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用戶:J. Tiunn 2002/大里區人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里區人口指標
概況
 年齡層 比例  
總人口
213,010 (100%)
0~14歲
31,216 (14.65%)
15~64歲
156,038 (73.25%)
65歲以上
25,756 (12.09%)
104,272
(男人口數)
108,738
(女人口數)
目前處於高齡化社會
性別比95.89%
扶養比36.51%
 - 扶幼比20.01%
 - 扶老比16.51%
老化指數82.51%
戶人口量2.9312人/戶
人口密度7,376.77 (人/km2)
總生育率0.77
概況統計
人口數增減按所佔比重:
幼年人口較去年底減117人,減0.05%
壯年人口較去年底減136人,減0.03%
老年人口較去年底增146人,增0.07%
總人口減107人
為臺中市老化指數第五低的行政區[註 1],在全台所有市轄區中,老化指數排行第11低[註 2][參 1]
資料時間:2021年1月,來源:臺中市政府民政局

根據臺中市政府民政局2021年1月底人口統計,大里區人口為213,010人。

大里區人口密度約為每平方公里7,370人,是臺中市除去舊市區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

大里區2020年出生率為每千人6.88,生育率為1。

平均年齡約為38.93歲,低於臺中市平均年齡40.05歲與全國平均41.87歲。

人口變化趨勢

[編輯]

1945年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中華民國政府接管臺灣以後,受到戰後嬰兒潮的影響,在政治經濟穩定的條件下,人民的生活條件改善,死亡率下降,大里區人口開始激增。1946年,大里區人口13,745人。2009年,大里區人口已經達到197,716人。與民國39年的人口數相比較,大里區的人口數增加了183,971人,亦即人口數成長了13.84倍,若與台灣整體的人口成長相較,大里區的人口成長十分迅速。

此外,在戶數的成長變化上,民國39年時,大里區的戶數有2,251戶,到了民國99年,大里區的戶數增長到61,684戶,與民國35年相比較,戶數增加了59,443戶,換算成比例,則是成長了27.4倍。

觀察此階段的人口成長變化,可以得知以下數個現象:

就總人口數的變化來看,大里區的人口數成長整體來看是呈現正成長的現象。若再細分,在民國83年(1994)以前,大致呈現快速增長的現象,其中民國39年的人口成長率123.58‰為最高的成長數值。而在民國66年至民國69年之間,其平均人口成長率106.15‰,是戰後大里區人口數成長最快的期間。在民國83年之後,人口數的增長便略為趨緩,其中,民國109年的人口成長率為0.2‰,為戰後人口成長率最低者,但由於其數為正值,因此大里區整體的人口數仍呈持續增加的狀態。

就人口成長的趨勢來看,戰後大里區的人口成長率,在民國83年以前有較大的波動變化,人口成長率平均為52.87‰(民國35年至民國82年),而在民國83年以後(民國83年至99年),人口成長率則下滑至15.50‰,圖2-1-7的人口成長率趨勢來看,民國83年之後的人口成長率是日漸下滑的,到了民國99年人口成長率僅為8.47‰,大里區人口成長趨緩的現象十分明顯。

就戶數來看,戰後大里區的戶數統計資料,戶數與人口數一般,亦呈現正成長的現象,並隨人口數的成長而成長,但由其增長的倍數來看,戶數的增長倍數(27.4倍)遠遠大於此期間人口成長倍數(13.84倍),究其原因,與目前大里區的家戶人口數變少有關,亦即隨着核心家庭(即所謂的小家庭)成為台灣社會主要的家庭組成方式,過去三代同堂或是多代同堂的家庭,在大里區已漸漸減少,隨着家戶的分割,戶數的成長倍數自然高於人口數的成長倍數。

就男女比例而言,在民國35年,大里區的男性人數為6,806人,女性人數則為6,939人,其性別比為98.08,略為呈現女多於男的現象,但整體來看還算是男女性人口數均等。到了民國99年,大里區的男性人數為98,144人,女性人數為99,572人,性別比為98.56。換言之,戰後大里區的男女的性別比並沒有很大的差異,而是呈現男女人數比較均等的現象,若再觀察圖2-1-7中,男女人口數的曲線,可以發現兩者幾乎重合,也就是在此期間內(民國35年至民國99年),大里區的男女性人數,並沒有失衡的現象出現。

