粵的一部分人民內遷到江淮一帶,同時將內地的一部分人民遷至嶺南,這又是一次有計劃的民族融合,這才逐漸穩定了南疆的統治[78]。
秦始皇和漢高祖相繼統一中國的同時,長城塞外也出現了頭曼和冒頓兩個單于統一了匈奴諸部。在亞洲大陸的東方形成了漢族與匈奴南北對抗的局面。並且進行了長期的戰爭,戰爭的結果是大部分的匈奴人被漢族征服。漢武帝收降了匈奴約四萬多人,都遷至內地河套地區, 設置五個屬國,這就是大批的匈奴內遷的開始。這些匈奴人與當地漢人雜居,有人做了漢朝的官吏,已經與漢人完全同化。 此後,又有陸續的匈奴內遷,在匈奴的王族中甚至也有了漢人的血統。匈奴的後裔也往往以漢之子甥自居,所以在山西的五部匈奴都取了劉姓,稱為劉氏五部[78]。
胡漢的融合
[編輯]匈奴衰落的時期,東北方興起兩個新的民族烏桓和鮮卑,他們都屬於東胡系統。原本居住在滿蒙之間的山區,以各自居住的山域得名。東漢初年,這兩族都曾與中國發生戰爭,一部分烏桓降於中國,入遷到上谷漁陽右北平一帶,另一部分烏桓就併入了鮮卑,從此鮮卑獨自興盛。之後鮮卑完全佔領了匈奴人活動的地區,匈奴散成三部,一部分北匈奴遠走西伯利亞、一部分歸附了鮮卑、最後一部分就是歸附了中國南匈奴。後期鮮卑發生內亂,部族離散,國家瓦解,殘部散佈於東自遼東,西至河西,沿着中國的北方邊境,建立了許多的小國,情況十分的複雜[78]。
所謂的「胡人」,是指鮮卑,氐,羌,匈奴以及匈奴的支部羯人。除了匈奴和鮮卑,在中國西方屬於氐羌系統的種族,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先秦的氐羌族,包括了四川的的巴蜀庸與西戎,他們早已經在春秋戰國時代就隨秦國與漢人完全同化了。另一類則是秦漢以後的氐羌,指的是最西方的還沒有被漢族同化的氐羌人。散佈在今天的四川,陝西,甘肅的西部與青海,西藏一帶。氐雖然與羌是兩個種族,但同在西方,經常聯合行動,所以合稱為氐羌,混合在一起難以分辨。這些歸附中國的邊疆民族,在西晉的初期都環居在中國的北方,並與邊疆的漢人雜居,一方面保留本民族的部族組織,一方面學習中國的語言,政治和文化。西晉時期,胡人入侵中原,佔領了中原的大部分土地,建立了大大小小幾十個國家,長期與漢人的融合,使胡人漸漸完全變成了新漢人。胡人中勢力最大的鮮卑,也是漢化最徹底的,久而久之,他們也忘記了自己是鮮卑人。而中原的漢人也相應的受到了鮮卑人語言文字和文化習俗的影響。隋朝的統一,代表了鮮卑和漢人的最終結合[78]。
胡人入侵中原之初,居住在黃河流域的漢人為了逃避胡人的殺戮,全家整族向江南逃難,造成一次民族的大遷徙,史稱「衣冠南渡」。這批人分為三股,一部分到了長江中游的洞庭湖一帶,最遠達兩廣地區。一部分到鄱陽湖和蕪湖一帶。最後一部分定居太湖一帶,遠者到達江浙福建,這批遠達閩粵的漢人,就成為後來的「客家人」[78]。
隨着幾次的民族遷徙,中原地區的各個民族都廣泛的產生接觸和融合,漢人和南人結合,漢人和胡人結合,胡人和南人結合……這場大亂,加速了全國民族的大融合。直到隋朝的統一全國,東西南北的胡漢文化統一成了一個整體[78]。
隋唐五代
[編輯]隋朝統一中國後不久就滅亡了,唐朝繼承了隋朝的基業,建立了自兩漢後的又一個統一的大帝國。從此,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漢人,又被稱為唐人。唐朝帝國的建立,無論在文化和血統上,都代表了一個大融合後的新生民族[78]。
突厥、吐蕃及其支部
