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
存在時期1945 - 至今
國家或地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
部門 中國人民解放軍
進行曲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

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個兵種。

沿革

[編輯]

1945年8月,蘇聯出兵中國東北日本無條件投降東北人民自治軍司令部工作人員高克奉命到日本人留下的「九一八」坦克修理廠偵察敵特活動,發現有兩輛九七式改坦克,隨即向副司令員呂正操匯報,此兩輛九七式改被稱為101號和102號,當時還帶走了一批日偽技術人員。1945年11月,高克奉呂正操之命,將兩輛坦克從該修理廠開回。部隊撤出瀋陽時,日偽技術人員叛變而且破壞了101號,僅剩102號安全進入解放軍控制區,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中第一輛坦克[1]。人稱「老頭坦克」[2]

「功臣號」坦克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藏)

根據中央軍委的指示、中共中央東北局的決定,1945年12月1日,在瀋陽郊區的馬家灣子,東北炮兵司令員朱瑞宣佈命令,正式組建東北延安炮兵學校坦克大隊。全隊共有30多人,1輛坦克,孫三任大隊長,毛鵬雲任政治委員,高克等人任副大隊長,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中最早的坦克部隊[1][2]。坦克大隊成立後,很快就參加了東寧剿匪、綏陽剿匪,夜戰靠山屯、強攻望河鋪等等戰鬥[2]

1947年10月,坦克大隊在黑龍江省東安縣擴編為東北民主聯軍戰車團,全團共有560多人,20餘輛各式坦克,40餘輛牽引車、裝甲車。隨後戰車團參加了遼瀋戰役。1948年12月10日,戰車團對俘獲的中華民國國軍東北裝甲團加以改編,發展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特種兵戰車指揮所,下轄戰車團、裝甲團、教導團,共有官兵4000多人,87輛坦克、106輛裝甲車、150輛汽車。此後戰車團參加平津戰役。1949年2月,天津戰役結束後,特種兵戰車指揮所改成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戰車師。1949年5月,中央軍委命令:戰車師的番號改成中國人民解放軍戰車第一師,直屬軍委總參謀部領導[1]

1949年7月,該師戰車五團奉命到中國西北作戰,自天津啟程連續83天行軍作戰,佔領玉門後越過祁連山和戈壁抵達新疆迪化(今烏魯木齊市),行程4000餘公里,創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裏裝甲兵史上最遠距離征戰。王震司令員在慶功大會上授予該團「開路先鋒」錦旗,並為該團全體官兵記一大功[2]

59式中型坦克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藏)

當年高克開回的第一輛坦克在錦州戰役天津戰役中屢立戰功,被命名為「功臣號」坦克。「功臣號」坦克及所在的戰車團參加了北平入城式以及北平西苑機場閱兵式。1949年10月1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上,戰鬥英雄董來扶駕駛「功臣號」坦克作為首車,率100餘輛中型、重型坦克通過了天安門廣場接受檢閱。後來「功臣號」退役後陳列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1][2]

1950年8月,戰車第一師在天津整編,組建坦克第一旅。1950年10月,被中央軍委正式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坦克第一師[2]。1951年,坦克第一師接受蘇聯紅軍T-34坦克兩個團的裝備,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後來該師幾經演變,歸入北京軍區裝甲兵序列[1]

1949年底,中國人民解放軍坦克部隊已經發展為2個戰車師以及2個戰車團,坦克375輛,裝甲車272輛,工程車和汽車591輛[3]。截至1955年,已經發展為3個坦克師、1個機械化師、4個獨立坦克團、48個步兵師屬坦克自走炮團,共有3030輛蘇聯制坦克以及自走炮[4]

