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一式47毫米反坦克砲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一式反坦克砲
類型反坦克砲
原產地 大日本帝國
服役記錄
服役期間1942年-1945年
使用方 日本帝國陸軍
參與戰爭/衝突第二次世界大戰
生產歷史
研發日期1939年-1941年
生產日期1942年-1945年
製造數量約2300門
基本規格
重量800 公斤
槍管長度2526.5 mm(53.7倍徑)

炮彈47 x 285 毫米榴彈、穿甲彈
口徑47毫米
後座力液體彈簧後座系統
射擊仰角-11 ~ +18 度
迴旋角度58度
射速10~15發/分〔實用〕,
大約10發/分〔移動目標〕,
3~7發/分〔極寒〕,
20發/分〔最高射速〕
槍口初速830米/秒
最大射程6.900 米

一式47毫米反坦克砲(日語:一式機動四十七粍速射砲)為大日本帝國陸軍戰爭後期的主力反坦克砲。由於日本的技術實力不足,開發的75毫米與105毫米反坦克炮皆因無法量產高膛壓長炮管,直到戰爭結束前都無法服役,故此型裝備也成為日本帝國陸軍最後一款制式反坦克炮。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生產了約2,300門。

簡史

[編輯]

日本帝國陸軍第一款正規反坦克砲為昭和9年(1934年)生產的九四式反坦克炮日語九四式37mm速射砲。但是受限於金屬材質以及砲彈裝藥的因素,日製反坦克炮穿甲效能相較起同期國外同口徑產品只能說十分差勁;雖然前線單位對這款反裝甲武器有批評的聲浪,但是由於日本陸軍面對的主要敵人是中國戰場,裝甲部隊威脅幾乎等於沒有,因此高層對換裝新型反坦克武器並沒有非常積極。

雖然沒有量產新的反坦克砲,但是陸軍內部仍然在嘗試製造比九四式更強的反坦克砲;除了增加現有炮彈的裝藥量以外,新型穿甲彈以及比現有口徑大的反坦克砲也同時進行開發,在昭和12年(1937年)完成"試製九七式47毫米速射炮日語試製九七式四十七粍砲"設計,實驗炮口徑47毫米、炮管長2,515毫米、初速730米/秒、重量567公斤。1938年3月製造完成後於同年10月進行人力與挽馬拖曳測試,11月進行射表繪測;在機械化拖炮的政策指導下,1939年4月研發單位改良試製九七式的炮架,對應機械化拖曳設計,10月設計完成。同年諾門罕戰役爆發,在這場戰爭中日本九七式反坦克砲面對蘇聯軍主力BT坦克以及T-26輕坦克取得了不錯的戰果[1][2]。不過日本方面是在1990年代蘇聯解體後才知道蘇聯軍方的實際想法,在當時的情況是步兵大量在肉搏戰使用火焰瓶反擊蘇聯坦克,但戰敗的現實顯示日軍野戰部隊難以抵抗蘇聯裝甲戰的攻勢。

配備一式反坦克炮的九七式改

在此戰役後,日軍高層體認到新型反坦克砲的必要性,以試製九七式反坦克砲為基礎,另外參考了從中國方面擄獲的意大利製47毫米反坦克砲以及蘇聯製45毫米反坦克炮的設計,在昭和14年(1939年)9月開始設計新型反坦克炮,昭和16年(1941年)開始進行量產預備,1942年5月正式配發,命名方式與以往裝備一樣以皇紀紀年(1941年=皇紀2601年)為準,因此命名為「一式機動四十七粍速射砲」。

一式反坦克炮與94式反坦克砲一樣採用了開腳式砲架,不過與以往94式反坦克砲不同之處在設計時便放棄獸力拖運,改採車輛牽引;因此採用了橡膠輪胎,在炮的名稱上特地加上「機動」兩字與以往裝備有所區分,拖曳火炮可用一般部隊普遍配裝的九四式卡車或是九八式裝甲曳引車。彈種除穿甲彈外也配備榴彈,在需要的時候對步兵等軟性目標進行攻擊。