如前所述,為了更清楚明瞭造成人口數增長變化是來自於移入、移出或是出生、死亡的變化,必須再細查大里區社會增加率(人口的遷入率與遷出率)與自然增加率(人口的出生率與死亡率)的變化,表2-1-7及圖2-1-8係以目前現有的資料,整理戰後人口數增減情況的一覽表及相對應整理後的圖,由圖表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幾個現象:

就整體人口數的增減來看,大里區人口數的增減可以民國83年做為一個分界的年代,在民國83年以前,影響大里區人口增減主要是由社會增加率所控制,自然增加率的影響小於社會增加率的力量(僅民國69年自然增加率54.92‰略高於當年的社會增加率47.29‰)。而在民國83年(包含民國83年)以後,大里區的人口增加率,由24‰降至8‰,在此期間自然增加率與社會增加率的呈現互有高低的現象,不過主要還是由於社會增加率呈現波動的起伏,自然增加率並沒有很大的變化,所以此期間人口數增加率的變化主要還是要看社會增加率的波動變化情形而定。綜合以上的敘述,大里區雖然在民國83年以前及以後,人口數的增加率呈現明顯的差異現像,但整體來看,社會增加率的變化,在此期間(民國60年至民國99年)影響大里人口數增長變化的主要作用力,相對而言自然增加率對大里人口增長變化影響較小。另外,戰後大里區人口增加率的最大值與最小值分別為:民國69年的人口增加率最高,為102.21‰;民國98年的人口增加率最低,為7.68‰。

就社會增加率的變化來看,如前所述,大里區的人口數增長變化主要取決於社會增加率的變化。因此民國83年,也自然成為大里區社會增加率變化的重要分界,在民國60年至民國83年之間,大里區的平均社會增加率為40.26‰,此一數值代表大里區在此期間內有明顯的移入人口大於移出人口之現象。除了造成人口數的快速增加外,都市的發展亦快速成長。而在民國83年至民國99年之間,大里區的平均社會增加率降為7.8‰,除了表示大里區移入與移出人數之間的差距正逐漸減少之外,以民國83年以前與民國83年之後的平均社會增加率相比,後者較前者下降了5.16倍,社會增加率的變化,十分明顯。在觀察表2-1-7的遷出與遷入人數資料後,可以看出民國83年之後大里區不論是遷出或是遷入的人口數,均呈現減少趨勢。另外就社會增加率的最大值及最小值來分析:民國67年與民國82年,社會增加率分別為71.83‰與77.08‰,為戰後時期大里區社會增加率最高的兩個年代,從民國64年至民國82年,大里區整體的社會增加率達到44.87‰,這整個期間是大里區社會增加率的高峰;民國90年與民國98年,社會增加率分別為3.12‰與3.24‰,為戰後時期大里區社會增加率最低的兩個年代,從民國83年之後大里區的社會增加率便已明顯下降,民國99年的社會增加率也僅為5.16‰。

就自然增加率的變化來看,從民國60年至民國99年呈現自然增加率日漸減少的現象(由25.44‰降至3.23‰),期間雖然在民國69年有突然升高的現象,但那只是曇花一現,對自然增加率整體下降的趨勢並無影響,由圖2-1-8中自然增加率的線性趨勢線,可以明顯的看出其下降的趨勢,也可得知大里區的出生率正日漸下降中。在此期間自然增加率的最大值與最小值分別為:民國69年的自然增加率最高,為54.92‰;民國93年的自然增加率最低,為3.14‰

1971年至1994年之間,大里區的都市發展快速成長,平均社會增加率為40.26‰,代表大里區在此期間遷入人口明顯大於遷出人口。

縣轄市至市轄區時期

[編輯]