[編輯]十六國和北魏時期,在長城以北地區佔據優勢地位的是鮮卑的一支——柔然,公元552年,柔然為其附屬部落突厥擊潰,遠走歐洲,據研究,6世紀末期入侵歐洲基督教世界的阿瓦爾人,很可能就是柔然的後裔。突厥崛起之後,統治了以阿爾泰山為中心的中、北亞草原地帶,突厥這一族名,於是成為了阿爾泰語系諸民族的統稱,如同漢族一樣,突厥也包含了許多的種族和附庸的部落,如薛延陀,回紇(hé),僕骨,思結,渾等,統稱為突厥諸部。隋朝末年,突厥大致以阿爾泰山為界,分為東西兩部。東部汗庭在蒙古高原。西部汗庭位於伊犁河流域一帶,勢力深入現今的阿富汗和伊朗東部。唐太宗時,唐朝與東突厥發生激烈戰爭,其將領李靖擊潰突厥軍隊,俘獲頡利可汗,滅東突厥。唐太宗將降附的突厥人安置在北方沿長城一帶,東起今山西朔縣,西到今寧夏靈武,設置了許多都督府與羈靡州以統治之。這些突厥的部落和他們的附庸民族尊唐太宗為天可汗。682年,這批突厥叛變,建立後突厥汗國,744年,被回紇再次滅亡,餘部一部併入回紇,一部併入契丹,另一部內遷至唐朝內地[78]。
西突厥在統葉護可汗在位時極盛,橫跨蔥嶺,統治整個亞洲的中部,並與唐朝爭奪天山南北西域諸國的控制權。唐朝從唐太宗到武則天時,多次興兵遠征西突厥,659年,唐將蘇定方擊潰敵軍,擒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賀魯,西突厥崩潰,一部分西突厥留在西域,成為今天的中亞諸族的先民。一部分遷居西亞,日後幾經變遷,成為今天的土耳其人。因此歐洲常將中亞地區稱為土耳其斯坦,稱中國的新疆地區為東土耳其斯坦[78]。
唐朝多年與突厥交戰,並且收服了許多突厥的部族。這些歸附的突厥部族,雜居中國的邊境地區,自然而然的與唐朝的邊民通婚、同化。許多突厥的降將,如阿史那杜爾,阿史那承慶,執失思力,契苾何力等。這些人都做了唐朝的高官,他們的子孫自然就成了唐人。唐朝的宗教和民族政策對異族很少有歧視,所以在唐朝統治的二三百年中,廣泛的吸收了許多的異族與異族的文化,從而擴大了中華民族的內容[78]。
突厥中一個重要的支部就是回紇,回紇在唐太宗時附庸於唐朝。後來漸漸獨立出來,唐玄宗時是回紇的全盛時期,滅掉了東突厥,佔領了東突厥的領地,東突厥眾部一部分歸附唐朝,另一部分就併入了回紇。安史之亂時,回紇成為了中國北方的一個大國,聲勢幾乎相當於當年的匈奴和突厥。後來回紇在唐末時在天災和內亂的打擊下衰敗,吐蕃攻其西,黠戛斯攻其北,回紇瓦解四分五裂,一部分投降吐蕃,一部分投降黠戛斯,一部分投降了西北方的西突厥的別部葛羅祿,一部分南下遷居現今的新疆地區。後來散佈在西北的回紇人都皈依了伊斯蘭教,逐漸演變為今日的維吾爾族[78]。
西羌民族在隋唐時建立的國家有吐谷渾與吐蕃。吐谷渾建國早在東晉南北朝時期,國中統治階層為鮮卑人,並非單純的羌人國家。所控制的就是今天的青海北部地區,隋唐兩朝相繼出兵吐谷渾,將吐谷渾征服,吐谷渾成為唐朝的西藩。後來吐蕃強大,入侵吐谷渾,吐谷渾被吐蕃擊潰,一部分逃往到涼州,散居於今天寧夏甘肅一帶,歸化了唐朝。另一部分併入了吐蕃[78]。
吐蕃是羌人建立的一個大國,勢力範圍就是今天的青藏高原地區,在唐朝開始強盛,與唐朝接觸頻繁,屢和屢戰,唐朝為了懷柔吐蕃,唐太宗時將文成公主嫁於贊普松贊乾布,唐中宗時將金城公主嫁於尺帶珠丹,與吐蕃和親,使中國的血緣與文化輸入了吐蕃[78]。
幫助唐朝剿平龐勳黃巢之亂的沙陀人也是突厥的一個支族。原住在今天新疆巴裏坤湖地區,又稱沙陀突厥、回紇強盛時期附於回紇,吐蕃強盛時期又附於吐蕃,吐蕃以高壓政策管理這部分沙陀,致使後來三萬沙陀人在酋長朱邪執宜的率領下逃入中國境內,向唐朝請求庇護。唐憲宗將他們安置在陰山鹽州一帶,封朱邪執宜為金衛吾將軍。後來朱邪執宜又率眾部遷到河東,幫助唐朝討伐藩鎮。執宜死後,傳子朱邪赤心,幫助唐朝平了龐勳之亂,被賜名李國昌,李國昌之子李克用又助唐朝剿平了黃巢,被封為河東節度使,居太原,河東地方也成了沙陀人的地盤。李克用之子李存勖領兵南下,滅掉後樑,入主中原,這就是五代十國中的後唐。後唐與石敬瑭建立的後晉,劉知遠建立的後漢,劉旻建立的北漢,這些國家都是沙陀人的國家。這部分沙陀人,入主中國境內建國以後,不久就與漢人完全同化從而消失在無形之中[78]。
