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六零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六零人(俄語:Шестидесятники烏克蘭語Шістдесятники)指的是在1925年至1945年間出生的新一代蘇聯知識分子。他們大多在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的赫魯曉夫解凍期間加入了蘇聯的政治和學術界,因而得命「六零人」。他們的世界觀是由斯大林多年大清洗的氛圍下形成的;這些鎮壓和清洗波及了許多六零人的直系親屬,導致許多六零人對斯大林有批判性看法。

六零人以他們的自由主義、反極權主義和浪漫主義而著稱。大多數六零人都相信共產主義的理念,但反對斯大林政權對基本公民自由的壓制。

六零人可以被大概分為兩種類型的知識分子:參與技術科學的「物理學家」和參與寫作、戲劇和電影的「作詞家」。吟遊詩人文化、詩歌、對政治的幻想破滅以及對自然的熱愛是六零人的一些共同特徵。

戈爾巴喬夫出台了「改革」和「開放」兩政策後,「六零人」一詞也經常被用來指代政治觀點於60年代形成的新一代的蘇聯精英。其中包括政治家戈爾巴喬夫、哲學家季諾維耶夫、政治學家鮑文、媒體編輯科羅季奇、作家及工程師扎雷金和很多其他的蘇聯精英。

六零人與西方的新左派嬉皮士運動有一些相似之處,也與注重知識的垮掉一代有許多共同點。

烏克蘭六零人

[編輯]

在烏克蘭六零人捍衛了烏克蘭民族語言、文化和藝術創作的自由。

該運動最著名的成員是作家伊萬·德拉赫瓦萊里·舍甫丘克鮑里斯·奧萊尼克、瓦西里·西蒙尼科、莉娜·科斯滕科、舍甫丘克、胡薩羅、繪畫藝術家阿拉·霍斯卡、鮑里斯·奇奇巴賓、文學評論家伊萬·久巴、導演萊斯·塔努克、電影導演謝爾蓋·帕拉亞諾夫尤里·伊連科、譯者科拉·盧卡什等。

六零人反對官方教條主義,主張創作表達自由、文化多元化以及普世價值。他們的文化很大程度基於了西方人文文化、「被處決的文藝復興」的遺留傳統以及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的烏克蘭文化。

六零人的文化活動包括非官方的文學閱讀和藝術展覽、紀念被鎮壓藝術家而舉辦的晚會以及無聲上演的戲劇。他們還撰寫了捍衛烏克蘭文化的請願書。基輔的「當代」創意青年俱樂部(創建於1959-60年)和利沃夫的「雪花蓮」俱樂部(1962年)成為了烏克蘭民族文化的中心。六零人恢復了革命前烏克蘭古典知識分子的傳統:他們追求精神獨立、政治異見、理想的公民社會以及為人民服務。

六零人的文化活動引起了當局的不滿。六零人最終未能將他們的行為保持在官方認同的意識形態和審美界限內。烏克蘭當局在1962年底開始對不墨守成規的知識分子施加壓力。六零人被批判為「形式主義」、「不作為」和「資產階級民族主義」。從後六零人的思想開始在地下傳播

面對共產黨的激烈抵制,一些六零人最終與當局妥協,而另一些則演變成政治異見人士和人權運動者。

參見

[編輯]

進一步閱讀

[編輯]