除了拖曳式,日本陸軍也將此炮安裝在97式中坦克以及一式中坦克上,不過因戰鬥室無法容納其較長的後座行程,因此將砲身縮短為49倍徑解決問題,此型號稱為一式47毫米坦克炮。作為交換條件,車載型的射擊初速下降,穿甲能力比拖曳式來的差。

穿甲能力

[編輯]

1式反坦克砲主要使用的彈種為一式穿甲榴彈(APHE)以及一式榴彈。一式穿甲榴彈彈頭重3.37磅,採用2號引信,含發射藥總重6.1磅。

一式穿甲彈穿甲力 [3]
距離 裝甲版傾斜0° 裝甲板傾斜30°
470 米 70毫米 50毫米
1,000 米 50毫米
1,350 米 40毫米 30毫米

射擊實驗中,一式穿甲榴彈成功的在1,000米外貫穿M3/M5斯圖亞特坦克的正面裝甲,這成果對當時的設計人員有極大的鼓勵,由於這是日軍第一門可以有效對付敵方裝甲武力反坦克砲;但是一式反坦克砲真正投入實戰的時候盟軍主力已經是M4中坦克,對於這種新坦克一式反坦克砲的穿甲能力對其正面裝甲一籌莫展,且盟軍坦克也因應戰場需求而利用木材等物質作為臨時外掛裝甲,有效削弱了穿甲榴彈的質質傷害效果。理論上一式穿甲彈可以在500碼(約457.2米)貫穿M4A3的車體裝甲,然而考量傾斜裝甲版的避彈效果及日軍裝備品質,實際使用的時候大多是隱藏在半地下化陣地中,待坦克通過後射擊側面或是履帶部分才能有效摧毀。實戰中日軍留存的戰報也表示一式反坦克炮主要開火距離仍是在距離150-200碼(180米內)以內,如此一來才能保證貫穿。

一式反坦克炮性能被冶金技術不足的彈藥所制約,日本的反坦克炮彈材質還是採用高碳鋼,但是歐美等國都採用更高硬度的含合金鋼。日本直到戰爭中後期才開發出與英美類似由鎢鉻合金鋼製造的「特甲」彈頭[4],以及由鎳鉻合金鋼日語ニッケルクロム鋼製造的「特乙」彈頭,並量產出品質較好的四式穿甲彈,然而直到日本戰敗四式穿甲彈只生產出5千發成品與3萬發半成品[4],幾乎沒有配發到前線去。

部隊配備

[編輯]

1942年9月後,一式反坦克砲開始配發至各軍獨立速射砲大隊,主要作為專門反坦克任務使用。獨立速射砲大隊為軍直屬部隊,下轄三中隊,每中隊配備4到6門速射炮,每個軍至少會配發12門一式反坦克砲,不過一部分部隊配發延遲的因素,會有94式反坦克砲以及1式反坦克砲共用的狀況。

除了標準的47毫米型以外,日本陸軍在1941年後開發由相同設計放大的57毫米版本,稱為「試製機動57毫米速射炮」,規格為57倍徑(3255毫米)、火炮初速870米/秒、射程8000米。原型在1942年7月完成,1943年2月測試,但火炮重量過重(標準重量1080公斤、放列重量1540公斤)加上穿甲力不甚理想,加上當時日軍尚未與盟軍新型坦克交手因此誤判情勢,日軍評估後認為無法抗衡盟軍裝甲單位,開發在1943年6月計劃終止。

細部照片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馬克西姆-葛羅米茲《諾門罕坦克戰》
  2. ^ Khalkhyn Gol: Cost of Victory. The counterattack of 11th Light Tank Brigade勝利的代價:第11輕坦克裝甲旅在哈爾哈河的反攻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中說到「在這次戰鬥中,反坦克導彈對付以色列坦克就好像在巴英查崗山戰鬥中蘇聯坦克遭到的反坦克炮火一樣」
  3. ^ Handbook on Japanese Military Forces, TM-30-480
  4. ^ 4.0 4.1 佐山二郎「日本陸軍の火砲 歩兵砲 対戦車砲 他」169頁。
  • 松井史衛「帝國陸軍一式47mm速射砲」
アルゴノート社『PANZER』2003年11月號 No.378 p112~p115
  • 佐山二郎「「一式機動47ミリ砲」Q&A集」
潮書房『丸』2003年7月號 No.687 p168~p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