南疆蠻夷
[編輯]散佈在東南長江上游地方的蠻夷,自古以來種族繁雜。有金沙江流域的烏蠻和白蠻,也就是後來的擺夷人。他們的部落原屬於唐朝的劍南節度使與雲南太守管轄。在唐玄宗天寶年間突然叛變,後來建立了一個南昭國。南昭攻陷了安南都護府,佔據了今雲南全境,與貴州廣西和越南的一部分達一百多年。這段時期的南昭之亂,打破了蠻漢的隔離,促進了蠻漢間的融合,又因為南昭之亂,引起了龐勳之變,再引起了流寇之亂,造成繼兩晉之後又一次民族的大播遷[78]。
原來在唐懿宗咸通初年,在徐泗淮水流域招募了一批戌卒,前往桂州(廣西桂林)討伐南昭。這批戌卒在桂州譁變,劫奪糧庫,擁糧料判官龐勳為主,降徐泗回竄。從桂林到湖南到江淮,一直流竄到徐州,攻陷了彭城,江淮一帶大亂,史稱龐勳之變。後來朝廷將之伐平。不久濮州人王仙芝與曹州人黃巢糾合龐勳的餘部,起兵造反。他們由河南進攻淮南,由淮南進入浙江,由浙江轉入江西,由江西又攻入福建,再由福建輾轉南下,一路攻佔了廣州,之後退回福建,出湖北,經安徽,過淮河,西北攻洛陽和長安,戰火燃遍全國。這次戰爭引起全國人民的大騷動,往往是甲地的居民逃到乙地,乙地的居民又逃往丙地。這場混亂的局面一直延續到五代十國。五代十國實際上就是唐末藩鎮之亂的延長,是軍閥之間的割據。在這各霸一方的局面中,一批流民隨着王建而遷居於四川,一批流民隨馬殷遷居到湖南,一批流民遷居於兩廣從而建立了劉隱的政權,一批流民遷居於福建,建立了王審知的政權。現在許多福建人,祖先就是隨王審知入閩[78]。
契丹
[編輯]東北方繼鮮卑人後興起並侵入中國邊境的東胡人,又奚與契丹。奚人住在今河北省北部,唐太宗時一度內附,唐朝設饒樂都督府,並賜其酋長李姓。奚人人口不多,而契丹則是一個大族,在南北朝的末年,契丹的活動範圍很廣,北接室韋(東胡系統又一民族),東鄰高麗,西南至營州,約今天的遼寧到冀北一帶,與奚接壤。唐初有一部分契丹歸附了中國,唐太宗於其地置歸誠州,並設置了松漠都督府,酋長為刺史都督,也賜了李姓。這部分歸附了的契丹人,後來叛服無常,奚人此時也被其吞併,唐朝屢次討伐。唐玄宗時安祿山因討伐契丹立功,官至范陽平盧河東節度使[78]。
當時中國東北一帶民族的情況很複雜,這些奚人契丹人中,歸化中國居入邊境的為數也不少。除了奚人契丹人,還有突厥的殘部,以及許多匈奴、鮮卑、突厥血統混合的雜種胡人,如安祿山,史思明都是營州雜胡。安史之亂史,安史率領的部眾裏,就有許多的雜胡和奚、契丹人。從安史之亂到藩鎮之亂,東北今河北山東地區飽受雜胡的蹂躪,結果卻是加深了民族間的融合[78]。
宋遼金
[編輯]宋遼金時期是民族大融合的時期,契丹、奚族、女真(部分)、党項、渤海等都逐漸溶入了中華民族[79]。
宋代的族群融合有胡人漢化與漢人的胡化,與移民之間發生的活動。在胡人漢化,北宋開國之初與契丹所建立的遼朝敵對,遼太宗滅後晉之後,不僅佔據燕雲十六州並將諸司僚吏、方技、百工、曆象、書籍、太常樂譜等盡入於遼,在禮儀上繼承了中原的正統。契丹上層社會藉着澶淵之盟之後的和平時期,遼帝稱宋帝為兄,宋帝稱遼帝為弟,之後還大肆收購漢人圖籍以吸收中華文化。遼聖宗、遼興宗以後,隨着以儒學為代表的傳統文化在遼國的廣泛傳播,遼人也逐漸以中國正統自居,自命是中原的合法繼承者。此時為了懷柔燕雲十六州地區的漢人,耶律德光採取「因俗而治」的統治方式,遼朝實行南面官和北面官雙軌官制,以「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分治漢人和契丹。耶律阿保機曾詔建孔廟並採行中原漢族文化,因此契丹入主中原進行的族群融合上,大體上是成功的,燕地漢人豪門亦為了壯大自己而紛紛契丹化,致使遼宋相戰之時 宋太宗雖詔識機知變以應王師卻未能得到幽燕地區的士民回應,可由此看出契丹統治下的漢人族群已安於現實的程度了[79]。