1950年,中央軍委決定,在北京成立裝甲兵領導機關[2]。1950年6月,毛澤東簽署中央軍委命令,任命許光達為裝甲兵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950年9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摩托裝甲兵司令部在北京成立[5]。裝甲兵自此作為獨立兵種出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序列。裝甲兵剛組建便掀起「百日練兵」,3個月後即入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戰爭。1951年3月到1953年10月,坦克第一師先後兩次奉命入朝鮮作戰,參加了馬良山、沐浴洞伏擊等690多次戰鬥。戰場上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中國人民志願軍雙方坦克數量10比1,美軍坦克有時竟開到中國人民志願軍前沿陣地射擊。但坦克第一師與美軍騎兵第一師(即美軍裝甲第一師)在「三八線」附近作戰近一年,直接地面戰鬥共計87次,擊毀擊傷敵坦克24輛;高炮分隊對空作戰共計518次,擊毀敵機24架,擊傷敵機90架次[2]。1951年7月16日,摩托裝甲兵司令部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司令部[5]。設司令部、技術部、幹部管理處;1951年7月26日,組建後勤部;1951年11月,組建政治部。1958年3月,裝甲兵領導機關調整,調整後設司令部、政治部、技術部、幹部管理部。1959年5月,幹部管理部改歸政治部建制。1961年10月增設後勤部。1965年12月,撤銷技術部,業務歸後勤部。1978年6月23日,後勤部改稱後勤技術部。

1982年9月1日,中央軍委決定將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司令部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裝甲兵部[6]。1992年,總參謀部炮兵部、總參謀部裝甲兵部、總參謀部工程兵部、總參謀部防化部、總參謀部陸軍航空兵局合併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兵種部。2003年,總參謀部兵種部與總參謀部軍訓部合併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軍訓和兵種部

ZTZ-96主戰坦克

裝甲兵成立初期,司令員許光達向中央軍委提出,裝甲兵幹部不能直接從戰士中提拔,必須通過學校培養。由此裝甲兵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首個實行院校畢業生當軍官制度的部隊[5]。1950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坦克學校(後改稱第一坦克學校)在天津市大王莊成立,以培訓初級、中級指揮員及技術修理幹部,以蘇聯紅軍訓練大綱為藍本開展教學[3]。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的第一所學校。1950年9月1日,該校在天津光明電影院召開成立大會暨開學典禮,許光達兼任校長[5]。抗美援朝戰爭期間,該校用短期速成法培養出3000多名初級、中級指揮員[3]。1952年5月,步兵第一八四師師直機關、坦克第五二一團等部合編,在北京長辛店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坦克學校。此後又陸續組建了第三、第四、第五坦克學校[5]。截至1953年底,已組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坦克學校及4個戰車編練基地,並且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成立裝甲兵系、在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成立裝甲兵工程系。1959年以後,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自編出教範、教程、教材,並組建了裝甲兵指揮學院裝甲兵技術學院坦克學院、裝甲兵技術學校。1980年代,裝甲兵院校開設了大專班、本科班。1990年代,開設了碩士研究生班[3]

195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自行研製生產出第一代國產坦克「五九」式。到21世紀初,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武器裝備形成了輕型、中型、水陸坦克以及履帶式裝甲輸送車等基本系列,並發展出數十種配套車輛。新型主戰坦克及配套裝備性能獲得全面提高,主要性能已達到世界前列。到21世紀初,中國人民解放軍坦克數量已達到世界第三位[2]

1995年初,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跟蹤美軍數碼化部隊建設進程,探索建設裝甲兵信息化實驗部隊。1997年5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支坦克部隊演變而來的北京軍區某裝甲師,組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支信息化裝甲合成營,這是中國第一支信息化裝甲部隊。按照六個單元構建了信息化裝甲合成營的編制,從而實現營級戰術單位合成,能獨立遂行作戰任務[2]

21世紀初,中國人民解放軍不僅已擁有裝甲部隊、裝甲步兵、機械化部隊,而且已經建成了輕型機械化部隊、兩棲機械化部隊、信息化部隊[2]。由自行炮兵、裝甲步兵、防空兵、導彈兵、防化兵、通信兵、偵察兵、工兵等諸兵種合成的裝甲機械化部隊,成為突擊力和戰鬥力強大的高技術兵種[3]

編制

[編輯]

陸軍裝甲兵

[編輯]