1993年7月24日,大里鄉人口突破15萬人,於同年11月1日改制為縣轄市。此後,大里區的社會增加率已逐年降低,

統計

[編輯]
大里區歷年人口變化(1946年-2020年)[1]:762-764[2]
年份 1946年 1947年 1948年 1949年 1950年
人口 13,745 14,608 14,965 16,074 17,029
增加量 +863 +357 +1,109 +955
成長率 +6.279% +2.444% +7.411% +5.941%
年份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人口 17,893 18,751 19,064 19,792 20,491 20,457 21,477 22,495 23,477 24,135
增加量 +864 +858 +313 +728 +699 -34 +1,020 +1,018 +982 +658
成長率 +5.074% +4.795% +1.669% +3.819% +3.532% -0.166% +4.986% +4.740% +4.365% +2.803%
年份 1961年 1962年 1963年 1964年 1965年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1970年
人口 24,757 25,529 26,424 26,779 27,733 28,680 29,057 30,190 30,710 34,721
增加量 +622 +772 +895 +355 +954 +947 +377 +1,133 +520 +4,011
成長率 +2.577% +3.118% +3.506% +1.343% +3.562% +3.415% +1.315% +3.899% +1.722% +13.061%
年份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5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人口 35,883 38,620 39,155 41,362 45,054 48,879 53,908 59,749 65,694 73,173
增加量 +1,162 +2,737 +535 +2,207 +3,692 +3,825 +5,029 +5,841 +5,945 +7,479
成長率 +3.747% +7.628% +1.385% +5.637% +8.926% +8.490% +10.289% +10.835% +9.950% +11.385%
年份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人口 77,908 82,812 87,090 92,089 96,740 101,136 107,308 114,430 118,643 124,422
增加量 +4,735 +4,904 +4,278 +4,999 +4,651 +4,396 +6,172 +7,122 +4,213 +5,779
成長率 +6.471% +6.295% +5.166% +5.740% +5.051% +4.544% +6.103% +6.637% +3.682% +4.871%
年份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人口 132,039 138,498 152,261 156,040 159,896 163,336 165,902 169,239 171,940 174,930
增加量 +7,617 +6,459 +13,763 +3,779 +3,856 +3,440 +2,566 +3,337 +2,701 +2,990
成長率 +6.122% +4.892% +9.937% +2.482% +2.471% +2.151% +1.571% +2.011% +1.596% +1.739%
年份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人口 176,860 178,998 181,308 184,164 186,818 189,945 192,437 194,550 196,056 197,716
增加量 +1,930 +2,138 +2,310 +2,856 +2,654 +3,127 +2,492 +2,113 +1,506 +1,660
成長率 +1.103% +1.209% +1.291% +1.575% +1.441% +1.674% +1.312% +1.098% +0.774% +0.847%
年份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人口 200,588 203,239 204,846 206,318 208,406 210,285 211,492 212,104 212,711 213,117
增加量 +2,872 +2,651 +1,607 +1,472 +2,088 +1,879 +1,207 +612 +607 +406
成長率 +1.453% +1.322% +0.791% +0.719% +1.012% +0.902% +0.574% +0.289% +0.286% +0.191%

人口移動與分佈

[編輯]

歷年戶數戶人口量統計

[編輯]

歷年人口動態統計

[編輯]

人口年齡結構

[編輯]
年齡分 年份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0~14歲 人口數 42,112 41,482 40,545 40,224 39,565 39,003 38,550 37,836 36,801 35,534
比例 23.81% 23.17% 22.36% 21.84% 21.18% 20.53% 20.03% 19.45% 18.77% 17.97%
年份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人口數 34,928 34,457 34,028 33,547 33,044 32,930 32,857 32,459 31,856 31,333
比例 17.41% 16.95% 16.61% 16.26% 15.86% 15.66% 15.54% 15.30% 14.98% 14.70%
年份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2026年 2027年 2028年 2029年 2030年
人口數 31,216
比例 14.65%
15~64歲 年份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人口數 126,455 128,866 131,743 134,491 137,327 140,571 143,092 145,465 147,456 150,060
比例 71.50% 71.99% 72.66% 73.03% 73.51% 74.01% 74.36% 74.77% 75.21% 75.90%
年份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人口數 152,954 155,350 156,441 157,314 158,557 158,920 158,571 157,861 157,196 156,174
比例 76.25% 76.44% 76.37% 76.25% 76.08% 75.57% 74.98% 74.43% 73.90% 73.28%
年份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2026年 2027年 2028年 2029年 2030年
人口數 156,038
比例 73.25%
65歲以上 年份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人口數 8,293 8,650 9,020 9,449 9,926 10,371 10,795 11,249 11,799 12,122
比例 4.69% 4.83% 4.97% 5.13% 5.31% 5.46% 5.61% 5.78% 6.02% 6.13%
年份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人口數 12,706 13,432 14,377 15,457 16,805 18,435 20,064 21,784 23,659 25,610
比例 6.33% 6.61% 7.02% 7.49% 8.06% 8.77% 9.49% 10.27% 11.12% 12.02%
年份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2026年 2027年 2028年 2029年 2030年
人口數 25,756
比例 12.09%
幼年人口與老年人口 壯年人口
老化指數
2021年大里區三階段年齡層每月人口變化
幼年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年度增減
人口 31,216 −117
消長 −117
圖表
壯年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年度增減
人口 156,038 −136
消長 −136
圖表
老年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年度增減
人口 25,756 +146
消長 +146
圖表
老化
指數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年度變動
指數 82.51% +0.77%
圖表