女真崛起之後,完顏阿骨打建立金朝並滅遼朝,隨後契丹人除了遷移者,大多融入其他中國北方的民族,如漢族、女真族、蒙古族等。據考證目前的達斡爾族可能是契丹族的後裔,另外在中國西南有家譜的家族中,根據家譜記載,是隨蒙古軍隊出征而留在當地的契丹後裔,已經漢化和當地居民融合了[80]。
在女真統治下誠然有許多族群融入到女真族中,金朝初期的統治,有陶晉生主張漢化和改革制度 金熙宗與海陵帝亦支持漢化與改革制度,但由於金世宗對於漢人族群多鄙夷,並阻抑漢風蔓延,下令恢復舊有傳統並禁女真人改稱漢姓著漢服等諸多禁令,因此分隔了當時女真族群與漢族群的長期融合。在契丹與女真、奚族亦不相容並有多次叛亂事件發生,僅以猛安謀克加以監視提防[79]。
宋朝對於其他願意朝貢之外族,儘管宋廷稱之為夷,對待除了契丹之外的異族相當開放且優待的政策,並藉由海路與外國交流,當時與宋朝來往的國家包括今日的東亞、東南亞、印度半島、波斯灣沿岸及非洲東岸各民族(列入宋史外國傳的就有30餘國,其中阿拉伯商人和使節最多),使得不少外國人到中國後便定居下來,到了北宋中期更開放通婚並設有蕃學,如泉州已是「海商輻輳,夷夏雜處」。在金人入侵北宋靖康之亂之後,北方宋人隨着宋高宗大舉南遷流亡,隨着戰場轉移使得江淮地區人民南遷至江南地區、江西、兩湖、 淮南和四川(兩廣較少),移民約五百多萬人,華北漢人亦在女真長達110年統治期間經常南奔宋土,移民潮所帶來的飲食、服飾、娛樂、歌舞、習俗也產生南北交融[79]。
元明清
[編輯]元朝建立產生大統一王朝,並實行了民族等級制度,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包括原西夏統治區以及來自西域、中亞等地的人口;第三等是把女真、契丹歸為「漢人」,包括原金統治區的漢族和契丹、女真等族人;第四等是「南人」,包括原南宋統治區的漢族和其他族人。但許多入居內地的蒙古人和色目人與漢族通婚,並吸收了許多中華文化,並以中原的統治機構和方式來統治人民[81]。不過這種民族制度最終導致漢族的不滿,許多漢族人將元朝視為外來政權,並發動多次反抗。
明代有不少西北少數民族遷入漢族地區並融入中華民族之中。甘青寧地區的少數民族,尤其是上層貴族,普遍改漢姓。如西寧衛十五家土司中,除陳土司一家系漢族土司外,其餘土司均為少數民族,但後來均改為漢姓[82]。
滿族人建立的清朝不僅打破了滿漢之間的地域界線,形成了各民族複雜群居的局面,民族融合情況亦有些特色。清軍入關後,雖然滿族大批遷入關內,但仍為少數,為了鞏固統治,清朝統治者與漢族上層聯合,並採用漢族的制度和文化,使其逐漸演變成滿漢文化[81]。
參見
[編輯]註釋
[編輯]- ^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梁啟超在《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一文中,使用了「中華民族」七次,並明確表示:「今之中華民族,即普遍俗稱所謂漢族者」……「它是「我中國主族,即所謂炎黃遺族。」 [1]
- ^ 此為中華民國官方學術界主張[17],並經常見於作為中學的三民主義教科書。而其中蒙、藏兩族之事務在中華民國憲法中有部會等級的蒙藏委員會,近年修憲後,台灣將原住民及相關之多元文化民族政策入憲。