1980年代,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在每個步兵軍都編有一個獨立的坦克師,自1982年起直屬總參謀部裝甲兵部。1985年,又將獨立裝甲兵分別以坦克師和坦克旅的編制配屬給新組建的陸軍各集團軍。1998年,裝甲兵進行合成化改革,將各坦克師(旅)改編成裝甲師(旅),每個裝甲師配屬3個合成化裝甲團[4]

2011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將5個裝甲師(裝甲第一師、三師、八師、十一師、十二師)每個都改編為1個裝甲旅和1個機械化步兵旅[7]。不久又將其餘4個裝甲師中的三個(裝甲第二師、四師、十師)每個都改編為1個裝甲旅和1個機械化步兵旅[4]。此後一直到2017年,除了步兵師屬裝甲團和旅屬坦克營之外,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一直轄有17個裝甲旅和1個裝甲師,全軍裝備各類主戰坦克近7000輛[7][4]。其中唯一一個裝甲師是陸軍第三十八集團軍裝甲第六師,該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最早向世界開放的裝甲部隊,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唯一一支迎外裝甲部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支整師建制先行換裝第二代主戰坦克的裝甲部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支整師實現信息化的裝甲部隊。2017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重新組建84個軍級單位。裝甲第六師於2017年拆分為1個重型合成旅與1個中型合成旅[7]

2017年隨着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進行,解放軍不再擁有裝甲師或裝甲旅,轉而將坦克裝甲車輛與機械化步兵混合搭配組建合成部隊。裝甲旅均改制為合成旅。

以下列出2017年軍改前各裝甲師/旅:

其他軍種的裝甲兵

[編輯]

此外,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陸戰隊中國人民解放軍空降兵軍中也有裝甲兵。

裝備

[編輯]
車名 生產國 車種 車型 數量 備註
88式主戰坦克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主戰坦克 88A、88B 350- 退役中
96式主戰坦克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主戰坦克 96、96A、96B 2500+ 量產中
99式主戰坦克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主戰坦克 99、99A 1200+ 量產中
15式輕型坦克  中華人民共和國 輕型坦克 15 量產中

歷任領導

[編輯]

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現無兵種領導機構。以下列出歷史上各領導機構的領導。

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司令部

[編輯]

(1950年9月至1951年7月稱中國人民解放軍摩托裝甲兵司令部)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裝甲兵部

[編輯]

院校

[編輯]

20世紀50年代,解放軍組建了6所坦克學校,只有第1、第2、第5坦克學校在北京市的陸軍裝甲兵學院傳承。[13]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坦克學校

[編輯]

1948年11月3日,在瀋陽市成立教導團。1950年9月1日在天津大王莊教導團(戰車一師三團)團部正式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坦克學校」。校址在天津馬場。校長許光達兼,副校長唐金龍,副政委羅通。1950年11月移駐北京長辛店朱家墳(二老莊)。1951年3月22日改稱第一戰車學校。1953年3月24日改稱「第一坦克學校」。校長王振祥,副政委羅通。1966年6月遷駐山西大同裝甲兵學院院址。1969年2月第一坦克學校撤銷。1978年12月在安徽省宿縣重建「中國人民解放軍坦克學校」。1982年7月遷安徽省蚌埠市。1986年6月升格中國人民解放軍蚌埠坦克學院。2011年11月升格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學院,副軍級。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坦克學校

[編輯]

1948年8月15日太岳軍區第18軍分區改編為華北軍區第十五縱隊第43旅。1949年3月1日在山西榆次聶店鎮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十二軍第184師。1950年2月8日第184師兼西昌軍分區,1951年2月第184師師部及第550、551團調四川雙流,與第185師第553團組成新的第184師。1951年4月第184師出川抵達河北秦皇島,擔負海防任務,待命入朝。1952年5月20日在北京市長辛店正式成立第二戰車學校。該校以步兵第184師師直屬部隊為基礎,並調入坦克第26師師直屬部隊一部、坦克第52團大部、坦克第51團修理連等單位組成。1953年4月15日改稱第二坦克學校。校長林彬,政治委員牛明智。1969年12月學校與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裝甲兵工程系沿革的裝甲兵工程學院合併成立坦克技術學校。1976年更名為裝甲兵技術學校。1978年升格為裝甲兵技術學院。1986年更名裝甲兵工程學院。副軍級。1999年5月,學院由總參謀部轉隸總裝備部。2004年,裝甲兵技術研究所併入裝甲兵工程學院。2015年12月17日,學院整體由總裝備部轉隸陸軍。2017年8月1日併入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裝甲兵學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坦克學校