金字塔

[編輯]
1966年底大里區人口金字塔
男性年齡女性
100+
95-99
90-94
85-89
18 
80-84
42 
51 
75-79
69 
77 
70-74
131 
171 
65-69
197 
282 
60-64
258 
171 
55-59
197 
727 
40-44
608 
965 
35-39
790 
956 
30-34
838 
1,049 
25-29
979 
667 
20-24
995 
1,537 
15-19
1,501 
284 
10-14
2,000 
2,300 
5-9
2,100 
2,283 
0-4
2,228 
大里區人口金字塔
男性年齡女性
100+
12 
31 
95-99
53 
207 
90-94
232 
430 
85-89
603 
821 
80-84
1,058 
1,284 
75-79
1,476 
1,740 
70-74
1,992 
2,852 
65-69
3,240 
3,832 
60-64
3,936 
5,145 
55-59
5,265 
6,836 
50-54
6,673 
9,056 
45-49
9,078 
10,552 
40-44
12,100 
9,229 
35-39
10,367 
6,296 
30-34
6,260 
5,368 
25-29
5,102 
5,672 
20-24
5,145 
6,170 
15-19
5,553 
7,389 
10-14
6,905 
8,661 
5-9
8,186 
7,206 
0-4
6,578 
大里區人口金字塔
男性年齡女性
100+
12 
31 
95-99
53 
207 
90-94
232 
430 
85-89
603 
821 
80-84
1,058 
1,284 
75-79
1,476 
1,740 
70-74
1,992 
2,852 
65-69
3,240 
3,832 
60-64
3,936 
5,145 
55-59
5,265 
6,836 
50-54
6,673 
9,056 
45-49
9,078 
10,552 
40-44
12,100 
9,229 
35-39
10,367 
6,296 
30-34
6,260 
5,368 
25-29
5,102 
5,672 
20-24
5,145 
6,170 
15-19
5,553 
7,389 
10-14
6,905 
8,661 
5-9
8,186 
7,206 
0-4
6,578 
大里區人口金字塔(2010年底)
男性年齡女性
100+
95-99
22 
79 
90-94
101 
326 
85-89
327 
799 
80-84
772 
1,038 
75-79
1,148 
1,509 
70-74
1,773 
2,066 
65-69
2,156 
3,499 
60-64
3,529 
6,092 
55-59
6,411 
6,992 
50-54
8,014 
7,584 
45-49
8,688 
7,202 
40-44
8,195 
7,236 
35-39
7,761 
9,217 
30-34
9,254 
9,324 
25-29
9,154 
8,317 
20-24
7,641 
8,348 
15-19
7,602 
8,166 
10-14
7,458 
5,705 
5-9
5,396 
4,640 
0-4
4,169 
大里區人口金字塔(2020年底)
男性年齡女性
100+
39 
95-99
58 
208 
90-95
281 
456 
85-89
665 
968 
80-84
1,395 
1,578 
75-79
1,895 
3,010 
70-74
3,281 
5,567 
65-69
6,195 
6,397 
60-64
7,648 
7,129 
55-59
8,429 
6,849 
50-54
8,147 
7,253 
45-49
7,929 
9,246 
40-44
9,707 
9,228 
35-39
9,695 
8,177 
30-34
7,949 
8,302 
25-29
7,694 
7,647 
20-24
7,141 
5,985 
15-19
5,622 
5,509 
10-14
4,973 
5,942 
5-9
5,565 
4,850 
0-4
4,494 

參考資料

[編輯]
  1. ^ 王志宇. 大里市史-下冊. 臺中市: 臺中市大里區公所. 2012-11. ISBN 978-986-03-4066-2. 
  2. ^ 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XLS). 內政部統計月報. 2020-02-10. 
  1. ^ 高於南屯區、沙鹿區、大雅區、西屯區
  2. ^ 高於那瑪夏區、桃源區、新竹東區、茂林區、林口區、南屯區、蘆竹區、沙鹿區、大雅區、西屯區


引用錯誤:頁面中存在<ref group="參">標籤,但沒有找到相應的<references group="參"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