- ^ 此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定義,亦可參見#中華民族的組成
- ^ 楊度是晚清著名立憲派代表,他主張:「中國向來雖無民族二字之名詞,實有何等民族之稱號。今人必目中國最舊之民族曰漢民族,其實漢為劉家天子時代之朝號,而非其民族之名也。中國自古有一文化較高、人數較多之民族在其國中,自命其國曰中國,自命其民族曰中華。……即此以言,則中華之名詞,不僅非一地域之國名,亦且非一血統之種名,乃為一文化之族名。……以此推之,華之所以為華,以文化言,不以血統言,可決知也。故欲知中華民族為何等民族,則於其民族命名之頃,而已含定義於其中。與西人學說擬之,實采合於文化說,而背於血統說。」[24]
- ^ 孫中山主張:「…現在說五族共和,我們國內何止五族呢?我的意思,應該把我們中國所有各民族融化成一個中華民族[27]」
- ^ 孫中山亦有將各民族歸為漢族的說法:「‧‧‧故將來無論何種民族參加於我中國,務使盡化於我漢族。」[29]。
- ^ 計有蒙古、回、藏、滿、維吾爾、苗、彝、壯、布依、朝鮮、侗、瑤、白、哈尼、哈薩克、傣、黎、傈僳、佤、拉祜、高山、水、東鄉、納西、景頗、柯爾克孜、土、羌、撒拉、錫伯、塔吉克、烏孜別克、俄羅斯、鄂溫克、鄂倫春、保安、裕固、塔塔爾等。
- ^ 即土家、畬、達斡爾、赫哲、仫佬、布朗、仡佬、阿昌、普米、怒、崩龍(後改名為德昂)、獨龍、京、毛難(後改名為毛南)、門巴
- ^ 後改稱中華民族大同會
- ^ 革命黨人士重視"民族大同"原因如其發起電文: 各都督、議會、報館、政團,鑑民國初建,五族渙散,聯絡感情,化除畛域,共謀統一,同護國權,當務之急,無逾於此。且互相提挈,人道宜然。凡我同胞,何必歧視。用特發起中華民族大同會。現已成立。擬從調查入手,以教育促進步之齊一,以實業浚文化之源泉,更以日報為締合之媒介,以雜誌為常識之灌輸。章程即付郵呈,敬希協力提倡,隨時賜教。酌撥公款,助成斯舉,實紉公誼[55]。
- ^ 他不僅稱讚該會"以人道主義提攜五族共路文明之域,使先賢大同世界之想像,實現於20世紀,用意實屬可欽"
- ^ 禁止商人、報紙廣告、公私函牘等使用"大漢"字樣
- ^ 由雷震等發起,岑春煊等贊助
- ^ 滬軍都督革命黨陳其美等倡議,發起"融洽漢滿禁書會",對於已出版之禁書籌資銷毀,類似的組織有「五族少年同志保國會」[註 13],新疆伊犁的「漢、滿、蒙、回、藏五族共進會」, 北京的「五大民族共和聯合會」等等。
- ^ 1912年4月10日成立的「五大民族共和聯合會」之宗旨:「扶助共和政體,化除漢滿蒙回藏畛域,謀一致之進行」,並主張「融化五族,成一堅固之國家」、「實行移民事業」和「統一文言」等
- ^ 「五族少年同志保國會」以內務總長趙秉鈞為總理,陸建章為協理。1913年6月29日,在此會的成立了"平民黨",其基礎黨綱的第一條即為"促進種族同化"。
- ^ 該會會長為總統府邊事顧問姚錫光,藏人薩倫等為副會長。漢人趙秉鈞、滿人志鈞、蒙人熙凌阿、回人王寬。且革命黨元老黃興、蔡元培等和以及民國重要官員黎元洪、梁士詒、段祺瑞等,以及滿、蒙、藏、回等族數十名著名人士,或參與發起,或列名表示贊成。
- ^ 國共合作這一事實,不僅在當時極大地鼓舞了中國全民族人民抗戰勝利的信心,《中共中央為國共關係問題致蔣介石電》中所指出的:「中外人士皆認此為抗戰必勝、建國必成之主要根據;此不僅為兩黨同志之光榮,抑且顯示中華民族之偉大。因此,凡關心中華民族命運者,無不企盼國共兩黨之鞏固的與長期的合作。」[55]
參考文獻
[編輯]出處
[編輯]- ^ 1.0 1.1 「中華民族」是誰首提的?. 李喜所 (中文).