[編輯]

1948年11月3日在瀋陽市成立裝甲團。1950年11月1日以坦克第1師裝甲團為基礎,在北京長辛店組成第一戰車編練基地。1955年8月1日,該基地改建為第三坦克學校。校長肖鋒,政委劉國輔。1962年1月遷至浙江江山縣,1962年9月17日撤銷。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坦克學校

[編輯]

1951年3月24日華東軍區裝甲兵教導團在河南省商丘縣擴建為華東軍區裝甲兵編練基地。副司令員、司令員嚴振衡,政委張先舟。1951年5月4日移駐江蘇省徐州市,5月25日改稱第二戰車編練基地。1956年3月1日該基地改建為第四坦克學校。校長嚴振衡,政委張先舟。1969年2月撤銷。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坦克學校

[編輯]

1951年12月13日以東北軍區裝甲兵青年學生訓練大隊為基礎在吉林省長春市成立第三戰車編練基地。1956年1月27日基地改稱長春裝甲兵技工學校。1959年4月1日改稱第五坦克技術學校。1969年2月撤銷。1978年1月組建裝甲兵技術學校。1992年改編為技術訓練機構,1993年6月重新恢復裝甲兵技術學校。1999年更名為裝甲兵技術學院。2017年8月1日併入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裝甲兵學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坦克學校

[編輯]

1951年8月以華東軍區戰車獨立第5營為基礎組建第2個戰車第53團,駐江蘇海州。1952年3月29日戰車第26師戰車第53團與軍委裝甲兵司令部汽車司機訓練大隊、華東軍區裝甲兵司令部汽車訓練隊及戰車第26師後勤處在河南省洛陽市合編為第四戰車編練基地,隸屬華東軍區裝甲兵建制。1954年8月1日該基地與裝甲兵文化速成中學合併為坦克預備學校。1956年10月25日改稱裝甲兵文化學校。校長王勝。1960年11月26日改稱第六坦克學校。1962年1月撤銷。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人民装甲兵从哪里来━━访东北坦克大队副队长高克. 新華網. 2008-02-15.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永远的陆战之王――中国装甲兵部队揭秘. 人民網. 2004-08-21 [2017-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24). 
  3. ^ 3.0 3.1 3.2 3.3 3.4 装甲兵. 網易. 2014-05-30 [2017-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9). 
  4. ^ 4.0 4.1 4.2 4.3 从土豪级到屌丝级 中国陆军装甲部队的六个等级. 騰訊. 2016-01-10 [2017-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5). 
  5. ^ 5.0 5.1 5.2 5.3 5.4 许光达情系军队教育事业.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4-01-20 [2017-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4). 
  6.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柏柯,人民裝甲兵歷任司令員和政治委員,坦克裝甲車輛2000年第6期
  7. ^ 7.0 7.1 7.2 解放军军唯一的装甲师将“撤并降改”. 網易. 2017-05-14 [2017-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4). 
  8. ^ 邓家泰. 荊門市人民政府. 2014-12-09 [2017-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24). 
  9. ^ 9.0 9.1 莊邊、袁召,全軍裝甲兵大比武回顧,坦克裝甲車輛2000年09期
  10. ^ 10.0 10.1 秋峰同志逝世.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1-04-04 [2017-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3). 
  11. ^ 11.0 11.1 11.2 原军委装甲兵技术部部长王志毅逝世 享年95岁. 搜狐. 2016-08-09 [2017-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4). 
  12. ^ 张健民同志逝世. 新華網. 2006-11-16. 
  13. ^ 劉成志:「解放軍的六所坦克學校」,《坦克裝甲車輛》,2006年第12期。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