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烏拉特中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烏拉特中旗
ᠤᠷᠠᠳ ᠤᠨ
ᠳᠤᠮᠳᠠᠳᠤ
ᠬᠣᠰᠢᠭᠤ
巴彥淖爾市的地理位置
巴彥淖爾市的地理位置
坐標:41°34′04″N 108°31′06″E / 41.56776°N 108.51847°E / 41.56776; 108.51847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隸屬行政區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
政府駐地海流圖鎮
下級行政區
5
面積
 • 總計22,868.11 平方公里(8,829.43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1]
 • 常住112,159人
 • 密度4.9人/平方公里(12.7人/平方英里)
 • 城鎮61,286人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015300
電話區號478
車輛號牌蒙L
行政區劃代碼150824
網站烏拉特中旗政府網

烏拉特中旗蒙古語ᠤᠷᠠᠳ ᠤᠨ
ᠳᠤᠮᠳᠠᠳᠤ
ᠬᠣᠰᠢᠭᠤ
西里爾字母Урадын дундад хошуу)是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東北部下轄的一個旗。旗人民政府駐海流圖鎮。

歷史

[編輯]

從戰國至明初,旗境先後屬匈奴、突厥、蒙古等民族游牧地,明中期後被漠西蒙古瓦剌部、漠南蒙古多倫土默特部所據,林丹汗被後金所滅後,統治該地的歸化城土默特歸順清朝。

清朝順治五年(1648年),清廷將自呼倫貝爾歸順的烏喇特部分前、中、後三個旗。清朝對三旗扎薩克所封的爵位分別為前旗鎮國公、中旗鎮國公、後旗輔國公,故也稱三公旗。順治六年(1649年),清廷將烏拉特三公旗從西拉木倫河西遷至穆納山(烏拉山)一帶駐牧,以加強西部邊疆戍衛,烏喇特中旗正式建制。因為當時3旗駐牧地也全在「哈達瑪爾」(哈德門溝口,今分屬包頭市區的阿嘎如泰蘇木柏樹溝嘎查哈德門溝和卜爾漢圖鎮哈德門村),烏拉特中旗衙門在3旗衙門中間(烏拉山前哈達門溝口南),所以被俗稱「中公旗」。清代時烏拉特三公旗屬烏蘭察布盟

中華民國時期先後屬綏遠特別區、綏遠省。1952年10月15日,烏拉特中旗與烏拉特後旗合併,組成烏拉特中後聯合旗。1981年9月烏拉特中後聯合旗更名為烏拉特中旗。

地理

[編輯]

烏中旗地處東經107°16~109°42΄,北緯41°07~41°28΄。北與蒙古國交界,有國界線184公里,東與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固陽縣為鄰,南與烏拉特前旗五原縣臨河區杭錦後旗相依,西連烏拉特後旗。烏中旗由陰山山脈東西走向的二狼山烏梁素太山查斯太山分割成南北不同的自然地貌。全旗東西長203.8公里,南北寬148.9公里,呈不規則四邊形,總面積23096平方公里。平地海拔1020—1048米,二狼山一帶,海拔高度為1609~1700米,最高峰溫更山1893米。

行政區劃

[編輯]

烏拉特中旗下轄6個、4個蘇木[2]

海流圖鎮、​烏加河鎮、​德嶺山鎮、​石哈河鎮、​甘其毛都鎮、​溫更鎮、​呼勒斯太蘇木、​川井蘇木、​巴音烏蘭蘇木、​新忽熱蘇木、​牧羊海牧場和同和太種畜場

人口

[編輯]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烏拉特中旗常住人口為112159人。[3]

2004年底,人口139867人,其中男性71819人,女性68048人。城鎮人口29851人,鄉村人口110016人。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1人。蒙古族26105人,佔18.66%;漢族112775人,佔80.63%;回族722人,佔0.52%;滿族、達翰爾族、藏族、朝鮮族、土家族等265人,佔0.19%。

交通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2. ^ 2023年乌拉特中旗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3. ^ 中國: 内蒙古自治区 (地级行政、县级行政区) - 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www.citypopulation.de. [2023-09-18].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