- ^ 郭廷以. 中華民族發展簡史. 國防部總政治部. 1953 [26 October 2012].
- ^ 費孝通.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1999 [26 October 2012].
- ^ 4.0 4.1 Suisheng Zhao. A Nation-State by Construction: Dynamics of Modern Chinese Nationalis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8 September 2004: 79– [26 October 2012]. ISBN 978-0-8047-5001-1.
- ^ 5.0 5.1 Yongnian Zheng. Discovering Chinese Nationalism in China: Modernization,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8 April 1999: 21– [26 October 2012]. ISBN 978-0-521-64590-4.
- ^ 6.0 6.1 6.2 Yongnian Zheng. Globalization and State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 December 2003: 48– [26 October 2012]. ISBN 978-0-521-53750-6.
- ^ 中華民國教育部. 民族與國家 / 從驅逐韃虜到五族共和- 近代中華民族的想像與建構 / 想像的共同體:「中華民族」 / 西方民族主義對中國的影響. 歷史文化學習網. [26 October 2012].
- ^ 吳天泰. 族群與社會.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6: 305– [15 February 2013]. ISBN 978-957-11-4175-6.
- ^ 当代中囯凝聚力大典. 紅旗出版社. 1997 [15 February 2013].
- ^ 費孝通, 《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 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1989
- ^ 金沖及, 《中華民族是怎樣形成的》
- ^ 許倬雲. 我者與他者: 中國歷史上的內外分際.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9 [26 October 2012]. ISBN 978-962-996-415-3.
- ^ 13.0 13.1 中華民族. 泰國中華會館 (中文).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中華會館」的
<ref>
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 ^ 陳永齡. 中華民族. 中國大百科. [2010-06-18] (中文(中國大陸)).
- ^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五族共和下的蒙漢族群互動(1911—1928)(簡體中文)
- ^ 林家有,廣東文獻季刊《孫中山先生與中華民族復興》(中文)
- ^ 中華百科全書
- ^ 陳永齡. 中華民族. 中國大百科 (中文(中國大陸)).
- ^ [http://www.mh.sinica.edu.tw/MHDocument/PublicationDetail/PublicationDetail_29.pdf 民族自治與中央集權 —1950 年代北京藉由行政區劃將民族區域自治導向國家整合的過程]
- ^ http://www.nmp.gov.tw/enews/no4_5.htm1984
- ^ 新華網. 中国民族. 中國政府網. 2006年04月17日 [2010-06-18] (中文(中國大陸)). 新華網. 中國56個民族. 中國政府網. 2006年04月17日 [2010-06-18] (中文(中國大陸)).
- ^ http://www.nmp.gov.tw/enews/no4_5.htm1984
- ^ 張玉法. 中國現代史略. 台北市博愛路105號: '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1985/5/8: 19 [1985] (中文(臺灣)).
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 版臺業字第零柒貳丁號〈六七零二八〉。
- ^ 《中國新報》,《金鐵主義說》楊度
- ^ 章太炎,「中華民國解」,《民報》,15期( 1907年7月5日),頁總2414。
- ^ 李哲賢, [章太炎研究在美國(1969-1993)]
- ^ 27.0 27.1 孫中山. 1920年11月在上海國民黨本部會議. 孫中山全集第1卷. '中華書局'. : 394 [1981] (中文(臺灣)).
- ^ 孫中山. 1920年11月在上海國民黨本部會議. 孫中山全集第5卷. '中華書局'. : 474 [1981] (中文(臺灣)).
- ^ 孫中山. 1920年11月在上海國民黨本部會議. 孫中山全集第6卷. '中華書局'. : 24 [1981] (中文(臺灣)).
- ^ 孫中山. 1920年11月在上海國民黨本部會議. 孫中山全集第9卷. 中華書局. : 241–243 [1981] (中文(臺灣)).
- ^ 沈松僑. 召喚沈默的亡者:我們需要怎樣的國族歷史? (PDF).(簡體中文)
- ^ 桂宏誠,《,中華民族的凝成:國家認同與文化一體》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091-078號研究論文,2002年(繁體中文)
- ^ 從「十八星旗」到「五色旗」——辛亥革命時期從漢族國家到五族共和國家的建國模式轉變(簡體中文)
- ^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五族共和下的蒙漢族群互動(1911—1928)(簡體中文)
- ^ 林家有, 廣東文獻季刊《孫中山先生與中華民族復興》(中文)
- ^ 此為中華民國七零年代官方學術界主張,如蒙、藏兩族之事務在中華民國憲法中有部會等級的蒙藏委員會,百科全書的例子見中華百科全書,並見於當時的中學的三民主義教科書
- ^ 見《中華民國憲法》及其增修條文,將原住民及相關之多元文化民族政策入憲,包括中華民國政府文建會所辦的台灣大百科相關的民族與中華民族條目,都未提及或強調中華民族,而以國家認同為主,見我國國民中學公民類科教科書國家認同內涵之演變
- ^ 民族掃墓節前 中樞舉辦遙祭黃帝陵典禮
- ^ 馬總統親臨主持中樞遙祭黃帝陵典禮
- ^ 立法院紀錄
- ^ 中華民族是否包括台灣原住民則未有官方明白的表示。立法院公報 第 101 卷 第 44 期 委員會紀錄
- ^ 台灣原住民族與世界南島語系民族的關係, 中華民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 ^ 炎黃子孫?孫大川:我不是, 自由時報, 2012-5-25
- ^ p.11....the state tried to unite different ethnici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grand overaching Chinese or Zhonghua race, thereby promoting a new form of nationalism with racial overtones. Since Mao's death in 1976, a key term in the socialist lexicon, 'the Chinese People" (zhongguo renmin), has been gradually replace by a new expression, 'the Chinese nation' (zhonghua minzu), with the critical substitution of the term renmin - a neutral reference to the inhabitants of China as a country and a state - by the term minzu, which refers more directly to enthnicity. The fact that minzu has now effectively replaced renmin in much official discourse confirms the rising importance of local identity politics in the contemporary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nationalism. Anne-Marie Broudehoux. The Making and Selling of Post-Mao Beijing. Taylor & Francis Group. 2004 [26 November 2012]. ISBN 978-0-415-32057-3.
- ^ p.180 .....The CCP, this chapter contends, is losing control over nationalist discourse. Under Mao, the Party cliamed that because it had successfully led the revolutionary massess ... the Party and the nation were fused into an inseparabe whole. Only communists, in other words, could be genuine Chinese nationalists. Under Jiang Zemin and now Hu Jintao, however, the CCP's nationalist claims are increasingly falling on deaf ears. Popular nationalists like Jin Hui now speak regularly of the "Motherland" (zuguo) and the "Chinese race" (Zhonghua minzu) - without reference to the Party. And they care so deeplyPeter Hays Gries; Stanley Rosen. State and Society in 21st Century China: Crisis, Contention and Legitimation. Taylor & Francis. 2 October 2012 [26 November 2012]. ISBN 978-0-415-33204-0.
- ^ 新華網,民族識別,確認56個民族成分(簡體中文)
- ^ 新華網. 中國56個民族. 中國政府網. 2006年04月17日 [2010-06-18] (中文(中國大陸)).
- ^ 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2010年). [2012-10-17].
- ^ "呼聲:確立中華民族的「國族」地位"
- ^ "呼聲:確立中華民族的「國族」地位"
- ^ [第二代民族政策]
- ^ [第二代民族政策探討]
- ^
Hughes, Christopher. Taiwan and Chinese nationalism: National identity and status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 : 3 [1997]. ISBN 0415157684 (英語).
The very term minzu... was only introduced into the Chinese vocabulary in 1899 by the constitutional reformer Liang Qichao (1873-1929) (Minzu cidian 1987). The Chinese term for nationalism (minzu zhuyi) was probably also used first by Liang, in 1901.
- ^ 梁啟超是提出"中華民族"稱謂的第一人 [此名詞"中華民族"稱謂的第一人]. 人民網. 9 [02/09] (中文(中國大陸)). 已忽略未知參數
|accessyear=
(幫助); 已忽略未知參數|month=
(建議使用|date=
) (幫助); 已忽略未知參數|author_zh=
(幫助); - ^ 55.0 55.1 55.2 55.3 55.4 55.5 黃興濤. 民族自覺與符號認同:「中華民族」觀念萌生與確立的歷史考察. 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中文(中國大陸)).
- ^ 三民主義與共產主義(提綱)
- ^ 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序言
- ^ 費孝通(2003年),《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簡體中文)
- ^ 史式:中華文明的起源與中華民族的真正含義(簡體中文)
- ^ 芮逸夫. 〈中華國族解〉. 《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上冊. 台北: 藝文印書館. : 4 [1972] (中文(臺灣)).
- ^ 61.0 61.1 黃俊傑,2005年《中華文化的發展》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ISBN:9860002800 (繁體中文)
- ^ 龔鵬程,華人與中華文化在多元社會的承傳與發展, 台灣佛光大學 (繁體中文)
- ^ 大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簡體中文)
- ^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族政策,中國網(簡體中文)
- ^ 少數民族文字文獻,中國網 (簡體中文)
- ^ 中國文化大學,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中華百科全書 (繁體中文)
- ^ 關於「雙重國籍論」
- ^ 關於華僑的雙重國籍問題
- ^ 僑委會改英文名-大溫台灣同鄉會抗議
- ^ 華僑教育與華僑經濟發展之探討
- ^ 民調顯示超七成台灣民眾承認自己屬於中華民族(簡體中文)
- ^ 釣魚台/大陸:維護中華民族利益 兩岸責任
- ^ 釣魚台/羅文山:兩岸保釣共同維護中華民族利益
- ^ 釣魚台/大陸:維護中華民族利益 兩岸責任
- ^ 釣魚台/羅文山:兩岸保釣共同維護中華民族利益
- ^ 臺當局拒絕「兩岸聯合保釣」出於對美國的忌憚
- ^ 保釣是為了賣台?
- ^ 78.00 78.01 78.02 78.03 78.04 78.05 78.06 78.07 78.08 78.09 78.10 78.11 78.12 78.13 78.14 78.15 78.16 78.17 78.18 78.19 中華通史-第一冊. 台灣: 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981年. ISBN 7536023200 (中文(臺灣)).
- ^ 79.0 79.1 79.2 79.3 葉達雄 等. 族群融合三千年. 聯經出版社. 1996/3/1. ISBN 95799174-0-X (中文(臺灣)).
- ^ 宋元朝崇拜遼文化 China源於契丹. 星島環球網. 2010-04-23 (中文(臺灣)).
- ^ 81.0 81.1 何星亮. 中國歷史上民族融合的類型之一:少數民族融入漢族. 人民網. 2010年03月22日 (中文(中國大陸)).
- ^ 元明清時期甘寧青地區多民族格局的形成及其演變 (中文(中國大陸)).
書目
[編輯]- 張玉法. 1985/5/8. 中國現代史略. 台北市博愛路105號: '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1985] (中文(臺灣)).
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 版臺業字第零柒貳丁號〈六七零二八〉。
- 中華通史. 台灣: 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981年. ISBN 7536023200 (中文(臺灣)).
- 葉達雄 等. 族群融合三千年. 聯經出版社. 1996/3/1. ISBN 95799174-0-X (中文(臺灣)).
- 孫中山. 孫中山全集第1卷. 中華書局. [1981] (中文(臺灣)).
- 孫中山. 孫中山全集第5卷. 中華書局. [1981] (中文(臺灣)).
- 孫中山. 孫中山全集第6卷. 中華書局. [1981] (中文(臺灣)).
- 孫中山. 孫中山全集第9卷. 中華書局. [1981] (中文(臺灣)).
- 芮逸夫. 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上冊. 台北: 藝文印書館. : 4 [1972] (中文(臺灣)).
- Hughes, Christopher. Taiwan and Chinese nationalism: National identity and status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 : 3 [1997]. ISBN 0415157684 (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 (繁體中文)中華百科全書-中華民族
- (簡體中文)中國56個民族. 中國政府網. 2006年04月17日 [2010-06-18].
- (簡體中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